黎勇江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因而,教师应善于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诱发学生质疑问难,并通过引导,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敢于提出问题的能力。教师要尊重与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创设学生质疑问难的学习环境,把他们的天真好奇诱导至科学的轨道上来。
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呢?
一、指导质疑,多思生疑
现今学生预习课文,主要就是借助工具书解决不懂的词语,读通课文。市面上的参考书为学生提供了方便,预习成了一种形式,学生的自學能力根本没有提高。针对上述情况,要对学生的预习提出新的要求,即提出不理解的问题,并把问题写在质疑本上。学生由于基础不同,提出问题的水平也不一样。学生经过多读、多思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教师要及时表扬、鼓励。
二、鼓励质疑,教给方法
学生做好了课前预习,带着问题走进课堂,大大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样,课堂教学就成了学生从不同角度提出质疑,教师引导学生运用不同方法释疑的过程。教师可以从以下方面鼓励学生提出质疑。
1.引导学生从课题中提出质疑。课题是文章的眼睛,理解了课题,就等于抓住了课文的主要内容。例如,在教学《钓鱼的启示》一课时,出示课题后,就可以问学生看到这个题目想知道什么,引导学生进行质疑。
2.引导学生从词的音、形、义中提出质疑。学生在预习过程中,肯定会碰上难懂的字词。可要求班上的后进生从这个方面提出质疑,这对逐步提高他们的质疑能力、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都是很有帮助的。
3.从句子的表达形式中提出质疑。教师指导学生在自学课文时,找出文中精彩的语句,或感受最深的地方。
4.引导学生从课文内容中提出质疑。这是较高层次的质疑,往往能触及课文的难点。对课文内容提出质疑,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同时也有助于教师围绕重点问题展开教学。
5.引导学生结合课后习题提出质疑。课后习题体现了本课的重难点,学生经过思考后,对课后习题提出质疑,更有助于师生共同突破课文的重难点。
6.引导学生在教学后质疑。在学完一篇课文后,留一定的时间让学生再质疑,启发他们从课文的思想内容、谋篇布局等方面提出不同的看法。
总之,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实际上是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学习的方法,让他们在阅读中有所发现,有所领悟,使学生在终身学习中受益。教师要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让学生用问号开启科学之门、心灵之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