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后来的我们》伦理学叙事意象分析

2021-11-14 14:10陈丽如
电影文学 2021年4期
关键词:刘若英餐馆亲情

陈丽如 李 康

(1.西南医科大学 人文与管理学院,四川 泸州 646000;2.西南医科大学 学生教育管理科,四川 泸州 646000)

影片《后来的我们》由刘若英执导,就像她那首脍炙人口的歌曲《后来》一样,镜头和词曲中均表现出对过往爱恋的追忆,对前任恋人的怀念之情。影片以近几年热度较高的“前任”话题为叙事主线,其中穿插了亲情、家庭、工作等多条辅助线索,这些线索蕴含丰富的伦理学概念,切实地通过“社会的人”来映射出当下种种社会现状。影片以十分接地气的方式来制造人物之间的矛盾,引导并调动观众对影片价值观念、道德哲学的评析和判断,进而反观自身的情况与影片达成共鸣。这也是《后来的我们》兼具高票房和高争议的根本原因。影片中叙事伦理较为多元化,其逻辑碰撞方式也存在着两种维度,“影片叙事伦理可以理解为在一个完整的叙事中存在着两种伦理维度,第一条维度存在于影片人物与人物之间,第二个维度则存在于观众和导演之间”。从伦理学视域出发,影片《后来的我们》就不仅是一部单纯的爱情电影,更是一部通过镜头语言和爱情故事展开的回忆录,一段对青春时光一去不回的追忆。

一、爱情的伦理价值观念

(一)生存伦理下的爱情

影片《后来的我们》叙事顺序以倒叙和插叙为主,主角林见清和方小晓的爱情故事并非以一条时间线贯穿下来,而是通过镜头来回切换的方式娓娓道来,镜头叙事在二者的回忆和现实之间不断构建,最终为观众呈现出了彩色回忆和黑白现实两种画面。导演刘若英也试图用色调的区分来表达影片的核心主题,即:“后来的我们什么都有了,却没有了我们。”根据影片的剧情发展可以推断出,这句话中所提到的“什么都有了”指的是物质上的拥有,也可以理解为富裕的生活条件和社会生存必备的一些个人条件。刘若英以这些多维度的因素和代表真挚情感的“我们”进行对比,重点讲述的是影片价值观念中的一项,那就是生存伦理。影片的时间轴跨度在10年左右,2007年的中国已经步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阶段,因此,在构建生存伦理时,导演更加倾向于在影片叙事中融入经济发展所呈现的阶段性社会现状。林见清和方小晓在出身上并没有过大的差异性,同为草根的他们都怀揣着一颗北漂的初心,在具有时代特色的绿皮火车上二者相遇,在偌大的北京城中相互鼓励,彼此取暖。他们所蜗居的地方是具有北漂群体典型特征的廉租房,一间房屋被木板隔成一个个单间,以争取租给更多人获取收益。林见清和方小晓因为微薄的收入只能每天吃泡面度日,泡面此时也是一个象征着底层人群的符号。然而正是在这种极度窘迫,生存压力巨大的环境中,二者孕育出了最诚挚的一段感情。导演刘若英试图通过这些元素组成的镜头,表达影片核心的爱情价值观,那是一种不被物质束缚,不掺杂任何经济利益和色彩的纯粹爱情观。

(二)对爱情目的性的追问

方小晓除了和林见清正式相处之外曾有过三段感情经历。第一段感情经历是和一位拥有北京户口的法学博士,他是一名公务员,体形丰腴长相平庸,方小晓甚至能够包容他睡觉打呼噜。但是最为致命的缺点就是这位法学博士有一位强硬的母亲,既嫌弃方小晓学历不高,又嫌弃她低微的出身,这位男友在母亲的百般刁难下选择了沉默。这段感情映射的是当下“妈宝男”人群。第二段感情是在小晓卖软件时遇到的老板,他是小晓店里的大客户,为小晓带来了不少经济收益,直至方小晓在跨年夜看到他和妻女在一起时,才醒悟自己变成了小三。第三段感情是和一个假海归,以出国移民、买房、定居结婚为承诺和方小晓在一起,这段感情最终因男方劈腿而告终。这三段感情看似独立性较强,实则三者环环相扣,暗示出方小晓对于爱情过于强烈的目的性。第一段与公务员的感情是想在北京有一套属于自己的住宅,象征着最基本的安身目的;第二段与公司老板相处则体现出对经济收入的追求,相较于前一段对生活品质有了一定的提升;第三段和海归男交往,追求国外定居生活,比起前两段更是有对遥不可及的生活有了憧憬,甚至是跨越自身阶层的盲目追求。导演刘若英则是通过这三段感情的失败来突出爱情的“目的性”,方小晓的目的性过于强烈,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也不断地放弃原则和底线,每一个环节出现的人物都与林见清的条件有着鲜明对比,然而方小晓最难忘也最深刻的恋爱,也正是抛开种种利益,与没有光环加持的林见清所相处的那段时光。影片所传递出的价值导向也正是批判了这一类杂质过多的爱情目的,只有本着一颗坦诚、道德的内心去寻觅,才能更加接近令自己满意的归宿。

