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音乐如何更好地辅助中职舞蹈课堂教学

2021-11-14 18:06:27
戏剧之家 2021年28期
关键词:秧歌流行音乐舞蹈

苏 婷

(福建经济学校 福建 福州 350000)

“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在舞蹈教学中,音乐是一个如影随形的存在,音乐正是为舞蹈动作提供了一种规则和依据。舞蹈是一种时空的艺术,是造型的美感,也需要音乐的烘托,音乐是听觉艺术,舞蹈是视觉艺术,音乐与舞蹈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教师在舞蹈基训课程教学中通常都会选用有节奏感的音乐配合舞蹈动作,可以帮助舞蹈动作更加完美地表现出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随着时代的发展,流行音乐在中职生中的影响日益扩大,在中职舞蹈教学中,流行音乐有助于丰富舞蹈教学,激发中职生学习舞蹈的积极性,让学生有更好的教学体验。

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总结以下几点,阐述如何更好地运用音乐手段来提高中职舞蹈教学效果。

一、舞蹈课前通过线上课程的导入来增强学生的音乐基础素养

音乐基础素养是学生进行音乐舞蹈学习的前提,音乐基础素养包括音乐素质和音乐修养,不单纯是指音乐的基础知识与实践能力,还要对音乐具有较强的认知和审美能力。提高音乐基础素养,可以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舞蹈专业老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增加学生对音乐作品的了解,比如创作背景、有趣的音乐家故事等,通过课前和课后查阅资料,去了解更多的音乐知识,提高学生的音乐赏析能力。

例如:这堂课教授的舞蹈是秧歌,课前就让学生去收集各种汉族的秧歌音乐作品,在课堂上对各种秧歌音乐作品的音乐结构进行对比分析。汉族秧歌分为东北秧歌、胶州秧歌、济南鼓子秧歌等,鼓子秧歌大气、豪放、粗犷,以鼓的动作为主,伴奏乐器主要是大鼓、大锣、大镲、小镲,节奏分为“三点子”“五点子”“七点子”。东北秧歌稳中带浪,浪中有哏,既哏又俏,既稳又浪,伴奏乐器主要是高音唢呐和打击乐器,音乐灵活多变。通过对不同的秧歌音乐进行欣赏和分析,并反复练习,学生的音乐素养就会慢慢提高。中国传统音乐一般都是五声音阶组成的,如民歌《茉莉花》《小河淌水》等,器乐作品《春江花月夜》《梅花三弄》等,还有很多抗战作品《黄河大合唱》《义勇军进行曲》等,这些作品都是经典作品。课后也可以安排学生去欣赏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民族音乐和舞蹈,优秀的民族音乐和舞蹈节目可以让中职生把祖国的命运和自己的命运联系在一起,激发爱国主义精神,培养民族自尊心,增强民族自豪感,给人以善的启迪、美的陶冶和创造性思维的激发。

二、在舞蹈课堂上选用节奏变化丰富的音乐来增强学生的音乐感知力

节奏的变化很多,有快板的变化、慢板的变化和切分音的变化等,当音乐一直在慢板的时候,舞蹈动作就是缓慢延伸的,通常代表的情绪是舒缓、温柔的。如果音乐的节奏是急促、快速的,则代表的情绪可能是欢快,可能是紧张,可能是焦急等。一个好的舞蹈作品,情绪肯定是需要起伏的,一成不变的情绪没有激情。在舞蹈教学中,要学会运用节奏的变化来调动学生舞蹈的积极性,让学生带着情绪跳舞,带着感觉做动作。这样的舞蹈才能感染观众、带动自己。在舞蹈教学中,可以在热身活动的时候,运用快板有激情的音乐来带动学生的舞蹈动作,从而激发学生积极的情绪;当需要长时间拉伸韧带的时候,就需要用舒缓的音乐,让学生学会伸展和延伸;当需要跳跃有一定的爆发力的时候,可以运用切分音或跳音的变化来刺激学生的肌肉。

例如:藏族舞蹈的动作靠步、平步、三步一撩等,主要是靠膝盖源源不断地发力,所以这些舞蹈动作运用的音乐相对舒缓和轻柔。当学生学习藏族的踢踏舞步时,需要干净利落。这时的音乐就要轻快有力。如水一般的傣族人民,因为生活在亚热带地区,气候比较湿热,所以平时不喜欢剧烈运动,舞蹈较为平稳,跳跃动作较少,大多都是2/4 拍连绵不绝的节奏型。维吾尔族人民热情奔放,他们的舞蹈以快速旋转为主,并且会有戛然而止的感觉,舞蹈动作干净利落。所以维吾尔族舞蹈音乐伴奏多为切分音和附点节奏,弱拍处常加以强奏的艺术处理。由此可以看出,不一样的民族都有各自的音乐特点。教师通过舞蹈课程,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音乐感知训练,有利于增强学生对音乐的感知力,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只要放对音乐,学生就会根据自己对音乐的理解用舞蹈动作表现出来。

