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世纪50年代,中国共产党积极推进新疆南疆地区社会文化建设。通过加强报刊建设、扩大广播收音网覆盖、大力兴建文化场所、掀起“文化大进军”热潮加强南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并注重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发掘和保护,推进广大人民群众社会文化价值观的形成,不断增强党在南疆地区的领导力和影响力,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和推进社会主义建设。
[关键词]20世纪50年代;南疆地区;文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274(2021)05—0096—06
[作者简介]张艾云,女,兵团党委党校屯垦研究所讲师,研究方向:兵团史、屯垦史。
中国共产党向来重视对历史的学习和对历史经验的总结,毛泽东说过,“我们是靠总结经验吃饭的”。2015年,习近平指出:“重视历史、研究历史、借鉴历史,可以给人类带来很多了解昨天、把握今天、开创明天的智慧。”1回望20世紀50年代新疆南疆地区文化建设的历史,中国共产党多措并举,不断构建文化传播、发展体系,及时有效地在新疆南疆地区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一、20世纪50年代新疆南疆地区文化建设的时代背景
20世纪50年代,发挥好文化的社会整合和社会导向功能是南疆治理的重要内容,南疆社会亟待推进多元文化之间的整合进而促进中华文化认同的形成。此外,50年代,南疆地区文化存在体系不健全、覆盖面窄、部分文化守旧落后等问题。南疆地区文化领域急需改造旧文化,不断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让广大人民群众受到社会主义文化的熏陶和洗礼。这既有利于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又为南疆社会建设和发展提供思想引导和舆论支持。
1950年,彭德怀在主持西北工作时指出,要“改革旧的文化教育,发展新民主主义的文化教育”,并“配合着整个社会的政治经济的改革同时进行”2。同年10月11日,邓力群强调新疆文化教育要“在各民族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总政策下,为人民大众服务,为民族团结服务,为生产建设服务,使新民主主义的内容与民族的形式结合起来”3。就此,南疆地区的文化建设开始步入新的发展阶段。1956年,南疆地区文化建设与时俱进,紧跟社会发展方向,认真贯彻毛泽东提出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文化发展方针,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二、20世纪50年代新疆南疆地区文化建设的主要措施
报刊、广播是当时社会的主流媒介,中国共产党充分利用其作为宣传主阵地的影响,建立起覆盖南疆地区宣传网络,积极宣传党的方针政策。
(一)加强报刊建设
新疆和平解放后,新疆报刊发展迎来新的转机。南疆地区抓住契机,纷纷开始办报纸。
当时南疆地区创办的报纸中,发行较广、影响较大的是《天南日报》(1956年更名为《喀什日报》)。南疆区党委在《关于重视天南日报、加强通讯工作》中指示,要充分发挥《天南日报》在南疆地区的“耳目、喉舌”1作用。《天南日报》坚持“地方化、群众化、通俗化”的办报方针,注重方式方法,结合当时当地实际,密切联系群众,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呈现出来。1950年,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天南日报》刊登《五一宣传大纲》《世界和平理事会的决议》2相关文件,积极展开抗美援朝宣传教育活动。1951年,南疆地区开始开展减租反霸和土地改革运动,《天南日报》刊登《南疆农牧协会告群众书》,号召要走依靠贫雇农,团结中农的阶级路线,解放群众思想,提高群众的阶级觉悟。社会主义三大改造时期,《天南日报》连续报道南疆的改造情况,如《喀什市私营工商业积极接受改造一千多户私营工商业申请公私合营》3《驻南疆生产部队积极支援农民开展合作化和农业增产运动》4《南疆全区已建立817个高级农业社》5等文章。此外,还积极宣传报道内地相关信息,发表《天津市、南京市、重庆市提前完成社会主义改造任务》6等文,让南疆群众了解全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形势。
