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亚行
一、何为禅
“禅”是佛教梵语“禅那”的音译。译为“静虑” “思维修”,也有译为“弃恶”或“功德丛林”者。言“静虑”者是依体而立名,其禅那之体,寂静而具审虑之用者,故谓之静虑。言“思维修”者是依因而立名,其禅那之因,一心思维研修而得以定心,故谓之思维修。另外,“禅那”也可以用“止观”来表示,“止”是指心的安静,“观”是思虑某一事物。总而言之,“禅”意指静中思虑,心绪专注一境,深入思考佛教的义理。
“禅”原本是印度古代佛教各派修行的普遍方法,在佛教生活和佛教哲学中具有重要的意义。“禅文化”从印度传入中国以来,与本土“道”“儒”等文化融合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宗教哲学。在中国,由于“禅”是“定”的一种,所以,“禅”和“定”合称为“禅定”。中国佛教主张修习禅定,名为“禅宗”。
禅宗初祖达摩是南印度人,于公元520至527年间,东渡中国,与南朝梁武帝会面,话不投机,一苇渡江,来到北魏,在少林寺北五乳峰上的山洞面壁九年,收慧可、道育等人为徒,向其传授大乘佛法。菩提达摩传法,以“安心”为主旨,不立文字,强调壁观修身,被尊为禅宗初祖,而少林寺被奉为“禅宗祖庭”。二祖慧可立雪断臂,求得衣钵,后传法给僧璨。三祖僧璨使佛教中国化,畅行于世,后传衣钵于弟子道信。四祖道信不再是“一僧一庵、一衣一钵,随缘而住,不恒其所,行无轨迹”,而是开设道场,广开禅门,定居聚众传法,提出“守一禅法”,“守一”就是专心致志地观身和观心。五祖弘忍远避嚣尘,养性山中,在“守一”的基础上,提出了“修心”和“守心”的方法,这与老庄的“守静笃”亦有同工之妙,另外,他还创有“五祖拳法”。六祖慧能改变一脉单传之状,使中国禅宗百花盛开。
二、何为武
少林功夫是中华武术的杰出代表。中华武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其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集技击之大成、摄养生之奥妙、寓表演之意境、载文化之精神的特点。逐步建构了特色鲜明、内涵丰富、体系完备、功能多元的技法体系。然而,作为一门现代学科,武术的概念至今却未能定性,且争论不止。我们可以从武术概念的变化历史中窥见一斑。
(一)武术原是一种攻防技击之术
“武”的本义,泛指与武力、军事、战争或技击有关的事物。《礼记·月令》上记载:“孟冬之月,天子乃命将帅讲武,习射御,角力。”可见,这里的“武”字就是指习练射箭、驾驭战车等战斗技能的本领。到了东周甚至春秋早期,“武”与“文”相对应,专指军事活动。《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摄相事,曰:“臣闻有文事者必有武备,有武事者必有文备。古者諸侯出疆,必具官以从。请具左、右司马。”然而,自春秋末,受到中国诸子百家思想及中国伦理观念的影响,“武”字被释义为“止戈为武”。《说文解字》记载:“楚庄王曰:‘夫武,定功戢兵。故止戈为武。”《左传·宣公十二年》中楚子说:“夫文,止戈为武。武王克商,作《颂》曰:‘载戢干戈,载櫜弓矢。我求懿德,肆于时夏,允王保之。”实际上,“止戈为武”是中国人民一种理想的和谐状态,持戈之义亦在其中。倘若真正要“载戢干戈,载櫜弓矢”,必先建立强大的军事武备基础,才能威慑敌人或制止敌人的武力。
