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淇甯
(中北大学 山西 太原 030051)
美声教学侧重于对学生演唱时的发音训练,而歌剧则为美声教学的训练提供了便利的条件,通过歌剧不仅能够训练学生的发音以及发音技巧,基于歌剧独特的艺术形式,还能够帮助学生在演唱的过程之中突出情感的表达。但是经调查发现,美声教学中中国歌剧的应用极少,只是一小部分,大部分的都是外国的歌剧。中国歌剧对于美声教学具有积极的影响,而且中国歌剧与美声演唱具有很多共同点,它们在发音上,在技巧上有很多相似之处,因此,应注重美声教学中中国歌剧的应用,让中国歌剧发挥其特殊的价值。
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声乐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教学观念也不断革新。中国歌剧作为声乐表演艺术的一种形式,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国歌剧在保有本土特色的基础之上,不断吸收西方歌剧精华,具有其特殊的艺术价值。中国歌剧对西方歌剧最具代表性的吸收,就是在演唱的过程中运用美声演唱。美声演唱的方式能够更好地突出中国歌剧要表达的内涵和情感,也能使演唱时的层次更加鲜明,情绪更加饱满,声音更具有穿透力。美声演唱的方法,给中国歌剧增添了新的色彩,带来了不一样的听觉感受,促进了中国歌剧的发展。
另一方面,中国歌剧因其特殊的形式,对于演唱者有着很高的要求,演唱者在进行中国歌剧的演唱之前,首先需要了解中国歌剧的背景、理解歌剧的内容、歌剧所要表达的情感、人物心理等,才能在演唱的过程中更好地将歌剧内容进行呈现,增强听者的情感共鸣。这与美声教学的需要相符,中国歌剧与美声教学相辅相成的内在联系使其进入美声教学课堂成为可能,为美声教学提供全新的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法,注入新动力。
中国歌剧是一门综合性的舞台艺术,戏剧音乐与戏剧艺术是歌剧的重要表现形式,中国歌剧与美声教学有很多相似、共通之处,能够为美声教学提供有力的支持,促进美声教学的教学效果和质量有所提高。
美声教学的重点是对学生发声、呼吸等技巧的训练,中国歌剧在课堂中的应用可以帮助学生通过对中国民族音乐的吸收和融入,拓宽美声演唱的唱法和风格,提高综合素质。此外,因为中国歌剧本身具有的民族特色,学生在对中国歌剧进行表演的过程中了解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了解中华民族的民族音乐形式,丰富学生的知识,拓宽学生的视野,增强学生的情感共鸣,从而有效地提高美声教学的教学质量。如《刘胡兰》,该歌剧讲述了1946 年冬天,青年女共产党员刘胡兰在刑场上坚强不屈,被敌人杀害的英勇事迹。音乐以山西民歌为基础,成功塑造了英雄对党和人民无限忠诚的艺术形象。学生在表演的过程之中,能够感受到革命前辈热爱民族,热爱国家的情怀,以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因此,在美声教学中,融入中国歌剧,有利于学生在进行演唱的过程中更好的表达歌剧所传达的精神和情感,了解中华民族的民族音乐形式,丰富学生的知识,拓宽学生的视野,增强学生的情感共鸣,从而有效提高美声教学的教学质量。
西方歌剧在演唱的过程中,主要运用的是美声唱法,不可否认美声唱法具有独特的优势,但是美声唱法相较于中国人的审美,也具有一定的弊端,在演唱过程中吐字模糊。而中国歌剧在融合吸收西方歌剧的基础上保持了本土特色,以民族唱法为主。民族唱法,相较于美声唱法,在吐字方面以及发音上面更加灵活、清晰,更加符合中国人的音乐审美,因此,在美声教学的过程中,融入中国歌剧,能够完善美声演唱的不足,使演唱的作品更加深入人心,更能引起中国听众的情感共鸣,通过引入中国歌剧,也能让学生在吐字以及发音技巧方面取长补短,促进学生美声学习效果的提升。从而,有效的提升美声教学的质量,为学生日后的学习和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此外,在美声教学中引入中国歌剧,融入中国民族的特色,使美声演唱更具本土特色,这对美声演唱的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中国歌剧更符合中国人的音乐审美,也更容易让中国听众认识和理解其中的美声内涵。如《江姐》讲述的是全国解放前夕,中国共产党员因被叛徒出卖,不幸被捕的英雄事迹;《白毛女》是1943新秧歌运动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中国第一部新歌剧。中国的每一首歌剧背后都有着中国历史的影子,反映了当时的历史背景和时代特征。相较于西方歌剧,中国歌剧更便于学生进行理解和演绎,使学生通过对演唱情感的把控及人物心理的表达,更好地完善美声演唱中的不足之处。
