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慕瑶
(陕西省艺术研究院 陕西 西安 723000)
2020 年11 月中旬,大型秦腔现代戏《青青我心》在第九届陕西省艺术节展演,获得了专家和观众一致好评。观众的掌声、笑声、泪水、欢呼声是对本剧最大的认可,笔者作为《青青我心》的编剧、导演,在首演落幕时也禁不住落泪,激动不已。本剧由汉中三秦剧社演出,这是当地的一个民营团,在面对缺乏演员、乐队、经费等种种困难的情况下,完成了这样一部大戏,实属不易。
该剧讲述了生长于城市、刚入职事业单位的音乐学院硕士研究生沈青青,因为年轻未婚,又是党员,在单位其他人员因各种困难无法派出的情况下,被派下乡扶贫的故事,而她又带着“扶贫回去后可以评职称”这一小小私心,来到穷乡僻壤的李家沟村当第一书记。初来乍到,她一身文艺范儿,身着破洞裤,不谙农活,没带扶贫款,被部分村民嫌弃嘲笑“这是谁扶谁啊!”村支书李建刚“劝她早日回城吧!”贫困户李二柱也是万般刁难,破口大骂。春雨之夜,青青辗转难眠,进退维谷。前来替儿子道歉的二柱妈,道出二柱真正致贫的缘由,并执意要给沈青青把那条破洞裤缝好,青青被二柱妈的淳朴真诚打动,决心留下来与这群山里人同甘苦。她组织村民集资兴建新茶园,不料一场大雪,冻死了茶苗,部分村民又来追讨集资款。为了维护村级领导班子的威信,她瞒着众人下山,设宴向高中同学借钱,谁知他们因房贷、二胎、开店等压力不借,并对青青下乡扶贫冷嘲热讽,一个个找借口溜走了。青青看着一桌未动的酒席,伤心欲绝,猛灌了几口白酒,在回村途中,倒在茫茫风雪之中。人们四处寻找失踪的沈青青,在雪地里发现了她,村支书李建刚老泪纵横,青青的同学赵迟远送来两万元救济款,村民们也发现了她那颗纯真质朴的心,想起她曾给村民默默办过不少善事。村民和老支书李建刚与她实现了人性的沟通与和解,山里人淳朴的情和城里娃纯真的心水乳交融地融化为一体。
本剧通过描写精准扶贫这一历史性变革新阶段的成就,歌颂了“第一书记”勤奋务实,勇于创新,无私奉献,致力于精准扶贫的赤诚之心和责任感,以及不负党和人民的重托,为中国农村的新变化、新发展作出的努力,和无愧于时代的奉献精神。
作为舞台艺术作品,该剧表现的不仅仅是党的政策好,扶贫干部伟大,更要表现的是沈青青在扶贫过程中的心路历程。扶贫干部也是人,主人公青青没有被“神”化,回归了人性的起点。因而沈青青不完美,她身上不仅有人性的光辉,也有人性的弱点,胆小、怕脏、娇气,她有城里女孩儿无意识的一种优越感,她带着小私心懵懵懂懂来到村里,这些足以让她挑不起扶贫这一重任。然而她善良、单纯,敢于面对自己的弱点,敢于克服改正。在一次次挫折磨难中,沈青青的内心变得强大,她的潜能被激发,最终成长为一个优秀的“第一书记”,得到村干部和村民的认可和拥戴。本剧用更复杂、层次更丰富的表达方式,来表现人生、人性的真味。
