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晓莺
(南昌师范学院 江西 南昌 330032)
“互联网+”的提出,让各行各业都进行了改革,教育也在其中,所以有了慕课的出现。所谓慕课,就是大规模网络开放在线课程,是近几年来一种新型的教育模式。慕课的出现打破了传统教学的局限,随时随地,只要有网络就可以进行学习,减轻了教师的教学压力,增强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高校声乐教学使用慕课在网上进行授课,正是顺应了时代的发展,创新了教育改革,是新式教育的表现。
在慕课教学的背景下,学生可以对自己上课的地点和时间进行合理安排,在听课的过程中,遇到不懂的可以暂停视频并且跟老师进行沟通,使得学习效率不断得到提升。慕课教学自然地营造了一种轻松的氛围,学生可以和老师更加轻松有意思地互动学习。在传统教学中,老师的精力有限,可能会导致部分学生对声乐知识的学习不认真,而慕课的出现弥补了这一不足,老师可以更好地监督学生学习,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
慕课平台上有成千上万优质的声乐教学视频,学生可以自由挑选。慕课平台针对的是专业的声乐生以及非专业的声乐生,学生可以去挑选对自己而言最合适的声乐教学视频。对于学生而言,能够随时随地地利用移动电子设备进行声乐专业知识的学习,实现了教学资源的共享,并且消除了地域差异、贫富差距所导致的声乐资源不均衡的问题。
慕课教学大多数是在线上完成的,也就是说大多数声乐学生都是在课下进行学习,而许多高校声乐学生并不能很好地约束自己,慕课教学摆脱了专业教师的监督,然而大多数学生的学习效果难以让人放心。学生如果不自觉,就很容易堕落,导致学生难以掌握声乐相关知识,老师也难以掌握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最后使得学生学习效率低下。
在声乐教学中,除了专业的理论知识教授以外,更重要的是声乐实践,例如声乐器材的使用以及成果的考查。网络教学中,很难做到面对面的指导,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声乐教学本就需要面对面的指导与交流,即使网络教学中也可以面对面地去交流,但只是隔着屏幕的简单交流,没有感情。这导致学生没有办法及时调整自己的学习状态,保持清醒的认知。
在慕课平台上进行声乐教学主要依靠移动电子设备,而在教学过程中,因网速及设备的局限,往往会导致教学过程中出现卡顿等问题,使教学过程不流畅。教师在上传视频的时候,也会因为所使用的电子设备不同而使得视频的音效不一样,导致声乐教学中学生所听到的节奏和旋律发生变化,从而误导学生对声乐知识的学习。上传的网络视频中的声音与现实生活中的声音还是有很大的区别,而声乐教学对于声音的要求极高,这也势必影响声乐教学效果。
近几年由于网上教学的使用以及自媒体的出现,一大批人站出来提出自己的教学模式。网络上的资源虽然十分丰富,但是由于难以进行管理,导致各式各样的资源杂乱无章。学生在挑选的时候,可能没办法挑选到优质的教学资源,这样浪费了时间,使得学习效率极大地降低。现在网络上有太多的商家以营利为目的而建立一些网站,会给学生带来不良影响。
目前各高校声乐教学中最看重的还是教学质量,声乐教学改革的主要目的也还是提高教学质量,培养高质量的人才。当前,应该结合慕课平台的实际状况,结合课堂教学的质量,完善慕课平台上的课堂教学。根据现如今的教学改革现状,设置相应的管理机制,并且在平台上建立考核机制,严格把关教学质量。高校要根据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结合发展趋势,制定完善的慕课质量标准,以确保学生在慕课平台上的学习拥有质量保证。此外,对于高校的教师要进行专业的培训,高校应该组织教师进行慕课培训,提高教师在网络教学方面的技能和水平。要求教师对慕课课题进行挑选、整合,并且学校还要配备统一的电子设备,保证上传的视频的质量,从而让声乐教学能够顺利进行,并对学生在听课过程中产生的疑问进行解答辅导。
