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龄化背景下老年非学历教育向学历教育生源转化策略研究

2021-11-15 07:49向左霞奚旭菲
北京宣武红旗业余大学学报 2021年3期
关键词:非学历石景山区生源

向左霞 奚旭菲

(北京市石景山区业余大学,北京 100043)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老龄化程度较高的国家之一。来自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的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已经达到2.49亿,占总人口的17.9%。大力发展老年教育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要举措。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的老年大学是老年人学习的重要场所,目前我国有超过700万老年人在约6万所老年大学中进行学习。但随着大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思想水平的进步,这种以短期兴趣培训班为代表的非学历教育已无法满足老年人日渐增长的精神文化和学习需求。作为高等教育的补充者,成人学历教育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为国家经济的繁荣、人口素质的提高做出了重要的贡献。然而,随着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化,成人学历教育在生源急剧减少的同时,生源结构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成人高校,尤其是独立设置成人高校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老龄化背景下,如何响应党的十九大“加快建设学习型城市”的号召,将老年人专业化、系统化、高层次的学习需求与成人院校学历继续教育相结合,实现老年非学历教育向学历教育生源转化,从而为老年人提供专业性、系统化、高层次的教育服务,为成人学历教育探索新的生源市场,是每所成人高校,尤其是独立设置成人高校亟待研究和解决的议题。

一、老龄化背景下老年大学非学历教育向学历教育生源转化的可能性分析

(一)老年大学的蓬勃发展

作为我国教育事业和老龄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老年教育日益受到国家和社会的高度关注。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构建养老、孝老、敬老政策体系和社会环境,加快老龄事业和产业发展”。国务院在《老年教育发展规划(2016―2020年)》中亦明确指出,发展老年教育,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实现教育现代化、建设学习型社会的重要举措”,也是“满足老年人多样化学习需求、提升老年人生活品质、促进社会和谐的必然要求”[1]。《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2017)在此基础上指出要“有效扩大老年教育资源供给”[2]。《“十三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体系建设规划》(2017)进一步说明要“拓展老年教育发展路径”[3]。老年教育迎来了发展的大契机。

中国老年大学协会于2018年发布的数据显示,经过三十余年的发展,目前我国有超过700万老年人在约6万所老年大学中进行学习。近年来,各省市也在不断加快发展的步伐,努力为老年人打造“家门口”的学习环境。以北京市石景山区为例,石景山社区学院积极实践北京市政府“调动各种社会力量广泛开展老年教育”的政策,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建设,通过“一月一主题”“送教进社区”等活动开展宣传,仅2019年就有超过6万人在街道学习社团开展自助学习,近千人在石景山老年大学学习国画、书法、器乐等精品课程。老年大学的蓬勃发展为生源转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老年人学习需求的多样化

一项针对364名石景山老年大学学员学习意向的问卷调查显示,48.4%的参与者表示愿意选择学历教育。经过深入的分析,原因大致可以分为三类:

1. 学习时间较长的老年人渴望在课程的系统性上实现突破

调查结果显示,接近八成(77.5%)的老年学员在老年大学的学习时间超过一年,其中学习时间超过三年的老年学员更是高达148人,占调查对象总数的40.7%。这些老年人纷纷表示自己愿意长期参加各项学习教育活动,并渴望在课程的系统性上实现突破(见图1)。

图1 被调查者在老年大学的学习时间

2. 高学历退休者希望得到专业化的教育

从受教育程度来看,超过六成(62.6%)的老年学员具有大专及以上高等学历,具有中等学历及以下的学员占总数的37.4%(见图2)。近些年,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退休人员具有较高的学历,相应地,他们更渴望系统的、专业的学习内容和高水平、高素质的专业教师。

图2 被调查者的学历层次分布情况

3. 部分老年人希望圆自己的“大学梦”

据调查,37.4%的受访者只有高中、职高、技校、中专及以下学历。这部分受访者表示,由于种种原因,没能在年轻时上大学,现在“就想拿个专科毕业证,弥补年轻时没有机会上学的遗憾,圆自己的大学梦”。