“术”有道路、方法和技艺的含义。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术,邑中道也。”而后“术”被引申为途径、方法和技艺等涵义。宋朝苏轼《教战守》记载:“役民三司盗者,授以击刺之术。”这里“术”的意思就是方法和技艺。“武”与“术”并联使用,最早见于南朝人颜延之的《皇太子释奠会作》中:“偃闭武术,阐扬文令。庶士倾风,万流仰镜。”此文中的“武术”与军事技击相关,与“射御” “角力”等词汇意思相近。汉代以后,与武术相关的“武艺”一词开始出现,并被广泛使用。民国时期,武术曾一度被称之为“国术”,并成立了中央国术馆,发扬中国固有之武术。新中国成立之后,凡与武艺有关的“打拳”“使棒”等技艺统称为“武术”。至今,武术一词被国内国外广泛使用,与武术相关的称谓还有“功夫”。由“武术”一词的发展历史主线可知,武术的本质含义在于技击性。
(二)武术是一种民族体育运动
武术作为一项民族体育运动,既可以竞技,又可以健身。原始的武术不仅与军事相伴而生,发挥着自卫御敌、保家卫国的作用,而且在民间还发挥着使人身心愉悦、延年益寿的作用。这也是武术(军事武术)在多个历史朝代被禁止的情况下保持不衰的原因之一。
当今时代,社会科技迅猛发展,日新月异,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可是,随着现代社会压力增大,人们生活节奏普遍加快,整天奔波于工作,参加运动的时间逐渐减少。加之大气和环境污染的加重,导致一些人的体质开始下降,出现了亚健康状态。所以,身心健康成为当今社会人们的迫切需求,传统武术的健身、养生价值越加凸显。可以说,在现代社会中,武术作为一种健身术或一种民族体育运动,是发展的主要趋势和主要潮流。随着中国社会老龄化的到来,《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实施,健身武术将大有可为,其中蕴含的东方崇尚生命的观念和健康养生的思想将大放异彩。
(三)武术是一种民族表演艺术
武术运动与表演艺术不断融合甚至相互融通,形成了一种新的艺术样式——武术表演。武术表演是通过演员的人体动作、表情来塑造形象,传达情绪、情感从而表现生活的艺术。
武术表演是在现实技艺美的基础上创造的艺术美,这种艺术美既再现真实的技艺,又表现审美的技艺,它是真、善、美的统一体。具体表现为十大美:姿势美、招式美、结构美、劲力美、节奏美、神韵美、意境美、意蕴美、风格美、格调美。武术重视“意境”,由来已久。据《吴越春秋·勾践阴谋外传》记载:“越王曰:‘其道如何?女曰:‘其道甚微而易,其意甚幽而深。道有门户,亦有阴阳。开门闭户,阴衰阳兴。凡手战之道,内实精神,外示安仪。见之似好妇,夺之似惧虎。布形候气,与神俱往。杳之若日,偏如腾兔,追形逐影,光若仿佛,呼吸往来,不及法禁,纵横逆顺,直复不闻。斯道者,一人当百,百人当万。王欲试之,其验即见。越王即加女号,号曰‘越女。”从越女论剑的故事可以发现, 武术追求着一种情景交融、神形交融的意境美。
(四)武术是一种民族文化遗产
武术作为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是中国文化宝库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融合了哲学、教育学、文学、医学、艺术学、兵学、养生学、美学以及民族宗法制度、传统伦理道德、传统价值观念、民族精神等,形成了一种具有民族特性的文化形态,它折射出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反映出中国人民独特的价值追求。如武术的爱国主义、和谐之美、性命双修、重礼崇德、尚武精神、变易思想等。
从武术整体上和实质上看,武术就是徒手或手持武术器械进行自卫、健身和表演的技艺,这种技艺是中华民族的一种文化遗产。武术作为一种攻防技击之术,可以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安全防身自卫的需要;武术作为一种体育运动项目,可以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竞技健身(身心健康)的需要;武术作为一种表演艺术,可以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欣赏艺术之美的需要;武术作为一种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体验,丰富世界文化,促进世界民族文化的多样性,激发人类的创造力。
