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大林
摘要:坚持立德树人,坚持五育并举,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严格落实“双减工作”“五项管理”等文件精神,是当前学校教育的首要任务。深入思考,积极探索新时期学校教育的举措,关注细节,注重过程,关注高效,注重研创,关注核心素养,注重创新,坚持走内涵发展之路,方能深层次提升学校办学核心竞争力。
一、关注细节,重在过程,以活动提升德育管理内涵
(一)建设一支思想、业务过硬的德育队伍
1.健全德育工作网络,组建分管校长→政教主任→大队辅导员→中队辅导员(正、副班主任)→学科教师→生活教师为主的德育队伍。加强管理,健全德育制度,明确责任,建立齐抓共管的德育机制。
2.加强德育队伍思想建设,自觉修炼,坚定信念,言行雅正,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建设一支思想素质过硬的德育队伍。
3.树立正确的育人观。以时代精神为指引,认真领会德育工作要求,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着力构建生动活泼的德育课程
1.建设“爱党(国)主义教育课程”。以“喜迎建党百年”为契机,全面贯彻落实《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开展系列活动,一月一红色主题队会:《红船精神放光芒》《党史我来讲,红色照我心》《致敬前辈,接力梦想》《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精神》。
2.完善劳动教育课程。因地制宜、因校制宜,进一步完善“劳动,让家更美好”教育系列。重在培养学生自理能力,培植爱家、爱美情怀。
3.初步构建绿色课程。以创建绿色校园为契机,初步构建了绿色校园课程,对学生进行“绿色校园”宣传教育,开展“三节”活动教育,提倡绿色、低碳生活的生活方式,厚植绿色发展理念。
4.丰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坚持“个体辅导+团队辅导”相结合的原则,创新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5.多渠道实施安全教育课程。通过公众号,以致家长一封信、“每周安全提醒”等方式宣传安全,提醒学生和家长“防溺水、防火、交通意识强、管理好手机、疾病预防”等。通过安全推演,组织开展教学楼、宿舍楼防火防震安全演练,增强师生安全意识,提升应急反应能力。
6.构建家长课程,系列化开展家长课堂,改变家长教育理念,家校合力,共育时代新少年。
(三)加强过程管理,强化督促落实,提高德育工作实效性
1.德育工作讲制度、有温度。进一步完善《正副班主任工作考评制度》、《生活教师一日工作常规》等多项制度,在落实制度的过程中,既对照标准严格执行,又倾听师生表达,做到有尺度有温度。
2.政教处的日常工作巡查落实,做到了每天一巡查(教学楼、食堂、宿舍楼),填写过程管理日志,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反映。
3.强化班级管理。深刻领会“行雅致美”内涵,德育工作有外小烙印。“行雅”是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是学校育人目标,也是一切任务的驱动。让学生在学校文化里浸润,养成“阳光通达”的品质。
(四)开展外小特色的校园文化活动
1.“经典咏留传大型活动”,诵读经典,传扬文化。以秦风为序,通过花木兰、屈原、李白、诸葛亮、毛泽东等历史人物,文化演绎淋漓尽致,让学生浸润在传统文化中,陶冶情操、激发情怀。
2.挖掘春节、清明节、儿童节、中秋节、元旦节等中国传统节日的内涵,适时开展德育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里蕴藏的历史,感受传统文化,激发爱国情怀。
二、注重研创,评价科学,扎实推进教科研工作
(一)认真落实“五项管理”“双减”专项工作精神
1.系统学习教育新政策,准确把握基础教育、民办教育发展的方向,人人要主动转变观念,建立并积极践行符合教育新形势的教学观、质量观。成立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落实专项工作的要求。
2.细化“五项管理”规定,全面“中小学生作业管理、睡眠管理、手机管理、读物管理、体质管理”等“五项管理”工作通知精神,修改、细化实施方案和作业管理等项目的实施办法,确保实效性。强化落实,进一步规范学校办学行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育人方向,构建长效管理机制,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全面发展。
3.深入领会“双减工作意见”的精神,加强作业研究,确保减负不减教学质量。完善作业管理办法,加强年级组作业统筹,严控作业总量;调控作业结构,探索分层、弹性的个性化作业,提高作业质量。
(二)深化学校课程建设,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1.以申报省、市课题研究成果奖为契机,进一步修改、完善《构建“学广行雅”校本课程》课题成果,升华“广雅课程”品牌的社会影响力。
2.理顺“三类课程”内在逻辑关联,确保实现学校课程目标。部颁课程面向全体,重在扎实保底;校本课程针对学生兴趣爱好,重在补充提高;拓展课程针对学生个体特点和个性需求,因需施教,重在个性张扬。
(三)深化评价改革,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1.全员参与,务实、系统地开展研究活动,深化《小学生学科素养情境式综合评价实践研究》研究,物化研究成果,升化研究价值。
2.组织一批骨干力量,进一步探究评价的内涵价值意义,切实认识评价对课堂教学的作用,形成先进的、与教育发展高度契合的评价理念。深刻反思实际操作,明确面试、笔试的价值追求和协调统一的内涵关系,初步形成示范性、符合教育发展要求的素养评价新模式,确保素养评价的品质。
三、创新管理,强化落实,全面构建安全管理网络
(一)安全管理结构化
牢固树立安全压倒一切的管理理念,构建合理、管控方便、效率高的安全管理架构。成立了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各校区设有一个 安全总责任人,教学部以年级组长、班主任、教研组长为安全直接管理者,后勤以部门负责人为直接管理者,层层签订安全责任书,人人成为安全管理者,确保不出安全责任事故。
(二)加强安全教育
利用班队会、国旗下讲话、主题队会、故事分享、专家讲座等,进行主题式的安全教育活动,内容包括交通安全教育、防溺水教育、防火安全教育、校园活动安全要求、校园安全管理规定、心理健康教育、伤害处理办法等。
总结:
唯有顺应时代,回归教育本身,坚持立德树人,坚持五育并举,才能实现学校教育根本任务;唯有开拓创新,坚持以生为本,着力核心素养的培养与提升,才能实现学校高品质发展;唯有深入思考,积极探索“双减工作”“五项管理”新举措,才能实现学校育人目標。
参考文献:
[1]宋敏.让价值观培养回归教育本身[J].现代教学,2015(Z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