1956年,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建设也成了50年代后期南疆的重心。1956年7月1日,南疆区党委撤销,中共喀什地委成立,《天南日报》改为《喀什日报》,成为中共喀什地委的机关报。其指导思想是“面向农村、为农业生产服务,兼顾党在各个方面工作的方针、政策宣传”。因而对农村农业方面进行大量报道。以1957年7月的《喀什日报》为例,刊登农业方面的文章占7月总刊登量的47%。7
此外,这一时期南疆地区地方报纸如《莎车报》《克孜勒苏报》《焉耆报》《和田报》《阿克苏报》《巴音郭楞报》等相继创刊,扩大了南疆报刊的影响范围,强化了党的文化宣传新闻阵地建设。
南疆地区除办地方性报纸外,还充分利用《新疆日报》《人民日报》交流发声。《新疆日报》坚持“一张党报,四种文版,统一领导,各有特色”办报方针,是新疆各族人民了解时事政策的重要窗口,也是南疆地区对外发声的重要渠道。以1957年为例,《新疆日报》多次报道了南疆人民生活生产方面的新闻。其中《访柯孜翁河畔的前进牧业社》一文讲述了50年代期间在党的领导下,乌恰县前进牧业社各族社员过上幸福生活的事例。社员们感慨道“牧业社有办法,变冬闲为冬忙。牧业社就是好,春荒再也不荒”。8通过《新疆日报》对此事的宣传报道,树立了各族人民团结共进的良好典型、激励更多人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人民日报》是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机关报,是当今中国最具权威性和影响力的综合性报纸,50年代持续在南疆发行,是领导南疆社会发展的指南针。同时,《人民日报》多次宣传报道了南疆地区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如《胜利的一年》1《第一个充满欢笑的新年 记新疆农村一年来的新变化》2等。
20世纪50年代在南疆发行的报刊,在群众与政府之间,南疆地区与全疆、全国之间都起到了上传下达、内通外联的作用。它们是党联系群众的桥梁,是群众吸收先进文化的窗口。通过这些报纸对党的政策方针的报道,引导群众去了解党在南疆治理的方向和重点,进而将广大群众团结起来,奋发图强,同心同力的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二)扩大广播收音网覆盖面
1950年4月,中央人民政府新闻总署发布《关于建立广播收音网的决定》,指出无线电广播事业“在我国目前交通不便、文盲众多、报纸不足的条件下,作用更为重大”3,要求普遍组织收听。新疆地缘辽阔,解放初期南疆地区信息交流沟通尤为不便。广播传播速度快,效果好,是群众喜闻乐见的接受文化的方式。针对新疆南北疆的形势,中国共产党制定了“先远后近”的建站方针,加速南疆收音站的建立。
根据此文件精神,1950年迪化(1954年更名为乌鲁木齐)人民广播电台抽调技术人员,帮助阿克苏、焉耆、哈密、喀什(疏勒、疏附)、和阗、莎车等地建立了7个收音站。经过50年代的建设,全疆收音站共有773个,其中南疆地区就有372个。南疆地区收音站分布情况是:喀什专区142个,阿克苏专区142个,和田专区44个,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28个,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16个。4除去东疆哈密专区的41个收音站,南疆收音站数量略高于北疆,足见党对南疆的重视。
