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力嘉 王禹翔 钟伟
摘要:能源短缺是目前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瓶颈。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日益提高,百姓在追求更加舒适的居住环境的同时,也在消耗着越来越多的能源。建筑节能是近年来世界建筑发展的一个基本趋向,当前建筑行业正向智能化以及绿色可持续化方向发展。本文通过对建筑节能技术发展进行了概述,重点对当前我国建筑节能技术应用进行探讨。
关键词:建筑节能;建筑能耗;发展趋势;实际途径
引言
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的大规模建设,导致建筑能耗增长的速度远远超过中国能源生产可能增长的速度。现在对能源的大量消耗已成为阻碍城市发展的重要弊病,在此背景下节能设计被人们提到了重要日程上来,合理的利用能源,文章将以建筑节能技术的发展现状和应用前景作为切入点,在此基础上予以深入的探究,相关内容如下所述。
1建筑节能行业发展概述
1.1 建筑节能定义
建筑使用过程中的能耗,主要包括建筑采暖、空调、热水供应、炊事、照明、家用电器、电梯等方面的能耗。建筑节能是指在建筑材料生产、房屋建筑和构筑物施工及使用过程中,满足同等需要或达到相同目的的条件下,尽可能降低能耗。
1.2 建筑节能现状
我国建筑节能状况落后,亟待改善在七十年代能源危机后,发达国家开始致力于研究与推行建筑节能技术,而我国却忽视了这一方面的问题,建筑节能技术起步相对较晚。时至今日,我国建筑节能水平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目前,我国能源短缺问题严重,建筑能源消耗量占中国能源总消耗量的比例逐年攀升,高居能耗首位,进入精细化、集约化社会,节能降耗、减少排放是不可逆转的趋势,而建筑节能是关系到国家建设低碳经济、完成节能减排目标、保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之一。
1.3 建筑节能重要性
建筑能耗高,制约经济发展,而建筑节能对我国经济发展有着重要作用。建筑行业采取节能措施在很大程度上能够整合建筑行业中的各项资源,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减少能源消耗,从而缓解国家能源短缺造成的问题。由此可见,建筑行业中开展节能工作对资源利用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2 建筑节能技术主要实现途径
2.1 提高能源使用率
建筑能耗是指创造人类生活和生产活动的环境以及维持该环境满足人类生活或生产活动需要所消耗的能,概括地说包括建造能耗和使用能耗两大部分。而建筑节能,在发达国家被普遍称为“提高建筑中的能源利用率”,最初是为减少建筑中能量的散失,在保证提高建筑舒适性的条件下,合理使用能源,不断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建筑节能的核心是减少建筑耗能,提高建筑中的能源利用效率。理想的节能建筑应在最少的能量消耗下满足以下三点,一是能够在不同季节、不同区域控制接收或阻止太阳辐射;二是能够在不同季节保持室内的舒适性;三是能够使室内实现必要的通风换气。
2.2 减少建筑能量损失
建筑物中能量损失的主要形式分为墙壁、门窗、屋顶、地板的能量损失。这些热量损失的方式为对流、传导和辐射。随着社会经济发展进步,利用现代新型建筑材料和技术,可建立和维护具有高水平隔热性能的防水建筑外表皮。
外墙保温节能技术是建筑节能减少能量损失的重要措施之一。外墙保温技术主要分为外墙内保温、外墙夹心保温、外墙自保温和外墙外保温等方法。根据我国目前在节能墙体构造类型方面的情况,更加倾向提倡外墙外保温作法。外墙外保温是将保温材料置于建筑物外墙的外侧,这样的做法基本上可以消除建筑物各个部位的冷、热桥影响。能充分发挥轻新型质高效保温材料的保温效能,相对于外墙内保温和夹心保温墙体,在使用相同保温材料情况下,需要保温材料的厚度较小,达到较高的节能效果。建筑外墙外保温提高了墙体的保温隔热性能,减少室内热能的传导损失,增加了室内的热稳定性。
2.3 開发新能源
建筑消耗大量能源,当前我国建筑业发展迅猛,把节能、绿色环保、生态技术应用于工程是建筑发展的必然趋势。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新型能源在建筑上的有效应用,不仅可以代替资源有限的传统能源,而且可以减少污染物的排放,保护生态环境,它的开发和利用具有广阔的前景和深远的意义,例如人们在建筑上不仅能利用太阳能采暖,太阳能热水器还能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并且将光电产品与建筑构件合为一体,使耗能变成产能。
3结论
综上所述,建筑节能设计对于我国缓解能耗工作有重大的意义。加强节能建筑的设计与开发,通过绿色环保、低碳减排进行城市建设,不仅能够减少资源的消耗量,实现资源能源的最大利用率,提升城市经济社会效益,而且能够显著改善居住条件,提升人们的居住生活环境质量,因此在建筑设计过程中充分发挥节能的特点,对能源进行合理利用,以便减少能耗,实现建筑的经济效益,促进社会的可持续性发展。
参考文献:
[1]刘经强,刘乾宇,刘岗,李继业.绿色建筑节能工程技术丛书绿色建筑节能工程设计[J].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
[2]付勇军.建筑节能设计思路及应用探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2,000(024):203.
[3]李一玮.几种主要建筑节能技术的发展现状和应用前景[J].价值工程,2017(24).
[4]大力发展门窗节能产业 进一步降低建筑能耗[J].中国建筑金属结构,2019(06).
[5]芦为齐.建筑节能与建筑设计中的新能源利用[J].科技研究,2014,000(025):458-458.
作者简介:谭力嘉(2000-),女,重庆石柱人,西华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学生;王禹翔(2001-),男,四川泸州人,西华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学生;钟伟(2000-),男,四川宜宾人,西华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