由此可见,老年人学习需求的多样化为生源转化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三)独立设置成人高校历史使命的转变

“十三五”以来,受城市功能定位变化、人口疏解政策深入推进、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化和“互联网+”时代信息获取途径改变的影响,成人学历教育生源规模逐年萎缩,生源对象、宣传途径等都发生了较为明显的变化[4]。

根据《北京高等学校继续教育2018年发展报告》统计,截至2018年,北京地区共有78所开办学历继续教育的高校,其中独立设置成人高校12所(不含开放大学)。“十三五”期间,全市成人高考录取人数由2016年的49271人下降到2018年的42442人,下降了13.9%。在生源对象方面,来自北京教育考试院的统计数据显示,2016―2018年北京市成人学历教育对象中40岁以上的群体占比虽然较少,但明显呈现上升的趋势(分别为1.5%、2.2%和2.7%)。在宣传途径方面,大部分专家和学者认为,独立设置成人高校的招生策略应从加强队伍建设、线上线下融合、开发校企合作和创新微信营销等方面进行突破。

在这种形势下,独立设置成人高校更应发挥专业设置和课程设置的自主性优势,积极为18―40岁对学历有硬性需求的中青年群体提供学历提升服务。同时,要进一步拓宽服务对象,将目光转向40岁及以上中老年群体,为他们提供同样专业的教学服务,满足他们多样化、更高层次的学习需求和精神文化需求。

二、老龄化背景下老年大学非学历教育向学历教育生源转化的策略探讨

(一)加强正确的宣传和引导

364名石景山老年大学学员参与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27.5%的受访者(100人)坦言不了解老年学历教育,超过半数的受访者(51.6%,188人)对老年学历教育抱有疑虑。这些数据表明,独立设置成人高校应加大宣传的力度、广度和深度,并有针对性地帮助老年人走出认识误区。

1. 线上线下相结合,多角度开展普遍宣传

社会老年群体获取信息的渠道是多种多样的。独立设置成人高校在宣传手段的选择上,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全媒体时代移动互联网的优势,尤其是微信受众广、容量大、传播快、成本低的特点,借助多媒体和互联网技术将老年学历教育在校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成果进行展示;另一方面要结合老年人接受信息较为传统和保守的特点,加大传统纸媒宣传和亲身答疑解惑的力度。以北京市石景山区业余大学为例,其招生部门以学校周边的区域为重点走访对象,向四周公共交通能够直达的社区开展宣传。通过纸质宣传简章、易拉宝等形式,以文字和图片直观展现学习内容的系统性和授课教师的专业性,并针对老年人的顾虑因素制定相应的宣传内容,如明确学历学习的学制、休学与复学的具体规章等,以打消老年人认为学历学习周期长、难以坚持的顾虑。突出独立设置成人高校学习资源的丰富性及其优质的增值教育服务,让老年人明确学历教育相较于非学历教育的优势和特色等等。

2. 开展体验式宣传,帮助老年人走出认识误区

研究表明,对学历教育抱有疑虑的受访者主要认为老年学历教育的学习内容与老年大学开展的学习内容没有太大差别,并对老年学历教育抱有错误的认识,认为学历对老年人无用,“学历”和“考试”具有严苛性与淘汰性。

针对此种情况,独立设置成人高校应从老年人的思维特点和认知特点出发,尝试开展体验式宣传,帮助老年人通过亲身的听、看、感、做,客观了解学校,了解学历教育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效果,走出认识误区,走进学历教育的课堂。