收音网在南疆逐渐覆盖的同时,广播站也在逐渐建立。1956年,自治区人民委员会发布《关于1956年在自治区试建农村有线广播站的指示》,要求“各地必须坚持依靠群众,利用现有设备,分期发展,逐步正规,按照先到村社,后到院、户的方针,有计划地发展自治区农村有线广播站。”5根据这一指示,南疆50年代中后期逐渐兴建广播站,基本达到每县都有一个广播站,其余少数县未建的也在60年代初期建立。中国共产党通过扩大广播站的建立,构建起南疆地区社会主义文化传播的网络,并结合南疆地区多民族的特点,及时推行多民族语言进行广播。这为南疆基层农村群众收听广播提供了便利,有利于国家方针、政策,社会主义文化向基层的传达和普及。
50年代南疆地区收音站和广播站的宣传内容,紧跟南疆的社会主义建设的步伐,紧密配合党在各个时期的中心工作。收音站还出刊油印小报,及时抄收宣传党政文件和新聞。当时全疆的小报主要有《广播新闻》《新闻简报》《群众小报》等。轮台县收音站组织宣传队,充分利用油印小报在每周五的“巴扎日”向群众宣传,仅在“半年内组织宣传13次,听众9580人次”。6广播和收音站采取形式多样的做法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在南疆群众中的传播,让南疆群众在潜移默化中树立正确的信念、信仰,提高政治觉悟,增加对中国共产党的认识,进一步深入社会主义建设方向的了解,从而普遍增强南疆群众对社会主义的认同。
(三)大力兴建文化场所
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无论高级的或者初级的,我们的文学艺术都是为人民大众的”。7因而,为了满足广大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20世纪50年代南疆地区开始修建文化场所。由于资金紧张,场所数量有限,文化场所除新建的外,还改造了不少旧有的场所。无论是影剧院、俱乐部,其功能不是单一的,而是多功能的,既可以放电影、表演节目,也可开会,听报告,充分利用仅有的资源进行南疆地区文化建设。
50年代南疆地区抓紧影剧院的改造、建设,迎来了影剧院的建设高峰。截至1954年末,南疆逐渐形成城市电影放映网。在50年代中后期,南疆影剧院数量持续增加。其中具有代表性、影响力的影剧院有喀什人民电影院、阿克苏影剧院、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人民电影院、克孜勒苏柯尔克孜族自治州电影院等。南疆各地区电影的放映类型基本相同,放映了《中国人民的胜利》《白毛女》《梁山伯与祝英台》《海军上将乌沙可夫》等经典影片。
中国共产党曾在解放区建立俱乐部,用于组织学习和文化娱乐活动。50年代南疆地区的文化建设中,中国共产党继承并发扬这一优良的历史传统,在南疆地区继续兴建俱乐部,50年代南疆的俱乐部,分布范围较为广泛,在市区、县城、农村都有许多俱乐部。据统计,当时全疆的农村俱乐部约2500座1,其中喀什地区农村俱乐部达1476座2。俱乐部修建后,用于开展南疆人民群众文化活动,改良风俗习惯,同时也用于实施社会教育、文化宣传。比如在经过改造修建的疏勒汉文会俱乐部中召开会议,接待外宾,举办慰问演出、欢迎大会等活动。3新盟会4建立后,相继在各地修建俱乐部,以便新盟会活动的开展。喀什新盟会俱乐部在减租反霸、土地改革时期,时常出动宣传车进行广播宣传。51954年后,为方便群众观看演出,喀什市在人民公园中修建了“一座现代化俱乐部”6。1955年,南疆军区花费25万元在疏勒城军区大院新建一座俱乐部7。喀什人民公园和南疆军区大院内的俱乐部两者修建时间接近,建筑风格相似,正门中心上方都悬挂五角星标志,并在门前立有几根大柱。
除影剧院、俱乐部等文化场所外,南疆还陆续建立起了文化馆、图书馆等文化传播基地,不断丰富社会主义文化传播的形式和渠道。
(四)掀起“文化大进军”热潮
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指出:“随着经济建设的高潮的到来,不可避免地将要出现一个文化建设的高潮。”8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在推进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注重文化的发展,开展大范围“扫盲运动”。在全国文化学习热潮的影响下,南疆地区也开展了“文化大进军”的学习热潮。
