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安 肖懿
《故事里的中国》是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推出的一档文化类节目,第二季于2020年10月2日播出。第二季延续第一季以“让经典照进现实,让世界品味中国”为宗旨,采用“戏剧+影视+综艺”的综合表达方式,全方面挖掘故事背后的细节、沉浸式的舞台演绎,重现新中国成立以来不同历史时期文艺作品中的经典故事,传递兼具传承性和当下性的主流价值观。
节目运用访谈与舞台表演多元融合的表现形式,从访谈到舞台呈现均采用多维时空的跨场景演绎,在更加立体化呈现信息的同时,极大丰富观众的内容接受与视听体验。
舞台表演空间的拓展。舞台空间是戏剧表演不可脱离的凭借,舞台空间对演员的表演起到烘托的作用,但舞台空间的固定性又制约着演员的表演。《故事里的中国》突破了传统单一舞台场景的局限,将有限的演播室舞台划分为三个表演空间,其中又包括多个舞台场景,各舞台场景之间交叉演绎,还原真实事件,把现实搬进舞台。节目中的一号台为主舞台,负责演员采用话剧方式的演绎和内心感情的抒发。二号台和三号台为多个影视化的表演空间,主要运用视听语言进行叙事和抒情。在第一季第一期节目《永不消逝的电波》中,舞台被分为六个固定场景的表演区和一个可变式的戏剧主舞台,多舞台场景的设置极大丰富了剧作的戏剧性和戏剧情节的可视化。在舞台上通过影视中的交叉蒙太奇、镜头运动、景别的灵活调度配合悲凉的背景音乐、钟表声和发报声等音响,这些视听元素共同在戏剧舞台中应用,将观众的内心感情交织在李侠与何兰芬二人在两个舞台场景中相互交叉的内心独白中,观众沉浸在剧中情感的同时极大增强了视听体验。
舞台表现空间的延伸。节目中的演播室舞台被划分为两个表现空间,舞台前半部分为访谈场景,后半部分为表演舞台,两个场景相互配合与融通。封闭的演播室环境下,单一的场景下涉及严肃话题的访谈现场显得氛围紧张,与观众产生距离感;单一的舞台演绎又缺少故事内涵的挖掘与情感的渲染。在演员舞台表演过程中,访谈对象可以在舞台面前现场观看,拉近了舞台与被访对象的距离。节目组选择留在舞台的访谈对象全部是对所表演的故事具有深刻情感的人,节目画面在舞台表演与访谈对象的反应之间进行剪辑,进一步展现剧中真实情感的流露。在这两个表演空间中,访谈有助于观众更好地理解演员的表演,演员表演过程中访谈对象发自内心的情感反应,进一步提升表演所传达的精神与情感力量,二者相互配合。
演播室外场景的开拓。演播室外场景的融入,极大拓展了有限的演播室场景,故事的讲述更加丰富。《故事里的中国》中“剧本围读会”这一板块设计,使观众暂时离开严肃的演播室,在一个相对轻松的氛围下对故事的演员、内容、舞台布置等方面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在演员对剧本的围读、排演及采访中,让观众对剧本内容熟悉的同时,对剧中人物的表现建立初步的故事期待。参演的演员从自己内心出发表达对所演绎角色故事的理解和感触,并将这种感情融入到自己独特的演绎形式中。这种开放式的表现形式比起单纯的舞台表演更具趣味性,让观众在收视节目前就形成了对表演的期待。
《故事里的中国》节目组选择不同时代背景下的经典文艺作品,或者当下感人至深的人物故事,通过对故事内涵多角度的细致挖掘与创造性舞台演绎,在有限的节目时间内,重现文艺作品背后那段不朽的时代记忆,传递时代精神。
题材故事的选择多样。节目选题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节目的社会效果,好的选题对栏目的成败影响至关重要。《故事里的中国》节目组精心选取讲述的中国故事都具有强烈的时代符号。从第一季来看,回顾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十三部经典的文艺作品,有解放战争背景下的共产党地下工作者为革命献身的故事;有在贫瘠的土地上为美好生活而不断奋斗的普通人的故事;还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现代人民公仆的故事。第二季节目组同时着眼于新时代的故事,既选择与时俱进的“脱贫”与“战疫”等题材,同时延续第一季选择再现经典文艺作品中的故事。节目通过不同时代背景下典型故事的选择,将不同时代的记忆再次重现在人们面前,而故事的背后是新中国一路走来在不同历史时期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
演绎片段的选择。栏目选择的每一部经典都具有庞大的故事情节,只有对经典故事的分解与重组,才能在有限的时间中完成舞台表演。目前,受众群体方便快捷地接收各种丰富复杂的新媒体内容,很难有较长时间专注于节目的观看,节目在片段的选择上的总体倾向是在有限的时间内选取故事情节,重点突出人物的某一性格特征及精神价值,往往对典型的片段进行改编,更具戏剧张力,在舞台呈现中更好讲述故事内涵。例如,在《林海雪原》中,节目组在剧本的选择上改变了原作的内容,巧妙设计杨子荣与胡彪一前一后来向座山雕献《先遣图》,着重突出虎胆英雄杨子荣深入威虎山敌人内部,在众多敌人面前所表现出的机智和勇敢。这样的设计更好表现出了戏剧冲突,也让观众更容易解读到经典著作以及其背后的精神价值。
