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一然 张玫玫
(吉林大学 外国语学院,吉林 长春 130012)
玛格丽特·阿特伍德(Margaret Atwood)是最著名的加拿大小说家、诗人、文学评论家之一,同时也是国际女性主义运动在文学领域备受关注的重要人物。她的作品《使女的故事》(1985)描绘了原教旨主义统治下的基列国——一个生态失衡后的极端性别化社会,女人的生育能力成为公有资产,人的个体身份被集体身份代替。小说在2017年被Hulu改编翻拍为电视剧引发了热烈的社会讨论,折射出这部作品深广的现实意义与文学价值,引发了学界的新一轮研究。相比之下,曾在1990年由沃尔克·施隆多夫导演、哈罗德·品特改编的电影版本却颇显黯淡。这部电影甚至受到不少女性主义评论者的批评,认为它充斥着男性视角,表达了男人永远是每个机构背后的掌控者,而女性身在其中只有顺从的观念,与原书的女性主义立场相悖。
谈到性别问题,则须讨论作品中的爱情情节。爱情情节最能指涉身体、性别、权力问题,是很多学者探讨这部作品文本意图的切入点。电影改编中,爱情情节仍占主要地位,甚至得到了重视和加强。但是,电影显然选取了与小说不同的叙事策略,由此带来的叙事效果也不尽相同。本文聚焦爱情情节,通过小说和电影改编的不同叙事方式进行对比,试图阐释电影改编的必然与局限,也希望能给同类型电影的改编带来启示。
性别问题是《使女的故事》的关键议题之一,小说的爱情情节也成为文本分析的重点关注对象。受到西方文类和文学传统的影响,中外学者多采用罗曼司情节(Romance Plot)一词对小说中的爱情故事开展讨论。对此,董雯婷对小说的罗曼司传统与原型进行总结,解释了罗曼司情节一词运用的合理性和继承性。同时,她指出:“作者运用了后现代‘文类戏仿’手法戏仿罗曼司文类作品,体现了后现代时期作者对已然衰落的西方文明复杂暧昧的态度。”罗曼司情节在叙事中的后现代特征使文本解读呈现多元化态势。一方面它受到女性主义文评的批判,认为强调了女性想要得到拯救必须依赖于男性和父权制统治下的“爱情”;另一方面却又得到赞赏,发现小说通过模糊的语言系统消解了表面的爱情情节,表达了男女爱情的局限性。
从叙事角度来看,小说罗曼司情节的后现代性表达主要利用了非线性叙事作为叙事策略,使之成为多元化解读的土壤。小说中,叙述者刻意打乱单线的顺时关系,利用插叙和重复叙事将过去、现在与未来交织在一起。此外,非线性叙事带来模糊性和矛盾性,这一点在她与尼克的故事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奥芙弗雷德对这段爱情的讲述十分吃力,她反复打磨自己的表达,但现实到底如何又是她难以重述的:“以上也不是真实情形。我不能肯定真实情形究竟如何,不能完全肯定。我所希冀的只是一种重述:爱情所感受的向来只是大约情形。”反复篡改的叙述行为为分析者们留下了可以质疑这段爱情故事的蛛丝马迹。Miner认为尼克、卢克和大主教的人物设置并无区别,对所谓“爱的力量”的本质产生怀疑,实质上表达了作者对传统罗曼司情节的批判和评估。Tomc则从罗曼司情节中对民族主义的角度进行解读,指出罗曼司传统被作者与女主人公用作逃亡的工具。男女关系成为民族主义问题的隐喻,形成了与主题的有机互动关系。
相比于小说,电影改编下的爱情情节采用了经典好莱坞电影的线性事理结构,即遵循了时间向度的线性原则、明确的因果逻辑、完整的叙事结构和时空统一的连续性。电影更直截了当地采用了“英雄救美”式的爱情桥段,对小说中含混的语言片段进行删减,与小说的叙事策略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电影在情节设置上有自身的叙事目的和出发点,也收到了与小说不同的叙事效果。
叙事结构的完整性指的是故事符合开端、发展、高潮到结局的叙事模式。影片伊始就讲述了女主人公凯特(奥芙弗雷德)一家在边境逃离途中丈夫被士兵击毙,并将丈夫的死亡设置成故事开展的前提。这里对小说中丈夫卢克的回忆部分被略去,因此也就完全切断了凯特感情线索上过去与现在的关联,直接将时间向后推进。接下来开始对尼克与凯特的感情发展进行铺垫,他们的感情是自由和爱的象征。于此同时,大主教作为尼克的对立面,代表着操控和强迫。两个故事同时向前发展,在凯特杀死大主教、得知尼克地下组织身份并得到解救后达到了高潮。影片的结局也是圆满的:凯特成功逃出了基列国,在边境怀着尼克的孩子,坚定地等待着他。