1950年8月,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毛泽东发出《军委关于在军队中实施文化教育的指示》,要求“全军除执行规定的作战任务和生产任务外,必须在今后一个相当时期内着重学习文化”。91951年2月,新疆军区以师团为单位,成立文化委员会,配备文化教员,对干部战士进行集中扫盲。南疆部队官兵经过集中扫盲,广大战士的知识水平得到了很大提高,并涌现出“新速成识字法”10“手表识字法”“红灯报”“点将台”等先进经验,并在南疆地区得到了大力推广。此外,为更好地与当地群众沟通交流,开展工作。二军教导团开办“维文大队”,抽调120名学生兵专门学习维吾尔语,同时招收80名维吾尔族学生学习汉语。11
1951年,新疆省政府发出《配合减租反霸开展冬学运动的通知》,指出“在减租反霸地区应与这个中心任务相结合。”12刚开始冬学过程中出现“参加冬学的人数不多,且大部分不能坚持到底”1的情况,造成冬学的收效不大。针对此现象,1954年新疆省教育厅颁发《1954年冬学工作指示》,指出冬学要根据“不忙多学,小忙少学,大忙暂停”的原则进行教学。随着南疆冬学的开展和深入,到1955年,南疆的冬学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据统计,1955年全疆入冬学人数总计“300 000人”,南疆就达到了“216 000人”,2可见冬学这种文化学习形式在南疆得到了很大的推广,是南疆地区农民学习的一种重要形式。
中国共产党一向十分重视对妇女权益的维护,通过多途径、多渠道加大对广大妇女进行文化宣传。50年代南疆地区成立了妇女识字班,以集中扫除妇女文盲,提高妇女的文化素质。除此之外,还积极倡导妇女参加社会生产活动。据统计,1950年喀什、焉耆、迪化、阿克苏、伊犁等专区及迪化市共计有“四十九万余妇女参加了修渠、开荒、秋收等生产运动”3。1958年秋,全国妇联副主席康克清明确回答了面纱与生产的问题,她指出,“我们共产党人要站在推动社会进步上看问题,有利于生产的事就应提倡,如盖头妨碍劳动,当然可以取掉”4。南疆地区在开办地方干部训练时,非常注意对女学员的吸收。她们培训结束,相继进入当地的各级政府机构,在深入农村,发动妇女解放的斗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51950年3月8日的妇女节,喀什地区成立妇女联合会,其妇联委员大多数为少数民族妇女同志,她们是南疆妇女积极参與国家政事的表率,推进了南疆地区社会改革的步伐。
三、20世纪50年代新疆南疆地区优秀传统文化的发掘和保护
中国共产党依据南疆社会和文化发展规律,发扬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优势,引导其发展与革新,使之与社会主义相适应,与人民需求相符合。对此,当时自治区主席在南疆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要“发扬其民族性特点”,并要“使它为革命服务”“为劳动人民服务”,在接受社会主义改造后,“保留并发展好的,坏的要批评要取缔” 6。这些指示为南疆地区传统文化的发展引导了新方向。
此外,国家还多次组织相关文化部门不远万里来到南疆搜集、整理艺人、作品、文物等。1952至1953年,新疆省民间文学采访工作组在南疆库车、阿克苏、喀什、莎车、和阗等地历时5个月,搜集了一百多种民间故事和两千多首民歌。其中,柯坪县民间艺人阿尤普阿洪,和阗县铁木耳阿洪,不到一年的时间就创作了60多首各族群众喜爱的诗歌。71954年新疆省文学艺术工作者联合会曾奔赴南疆,专门搜集民间文艺、民间艺人的作品、历史文艺材料和有关古典作家诗人的传记材料。8并在此基础上,从南疆的文化艺术中寻找灵感,创作融合多元文化因子的新作品。
“十二木卡姆”是维吾尔族古典音乐,是研究维吾尔族历史文化、宗教哲学的重要资料,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到20世纪50年代,“十二木卡姆”濒临失传。1951年,中央对“十二木卡姆”进行抢救性保护,该工程是当时文化艺术工作中规模较大,历时较长的项目。经过多年多次的调查、整理、翻译、完善,到1960年,南北疆“十二木卡姆”终于集成出版。9“十二木卡姆”出版后,许多有关木卡姆的歌舞作品和研究相继产生。对“十二木卡姆”的抢救贯穿整个50年代,当时许多民间艺人赞叹道,“只有在共产党领导下,才使我们维吾尔族的文化艺术永生!”10中国共产党对南疆优秀传统文化艺术的保护和抢救,得到了南疆民众的肯定,为南疆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铺就了新的道路。
