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莱坞大片在全球化叙事语境戏剧化新探

2021-11-14 12:52:31王会青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北京100048
电影文学 2021年13期
关键词:科幻片戏剧性蜘蛛侠

王会青(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北京 100048)

在全球化程度不断加深的情况下,好莱坞大片虽然采用多种智能科技进行叙事,极大地拓宽了审美视野的边界,但透过这些科技叙事,我们仍然可以发现,好莱坞大片在大面积科技镜头背后附带着戏剧性结构的影子。编剧与导演按照电影文本对社会生活的审美,在自我意识中塑造人物形象,以配合电影主题的表达。运用电影思维合理地组织叙事人物与周围环境的关系。根据文本中已经安排好的叙事结构来确定人物的主次顺序,迎合大众审美认知,满足受众对社会审美中人性反思的希冀。好莱坞科幻片在戏剧性结构方面与“蒙太奇”的叙事手法完全不同。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大众审美对社会的不同反馈,使得电影的剧作结构正逐渐走向多元。编剧通过多种方式丰富着电影在叙事中的审美性,让观众在视觉体验中,获得心理的愉悦感。而在当下,美国好莱坞戏剧性结构的叙事,往往采用电影的“特殊条件”,表现和组织安排戏剧冲突中的结构样式。

一、好莱坞影片在叙事中的“戏剧性”呈现

在电影中,叙事情节一直都延续文本叙事自身蕴含的情节。情节的发展和角色的扮演根据文本就已经安排妥当。但要想把旧的文本叙事放在当代文化中,表演得富有新意,就需要在特定的角色中赋予它时代性特质。如国产剧本《白毛女》,该故事发生在解放前。贫苦佃农杨白劳有一女儿名叫喜儿,生得乖巧,是十里八乡有名的美丽姑娘。由于杨白劳种着地主黄世仁家的地,长年累月受其剥削。当黄世仁见到如花似玉的喜儿以后,心生邪念,企图将其占为己有。遂与管家合谋,设计了以重租厚利的无理方式,强逼杨白劳年前还清债务。杨白劳因无力偿还而被迫在喜儿的卖身契上画了押。这种赤裸裸的剥削,在今天看来,毫无公理性可言。但是,今天的演员在当代艺术的舞台上重现经典时,依然需要解决时代更迭带来的审美问题以及受众的心理接受度。演员们在表演过程中,需要把人物形象演得生动形象,符合受众的审美认知,就必须让人物形象具备时下的审美性,在故事情节的叙事方面也需要表现得更饱满。同样的,在强调发展创新的当下,美国好莱坞科幻大片在叙事中,要想符合时下人们的审美认知,也是必须让科幻中的人物形象具有当下的时代感,消除人们在情感审美中人物形象的陌生感,带动观众的情感进入视觉叙事的认知。

好莱坞科幻大片在叙事方面的戏剧性结构首先表现为叙事情节的完整性。在戏剧性结构表演中,好莱坞科幻片一般都会选择矛盾对立的两个面,一边是正义与非正义的对立,另一边是美国当局与外星人群体的对立。同时,影片中正义的一方呈现出绝对优势的代表者,带领正义的一方拯救人类,从而走向光明。影片的叙事通过建构出矛盾,由矛盾叙事的持续发展,形成一种环环相扣的叙事态势。比如,之前票房一路飙升的《复仇者联盟》,整部影片采用四部叙事来完成太空星战。影片在叙事中,大量使用空间转换的方式让叙事主人公在空间中切换穿梭,通过这样的叙事方式来转换人物不同空间的叙事。从叙事结构来看, “灭霸”无疑是影片中一条核心的线索,从他的个人成长到为族人而战,再由死亡引向重生,最后终结在“六颗指环”之中。再如,在《惊奇队长》中,影片同样塑造了两个矛盾的对立面,剧情叙事结构以地球与两个外来星球拉开了战争,主人公“惊奇队长”通过自己的努力,吸收任何一种形态的力量,最终拯救地球,成就了英雄形象。