二、影片传导的伦理价值

(一)梦想与现实的差异化特征

林见清的梦想是当一名游戏设计师,在他还未被大公司挖掘前,他始终过着平凡且贫穷的生活。镜头描写了林见清和大学室友兴致勃勃地创业,同时也讲述了室友因为收入过低,生活压力大而选择退出北漂队伍回老家发展。让观众见证了林见清和他的团队梦想的开始和破灭。而贯穿其间的是北京渺小的个体、过重的生活压力,往来的人群和穿梭的车流如同大浪淘沙一般筛选着这些年轻人,这正是影片叙事能够引发观众内心共鸣的一个重点。当下社会每一个高校毕业的学生都怀揣着对美好生活的希冀,正如林见清和他的舍友一般,希望通过双手来创造自己的未来,但是横亘在眼前的有两堵墙:一堵是看得见的墙,一堵是看不见的墙。林见清和他的同伴能够看见的是廉租房简陋的隔墙、过街隧道肮脏的墙以及拘留所高耸的围墙,这些墙如同一道道有形的压力,不断浇灭着年轻人内心梦想的火苗,随着年龄增长和境遇的转变,现实会将他们从梦想的国度拉回现实。而那道看不见的墙更为致命,那是一道道象征着阶层和经济差距的隔墙,如同看不见的手掌一般不断抽打着怀揣梦想的年轻人。虽然林见清的梦想最终是实现了,然而他所丢失的是以方小晓为代表的象征着“初心”的梦想,为了现实抛弃的是最纯粹的一腔热血。导演刘若英通过对当下社会现状的描绘,一方面批判了现实的残酷,另一方面也通过这种差异化来引导观众对“好”的生活的理解,并非大富大贵就是人生的终极目标,人生的美好结局也绝非是以牺牲“真、善、美”三者为代价的博弈,这即是本片具有道德教化的意义所在,也是刘若英希望通过叙事伦理传递现代年轻人珍惜当下,切实构梦的影片主题。

(二)父亲所体现的“亲情”伦理

影片中感人至深的剧情不仅是林见清和方小晓离散的爱情,更体现在见清父子那默默无闻的亲情之中。这条故事线索看似是一条副线,是辅助塑造主要故事而存在的,但是见清父子所体现的父子情却彰显出喧宾夺主的意味。“制作电影很难贯彻始终,都会多少失控。有的剧情崩溃,有的则造成了特殊效果”,显然影片《后来的我们》中关于父爱细腻的刻画是十分成功的,甚至能够感召观众那“独在异乡为异客”的思乡之情。父爱给人的感觉通常是大爱无言,如一座山一般沉稳可靠,见清的父亲所表现出的爱正是如此,无声地浸润着在外乡漂泊的儿子。影片突出父爱不同于其他亲情的叙事逻辑在于同一场景不同人物的碰撞,方小晓在过年时前往见清家中拜访,地点仍是在见清父亲所经营的小餐馆中,围坐的一桌人都看似热情地打探见清的消息,但都只是无关痛痒地“看热闹”,如同局外人一般问着一些没有油盐的问题。此时镜头的一角中出现见清父亲的身影,他只是默默走进后厨,为见清准备他爱吃的黏豆包、肉肠、黄豆酱等亲手制作的代表家乡的美食。在饭桌缭绕的热气背后,父亲佝偻的背影越发显得孤单。这一幕对于亲情的刻画让观众有了不同的解读,一方面切实感受到了每逢过年所谓“亲戚”那意义不明晰的聚会,一方面体会到了自己逐渐年迈的父母,以及他们的孤单。影片中出现的黏豆包等食物扮演着象征“乡愁”的符号,也能最大限度地激活观众对于亲情伦理的思考。

