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莹
(山西艺术职业学院附属中等艺术学校 山西 太原 030012)
我国大多民族民间舞蹈的产生与群众的劳作有关,是人民群众在劳动过程中即兴创作而成的艺术形式。所以,民族民间舞蹈的表演自由,即兴色彩很浓。有的民族民间舞用以表达群众的思想情感;也有不少民族民间舞蹈来自古代群众的祭祀和祈祷活动,充满原始神秘的色彩;还有一些表达丰收主题的集体民间舞蹈,在娱乐大众的同时,也有助于表达愉悦的心情。所以,民族民间舞蹈被赋予了深厚的表达意义,也具有鲜明的地域性文化色彩。比如,藏族舞蹈动作潇洒、节奏鲜明、欢快流畅;而东北秧歌则以刚柔并济的风格特征,体现出了东北人的泼辣、热情、潇洒的个性。然而,在传统的文化传承中,民族民间舞缺乏形象的文字记载,是通过一代代民间艺人延续下来。虽然,舞蹈的继承性很强,突出了民族文化和精神面貌,但是缺乏系统的传承方式。所以,在当前的民族民间舞教学开展中,要让学生掌握每种舞蹈的动作精髓,把握住民族民间舞蹈的文化特性,了解民族民间舞蹈承载的文化价值。
民族特色是民族民间舞蹈的本质特征,它记录了民族舞蹈的文化色彩,也是民族舞蹈的特色标识,更是一种民族精神的具体体现。所以,民族民间舞蹈在表演中也非常重视自身的风格性塑造,更全面地将自身与众不同的文化特色呈现出来,引起欣赏者情感上的共鸣。风格性是民族民间舞蹈最突出的艺术表现,经过无数代民众的文化传承,形成稳定的表演程式。民族民间舞蹈作为一种民族文化的承载,在当代的舞蹈教学开展中,有着重要的文化意义和传承价值。只有将民族民间舞蹈的风格本质融入到舞蹈表演者的内心深处,由内而外的激发出内心的文化自豪感,才能更好地展示出民族民间舞蹈的艺术魅力。民族民间舞蹈在不断的创新实践中,形成自身独特的风格性特征,从文化内涵、艺术特色、舞蹈技巧和表演风格等各个方面,都经历了长期的积累和沉淀,使民族民间舞蹈具备了最为明显的艺术特色。这也成为民族民间舞蹈区别于其他舞蹈艺术的重要特点。所以,舞蹈教学开展只有从舞蹈风格性的本质出发,才能使学生对民族舞蹈了解得更加透彻。探究民族民间舞蹈风格性的过程,对于学生准确掌握民族民间舞蹈内涵、舞蹈技巧和审美特色有着重要意义,进一步指导学生在艺术表演中进行风格性探究,彰显民族民间舞蹈内含的韵律特征。
山西艺术职业学院附属中等艺术学校作为专业的艺术职业院校,在多年的舞蹈教学改革创新中,进行了丰富的实践探索。在民族民间舞蹈的教学开展中,为了突出舞蹈的风格性特征,首先将了解民间音乐文化作为学生学习民族民间舞蹈的切入点。民族民间舞蹈产生于民间,对它的风格性的探索需要追溯到舞蹈的发源地,将当地的民风民俗作为研究民族民间舞蹈的突破口,才能让学生对民族民间舞蹈的风格精髓有更全面的了解。第一,带领学生走进民间,参与民族民间舞蹈活动,体会民族民间舞蹈独特魅力,掌握民族民间舞蹈的风格性、地域性、民族性。学生只有对舞蹈文化有所了解,才能深切体会民族民间舞蹈中的情感、思想、韵律、精神等,也才能真正理解民族民间舞蹈的内涵所在,全面领会民族民间舞蹈风格性特征的要领,从而在舞蹈学习、表演过程中,融会贯通地加以运用。第二,走近民间艺人群体、舞蹈文化传承人。他们作为民族民间舞蹈的发扬者,在继承祖先舞蹈文化精髓的同时,也在不断推动民间舞蹈的创新和发展。他们作为民族民间舞蹈发展的主要推动者,对舞蹈的风格性特征认识和理解也是最为深刻的。所以,山西艺术职业学院附属中等艺术学校在探究民族民间舞蹈的风格性过程中,注重与地方文艺工作者的沟通,在了解民族民间舞蹈文化底蕴的同时,理解民族民间舞蹈风格性形成的原因,对于课堂舞蹈风格性教学开展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第三,加强舞蹈艺术实践的探索,研究民族民间舞蹈风格特征,是无法摆脱本民族的思想和意识而进行的。所以,在对民族民间舞蹈的艺术实践中感受和体会舞蹈文化的风格,并在与当地群众的文化交流过程中,将舞蹈的风格性特色展示出来,通过民众的反馈,不断精进舞蹈技能,增进对舞蹈风格性特征的把握。总之,民族民间舞蹈的风格性教学,必须建立在学生对民族民间舞蹈文化精髓的理解上,这才是掌握民族民间舞蹈风格特征的根本。