我们发现,在好莱坞科幻片的叙事结构中,它不仅有故事的开端,而且严格按照发展、高潮、结局的叙事结构进行叙事。并且,在线性叙事结构中,伴随着小的矛盾契机,这些契机多以外来语的形式出现,将整个故事的发展推向高潮,使叙事情节中的审美形成视觉上的强烈震撼。这一点在《复仇者联盟4》显现为“灭霸”在自以为通过绝对的力量足以征服一切时,复仇者们通过空间的转换,切换到另一个界面。于是,“灭霸”只能打响手指穿越到过去,在过去获得重生而继续战斗。在常规的思维中,这自然是不成立的。因为事物运转发展的一维性并不允许“穿越”的发生,但在科幻的审美中,空间的转换是成立的。另一种界面重生直接将复仇者与灭霸之间的矛盾推向了高潮,为后来灭霸死亡时留下忏悔的泪水做铺垫,这样处理的效果是能够让电影叙事呈现给观众的不只是暴力,而具有鲜活的生命意识与责任感。剧情的波折对观众视觉审美的即视感带来强烈的震撼,这种审美效果完全符合当下消费时代观众的需求,同时,诠释了这些科幻电影的票房高居不下的重要原因。

而戏剧性的另一方面还体现在段落布局的完整性。美国科幻电影在叙事结构方面,无论是线性叙事、首尾倒叙,还是插叙的方式,都讲究一个因果关系。文本叙事中的每个矛盾巧妙地通过陪衬人物和话外语的方式,将彼此连接起来,使之在视知觉方面形成陌生感的同时,不乏熟悉感。而其中的各个环节是彼此贯通在一起的,像多米诺骨牌,倘若其中任何部分被挪动或删削,就会导致整体坍塌、脱节。基于此,就很容易理解为什么“灭霸”疯狂掠夺其他星球资源的罪行会发生,这跟小时候的经历以及形成的心理状态密切相关,而他最终悔悟,也基于层层的铺垫,是因果相续的结果。正是这种环环相扣的逻辑叙事,让观众在玄幻的镜头中可以透过现象看到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本质,在剧情上不会出现时空的错序,使其形成一种秩序感,让观众在影片中自然地受到教育。

二、观众透过科幻的审美表达观照现实

在情节设置上,美国科幻片在结构叙事方面虽然完整,但在叙事过程中并不意味着是完全齐聚的,情节的散淡性在科幻片中也体现得较为明显。好莱坞科幻片情节叙事的散淡性就像散文结构一样,在表达方式上主要呈现两个方面:一方面采用宏大叙事。在表达上比较自由,而且,社会生活中出现的任何一种角色都可能成为影片的素材。另一方面,采用微观叙事。影片往往会选取生活中的某一个小点,以此小点为故事审美表达的核心,通过科幻的镜像将其表达出来。

情节叙事中的散淡性并不像戏剧结构中所表现的,会刻意强化双方在叙事中的对立性,而是通过周围的景观,用侧写的几个画面将作者想表达的意思呈现出来,使其具有“形散而神聚”的效果。在结构性叙事表达上,人物情景设置往往不会选择一个故事的中心,即不大会使人物集中围绕着某个中心展开叙事。其叙事结构也会避免在表达中形成一种独立的美学样式,而是将同等重要的事情,通过导演的审美,综合凝练成一个总体去表达,使其单一的叙事结构变得复杂而具有层次感。比如在电影《蜘蛛侠》中,主人公彼得·帕克原本是一位普通的高中生,但被一只放射线的蜘蛛咬了之后,他的人生发生了巨大的逆转。彼得获得超能力以后,自然而然地肩负起拯救人民的道义。在多次抗争中,蜘蛛侠因担负了除暴安良,维护和平的社会使命,踏上了属于他的英雄之路。后来,成为复仇者联盟中的成员。这部影片在叙事方面就具有鲜明的散淡性。比如,在影片中,情节叙事的目的是使蜘蛛侠拯救人民于水火中,但从整个叙事结构来看,前期的情节波折中对于导师的出现做了弱化处理,没有明确表达出影片的叙事意图。试想一下,如果没有导师的推助力,蜘蛛侠是否能够明白自己可以拯救人民。反之,科幻片的这种安排并非排斥叙事的情节,毕竟影片自身也需要一些情节来充实。不过,科幻片主要依赖的不是情节,而是蕴含在主人公内在的心理情绪。观众在观看科幻片时,理解和把握一个人物形象主要也是通过知觉,这点主要基于科幻片在画面和镜头的处理上,具有极强的瞬间性。

同样,叙事结构的散淡性也符合消费时代下的观众审美。电子科技的进步和智能化的普及,使得现代生活中越来越多的事情都必须依靠智能代替人力进行劳动生产。人们渴望自己从劳动中被解放出来。好莱坞科幻片成为受众在表达精神诉求的突破口,一方面受众对未知世界的渴望是持久的,另一方面人类对自身探索和认知的动力不减。在戏剧性结构方面,这种散淡性的叙事方式会使观众体验到节奏慢而意境深的感觉,在视觉观看的方式上由被动转化为主动,最大限度地调动自己的想象力,从而产生极大的美感享受。

