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 如
(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职业生涯与就业指导教研室,河南 南阳 473000)
电影《银河补习班》聚焦家庭教育,给中国焦虑的家长吹来一股清新之风。作为一部现实题材作品,影片触及的核心话题“教育”“父爱”更激起了思想的涟漪。[影片中,落魄的马皓文用优秀的家庭教育理念,弥补学校教育的局限,帮助儿子马飞树立学习信心、激发学习动力、促进学习过程、实现学习目标,使其从一个“学渣”逆袭成为“学霸”。卡尔·罗杰斯是美国20世纪人本主义心理学家,他的思想促进了个别化教育运动的发展,家庭教育是个别化的教育,用罗杰斯的观点分析《银河补习班》的家庭教育理念有重要现实意义。
罗杰斯认为人有积极关注的需要,即需要获得他人和自我的认可、接受及尊重,与之相对的是消极关注——否定、抛弃和蔑视。父母和老师作为个体的重要他人,其给予的积极关注对于树立自信至关重要。“积极关注分为两种:一种是有条件的积极关注,关注的提供者凭借一定的评价标准评判对象的行为和成果,在被关注者符合条件后才给予一定的关注和肯定,否则容易转变为消极关注。另一种是无条件的积极关注,即没有价值条件的积极关注体验,即使自身存在缺点或者不符合关注者的要求,也能感受到他人的尊重、理解和关爱。”
《银河补习班》中马飞因为不符合周围人的评价标准,他的积极关注需要无法得到满足,还受到许多消极关注:被称为破孩子缺根弦儿、本来就笨、怎么洗都不会变成钻石的煤球。在这种成长环境下,马飞毫无自信:“绝对不可能,我不可能是年级前十名,爸爸,我不想给你丢脸,可我真的好蠢,你会被我蠢哭的”。马皓文用无私父爱给予儿子无条件积极关注,从“你是这个地球上最聪明的孩子”,到当众称马飞毕业时“会是这个学校最出色的孩子”,再到“也有人会说你是笨蛋、蠢货、废物,对吗?但爸爸相信你不是,永远相信你不是”,马皓文不断向有缺点的儿子传达认可、接受和尊重,有利于马飞树立自信。马皓文一边量着课本的厚度说:“看看才十一厘米,到考试前每天零点一厘米,我的天才儿子,能做到吗?”一边用崇拜的眼神看着儿子,这种眼神让马飞误以为自己就是少年霍金,萌生了学习信心。随后马飞不停努力,成绩逐步提高,在他人认可与自我肯定中,最终树立起足够的自信:走出考场时,微笑着对父母做出ok 手势;继父义愤填膺地说“其他好学校,随便挑”时,他信心满满地婉言谢绝——“不用了孟叔叔,我自己考,我可以的”。
罗杰斯认为真正的学习是学习者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不断吸收接触到的一切有意义的东西。学习是一个连续体,一端是无意义学习,一端是有意义学习,两者的主要区别是情感卷入和亲身体验的程度。“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的很多材料就像无意义音节一样复杂而无趣。对于那些缺乏理解学习材料所需的背景知识,未受到良好抚育的儿童而言尤其如此。”
《银河补习班》中马飞幼年时父亲入狱,母亲改嫁并忙于生意,缺少良好家庭抚育,课堂学习对于他来说更容易感到复杂而无趣,更容易出现成绩落后和违纪现象。马皓文非常重视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先是质问马母“你怎么让儿子去寄宿学校呢?”随后当众做出自我检讨“马飞表现不好,作为爸爸,我负主要责任”,接着与阎主任打赌时,虽然自己还没有落脚地方,依然提出“马飞由寄宿改为走读”亲自辅导。更重要的是,马皓文不失时机地为儿子“补习”学习中的情感卷入和亲身体验。马皓文因旧怨被人当众羞辱,第二天就用物理学原理和简单工具,解决施工难题一雪前耻,并被高薪聘用。这时马皓文对一脸自豪、满眼崇拜的马飞说“知识的力量,这叫连通器原理”,“初中物理你就会学到这一课”。马皓文的言传身教,能让马飞对相关理科知识卷入独特的情感,并留下深刻印象。马皓文还带马飞欣赏早春美景,从嗅觉、视觉感受初春嫩草,让他们亲身体验“草色遥看近却无”的含义,使其感受语言文字的神奇,同时引导马飞领悟写好作文最重要的是写真情实感,这样的言传身教加深了马飞学习相关文科知识的理解,并记忆深刻。马飞学习中的情感卷入和亲身体验的程度加深,学习在很大程度上变成了对自己有意义的学习,感觉“黑板上那些貌似干巴巴的知识都那么新鲜有趣”,形成了持续的学习动力。