见清父亲经营的小餐馆除了是作为亲人聚会的一个场所,还有着见清避风港的内涵语言。影片中拍摄小餐馆的镜头一共出现过四次,第一次是男主角和女主角并未确立情侣关系,也是方小晓第一次来到见清家中吃年夜饭,此时的见清怀揣梦想,一心想要离开生长的城市和父亲的餐馆。第二次是见清为了方小晓打抱不平被拘留,方小晓为了不让其父亲担心一个人前往餐馆陪见清父亲过年,见清的“不在场”使得父亲的餐馆开始展露出家乡的“边缘化”,林见清的做法也显露出他青年时期对于亲情的冷漠感。第三次餐馆的出现是在见清参加完老家同学会后宿醉回家,此时见清对家乡、餐馆的厌倦已经达到一定高度,“逃离”成了他维持自己病态价值观念的手段。第四次的餐馆已经不复存在,见清的父亲也永远离开了自己,而在见清的回忆中,餐馆并未有真正意义上重现,反而是父亲忙碌的背影。这几幕揭示了当下年轻人对于亲情的漠然,努力实现自我价值背后对家人的疏离。导演刘若英也试图通过这几幕来唤醒观众内心对于家乡、家人的关注,这不仅是道德伦理价值观的体现,也是实现自我价值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

三、爱情与家庭的责任道德

导演刘若英不仅围绕个人梦想和亲情渲染了整部影片的叙事意向,更是引入了爱情和家庭两个概念。林见清和方小晓的回忆建立在他们在飞机上偶然的一次相遇,而此时的相遇已经物是人非,林见清早已组建了自己的家庭,有了自己的孩子。此时的二者也在大雪冰封的恶劣天气下躲在同一个房间内,从镜头中可以感受到林见清和方小晓对年轻时期爱情的追忆由美好转变为遗憾,但这一过程中二者始终没有做出违背道德观念的事情。林见清在宾馆房间内接到了孩子打过来的视频电话,要求看房间里的各个方位甚至是厕所,这显然不是一个孩子的要求,暗示的是林见清妻子在指示孩子以约束林见清。导演通过这一设定传递出电影的又一核心伦理观,那就是爱情和家庭的价值权衡,方小晓和林见清的情感固然是刻骨铭心的,但他们始终停留在爱情的阶段,有承诺、有梦想,唯独缺的就是家庭的责任感。林见清对其妻子的感情根据各个线索能够看出不及方小晓,但他们二者最终选择了理智,去到室外用凛冽的寒风浇灭心中骚动的欲望。影片也通过这一部分的描写诠释了家庭的含义,不仅夫妻双方要有“上九天揽月,下五洋捉鳖”的承诺,更是在面对诱惑的时候拥有不违背家庭责任和人伦道德的克制力。

除了林见清,其父亲似乎也有一段刻骨铭心的爱情,以至于他在丧偶后始终一个人。林见清反问其父亲:“怎么不见你着急自己的婚事?”可以看出其父亲虽然已步入中年,但仍挂念第一段情感,林父那个年代的爱情纯粹,其本人又是忠厚本分的人设,天人两隔的局面则更加令人惋惜。林父的孑然一身也用实际情况践行了他对爱情、家庭的忠贞,辅助了影片责任道德感的伦理叙事构建。

正如前文所说,《后来的我们》充满了争议,这是因为对每个人而言,内心衡量伦理道德准则的标尺不同,“有的观众看到的是情深缘浅,有的观众看到的是价值观冲突,有的观众看到了现实的残酷,有的人看到了婚姻与爱情的两难”。然而影片始终是以平民化、大众化的视角传递核心思想,因此,观众对影片叙事意向的分析并不会过度偏移,继而紧密围绕导演所导入的伦理道德准则产生共鸣。

猜你喜欢
刘若英餐馆亲情
永不凋零的亲情
刘若英 寻找真爱 寻找自己
刘若英开启2020《飞行日》全新巡回演唱会
刘若英:用快乐穿越孤独
伪亲情何以大行其道
清明话亲情
亲情互动 潜移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