三、艺术的当代性促使叙事模式走向新趋势

科幻片的戏剧式结构在叙事模式上为了营造出奇妙的故事内容,将观众的视知觉引入电影叙事中,形成一种时效性。这就需要严格按照时空顺序的规则,对故事的画面进行组织编排。即使在一些画面中,需要进行空间转移和矛盾切换,编剧也不会依照都市或动作片中的常用策略,安排一个新角色或引导主人公走入新环境的方式来解决问题,而是利用“插叙”或“闪回”的手法解决。这种手法在画面中产生一些附加作用,对故事主要的叙事情节起到补充的功用,不会错乱剧情本来应该发生的主要情节。如《蜘蛛侠》中,彼得·帕科正是被他的导师一步步培养成为英雄的。从某种程度上讲,银行出现的歹徒是助力蜘蛛侠完成自我成长的基石,在影片中充当着必要的叙事功用。但是,从叙事的结构来看,插入银行暴乱的歹徒这一情节,其实并没有破坏叙事性的结构,而是对蜘蛛侠完成自我成长起到了铺垫和衬托的作用。可见,顺时性是科幻片叙事结构中惯用的一种表达方式。

此外,戏剧性的另一方面是不同空间审美的重叠而形成的“美学共振”效应。演员们在有限的物理空间中,要完成多种空间转换,这就要求演员在拍摄过程中对其所在的特定空间必须达到深度感知。演员需要让自己的审美与周围的一切事物发生联系,如电梯、棺材、工厂、孤岛等。在这些经过推敲、设计的物与人的关系中,演员要寻找视觉错觉的转换。美国好莱坞大片在影片中常常会出现,诸如空间站、宇宙飞船以及大片的流星等,除了后期制作之外,在拍摄过程中,正是依靠演员深度感知事物,对自己所处的物理空间不止于了解,更是熟知的前提条件,才确保作品表现的真实性和艺术感染力。比如,人在太空中要有失重感,在飞行中要有俯冲感等。这些对特定空间下的事物的感知力,对于演员们深度把握自身的戏剧冲突任务,有着十分关键的引领作用。只有演员表现得足够真实,才能给观众呈现出视觉上的震撼。这在戏剧性结构上,体现为演员与观众在节奏和空间上形成的“投掷—反馈”的互动,即在有限的物理空间中,投掷出多重空间,而在有限的视觉形式上获得视觉冲击的最大化,从而呈现戏剧性表演。从整个科幻片的拍摄情况来看,优秀的科幻片之所以能够使得观众获得视觉上的冲击和观后的理性反思,功劳就在于此。

结 语

美国好莱坞大片在安排戏剧冲突,塑造戏剧化的情节和人物性格方面颇具经验。正是专注于“戏剧性”探究,最大限度地发挥叙事的“戏剧性”在全球化语境中,可能引起的公共话题、情感共振,继而制作出冲击力强大的视听觉体验。这也是好莱坞科幻片之所以票房一路飙升的重要原因。

就整体而言,叙事性的表达是全球化语境中,好莱坞大片在制作过程中的重中之重。好莱坞科幻片在文本叙事的“戏剧性”表达方面,纳入多样化的现代性元素,致力于给观众带来视听觉冲击感极强的智性体验。不论是作为商品属性的工业产品,还是作为审美属性的文化符号,对比其他类型的科幻片,好莱坞科幻片在叙事方面具有压倒性优势,这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叙事逻辑的“戏剧性”结构表达。在当代观众的审美中,文本叙事必须与叙事的“戏剧性”相结合,正确合理把握观众的视觉审美趋向,才能正确引导电影在审美表达中的价值趋向,带给观众审美戏剧冲突的同时,引人入胜。

猜你喜欢
科幻片戏剧性蜘蛛侠
未来已至 科幻片中哪些武器成现实?
想拍科幻片?你加科学家微信了吗
飞碟探索(2022年2期)2022-05-31 01:28:03
戏剧性十足的巴洛克艺术
艺术启蒙(2020年12期)2020-12-24 02:34:46
美国自白诗的“戏剧性”
蜘蛛侠,集合
抖音:“滤镜”下的戏剧性与自我缺失
华人时刊(2018年15期)2018-11-10 03:25:34
蜘蛛侠大变身
《月球》与《源代码》浅析
文教资料(2017年10期)2017-06-24 12:53:26
美国科幻片厚重的历史积淀
中国名牌(2017年2期)2017-03-01 15:54:08
蜘蛛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