三、在舞蹈课上介绍音乐舞蹈创作背景,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理解能力

每一首音乐作品都有自己的故事,学生们在听完这首音乐作品后,对音乐内容进行充分的了解,才能更好地用舞蹈动作来表现音乐作品的内容。如何培养学生的音乐理解能力呢?老师可以让学生利用课后的时间用多媒体软件去挖掘和收集音乐创作背后的故事,分组在舞蹈课堂上进行交流,教师总结整理故事的线索。长期训练后,每当学生们学习一种类型的舞蹈动作时,他们就会明白需要用什么样的情绪来表现,如果运用的情绪不准确,教师则提出修改意见,让学生进一步去揣摩学习。音乐知识的增加也能够提高学生的舞蹈创作意识,只有理解了音乐才能展现出舞蹈的情感。在这样一次次的磨练中,既锻炼了学生对音乐的理解能力,也增强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例如:利用中国传统民族音乐《化蝶》来进行舞蹈创编,我们可以这样分解,《化蝶》分为三段,第一段表现了梁、祝故事的千古流传,音乐相对舒缓柔美,舞蹈应更加注重动作的延伸,用流动性的圆场步来表现,动作舒展大气、不拘小节,可以通过整齐划一的双人舞动作来体现;第二段是对梁、祝同窗共读生活的回顾,是一个较欢快的音乐片段,两个人可以结合生活中嬉闹的动作来进行舞蹈化创编,并加强对动作细节的处理,增加双人舞的互动和肢体接触;第三段突出了化蝶故事,使全剧到达了高潮,音乐凄凉悲怆,梁、祝为了自己的爱情双双殒命,舞蹈动作更多的是用单人舞蹈来表现,双人在空间上一次次错过,但是眼神又紧紧相连,表达出两人誓死追随,但又不能如愿的复杂心情。通过对这三段音乐背景的理解,学生在学习这些舞蹈动作的时候,内心就有对音乐的把握,可以有层次并发自肺腑地表现出三段不同的情绪。

四、多用流行音乐来进行舞蹈创编,让学生边唱边跳,增加舞蹈教学的趣味性,让学生时刻保持学习的新鲜感

舞蹈教学是枯燥的,都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每一个动作都需要学生千锤百炼。如何增加舞蹈教学的趣味性?应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去学习,而不是一味机械地去重复,当学生在跳的过程中,如果通过唱歌来伴奏,则能感受到身体的每个细胞都在活动。教师在组合动作的教学中可以增加唱歌的环节,边唱边跳是一个很好的办法,跟着音乐起舞,特别适用于民间舞蹈。在对民间舞蹈进行采风的时候,发现很多民间艺人就是采用这种边唱边跳的形式进行舞蹈的。教师在备课时可以有意识地加入一些有代表性的舞蹈,或是近来流行的音乐来进行创编,流行音乐可以快速营造浓厚的舞蹈艺术氛围,而且学生耳熟能详,学习舞蹈动作也能事半功倍。

例如:流行音乐《送你一朵小红花》,这首曲子的旋律很适合进行古典舞的提压腕训练。老师可以创编古典舞提压腕的动作组合教授给学生,以提压腕作为主体动作,加入小五花和提沉动作,在学习提压腕的同时复习了提沉和小五花的动作。这样中职生的学习积极性会大幅度提高,重难点也就不攻自破。流行音乐《枕边童话》,这首曲子的旋律主要是芭蕾圆舞曲,教师可以用来创编芭蕾的中间动作,加入阿拉贝斯克动作,优美的音乐与高雅的芭蕾动作相结合,增加了教学的趣味性,提高了学习效率。课后教师也可以布置作业,让学生自己寻找符合创编要求的流行音乐,全班分组自由创编,在课堂上展示,最后由教师点评以及生生互评,使得课堂气氛轻松活跃。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不仅学会了创编技法,更激发了学习的能动性,符合现代中职生的学习特点。

五、结论

中职教育各门学科的教学方式发生了重大的变化,相应地,中职舞蹈课程不仅需要培养学生的舞蹈能力,还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鉴赏能力。作为中职舞蹈教育工作者,要摒弃传统的教学模式,寻找提高中职舞蹈课程的实效性和学生的自主能动性的有效途径。吴晓邦说过:音乐是舞蹈的灵魂。舞蹈需要音乐的强化与激化,好的音乐可以增加舞蹈的感情色彩。中职舞蹈教学需要把音乐和舞蹈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充分利用音乐为舞蹈课堂服务,这样才可以更好地提升课堂的活跃性,把单一的、重复的舞蹈动作用多样的音乐来进行包装,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可以将当前的流行音乐元素加入舞蹈创编过程中,充分释放音乐和舞蹈的艺术魅力,为中职舞蹈课堂注入新的活力,最终促使中职生形成良好的舞蹈风格和习惯,全面提高舞蹈教学质量。

猜你喜欢
秧歌流行音乐舞蹈
流行音乐里的新国潮
金湖秧歌的传承和发展
河北画报(2021年2期)2021-05-25 02:06:00
富平村里唱秧歌
学舞蹈的男孩子
文苑(2020年8期)2020-09-09 09:30:34
冰上舞蹈搭档
舞蹈课
孩子(2019年10期)2019-11-22 08:06:01
昌黎地秧歌
大众文艺(2019年13期)2019-07-24 08:26:42
创新精神对流行音乐的作用
北方音乐(2017年4期)2017-05-04 03:40:39
我和舞蹈
多棱镜中的流行音乐——两岸四地“流行音乐文化高层论坛”述略
人民音乐(2016年3期)2016-11-07 10: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