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陕劲松
抗战时期是中国共产党发展历程中极为重要的历史时期。中共中央和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领导军民争取民族独立解放的进程中,锻造出了一个艰苦奋斗、克己奉公、勤政廉洁的党,建立了廉洁的政府,形成了党的一系列优良传统和作风,培养了大批忠心耿耿、为党为民、廉洁奉公的党员干部。
早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前,陈独秀、李大钊、毛泽东、蔡和森等马克思主义者就围绕是否需要建立拥有严密组织以及建立严格纪律的政党进行过深入的思考。随着革命形势的迅猛发展,中国共产党党员数量激增,一些思想不纯洁、作风不好甚至品质恶劣的分子也混入到党的队伍中来,导致党员质量下降,产生了一些贪污腐化现象。
随后,中国共产党以制定完善党章、逐步建立健全党纪为核心,开始探索党内监督机制,严肃党的纪律,防范反党变节、贪污腐化等问题。
1926年8月4日,中共中央扩大会议发出《坚决清洗贪污腐化分子》的通告。这是我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颁布的第一个惩治贪污腐化分子的文件,开启了以严格的党内规章制度惩治腐败的先河。1927年春公审郭平伯案件,随后1927年4月27日党的五大上,党的第一个中央纪律监督机构——中央监察委员会应运而生。1928年6月18日,中共六大选举产生中央审查委员会。刘少奇当选为中央审查委员会的书记。
1933年12月15日,中共中央执行委员会发出《关于惩治贪污浪费行为的第二十六号训令》。训令规定:“凡苏维埃机关,国营企业及公共团体的工作人员利用自己地位贪污公款以图私利者,按贪污公款数额分别进行惩处”“凡挪用公款为私人营利者以贪污论罪。”这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第一个反腐败法令,表明了中国共产党坚决惩治腐败的决心。
总之,在革命战争的硝烟中,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从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开创,到中华苏维埃中央政府的建立,终于有了几块独立领导的固定根据地。为了适应这一伟大的历史性变革,中国共产党人审时度势,不断完善反腐组织,健全反腐机制,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反腐倡廉工作。
在烽火连天的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合法地位获得了国民党政府的认可,地位和环境的改变并没有让中国共产党放弃对党风廉政建设的严格要求。
首先是纲领性文件《抗日救国十大纲领》的颁布。1937年8月洛川会议召开,制定并通过了著名的《抗日救国十大纲领》,纲领第四条开宗明义提出“实行地方自治,铲除贪官污吏,建立廉洁政府”。其中明确规定了“厉行廉洁政治”“共产党员有犯法者从重治罪”。可以说尺度之严、决心之坚,彰明昭著。这一党的历史上首次提出建立廉洁政府的施政纲领,对于我党的党风廉政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在晋察冀根据地,1940年8月13日,中共中央晋察冀分局正式公布由彭真、聂荣臻同志主持而制定的边区二十条施政纲领,其中明确指出:“发扬五年来政府的‘廉洁作风’,子弟兵艰苦生活,厉行节约。”
在晋冀鲁豫根据地,1940年,冀太联办制定和颁布《晋冀鲁豫根据地施政纲领》,规定了“彻底实现民主政治,建立廉洁政府。”
各根据地颁布一系列纲领性文件和法律规章制度,表明了中国共产党建立廉洁的、民主的、战斗的抗日民主政府的决心。
为了防止某些不法分子和惩治腐败犯罪分子,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各个敌后抗日根据地政权建立健全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其中,对于共产党员的犯罪行为更是毫不留情“从重治罪”。在这些法律条文的指导下,各边区政府还惩处了一些腐败分子,保证了廉洁政府建设的顺利进行。
一是建立健全一系列的法律法规。1938年8月15日,陕甘宁边区政府公布了《陕甘宁边区惩治贪污暂行条例》。1943年5月8日,陕甘宁边区政府公布《陕甘宁边区政府人员公约》,第五条规定:“公正廉洁,奉公守法。这是我们公务人员应有的品格,要在品行道德上成为模范,为民表率。要知法守法,不滥用职权,不假公济私,不徇私情,不贪污,不受贿,不赌博,不腐化,不堕落。”
此外还有《晋冀鲁边区惩治贪污腐败暂行条例》、太行行署的《惩治贪污暂行办法及司法罚金后没收赃物赃款解缴处理暂行办法》等,这些法律法规按照粮食数量、现金金额,详细规定了惩处的标准和尺度。如“贪污数目在五百元以上者,处死刑或五年以上之有期徒刑”,“贪污数目相当于百斤小米市价以上不满七百斤的,处三年以上半年以下的劳役或撤职记过”。法律法规的严格制定为根据地政府建立廉洁政府、保障廉洁作风提供了法律依据。
