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玲
【摘要】城乡规划是我国统筹城乡发展、推进新型城镇化、加快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关键的一个环节。而新型村庄建筑改造是城乡规划中重点内容之一,既会影响新型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又会影响农村居民的生活品质的提高,这使得城乡规划中新型村庄建筑改造已经受到相关人员的关注和高度重。鉴于此,本文以城乡规划工作原则为研究切入点,在分析村庄建筑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就如何在城乡规划中推进美丽宜居乡村进行深入研究,旨在全面优化城乡规划,为建设新农村和实现乡村振兴发展目标夯实基础。
【关键词】城乡规划;新型村庄建筑;改造路径 【DOI】10.12334/j.issn.1002-8536.2021.31.022
基于人口分布角度而言,我国农村人口仍然占据总人口的较大比例,这使得三农问题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面临的重要民生问题。在经济水平持续提高的宏观经济环境中,大量农村人口开始融入城市,并定居在城市,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城市建设规模的扩大。在此背景下,为满足于农村居民持续提升生活品质的需求,我国相关部门开始积极推进农村城镇化建设,使得城市发展福利可以尽可能地辐射到周边农村地区,以此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但是在城鄉规划建设中,由于考虑不全面而导致村庄建筑出现旧房等问题,甚至是大规模的危房,已经成为制约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在新型城乡规划视角下,合理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科学改造村庄建筑,加快美丽宜居乡村建设,对提高广大民众生活品质具有积极作用。
1、城乡规划工作原则概述
城乡规划目的在于科学分配城乡资源,进而实现城乡空间的科学布局,为城乡一体化的持续发展夯实基础。在城乡规划中,应遵循一定的工作原则,总结包括以下几点:
(1)实际性原则。近年来,我国城乡一体化进程推进速度持续加快,主要得益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快速提高。但不可否认的是在城乡差距十分明显,尤其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因此,在城乡规划中,相关工作人员应正确认识到乡村的城镇化建设目标的实现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要想短时间内实现这一宏观目标,显然是不具有现实条件的[1]。这要求城乡规划人员在具体工作中,坚持贯彻实际性原则,从乡村基础入手,将我国乡村发展的基础建设好,尽可能地少投入多办事,才能助力于城乡规划的进一步发展。
(2)协调性原则。在城乡规划过程中,要求协调城市与乡村、人口与环境、居住地与工业生产用地之间的关系,才能确保城乡规划的科学合理性。尤其在建设资源节约型设备的大环境中,城乡规划应重点考虑城市开发用地的合理性,并要有组织地利用城市发展福利来回馈乡村的城镇化建设,如积极完善乡村基础设施建设,为农村居民的休闲娱乐、身体锻炼等提供场所[2]。
(3)经济文化发展性原则。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进入新的历史阶段,城乡一体化发展随之迎来了新的一轮机遇,但在此过程中,各类社会问题层出不穷,如工业生产和居住地的关系、人口与环境的关系等,都迟滞了城乡一体化发展进度。因此,相关部门在城乡规划中,有必要采取合理措施来协调各项操作,才能充分发挥城乡规划的积极作用,助力于社会经济和文化的进一步发展[3]。
2、当前村庄建设发展现状问题分析
2.1缺乏合理布局的高质量村庄建筑
在城乡规划中,村庄建筑质量及布局问题是突出问题之一。近年来,在经济收入水平持续提高的背景下,农村居民往往会投入资金用于房屋改造,使得村庄建筑无论是外观美观度,还是内部结构强度和实用性,都得到明显的改善。但在村庄建筑建造过程中,由于思想认识等因素,导致村庄建筑建造出现多样化的问题,如村庄建筑规划不合理,建筑群相对分散,且未能按照统一方向和规划进行建造,使得农村建筑分布较为零散,且形态各异,不仅缩减了农村公共用地面积,还因为建筑用地而频繁出现邻里纠纷[4]。除此之外,村庄建筑的建造以民工操作为主,由于专业技术设备的缺乏,且没有充分考虑施工环境、气候环境等,使得村庄建筑建造质量难以达到现代房屋建筑提出的各项要求,如防火、防地震等性能,远远落后于标准化建筑。不仅如此,施工工艺和建材都是影响村庄建筑建造质量的重要因素,且这些因素都是不可忽视的关键因素。
2.2村庄建筑风格缺乏特色
在城镇化进程加快背景下,农村居民开始广泛接触城市环境,并被城市新颖的建筑形式所吸引,并开始在村庄建筑建造中引进城市建筑风格,以此满足自身对美好生活的愿望。正因如此,农村居民在建造村庄建筑时,开始大规模推广城市建筑风格和形式,使得乡村建筑风格和形式开始朝向千篇一律的方向发展,并逐渐失去了村庄建筑中原有的乡土文化气息,乡村文化出现断层、扭曲等发展现象,这样既会影响美丽乡村建设计划的实施,还会迟滞我国城镇化进程。除此之外,城市建筑风格对村庄建筑的影响,不局限于建筑形式和风格,还体现在农村民众对建筑的情感[5]。通常而言,不同地区的建筑在建造中,往往融入了当地的特色文化,但部分农村居民过于推崇城市建筑风格,导致村庄建筑逐渐丧失了原有的乡土气息,新的村庄建筑与旧建筑之间的不相容,从而造成缺乏美感和协调性。因此,在城乡规划中,村庄建筑改造应注重地域特色的体现,如借助于独特的设计手法来展示乡村文化、传统习俗等特征,这样才能形成具有特色的村庄建筑群[6]。