电影改编对原著情节中所有可能导致不确定性的表述进行剔除,使故事在线性进程中逐渐达到高潮。小说中,奥芙弗雷德常显示出一种犹豫、懦弱的态度,而影片中却能毅然决然地杀死大主教。凯特把刀刺向大主教脖子的一刻显然增加了影片的紧张感,牢牢锁定了观众的注意力。在混乱中紧接着就是影片结尾部分的最高潮,即尼克地下组织身份的揭示和凯特的获救。电影集中展示她与尼克之间爱情的拯救意义,并在最后将这段爱情进一步升华为对生命的期待和对亲情、家庭的希冀。
电影改编中的爱情故事结构非常注重因果关系的表达。由于失去丈夫,凯特必须依靠大主教;在大主教那里无法得到爱情,则必须转向尼克;由于尼克身为司机听命于大主教,所以她必须要杀死大主教才能和他在一起;由于她与尼克真心相爱,在结尾时她必须孕育新的生命。
为了避免复杂的因果阐释,影片人物也被简化成单一形象。电影女主人公由演员娜塔莎·理查德森出演,在浓密蓬松的金发下是一张白皙精致的面孔,清澈的大眼睛和瘦削的身体使她如小兔般无辜,惊恐的样子让人忍不住想要保护。她完全是为了爱而活,因爱而获得拯救。片中尼克更是金发碧眼、身材高大,犹如童话中的王子。这样的“王子与公主”式人物设置使爱情成为命运,完全符合好莱坞式的爱情期待,从而在叙事过程中形成明确的因果关系。反观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奥芙弗雷德显然没有被塑造成一个完全无辜的受害者。我们得知她的婚姻是在第三者身份上得来的,她的身上或多或少体现了不符合传统社会标准的出格之处。另外,女主人公时而坚定清醒,能够从过去的经历中进行自我反思;但又时而放任自流,把自己的命运寄托在男人的身上,对当下失去判断。书中对尼克也鲜有直白的外貌描写,这样的做法保留了一定的想象空间,模糊的叙述也为人物形象的解读提供了多样的可能性。
大团圆结局是好莱坞电影的特色之一,是美国文化价值取向与电影商业价值共同考量下的产物。在影片的结尾,凯特独白道:“我不知道这对我来说是结局还是新的开始……所以我等待,等待着我的宝宝降生在一个不同的国度。”改编下的结局充满希望和对爱的赞美,满足了观众对“终成眷属”式爱情的期待,这也是与小说的最大不同之一。
不同的是,小说结尾中获救的女主人公是以一种中立的态度来进行最后自述,并运用了多组对立:双重门、左右两个人、结束与开始以及光明与黑暗。这样的语言对二元对立进行解构,形成了开放的结局。从爱情故事的角度来看,奥芙弗雷德并没有表述被爱情拯救的喜悦,这时的她甚至对未来的生死持有一种怀疑的暧昧态度。在这样的开放结尾下,每种解读都有其解释方法,使小说有了不确定性的叙事效果。
电影对原小说爱情情节的改编方式有其必然性。首先,这样的改编形式是出于对生存与拯救这一主题的更好诠释。曾有论者指出:“从某种意义上说,《使女的故事》所关涉的核心既不是两性问题,也不是等级问题,而是人类社会面对潜在危险时的应对方式。”从这一角度来说,爱情情节被用作一种叙事张力将故事推向高潮,将探讨的主体集中在对保守主义下形成的现代社会潜在风险的描述以及对生存问题的关注。电影完成了对小说文本重要主题的探讨,然而,对爱情情节单一化的改编方式却造成女主角沦为完全为爱而活的刻板女性形象的风险。影片表面上看有完整的因果关系,但爱情在女主人公身上的过分重量甚至掩盖了其生存欲望,因此遭到不少批评;同时,电影面临视角与时长的限制和其商业属性的必然现实。电影需要在短短的两小时内讲完故事,必须增加叙事密度和叙事速度,以减少观影的疲劳感。对观众而言,单一完整的逻辑关系的确能够增加故事叙述的连贯性,对于吸引和保持注意力更为有利。
电影改编也显示出诸多局限。电影对不确定性情节和含混语言的删减必然弱化了小说中最为重要的性别议题,也不可避免地忽略了其他主题。这样的改编压缩了观者的想象空间,因而略显乏味。另外,影片并未重视后现代性的表达,仍采用传统的好莱坞叙事,原著中反乌托邦笼罩下对未来政治的强烈危机感也大大被削弱,以致被影评者归类为情色恐怖片,而这也恰是大部分观影者感到失望的主要原因。
电影若为了迎合市场而一味追求理想化的好莱坞式爱情童话,则会导致叙事意义单薄,结果可能是失去观众。爱情情节在电影中若总是趋于刻板化、印象化,则很难反映性别议题,跟不上时代的步伐,更难谈进步。电影改编应做到在充分理解原作的基础上,利用视听机制,丰富电影的叙事方式,在认识到电影的各种局限后对叙事表达做出进一步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