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直第三人民医院 河南郑州450000)
胃出血是消化内科的常见疾病之一,其主要发病原因为暴饮暴食、长期食用刺激性食物、饮食不规律、心情烦闷等[1]。胃出血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胃疼、呕吐、消化道功能紊乱等[2]。作为急腹症之一,胃出血通常发病急、进展快、病情严重,出血量过大时可能导致循环衰竭、休克,治疗不及时可危及患者生命安全[3]。胃出血使患者的心理及躯体应激反应均较强烈,产生的心理、生理不健康状态对后续治疗及护理产生不良影响,生活质量严重下降。心理状态与疾病情况有密切联系,适当的心理引导能够改变患者治疗过程中疾病控制行为的依从性,改善疾病恢复情况及患者整体状况[4]。行为阶段-交谈方式对应式心理引导能够在患者不同行为阶段的心理及动机基础上给予恰当的引导式交谈,通过交谈语言及策略技巧实现行为改变目标[5]。本研究对胃出血患者应用行为阶段-交谈方式对应式心理引导,探究其效果。现报告如下。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8年2月1日~2019年2月1日我院收治的胃出血患者96例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确诊为胃出血者;②均采取消化外科保守治疗者;③意识清楚,具备一定理解能力者;④患者自愿参与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重要脏器功能障碍者;②严重视听障碍,无法进行有效沟通者;③认知及精神障碍者。其中男54例、女42例,年龄21~69(46.23±8.56)岁,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8例。研究组男26例(54.17%)、女22例(45.83%),年龄(45.97±8.85)岁;出血量(926.62±56.24)ml;出血原因:胃溃疡出血20例(41.66%),肝硬化致胃底出血11例(22.92%),出血性胃炎11例(22.92%),胃癌出血6例(12.50%)。对照组男28例(58.33%)、女20例(41.67%),年龄(46.51±8.30)岁;出血量(918.46±55.45)ml;出血原因:胃溃疡出血19例(39.58%),肝硬化致胃底出血9例(18.75%),出血性胃炎15例(31.25%),胃癌出血5例(10.42%)。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给予常规护理,主要包括监测患者心率、血压、呼吸、体温等,同时补充血容量及止血,清除患者口腔中异物及血块。研究组同时给予行为阶段-交谈方式对应式心理引导,交谈方式共5种,包括风险(长期不良行为及生活方式对自身疾病的不利影响)、相关(健康行为模式与胃出血疾病控制效果的内在联系)、益处(改变不良行为对自身疾病控制的好处)、重复(对不具有行为改变意图的患者给予多次诱导谈话)、障碍(发现和解决患者进行行为改变中的困难或患者心理问题),具体内容如下。①行为改变导向阶段:交谈核心为行为改变益处,当患者并不具有不良行为改变意愿时,应当先分析患者为什么会对行为改变不具有兴趣和意愿,采用诱导激励方法,以简单易懂、贴合患者疾病情况的方式,逐渐使患者了解不良行为对疾病的影响、胃出血疾病控制的优势。②行为改变意向阶段:交流的主要核心为行为改变益处、风险及相关内容,干预人员主要肯定并鼓励患者的行为改变意图,帮助其进一步认同不良行为产生的疾病负面影响,同时肯定健康行为给疾病带来的正面影响。③行为改变准备阶段:此时患者具备一定行为改变的意图,干预人员联合患者制订符合自身情况的行为改变计划,并将计划中的障碍作为谈话核心,商讨解决方法。④行动阶段及维持行动阶段:谈话主要内容为重复及障碍,此时是患者健康行为及生活方式的塑形阶段,干预人员指导患者逐步解决行为改变方案实施过程中的障碍,深入渗透行为改变的益处,监督患者形成良好的行为及生活习惯。
1.3 评价指标 ①治疗情况:包括一次止血成功率、治疗后再出血率、胃出血症状消失时间、住院时间。②自我管理能力:采用成年人健康自我管理能力测评量表(AHSMSRS)[6]进行评估,该量表共包括为健康自我管理行为、健康自我管理认知、健康自我管理环境3个分量表,采用5级评分法,总分越高表示自我管理能力越好。③自我效能:采用一般自我效能量表(GSES)[7]进行评估,该量表包括1个维度,共10个条目,采用4级评分法,总分越高表示自我效能感越好。④生活质量:采用健康调查简表(SF-36)[8]进行评估,其中有健康感觉、躯体健康、心理功能、物质生活态度、社会功能5个维度,分值范围均为30~100分,总分越高表示生活质量越好。⑤出院后1个月行为依从性:包括按时用药、禁烟禁酒、饮食健康、适量运动、心理调节。