3、城乡规划中美丽宜居乡村建设路径分析
如前所述,在城乡规划工作中仍存在一些有待解决的问题,需进一步认清城乡规划现状,明确美丽宜居乡村建设的新思路新方法,落实有效的改造新路径新策略。总结起来,具体策略如下:
3.1统筹规划村庄建筑布局
通常而言,我国农村地区在地理位置、地形地貌等方面,都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使得农村地区可以用于建设村庄建筑的土地资源十分有限,居民区可能因为大山、水源等因素而呈现出分散性建造特征。因此,在城市规划中新型村庄建筑的改造重点是统筹规划新型村庄建筑布局。首先,村庄建筑在统筹规划布局之后,可以整体上变得井然有序,具体是在不改变乡村原有形态的条件下,对农村各户居住面积进行合理再分配,在此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农村家庭的居住需求,如此使得村庄建筑既有同样的建筑布局和建筑质量,又可以使得村庄建筑具有不同的个性化设计风格,使得村庄具有地域特色。其次,村庄建筑整体布局需要充分考虑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充分利用乡村原有的绿色植物、生态绿地等落实生态乡村建设模式,打破村庄原有的形态模式,使得村庄建筑的改造更加深入,继而使得农村居民可以体验现代城市化生活的同时,也可以确保乡土文化传承下来,以此为美丽乡村计划的落实,以及城镇化建设的持续推进提供支持。
3.2注重乡村风貌和现代化风格的有机统一
村庄建筑的改造工作并非一项简单的拆旧重建工作,而是要保留乡村文化气息的同时,还要尽可能地在农村地区引进现代化建设内容。但不可否认的是乡村文化气息的保留与现代化建设在理论上是矛盾关系。因此,在新型村庄建筑改造规划中,相关工作人员应在传统文化、习俗和现代之间寻找平衡点,在此基础上有机协调两者的关系,才能有序推进村庄建筑的改造工作。当前,新型村庄建筑改造规划工作具体包括两种策略,一是整体拆旧重建策略,由于整体拆旧重建需要投入较大量的资金,这使得此方式适用于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此方式在改造中的优势,集中体现在改造效率高、现代化建设效果好,但需要政府部门加大投入,不适合大规模推广应用。二是修补型策略,由政府相关部门按照整体布局,引导农村居民对新型村庄建筑进行现代化改造,并对改造的农村居民提供一定的经济补贴,使得其可以起到良好的模范带头作用,进而让更多的居民自愿参与到新型村庄建筑改造行动中。在新型村庄建筑改造中,两种测量各有利弊,需要结合地区实际来合理选择,才能高质高效地完成新型村庄建筑改造工作,为农村居民高质量的生活提供基础设施支持。
3.3建立健全城乡规划工作体系
城乡规划工作由于涉及面广泛,如成本控制、生态保护等,使得此项工作实施过程相对复杂。因此,在城乡规划工作中,应建立健全城乡规划工作体系,以此有序推进城乡规划工作,尤其是美丽宜居乡村建设,更是要有顺序、有组织地推进。首先,多种渠道加大城乡规划工作理念和工作内容宣传,使得广大农村居民可以深刻认识城乡规划工作开展的重要性,如此才能在具体工作中获得更多的农村居民的支持,减少具体工作中产生各类纠纷。其次,促进城乡规划管理一体化,在城乡规划工作中,只建设好美丽宜居乡村,显然是满足不了城镇化建设需求的,还要加强监管,不断提高乡村地区的土地资源利用率,加强村庄生态环境建设,才能为美丽宜居乡村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夯实基础。最后,加大对美丽宜居乡村建设资金的投入力度,只有保證资金的充足,才能在新型村庄建筑改造中引进先进工艺和设备,进而才能确保美丽宜居乡村的建设质量。
结语:
综上所述,在城乡规划视角下,探索美丽宜居乡村建设路径,既有益于农村居民生活环境的改善,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品质,又有利于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的持续提高,最终有利于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但在美丽宜居乡村建设中,仍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问题,要求相关人员在研究问题的同时,积极落实相关措施,为城乡规划工作高质高效推进夯实基础。
参考文献:
[1]河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编制《河北省村庄房屋改造建筑导则》[J].城乡建设,2021(15):69.
[2]段忠诚,蔡蕾蕾,姚刚.徐州市黄河故道沿线村庄建筑整治研究[J].中外建筑,2020(01):94-97.
[3]郭佩艳,吕太锋,王宇,刘庭风.村庄建筑院落冬季风环境模拟及舒适度研究——以胶东地区左家夼村为例[J].建筑节能,2018,46(09):7-11+16.
[4]尹艳琼.楚雄市彝族聚居区村庄传统建筑保护现状分析[J].南方农业,2018,12(04):13-16.
[5]辉宇.创新思维在竹建筑发展中的应用——以印尼巴厘岛“绿色村庄”竹建筑为例[J].世界竹藤通讯,2016,14(06):19-22.
[6]韩念森,张泽茜,李严.青海地域性与绿色建筑技术结合的生态村庄设计——以2015年台达杯建筑设计竞赛获奖方案为例[J].建筑节能,2016,44(11):63-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