剧中避开大事件,避开正面展示兴建新茶园的过程,用跌宕起伏的情节,不动声色的细节,紧紧围绕着沈青青情感的喜怒哀乐而展开,伴随着沈青青的心路历程而发展,而不满足于外在事功的展示。随着戏剧冲突的展开,人物内心冲突逐渐激烈,观众可见沈青青的自我挣扎,以及人物精神层面的升华。在与村支书李建刚、二柱及村民们的各种矛盾冲突下,沈青青以心换心,扑下身子真帮衬,同甘共苦做山里人。而二柱妈的殷殷深情也使青青坚守在李家村;村主任张大军的鼎力相助使她迈开了扶贫的第一步;村支书李建刚在危难中的慷慨解囊使她再扬风帆;山里人一颗颗淳朴善良的心温暖了她的心。沈青青一步步成长起来,像安泰立足于大地一样,立足于李家村,赢得了村民的尊重。剧中的几个过程是不可忽略的,如沈青青的成长变化过程,在成长变化中的心路历程,以及村干部和村民们从不接受到接受的情感转化过程。
“一切景语皆情语”,王国维先生曾指出:元剧之优长,不在其结构,而在其意境。营造意境,借景抒情,这原是中国戏曲的特点。因而,在该剧中,运用了借景物以展情志,情景交融的意境来展示主人公的内心世界。幕启,李家沟村红情绿意,春色撩人。村民们在田间地头,说说笑笑忙活着。幕内合唱:“一抹绿,一片山,一层白云入蓝天。一道坎,一丘田,一串茶歌飞云端。路弯弯,水潺潺,春草如丝意盎然。阳雀叫,花烂漫,缕缕炊烟醉巴山。”沈青青初来乍到眼中的陕南:“青青水,青青山,青青茶园迷人眼。青青草,青青田,青青我心向蓝天。”在沈青青想打退堂鼓时,戏剧情境设置为雷电交加的雨夜,青青独自一人在宿舍唱道:“春雷阵阵大雨浇,狂风呼啸似狼嚎。月儿悄悄去洗澡,星儿躲在半山腰”“顶棚老鼠吱吱响,睡觉怕蛇心慌慌。蚊虫叮咬受折磨,鸡撵狗咬把身藏。条件艰苦使劲扛,委屈难过心里装。”当决心要在李家村大干一场时,沈青青穿着换好的农装,扛着锄头,戴着草帽,兴高采烈地走在山路上唱道:“青山绿水天生美,今日爱得看不够……溪中人影瞧一瞧,原是山里俏姑娘。投颗石子水花荡,清格粼粼向远方,小虫儿啾啾叫得响,好像那个杜鹃花儿绽心房。我要唱,唱得那个雀儿满天飞,唱得那个蚂蚁过大江,唱得那个蜗牛迷了路,唱得那个燕子衔海棠……”当茶苗破土而出,沈青青和张大军两个年轻人,在雪夜对酒欢歌,打起雪仗,沈青青唱道:“雪花飘飘满天洒,让我变个雪娃娃。奶糖片、面包渣,厚厚的奶油大地撒。”在向同学借钱无果时,青青在大雪中奔走,跌跌撞撞地唱道:“寒风嗖嗖透心凉,我一步一滑,左摇右晃,右晃左摇,跌倒爬起,爬起跌倒,两手空空回山乡。满以为同学情谊似水长,定会出手来扶帮,未料想一个个似狡兔,心比铁硬冷若霜。人不借我难怪罪,受不了漠然困苦轻农桑。都知道车要豪华儿要壮,谁晓得还有贫寒忍饥肠。心如狼啃泪两行,望眼四野路茫茫。拿什么点燃乡亲脱贫志?拿什么风帆高扬再起航?伤痕累累无悔怨,只恨舟破手无桨。左摇右摆我、我、我悲声放。分不清东南西北步踉跄。跌倒爬、爬、爬、我爬不起!只觉得天旋地转日无光,咬紧牙关起身闯,不敌雪骤朔风狂。”随后青青晕倒在雪地时,幕后伴唱:“山苍苍,雪茫茫,倦卧寒风泪流长,谁知青青心,明月翠竹岗。”以上运用诗意的表达和各种情感的抒发,即景生情,以达到寓情于景的艺术效果。
剧名《青青我心》,女主人公名“沈青青”,剧中一头一尾和中间数次出现主题音乐“青青水,青青山,青青茶园迷人眼。青青草,青青田,青青我心向蓝天。”从剧名到人名再到整个剧,始终以“青青”二字贯穿。沈青青有水的柔软,山的刚强,草的清新,田的宽广,茶园的浪漫,一颗纯真的心向着蓝天,象征的意义不言而喻。这些象征,诗化的意向,不只是通过可见的形象来激发观众的艺术联想,让其领会形象背后所见不到的深邃内涵,更多的是对人格和情操的赞美,超乎形象本身,是精神层次更深一层的表达。
