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初中语文课堂融入心理健康教育

2021-11-14 08:47谢小冬
科教创新与实践 2021年37期
关键词:初中教育语文课堂心理健康

谢小冬

摘要:初中语文要教的不仅是汉语这门语言,更是几千年汉语文化中所蕴含的精神思想。这些精神思想会改变学生的学习态度、生活态度,让学生以积极阳光的心态去迎接人生中的一切磨难。所以,语文教师应当主动发掘语文学科中的思想教育内容,并且以此来对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学生树立起正确思想观念,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

关键词:初中教育;语文课堂;心理健康

引言:

初中阶段语文教师的教学压力并不小,很多教师都为了学生的成绩再提升两分三分而绞尽脑汁。但是,有很大一部分教师在这样的教学压力之下逐渐忘却了学生的感受,忽略了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更没有主动借助课堂教学过程去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这样的教学方式并不可取,忽略了学生个体感受的教学工作只不过是教师自己的一厢情愿,忘却了学生心理健康的教师更难担起“教师”二字。

一、心理健康对于初中生的重要性

初中学生的身心发展正处于关键时期,这一阶段的心理问题会影响到他们未来的整个人生。如果学生在初中阶段出现了心理问题而教师没能及时关注,那么他们的这些问题就可能会恶化成严重的心理疾病,对学生造成影响终生的困扰。而且,初中生大多正处于青春期的身体变化过程,他们会因此产生许多烦恼,而且还无人可以诉说。所以,此时他们的内心相对更加脆弱敏感,一些心理问题就会在这一阶段集中发作。因此,教师必须要重视初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积极疏导学生的心理问题,预防学生形成心理疾病。

二、心理健康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融入策略

1、营造和谐积极的课堂氛围

在集体情绪高涨时,个人的情绪也会融入其中而受到影响。所以,教师可以通过营造和谐积极的课堂氛围的方式,来带动学生融入这样的氛围,让学生感受学习的乐趣。同时,教师也可以围绕一些可以引申出爱国内容的课文来营造爱国主义课堂氛围,用文章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去对学生进行引导,促进学生的思想转变。

例如,艾青所写的《我爱这土地》就蕴含了作者浓浓的爱国思想,而且文章富有极强的情绪感染力。教师可以从这篇文章的内容入手,带领学生去思考其中每一句话所想表达的含义。也可以详细讲解这篇文章写作时的时代背景,进而将学生带到那个风雨飘摇的年代里,让学生去感受时人的无奈与希冀。当学生沉浸到这样的情感氛围当中,他们自然就会感受到凝聚于中华民族血脉之中的自强不息,从而积极表达出自己对于这篇文章的感受和自己的爱国情怀。

2、课堂内容中加入心理健康理论

语文教材中有很多内容其实都可以用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只需要稍加延伸和引导,再根据课文来巧妙融入一些心理健康理论知识,就可以在讲解课文知识之余完成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工作,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

例如,《精神的三间小屋》这篇文章就十分适合作为对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素材。教师可以从文章所提到的“三间小屋”这个角度入手,帮助学生认清人生的道路以及个人应该怀有的情绪与态度。第一间小屋可以看做是情绪的载体,教师可以由此延伸到学生的情绪问题,帮助学生正确理解他们自己的喜怒哀乐。而第二间小屋代表着人的发展方向,教师在讲到这里时就要着重培养学生的人生发展观,引导学生正确作出以后的人生规划。第三间小屋则象征着每个人的独一无二,教师要告诫学生时刻自省、保持本我。

3、借助实践活动进行心理健康宣传

很多时候,单靠教师的口头劝导并不足以纾解学生的心理问题,教师同时还要辅以适当的实践教学活动,给学生提供排解心理压力的机会与空间。所以,教师就要在一些语文实践学习活动中,去融入心理健康内容,使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去感悟道理、排解情绪。

例如,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的综合性学习主题是“君子自强不息”,教师就可以围绕这一主题来开展一次实践活动,在活动中去完成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此次活动中,教师首先要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去自由搜集和“自强不息”有关的资料。学生可以搜集相关古文古诗,也可以去寻找相关的名言警句,或者是采访一些身边自强不息的人物,了解他们的自强事例。然后,学生再围绕搜集到的资料进行总结讨论。最后,各小组依次派人上台去讲述他们在此次活动中的收获以及心得体会。这样,学生就能够在整个活动中去体会自强不息的真正含义,从而振奋起自己的精神好好学习、认真生活。

结语

几千年的文化铸就了教师这一职业的崇高地位,也赋予了教师重要的教育责任。身为初中语文教师,自当弘扬传统文化精神,以传统文化的力量去感染学生身心,帮助学生渡过青春期的各种烦恼。故而,教师不仅需要去主动沟通学生,发现学生当前的心理问题;还要加深自己的传统文化知识造诣,提高自己的传统文化知识储备。这样,才能用先人的哲思去解决现在学生的心理问题,帮助学生走出思想上的狭隘迷宫。

参考文献:

[1]郭小兵.浅谈如何在初中语文课堂开展心理健康教育[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1(09):183-184.

[2]李福剛.让“心育之花”在语文课堂绽放——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8(35):62-64.

猜你喜欢
初中教育语文课堂心理健康
巧用应答器,提高小学语文课堂实效
浅谈游戏化教学提升低年级语文课堂实效的策略研究
融入式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径探索
基于思维能力培养的语文课堂生成资源运用例析
“表现性”语文课堂风景——建瓯市东峰中学课改观摩侧记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基于人际交往的心理健康课程
初中生家庭教育与心理健康
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