访谈对象及话题选择独到。访谈对象及话题选择是否独到是栏目成功的关键。《朗读者》栏目是对单一访谈对象进行多角度挖掘,但是将这一传统的访谈模式用来讲述中国故事难免有一定的局限。《故事里的中国》采用多访谈对象、多角度的采访方式,节目邀请的访谈对象是与这一经典作品具有最直接联系的人,包括故事原型的亲人、故事的亲历者及经典作品的历史演绎者等。节目根据最符合他们的视角进行访谈,更大限度地真实还原故事的细节,得到的是多角度最真挚的情感。例如,在第六期讲述《焦裕禄》故事时,用穆青之子穆晓方讲述父亲饱含深情撰写关于焦书记通讯稿的细节;用记者童浩麟讲述其对兰考几百人的采访,最终理解兰考百姓对焦书记深厚感情的普通事件;通过雷中江、魏善民老人讲述的与焦书记的往事,真实描绘出焦书记对百姓对工作的态度;通过对焦书记的二女儿及外孙的访谈,表达出焦书记在家中那些不为人知的故事。该栏目对多位嘉宾的多角度访谈,更加全面、立体地讲述焦裕禄工作及背后的故事,更好树立了艰苦奋斗、一切为人民服务的公仆形象。
《故事里的中国》的节目模式在泛视频化的社会环境中,带给观众沉浸式的视听体验,进而在有限的节目时间中传递出深层次的精神内涵,尤其节目所展现出的融媒体思维,更适合目前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相结合的传播语境。
在有限时间里,更好传递精神信仰。讲好中国故事要善于从中华文化宝库中萃取精华、汲取能量,使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同当代中国文化相适应,同现代社会相协调,把优秀传统文化中具有当代价值、世界意义的文化精髓提炼出来,展示出来。《故事里的中国》多角度的访谈,更加深入挖掘不同时代背景的故事内涵与现代社会核心价值观的结合;多角度选择故事切入点,使有限时间内多场景的舞台演绎效果更直观更有穿透力。节目正是通过将经典利用全新的表现方式继承性地展现在现代观众的面前,在讲好中国故事的同时传递符合当下主流价值观的中国精神。
沉浸式的视听体验,带来的观看快感。节目通过对相关亲历者的访谈,让观众对所选经典的基本内容和背景有较清晰的认知。通过第二现场的剧本围读会的情况,更清晰介绍本场演员、舞台布景、剧中人物基本情况,在三重舞台、多个场景的“戏剧+影视”的融合展现中,节目将故事演绎在戏剧舞台的基础上,打破影视与现场观众的第四堵墙,与观众面对面交流,戏剧舞台呈现与影视化表现相结合,各自有其独特的表达和抒情方式,可以将故事中细微的情感更巧妙的刻画出来,观众不仅可以更沉浸在故事内容的表达中,还可以享受视听语言带来的观看快感。
新旧融合媒体多方面内容联动。在目前所处的新媒体时代,电视节目需要与观众在新媒体平台产生互动与联动,新媒体与传统媒体资源互通,优势互补。在第一季中,节目通过有热度的明星演员在新媒体不断制造热点话题,但是对于内容互补及节目价值的拓展还是有所欠缺。主流媒体内容生产遇到新媒体平台内容生产的强力冲击,在第二季中,《故事里的中国》与央视频APP平台联合,央视频重塑了传统电视栏目的话语体系,打破了原有电视节目的制作方式与宣传手段,话语相对年轻化。节目把握住央视频平台的机遇,着重表现节目幕后故事的挖掘或更加符合新媒体传播的方式剪辑的节目内容,以数字化、超时空及交互性的方式,将新媒体与传统媒体融为一体,增强传递内容的精准化和观众认同感,满足观众好奇心,在更具真实化与趣味化的同时进一步增加观众黏性。在《钟南山》这一期节目中巧妙应用互联网新媒体思维,为观众解密人们熟知的钟南山院士在去往武汉的那张照片,及其本人生活中的故事。这些内容随后便在微博不断制造热点话题,主流媒体的真实性与权威性也把新媒体平台一些虚假的信息击破。节目组也在央视频APP投放对应电视节目幕后彩排中的一些短视频,将节目表达出的情感在新旧媒体进行多方面的传递。
中国故事中蕴含着当今时代所需要的精神营养和情感力量,在坚定文化自信的时代背景下,讲好中国故事,向世界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成为我们这一代人肩负的责任和使命。《故事里的中国》栏目为文艺工作者如何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阐发中国精神,展现中国面貌提供了一个成功的案例。节目打破了戏剧舞台的空间限制,打通了戏剧与影视艺术的壁垒,运用两种艺术形式的相互联动,多种媒介环境的相互配合,在重温经典与当下的过程中,唤起人们的文化自信,进而传播社会主流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