即使慕课的使用已然成为教育的新方向,但是依然离不开教师的教学理念。高校教师可以通过慕课这个大平台,将原本枯燥乏味的声乐知识通过各种新鲜的、生动的形式传达给学生,提高学生声乐学习的积极性。对于声乐理论知识而言,不仅仅要掌握,更重要的是在此基础上进行深入理解和拓展。在传统教学中,单一的教学理念难以改变。而在慕课平台的教学中,各高校教师应该更加重视学生思想理论水平的提升,将重点放在教学形式的创新上。例如:在声乐戏剧表演中,高校教师首先在课前将几个相关的戏剧视频上传到网上,比如京剧、川剧、黄梅戏等等,让学生进行观看和学习,并让学生查找与中国戏剧相关的资料等等,课堂上,教师将相关知识进行讲解,并且现场教授戏剧唱法,与学生面对面地交流,课后,安排学生唱一段上传到慕课平台上。这样的学习方式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兴趣,让高校声乐学生更好地进行声乐知识的学习。
线下学习的主动权在学生的手中,失去了实体教学中教师的监督功能,导致大量学生丧失自我管理的约束性,比较堕落,学习效率较低,对声乐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不高。所以在慕课教学中,教师需要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检查与监督,从而保证学生的声乐学习成绩和学习效率。为避免学生打开视频而人不在的情况出现,教师应该通过点名提问等形式掌握学生的实际情况,并且也要就相应的知识内容设置检测考试,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实时监控,将学生网上学习的考核成绩纳入最终的期末考核成绩中去。例如:在高校开展声乐鉴赏课程教学时,需要培养学生对于声乐的欣赏能力和理解能力,以及使学生多听并且听好、听懂,在鉴赏课上,对于民族歌曲的鉴赏以《茉莉花》为例,首先老师将这首歌的音频进行上传,让学生先自己听,并且反复听,寻找相关的历史背景加以理解,然后将自己对这首歌的初步理解写下来,反馈到老师平台,课堂上,老师就学生反馈的感受进行交流,并讲解这首歌,让学生能够充分理解这首歌。将学生线上学习以及作业情况纳入平时分的考核中,更好地监督学生的学习,让学生自觉主动地去学习,这样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对于声乐知识学习的积极性,最终提高学生的声乐学习效率。
无论是传统的线下学习还是改革后的线上学习模式,都有各自的优势。总的来说,就是要适应时代的发展,顺应时代的潮流。高校可以将线上教育与线下教育相结合,将两者的优势发挥到最大。教师可以将视频提前录制,并上传供学生学习,课堂上可以为学生答疑解惑,并且保证课堂纪律以及学生学习状态,在声乐器材教学中,可以进行面对面、手把手的指导,在探讨声乐风格意境等方面,可以更加直接地进行交流,课后,学生可以再观看视频进行温习,这样有效地形成了预习、学习、温习的学习模式,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理解声乐方面的知识。例如:在声乐曲目的教学中,教师首先可以发布曲子《玛依拉》的曲谱和关键点以及音频,让学生先在网上进行预习,并搜索相关的资料。《玛依拉》是哈萨克族的一首歌曲,学生可以去探索这首歌曲和壮族、苗族、维吾尔族等其他少数民族歌曲的区别,并且把握时代背景,进行自我学习,找到这首歌曲中的重难点,然后在课堂上,教师根据学生的反馈讲解重难点,课后要求学生演唱歌曲并上传。这样一来,教师就可以根据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进行指导,弥补传统教学中没办法顾及到每一个学生的缺陷,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开口唱的机会,并且真正掌握。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信息改革的普遍,慕课平台的出现,高校声乐教学改革成为必然的趋势。顺应时代的发展是尤为关键的。慕课教学模式的出现,弥补了许多传统声乐教学中的不足之处,但是仍然还有许多需要完善的地方。高校声乐教学改革仍然处于摸索阶段,在改革过程中,教师要充分认识到优缺点,将线上线下两者的优势发挥到最大,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声乐教学环境,培养高质量声乐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