该剧取材于现实生活,排演《青青我心》时,从剧本中的语言、唱词、结构等把握作品的艺术风格。在秦腔特有的艺术特色下,保留浓郁的地方色彩和时代气息,充分展现秦腔特有的艺术魅力,同时让其充满浓郁的陕南风情和汉中记忆,既有大地的泥土芬芳,又有山乡的诗情画意,既有幽默风趣的情节,又有感人落泪的场景,接地气而走心地,用秦腔这一古老剧种体现陕南地方文化特色。
考虑现在观众的欣赏习惯,本剧场次也较多,在导排时进行了删繁就简,整体节奏较快,在戏剧节奏上避免不必要的拖沓,避免了过多的炫技性表演。鲜明、快捷、干净是本剧的追求目标。在戏剧进程中,戏剧冲突关键时刻,突出停顿的作用,有前因和后果的停顿瞬间,甚至是大停顿。比如:第七场,茶园受灾,村民们大闹村委会,提出赔偿,沈青青写赔偿字据,其中有个大停顿,用鼓点外化人物内心。剧中小停顿不在此处列举。
大胆运用秦腔和陕南民歌相结合,准确把握主题基调、人物个性、人物情感的变化,在传统戏曲的基础上做了大胆创新,达到融合统一。优美、灵动、诙谐、俏皮、痛苦、悲伤的音乐,随剧情发展而不断变化延伸。
舞台上大面积的空间呈现的是“表现美”,局部则是呈现“再现美”。两种美学特征有机结合过渡,提供流动的空间。大面积的“虚”,小面积的“实”,“虚”的美而有诗意,“实”是经过提炼的实。大体采用装饰性手法,凸显自然与人的和谐,突出陕南地方特色。以远山茶园梯田做背景,剪纸符号点出地域特点,用网景做四季的变化,配以简约的农舍、山坡、村委会、茶园,给予行动的支点与行动线的支撑。
舞台灯光的布局是诗化的格局,在中国传统戏曲美学写实、写意手法的基础上,追求多元化的舞台灯光表现形式,塑造清新、诗意、唯美、灵动的舞台氛围,深化剧中人物的情感世界,使观众在心灵上获得共鸣,在审美情感上得到升华,进入更为深邃的思想情感领悟。随着人物的喜悦、激动、痛苦的心情不断交换递进,运用写意元素的写实手法,传达女主人公精神世界和特定情境。舞台上避开过于华丽的色彩,呈现的是能看得见的质朴美的诗情画意。对色彩的追求是不过分的,利用演区光来营造剧中的环境特征。利用天幕色彩的变化表现沈青青的心路历程和成长过程。由于地域环境设定,在色彩的运用中多采用较明快的色彩。
还原真声,少混响,要求尽量真实的人声。在话筒音量处理上,要控制,不可太大,突出演员自身声音的本质,不过度美化。现场乐队和人声的比例要合适,人声不被乐队掩盖,也不过于突出人声,二者融为一体。声像准确,环境音真实,立体感强。声效不失真。如:狗叫声、鸟叫声、牛叫声,风声、雨声、雷鸣声等。
村干部和村民的衣服既有陕南特色,又具有意向化用。青青初到李家沟村时赋予她靓丽的橘色上衣,充满时尚与青春气息,而与之相反的是李家沟村村民的蓝、青、绿、紫等灰冷的中性调子,冷暖的对比象征人物与人物之间的“格格不入”;村民服装上的横竖切块肌理一方面表现农民劳作的身份特征,另一方面是陕南茶园鳞次栉比的意向化用,是环境赋予人物的气质。青青的融入将会在剧情的发展中,慢慢与老百姓服装一样,也出现横竖切块的肌理,用以暗喻人物的转变过程,充分发挥舞台假定性的艺术特点,将人物服装的色彩进行类型化的处理。如:青青的橘色外套,破洞牛仔裤,青春活力;李建刚灰色调老式西装,沉着而保守但又暗藏父亲般的柔情,老百姓则不再是现实生活中的五颜六色,而是为了与暖色形成对比,将他们归为冷色的中性调等,这些都将使得本剧脱离传统的服装写实思路,进而呈现一种新的审美样式给予观者。