歌剧是声乐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美声演唱与歌剧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中国歌剧和西方歌剧,无疑都是以美声为歌剧的基础。歌剧中包含了歌唱艺术、舞台艺术、戏剧艺术等丰富的艺术形式。因此,在美声教学中引入歌剧,通过歌剧中丰富的艺术形式,不仅能够促进学生演唱技艺的提升,还能促进学生的全面提升。将中国歌剧引入到美声教学之中是美声教学的必然选择。同时,中国歌剧本身就具有多元化的风格,发展的空间也相对广阔,同西方歌剧相比,中国歌剧则能够开拓学生的视野,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接触到丰富的演唱风格,能够有效的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因此,在美声教学中引入中国歌剧,是对美声教学内容的丰富。此外,与西方歌剧相比,中国歌剧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不同时期的中国歌剧,呈现着不同的时代特点,且一直处于快速发展之中。如从《白毛女》到《江姐》再到《苍原》,直至到后来的《有爱才有家》,中国歌剧一直处于不断发展阶段,且发展脉络清晰。相较于一成不变的美声教学,引入中国歌剧,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美声教学带来新的活力,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增加趣味性的元素,让学生更加积极主动的投入到美声学习中。因此,将中国歌剧引入到美声教学之中,有助于学生更好的了解时代发展的特征,了解中国的发展历史,也能帮助学生树立与时俱进的思想,具备创新意识,让学生能够紧跟时代发展的潮流,不断革新演唱思想,创新演唱方法。从而,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为学生日后的学习和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经调查发现,大部分的高校在进行美声教学的过程中,并没有与教学内容相符的民族歌剧实践教学框架,尽管大部分的高校在教学过程中,都引入了中国歌剧,但是引入的过于片面,不够深入,只是停留在形式上和表面上,因此,很难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学生的学习效果也很难有所提高。为此,高校应在美声教学中,构建美声教学的民族歌剧实践教学体系,将中国歌剧纳入到实践教学体系之中。
高校要提高中国歌剧在美声教学中的应用效果,就需要融合中国歌剧与美声教学的共通之处,构建符合美声教学的民族歌剧实践教学体系。民族歌剧实践体系包括了理论知识、表演情境、表演实践等多个方面的内容。这就要求美声教学老师,在开展教学的活动中,首先要对中国歌剧有足够的认知和了解,掌握中国歌剧的演唱方式,挖掘中国歌剧的价值,将中国歌剧准确的融入到美声教学之中,以便于教师能够在教学的过程之中,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引导,对学生进行演唱方式的教授。同时中国歌剧本身具有多元化的风格,教师也应按照中国歌剧的不同风格,对歌剧进行有效的分类,并依据美声教学的实际内容,选择与美声教学相符的歌剧内容或者片段,对学生展开针对性的训练,以帮助学生更好的提升自身的演唱技艺,并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演唱风格。此外,中国歌剧有着较为丰富的歌剧情节,教师也应引导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之中,对歌剧情节进行演绎,以更好的了解和掌握歌剧中人物的心理特征和情感。同时,教师也应引导学生学会反思,将自身的演绎与原版进行比较,认识到自身的不足之处,并加以改正,以提升自身的舞台表现力。最后,教师则要加强对学生表演过程中的形体训练,增加学生的舞台表演经验,以便于学生在表演过程中,能够具有丰富的经验,较强的心理素质,更好地诠释作品的思想以及情感。
综上所述,中国歌剧能够促进美声教学的教学质量有所提高,能够完善美声演唱的不足,能够丰富美声教学的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能够促进美声教学构建民族歌剧实践教学体系。因此,在美声教学中融入中国歌剧,有利于美声教学的发展,中国歌剧对于美声教学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这就要求,美声教学老师,能够提高对于中国歌剧的重视程度,能够意识到中国歌剧对于美声教学的重要性,不断提高自身的音乐素养,从而,不断的提高学生的美声学习效果,提高美声教学的教学质量和效率,为国家和社会培养更多的高质量的美声表演艺术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