罗杰斯认为教育者不应是学习管理者,应成为学习促进者,前者要求他人服从,后者则要融入他人之中,能与学习者建立一种高质量的人际关系,以真诚和珍视的态度面对学习者,并给予共情的理解。
《银河补习班》中的阎主任是典型的学习管理者,他要求别人服从,尽心尽力地维持着学校的教学秩序,做出了一些成绩,但也有很大的局限性:让一些学生取得一定的成绩,但面对马飞这样的学生,无计可施,只能选择尽快抛弃。马皓文及时为马飞“补习”,建立起了高质量的亲子关系,成为了学习促进者,解决了学习管理者没有解决的问题,挽救了马飞。首先,马皓文以真诚的态度面对儿子。他不在儿子面前伪装自己,出狱后的落魄和求职受辱的狼狈都毫不掩饰地展现在儿子面前,他与儿子真诚沟通:“你亲眼看到爸爸修的那个桥塌了,对吗?但爸爸这个人不会塌,儿子相信爸爸吗?”马飞点头,马皓文真诚地表示感谢。马皓文申诉受阻迁怒无辜的马飞,他向儿子真诚道歉;其次,马皓文珍视这个不完美的孩子,父子重逢时,面对马飞的不解、埋怨和捶打,马皓文用一言不发地紧紧拥抱表达了对儿子感受和意见的珍视;再者,马皓文给予马飞共情的理解,当马母当众辱骂马飞时,马皓文及时出面制止:“一只狗剃了毛都不愿意出门,批评他可以,你不能当众羞辱他”。“剃毛狗”的比喻很好地表达了马皓文对马飞内心感受的理解。马皓文的真诚、珍视和共情逐渐融化了儿子对他的不解和怨恨,建立起良好的亲子关系,融入儿子生活,成为马飞的学习促进者。
罗杰斯重视求知过程而非知识本身,认为没有哪一种知识能够解决生活中的所有问题,“真正的受教育者是那些学会如何学习的人”“只有探寻知识的过程才是可靠的人。”罗杰斯的教育目标“是宽泛的,也不像传统的教学目标趋向求同于教材和教师所规定的统一目标,而是注重学生本人对目标的自我选择。”
《银河补习班》中阎主任的目标是让学生做对每一张试卷,培养出“状元”,马母认为学习目标是考名校,都是传统的趋同的统一目标。马皓文则希望马飞“学的不只是知识,还有思想,还有方法”,确立适合自己的目标。第一,不重视成绩排名,重视学习过程中动脑探索。虽然马皓文当众以成绩排名和阎主任打赌,但事后却让马飞忘掉赌约,引导他勤于探寻:“是不是前十我才不在乎呢,我在乎的是你的脑子是在睡觉还是一直在转。”马皓文把“一直想”写在墙上,提醒马飞不停思考探寻知识。第二,运用正确的学习方法保护求知欲,终生学习。马皓文用“反复加热的馒头没有新蒸的好吃”,质疑了“对学过的知识反复地加深印象”的学习方法,并认为学生在“学习能力最强的年龄,每天学到夜里十一、二点,这样一学十几年”会透支求知欲,使“负责学习的皮筋儿变疲”产生学业倦怠。面对漫天飞舞的碎书纸片马皓文感慨道:“我担心他们是不是真的热爱学习,学习难道不是一个人一生的习惯吗?”第三,学习的意义在于根据自身情况确立目标。马皓文对马飞说,“清华北大只是过程,不是目的”“人生就像射箭,梦想就像箭靶子,如果连箭靶子也找不到的话,你每天拉弓有什么意义”。通过马皓文的家庭“补习”,马飞不仅成绩逆袭,还在看航天展时明确目标,毕业时坚持梦想放弃冲击“状元”的机会报考飞行员,在梦想的指引下成为最年轻的航天员,并在飞船故障时,智勇排险,成为了航天英雄。
《银河补习班》所传递的教育理念引起热议,就像影片里马飞的作文获得有争议的分数一样,影片本身所获评论也呈现两极化的局面,获得各种赞誉的同时也有一些质疑,其中一种声音是马皓文的教育方法缺乏现实操作性。作为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艺术作品,影片中的一些具体做法当然不能一成不变地照搬到现实生活中,但借鉴其所蕴含的教育理念能使家庭教育更科学、更智慧、更有效,使家庭成为真正的人生第一所学校,家长成为合格的孩子第一任老师,给孩子讲好“人生第一课”,帮助孩子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