二是以教促廉,加强党建。党风廉政建设还要靠干部教育,要靠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延安整风运动虽然是一次全党范围的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教育运动,同时也是对党员进行党风、党性、党纪的教育运动。通过延安整风端正党的思想路线的过程,实际上也是克服和消弭党内不良风气、树立和强化党的优良作风的过程,为夺取抗战胜利和民主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思想政治基础。此外,还有加强干部教育、培训等活动,各根据地创办了包括抗日军政大学、马列学院、中国女子大学、陕北公学等在内20多所学校,积极发展干部教育,提高全党的理论水平。整风运动以及干部教育,保证了党员干部的纯洁性,为边区廉洁政府的建立提供了人才保障。
三是反腐败在各抗日根据地的实践效果。各抗日根据地都做到了依法严惩贪污腐化分子,其中以陕甘宁边区黄克功、肖玉璧的案件最为典型,影响最大。
1937年10月,黄克功因逼婚未遂枪杀陕北公学学生刘茜。由一个革命功臣沦为杀人犯,在全国引起很大的震动。国统区的《中央日报》将其作为“桃色事件”大肆渲染,攻击和污蔑边区政府“封建割据,无法无天,蹂躏人权”,引起了部分不明真相人士的猜疑和不满。事件发生后,在毛泽东主持下,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召开会议,经过慎重讨论,将黄克功处以死刑。另外一件是肖玉璧事件。作为一个劳苦功高、身上有90多处枪伤的红军干部,肖玉璧自傲功高、无视法纪,贪污了3050元。案发后,肖玉璧写信向毛泽东求情,毛泽东对边区政府主席林伯渠同志说:“这次和上次一样(指处决黄克功),我完全拥护法院的判决。”1942年1月,公审处决了贪污犯肖玉璧。这两件典型的案例,表明了中国共产党严明党纪政纪,严肃惩处腐化分子,绝不会因资格、官职和曾经的功绩而姑息、宽恕或网开一面,强化了中国共产党抵御歪风邪气的肌体,树立了抗日根据地昂扬向上的清风正气。
毛泽东在1938年10月14日《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一文中说:“共产党人在政府工作中,应该是十分廉洁、不用私人、多做工作、少取报酬的模范。……因此,自私自利,消极怠工,贪污腐化,风头主义等等,是最可鄙的;而大公无私,积极努力,克己奉公,埋头苦干的精神,才是可尊敬的。”
蒋介石后来在回忆录中总结国民党失败的经验说:“抗战胜利以来,我们一般同志精神堕落,气节丧失,把本党50年的革命道德精神摧毁无余。甚至毁法乱纪,败德乱行,蒙上欺下,忍心害理。”“党部成了衙门,党员成了官僚,在社会上不仅不能发挥领导的作用,反而成了人家讥笑侮辱的对象。”
中国共产党及其无产阶级革命家为国为民、克己奉公的廉洁执政作风,与国民党及其政府的党纪涣散、贪赃枉法、横征暴敛形成了强烈的对比,这不但使中国共产党赢得了根据地人民的衷心拥护,还获得了国内外友好人士的赞扬:“中国的希望在延安。”抗战时期国共两党迥然不同的作风产生了迥然不同的影响,中国共产党最终战胜了国民党,最终取得抗日战争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毛泽东期望的“延安作风打败西安作风”最终成为现实。
廉洁是鲜明政治立场。毛泽东说过:“我们党就是靠总结经验吃饭的。”通过了解我们党和国家事业的来龙去脉,汲取我们党革命时期克敌制胜的“三大法宝”、三大优良作风、“两个务必”、“惩前毖后 治病救人”等优良作风,总结运用党在不同历史时期成功应对各种风险挑战的丰富经验,我们就能不断增强面对困难和解决问题的本领,才能进一步坚定理想信仰,注重实践锻炼,强化监督管理,从而巩固和拓展“党史”“四史”学习的成果。
对干部群体要严格要求。通过学习党史、党风廉政建设史、反腐败实践等,看到中共对党员领导干部在纪律上、作风上、思想上严格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历史是教科书,党史是清醒剂。党员领导干部,不管处在哪个层次和岗位,都要通过学习党史,来提高思想政治修养和文化素养,才能开阔眼界和胸襟,来提高认识能力和精神境界,从而不断提升自己的工作水平。
以优良作风促真抓实干。中国共产党人继承和发展了中华民族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使之升华为党的优良作风。中国共产党在磨难中应运而生,在浴血奋战中艰难发展,靠着艰苦奋斗精神不断取得了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胜利,在实践中培育和形成了富有时代内涵的崇高精神,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自觉践行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作风,都为全党树立了光辉典范。这些优良作风和革命精神是激励我们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宝贵精神财富。新时代,我们前进的道路上仍面临着许多困难和挑战,只有全党同志长期共同努力,坚持狠抓落实的态度和决心,勇气不泄,尺度不松,才能推动党风廉政建设不断取得新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