2.1 两组治疗情况比较 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情况比较
2.2 两组护理前及出院时AHSMSRS评分比较 见表2。
表2 两组护理前及出院时AHSMSRS评分比较(分,
2.3 两组护理前及出院时GSES评分比较 护理前,研究组GSES评分(25.47±3.95)分,对照组GSES评分(25.12±3.69)分;出院时,研究组GSES评分(30.78±4.45)分,对照组GSES评分(26.23±4.10)分。研究组出院时GSES评分高于护理前和对照组同期(P<0.05)。
2.4 两组护理前及出院时SF-36评分比较 见表3。
表3 两组护理前及出院时SF-36评分比较(分,
2.5 两组出院后1个月行为依从性比较 见表4。
表4 两组出院后1个月行为依从性比较
胃出血主要是由于饮食不规律、过度劳累、情绪紧张等原因导致的胃或十二指肠溃疡,从而引发胃部出血的症状[9]。临床主要表现为黑便、呕血、贫血等,对患者产生强烈刺激[10]。疾病带来的刺激会使患者身心异常加重,机体不适感与负性情绪恶化[11]。单纯的治疗并不能解决以上问题,需要患者激发自身潜能与自我健康管理行为来增强治疗效果,改善疾病困扰。胃出血多由患者自身行为及生活习惯所致,患者整体健康意识较差,自我控制能力不足[12]。同时,患者在胃出血时多表现出恐惧退缩的心理,无法积极配合临床治疗。从护理人员角度来说,传统护理方法重点多为疾病病情,缺乏创新性,未从患者需求出发,无法解决深层次问题。而心理引导护理是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具体实施方法,作为近年新兴的护理干预措施心理引导能够扭转护理对象的错误认知行为,缓解负性情绪[13]。行为阶段-交谈方式对应式心理引导主要通过语言交谈对患者进行引导,语言沟通发挥的效应非常大,且交谈方式、交谈时机的把握对于信息的传递、根植效果有重要联系[14]。本研究对胃出血患者实施行为阶段-交谈方式对应式心理引导,在其行为改变的不同阶段施加不同的交谈方式策略,使用最匹配目前行为分期、最具有推动力的交谈方式对沟通对象进行心理引导。通过高度匹配的交谈过程及无缝衔接的交谈阶段,成功深入胃出血患者内心思想,并不断高度满足患者对行为改变的思想进展及患者对沟通方式的需求进展,使其能够深刻感受到护理人员细致的护理行为及支持态度,从而有较好的接受心理引导的主观意愿,提升依从性及心理引导干预效果。
本研究结果显示,出院时,研究组AHSMSRS、GSE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行为依从性中禁烟禁酒、饮食健康、适量运动、心理调节依从性均高于对照组(P<0.05),表明行为阶段-交谈方式对应式心理引导能够改善患者行为模式,从而控制病情。行为阶段-交谈方式对应式心理引导在行为改变导向阶段开始融入交谈策略,顺其自然地对患者激发正向行为改变意向并引导其思维方向;在患者具有一定改变意向的时期对其进行主要内容为行为改变益处、风险等的交谈策略,协助患者从行为改变有利影响及不良行为不利影响两方面深度了解自身行为对病情的不同影响效果;在行为改变准备期协助患者解决行为改变过程中的困难及阻碍,此时交谈内容主要为障碍;在行为改变行动期及维持期对患者重复行为改变的益处,同时加以解决障碍,使行为改变过程顺利进行,防止患者出现健康行为的停滞或倒退。两组一次止血成功率、治疗后再出血率及胃出血症状消失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能是因为行为阶段-交谈方式对应式心理引导对患者疾病无直接干预,而是通过谈话改善患者行为,故临床症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研究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1),分析可能是研究组患者的良好行为使病情更加稳定,从而缩短住院时间。另外,出院时,研究组SF-36评分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表明行为阶段-交谈方式对应式心理引导能够促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控制自身行为,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改善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行为阶段-交谈方式对应式心理引导应用于胃出血患者效果满意,能够有效改善自我管理能力及行为依从性,提升自我效能及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