整体化妆不要油彩妆,要粉妆,妆面干净,五官立体,特殊人物需造型。
道具简化,外形和纹样具有地域特征和时代特点,色彩与整个舞台空间协调。有的场次可以不要道具,但必不可少的道具或支点,是最有代表性的,它们是精致、细致、柔和的。
戏曲程式化、写意的表达方式是必不可少的,但不能沉溺太多的“程式表演”而形成空壳,不“拉腔拉调”,语言自然松弛。表演在真实的基础上少点戏曲的夸张,在内心充实的基础上尽量贴近生活原态,强调戏的内涵,而不是用太多的形体动作专门刻画人物。强调“在体验基础上再体现”的表演。抓住人物的精神世界,找到人物情感逻辑,强调演员“深入角色”,快些进入“规定情境”,具有人物所需的真情实感。
以上是对《青青我心》的创作构思和导排阐述,不太成熟,在以后的演出中,还有待打磨提高。
本剧在陕西省艺术节得到好评,评论家胡安忍在剧评《我心谁知 青山自晓》中写道:“这是一台探索美好人性的戏,是一台将审美旨趣伸向人性善良根基的戏,远远突破脱贫致富的浅层次话题。它经由人与人之间心灵的沟通和碰撞,演绎了一段人性变迁的历程。该剧中青青之心,如何被人所知,青青自己,又是如何展现她的那颗纯净的心灵,构成该剧独特的人性内容。”评论家丁科民在剧评《唯有真情动魂魄》中写道:“该剧好就好在突出了一个‘真’字,生动地展现了现实生活的真实、剧中人物的真情和主人公一心为民的真心,从而体现出的就是创作者态度的真诚。该剧奇就奇在注重了一个“情”字,主人公沈青青没有标语口号式的豪言壮语,也没有惊天动地的扶贫事迹,甚至连一件扶贫项目还都没有搞成功,整台戏剧就结束了,但剧情的推进却让观众动容,让观众流泪,让观众叫好。该剧高就高在体现出了一个‘诚’字,沈青青在年轻中成长,在幼稚中成熟,在轻视中赢得了尊重,在怀疑中赢得了信任,在委屈中赢得了人们的喜爱。人间自有真善美,贵在真心换真心。”评论家雒社阳在剧评《我也是一身泥巴的山里人》中写道:“生动的人物形象,写意的舞台美术,稍带陕南民歌韵味的秦腔音乐,满台演员的倾情演出,为戏曲长廊中增添了‘这一个’独特的扶贫‘第一书记’的鲜活形象。”国家一级编剧党小黄在剧评《质朴纯真的青青我心》中写道:“本剧主人公沈青青没有皓月当空般的光华,也没有旭日东升般的绚丽,却如小草上的露珠,夜幕下的萤火虫,执着地闪烁着自己的晶莹透亮,该剧真正的力量还是源于质朴纯真的情感。该剧唱词优美诗意,舞美灯光简洁凝练,画面优美干净,节奏张驰有度。虚实相间,相互映衬,动静结合,和谐自然。既时尚清新,又不失传统戏曲的神韵,把沈青青质朴纯真的形象水灵灵地呈现给了观众。”
感谢为《青青我心》付出的每一个人,愿《青青我心》能走向更大的舞台,走向千万观众的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