三、禅武合一的少林功夫
“禅”是“禅”,“武”是“武”,怎么会合一呢?“禅”与“武”的结合恰恰是由于它们都需要修炼“心” “性” “身” “气”等,在这些方面它们是相通的。禅武结合早已有之,经历了“遇而未信,信而未修”的磨砺后,到了宋朝,“禅武合一”开始成为少林功夫的主流思想。
(一)以慈悲为怀,忌好勇斗狠
少林功夫起源于少林寺中,有“武以寺名,寺因武显”之称。少林寺创立之初便是皇家大寺院,拥有大量的土地和财产,为了抵御山匪抢劫和保家卫国、安邦靖世,逐渐建立了自己的武装力量——少林武僧和少林僧兵。他们昼习经曲,夜演武略,修文不费武备,已形成“少林宗风”。据《皇唐嵩岳少林寺》碑文记载:“唐代初年,郑王王世充乘其地险拥兵洛阳,秦王李世民在讨伐王世充征战中一时失利,少林寺僧志操、昙宗等助战有功,擒世充侄仁则归秦王,立下了汗马功劳,秦王嘉其义烈,乃敕书慰劳,封参战的昙宗为大将军,赐田四十顷,水碾一具,允许少林寺豢养僧兵,以作自卫。”由此文可知,少林功夫具有一般武术讲究技击实战的功用。但是,受禅观念的影响,“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思想在少林功夫的招法中表現得更为明显。少林功夫的每一招每一式中,必先有防后有攻,先礼后兵、止戈为武思想可见一斑。所以,禅武合一的少林功夫首先是以慈悲为怀,忌好勇斗狠。
(二)静心修行,养生护身
少林禅武以强身健体为主,修养品行为要。健身讲究:“动久必静,静久必动。” 若坐禅久了,会导致食欲不振,经络不通,阴阳失调。除了形体的动静结合,还要呼吸吐纳,正所谓“呼吸长,生命长。呼吸短,生命短。”针对这种情况,僧人们“师法自然”“象形取义”,创编了一些健身之法、养生之道,如“易筋经”“洗髓经”等健身功法。“易筋经”就是改变筋骨,通过修炼丹田真气打通全身经络的内功方法。“洗髓经”融合了中国的养生理论,一年易气,二年易血,三年易精,四年易脉,五年易髓,六年易骨,七年易筋,八年易发,九年易形。
(三)日常练拳,不忘参禅
少林功夫是一种修禅的法门。练功修行是在日常生活中的,处处是功夫,处处是禅机。禅,赋予少林功夫更为丰富的内容,少林功夫表现出特有的轻松、自在、内外兼修、出神入化之境界。如今的习武之人很多只停留在少林功夫的实战运用上,却忽略了少林禅武思想对人心性和心理意识调节的重要性。少林功夫是在日常练拳中,不忘参禅,通过身体的修行,正品德,净化心性和心灵,去除心魔。
少林武术禅:以武修禅讲求觉悟,不仅要顿悟,而且要体悟,把禅的意味融入日常习武生活之中,随缘任往,心注一境,就能参悟禅机,解悟人生智慧,明心见性,顿悟成佛。“青青翠竹,尽是法身 ;郁郁黄花,无非般若。”如果想达到“内心不乱为定,外不着相为禅”这般境界,需要经历九重境界。第一境界是“结缘”,一切缘起于心,一切着落于心。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第二境界是“仰慕”,心之向往;第三境界是“抱负”,超越现实的自我,实现理想的自我;第四境界是“行动”,冬练三九,夏练三伏。要练惊人艺,须下苦功夫;第五境界是“认知”,知之深,爱之切。第六境界是“痴迷”,谚曰:“曲不离口,拳不离手。”第七境界是“信仰”,无法胜有法,无招胜有招。武谚曰:“不求千招有,但求一式精。”第八境界是“感悟”,体悟人生智慧:追求自由,张扬个性。第九境界是“见性”,大彻大悟:以慈悲为怀,忌好勇斗狠。体悟禅机,启迪智慧,明心见性,顿悟成佛。
作者单位:嵩山少林武术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