舞蹈动作塑造了民间舞蹈的风格特性,舞蹈动作也承载着民族民间舞蹈的灵魂。民族民间舞蹈表演中的动作展示了舞蹈表演者的体态美和动感美,也是民族舞蹈思想和精神的集中体现。所以,在学校的民族民间舞蹈教学开展中,要加强舞蹈动作风格性特征的讲解,渗透到每一个舞蹈动作的展示中。民族民间舞蹈动作中经常会出现群众生活和劳作中的习惯性动作,或者将民间生活和劳作的工具进行了艺术化的处理。例如,藏族舞蹈、蒙古族舞蹈中哈达的艺术化呈现,东北秧歌中扇子、手帕的灵活运用等,增添了舞蹈的风格性特征,既表达了民族舞蹈的民情特点和个性特征,又展示了人民群众的精神面貌。这些风格性元素在民族民间舞蹈动作细节中的体现,或粗犷、或柔韧、或欢快,或忧郁,都会通过丰富的肢体动作来展示,从而成为民族民间舞蹈独特的风格特色。
山西艺术职业学院附属中等艺术学校在组织学生学习民族民间舞蹈的过程中,会让学生在领会舞蹈风格特色的前提下,对舞蹈动作的技巧性进行全面地剖析和探索实践,从而让学生更加准确地掌握舞蹈动作的精髓。同时,学生在理解舞蹈风格的基础上,能够更加充分地把握舞蹈动作的节奏感和韵律性,让民族民间舞蹈的学习更轻松,更透彻深入。学生在了解了舞蹈的风格特征的前提下,对民族民间舞蹈的动作要领、体态姿势能够抓准重点,将民族民间舞蹈动作进行完美地表达。因为,民族民间舞蹈的动作就是民族文化的体现。例如,藏族和蒙古族舞蹈的动作幅度较大,这与当地的自然环境相关,与群众的衣着厚重也有很大的关系。所以,这些民族的舞蹈动律突出,多是节奏鲜明的风格。所以,在舞蹈教学中对民族文化特点深入了解,有助于对舞蹈动作的风格性把握。风格性教学通过对民族民间舞蹈动作要领的剖析,更有助于学生精准的把握舞蹈的艺术精髓。
我国的民族民间舞蹈分布广泛、种类庞杂、风格差异性较大。在现今舞蹈艺术发展背景下,民族民间舞蹈既有对原生态文化精神的继承,也有经过时间的洗礼留下的时代痕迹;既有自身固定的特色风格,也有自由即兴的艺术特点。所以,在民族民间舞蹈的教学中,要赋予民族民间舞蹈文化艺术所特有的活力,并不断为其注入持久的文化动力,让民族民间舞蹈在不同的历史文化背景下,散发出属于这个时代的文化特色和风格魅力。所以,在风格性舞蹈教学课堂,民族民间舞蹈教学要保持民间舞蹈原有的民族特色和形态,同时要对每种舞蹈文化特色给予强大的包容性。学生在学习舞蹈的过程中,应用不同的方法面对不同的学习内容,深刻理解民族民间舞蹈作为民族民间文化的载体,要从根本上去理解它的文化内涵和风格特色,在不断的舞蹈表演和实践中,去深刻体会其中所蕴含的民族元素,不断钻研舞蹈的风格性特征,在继承和发扬的基础上,有所创新和发展。
另外,民族民间舞蹈的风格性还要重视舞蹈的情感内涵,这也就是舞蹈文化的魅力所在,让学生在学习和实践的过程中,感受民族民间舞蹈审美特色,呈现民族民间舞蹈风格特征。虽然,民族民间舞蹈的动作风格存在差异,但情感和审美存在很强的共性,所以风格性舞蹈教学一定要对其艺术特性不断地进行提炼,让学生对整个舞蹈的风格性有着更全面和更深层的了解,真正对民族舞蹈文化有所把握。在舞蹈风格性教学探索中,对传承和发展民间舞蹈文化产生更加全面地认知,在把握民族民间舞蹈风格特征的基础上,成为民族民间舞蹈文化的传承者。
总而言之,山西艺术职业学院附属中等艺术学校在民族民间舞蹈教学中,对风格性舞蹈教学方法进行了深入的探究,对于教学方法的运用也格外重视。风格性舞蹈教学方法的全面探索,不仅传授了学生舞蹈知识和技巧,还能够在文化视野方面拓宽学生的见识,准确地把握民族民间舞蹈的风格特征,为学生完美地进行民族民间舞蹈诠释产生了积极的促进作用,进一步丰富了学校舞蹈教学创新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