四、20世纪50年代新疆南疆地区文化建设的经验启示
20世纪50年代,南疆地区开展的文化建设取得了重大成就,其成功的经验至今仍有借鉴意义。
(一)坚持党对文化的领导
“党管文化、党领导文化,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优势。”1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根本保证。只有坚持党对文化工作的领导,才能坚持面向大众、服务群众的文化发展方向,才能保证文化事业是党和人民的文化事业。50年代,新疆南疆地区文化新旧文化交杂,文化市场混乱,就是通过加强党对南疆地区文化建设的领导,贯彻党中央对南疆地区文化建设的方针政策,始终坚持以人民群众为中心,不断改造旧文化,创造属于人民群众的新文化,让人民群众广泛享有文化权,共同分享社会文化成果。50年代党在南疆地区的文化建设推进广大人民群众树立社会主义文化价值观,不断增强党在南疆地区的领导力和影响力,也让更多的人凝聚在党的周围,拥护党的领导,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和推进了社会主义建设。
(二)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
我国历史悠久,疆域辽阔,不同时代,不同地域之间的社会发展差异较大,有着不同的发展诉求和发展目标。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观点,我们党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50年代,南疆地区的文化建设始终遵行实事求是的工作方法,中国共产党立足新疆刚解放时南疆地区文化发展的困境,制定了符合南疆地区文化建设的发展方向、工作重点,切实解决南疆地区文化建设、文化保护和传承中存在的问题。50年代南疆地区文化建设中,在财政紧张的情况下,充分对现有的文化资源和设施进行改造。面对国家不同阶段的发展需求和目标,紧紧配合社会发展的重心,及时进行报道和宣传。针对南疆地域广阔,群众收听党的声音困难,优先、重点建设南疆的广播收音事业。正是这些紧贴实际,紧跟时代文化建设步伐,50年代南疆地区文化建设效果突出,不断彰显出党在边疆治理中的优越性,不断丰富国家边疆治理的成功经验。
(三)注重文化在边疆治理中的地位和作用
“边疆治理是运用国家政权,调动社会资源,解决边疆问题的一个过程。”250年代,由于复杂的国际局势和新生的政权力量亟待巩固的这样一个大背景,文化的整合、凝聚功能在边疆治理中的作用就显得越发重要。中国共产党采取多种措施,在南疆大力宣传社会主义文化,同时发掘和保护优秀的传统文化,对南疆地区文化加以改造,引导和整合南疆地区多元文化,增强南疆各族群众对中华文化的认同,进而从文化层面的认同上升到对中华民族,对祖国的认同,对新生的人民政权的认同。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世界格局日趋复杂,文化在边疆治理中地位愈加重要,应加强发挥文化“润物细无声”的作用,为实现安边、固边不断助力,达到维护国家安全、促进边疆繁荣的目标。
结语
20世纪50年代,中国共产党立足新疆南疆地区实际,积极实行各项举措,不断构建社会主义文化传播的平台、渠道,同时注重发掘和保护南疆地区优秀传统文化,受到广大群众的高度赞扬,更加增加了南疆地区各族群众对新生的人民政权的信心,更加拥护党的领导。足见,在边疆治理中发挥文化的作用十分重要。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强调,深入开展文化润疆工程。新时代,推进文化润疆工作应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引领,把党的治疆方略融入文化宣传工作中,满足新疆各族人民的精神文化需求,增强各族人民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更加深入人心,筑牢共同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
责任编辑:杨建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