以北京市石景山区业余大学为例,招生部门利用学校的茶艺室、厨艺室、中医体验室等教学资源为老年大学学员免费提供茶道、西点制作、香囊制作等体验课程,让老年人了解学校课程的专业性、丰富性。邀请他们观看由学校老年学历教育在校生参与的各类文艺汇演,其中由首批老年学历教育毕业生完成的《圆梦》音乐剧表演,在老年群体中引起了热烈的反响。此外,学校利用与社区紧密结合的独特优势,借助校内各部门的力量深入各社区开展宣传,通过开设合唱社团、舞蹈社团,“送教进社区”等一系列活动,在石景山各街道及社区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为进一步做好老年非学历教育向学历教育转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探索多种方式,充分发挥老年人的带动作用

研究表明,亲朋好友的介绍是老年人选择参加各类学习的主要途径。招生部门在宣传时要充分把握老年人的熟人心理,发挥老年人,尤其是老年学历教育在校生的示范和带动作用。积极探索有效途径,展示老年学历教育学习成果,让老年人“现身说法”,影响和带动其他老年人参与到学习中来。以北京市石景山区业余大学为例,招生部门充分利用毕业汇演、比赛等形式,为老年学历班学生搭建展示自我的平台,同时,用老年学历班学生的教学成果影响和感染其他老年人。学校还以纪录片的形式,对老年学历教育在校生从入学到毕业的成长过程予以记录,并结合老年人关心的入学考试、学习过程、学习体会等内容开展一对一访谈、小组访谈等,从老年人自己的视角看待学历教育的学习和成长。该纪录片通过微信传播和推广,在老年人中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很好地促进了老年人由非学历继续教育向学历教育的转化。

(二)探索开设“生源涵养班”

所谓“生源涵养班”,就是提前半年为老年大学学员开设与学历教育专业相关的非学历培训课程。一方面,老年学员们在这半年的特殊学习时光中,心态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从曾经游离在学校之外的“局外人”变为如今属于学校一份子的“家里人”,与学校产生了更深的联结、形成了更坚固的纽带;另一方面,学习更专业、更系统、更高层次知识带来的满足感与结交更多新朋友带来的归属感激发了他们继续学习的兴趣。在“生源涵养班”举办期间,招生部门可以开展一定的文化课辅导和考试技巧培训,帮助老年学员们顺利通过考试。

北京市石景山区业余大学于2017年开始尝试探索“生源涵养班”。实践证明,“生源涵养班”向老年学历教育的转化率极高——三年的转化率均为100%。以“生源涵养班”为过渡的非学历教育向学历教育转化,既为老年大学非学历教育在校生提供了学习新知识的渠道,同时又为招生部门确保持续不断的生源和较高“上线率”提供了抓手。

(三)用丰富的专业吸引生源转化

老年大学学员本身有着良好的学习意愿,使老年学历教育生源转化有着良好的情感基础和学习基础。而适合的专业则是促使老年大学学员最终选择学历教育的重要因素。

陶冶性情、放松身心仍然是老年人最大的学习需求,中国传统文化和娱乐项目更符合他们的偏好。而随着老年人平均寿命的增长和对生活质量的追求,养生保健类课程也进入了他们的视野。作为石景山区中医药健康养生教育基地,北京市石景山区业余大学于2017年新开设的中医养生保健专业持续受到热捧。因此,独立设置成人高校应结合老年人的需求科学设置招生专业,用专业吸引生源。表1中的内容仅供参考。

表1 老年学历教育招生专业参考列表

老龄化背景下,作为终身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成人教育,通过多种措施,引导老年大学学员由非学历教育向学历教育转化。通过专业性、系统化、高层次的教育服务,为老年人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和精神需求提供丰富的平台和资源,并在终身教育的新形势下,也为自身拓宽了新的服务对象和生源市场。

猜你喜欢
非学历石景山区生源
“三方四圈”工作法:提高社区服务水平
新形势下提升传统本科专业生源质量的思考和认识
非学历教育进入规范管理新阶段
让非学历教育监管“长牙齿”
新形势下开放大学在非学历继续教育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探析
高质量发展视角下的非学历教育实践
没表情等
两类生源高职生的比较及对教育教学的启示①
石景山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设计
跨省生源调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