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社会治理解析电影《我和我的家乡》

2021-11-14 12:52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社会管理研究院社会学院北京100875
电影文学 2021年13期
关键词:家乡

方 彬(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社会管理研究院/社会学院,北京 100875)

反映脱贫攻坚的国庆献礼电影《我和我的家乡》,分别以祖国东西南北中发生的五个最具家乡特色的故事,用喜剧的形式展现了普通人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情怀。影片由张艺谋任总监制,张一白总策划,宁浩总导演,集结了影坛众多知名演员,力图让观众在影片中找到自己家乡的身影,唤醒人们对家乡的深厚情感和强烈共鸣。2020年国庆期间上映,获得18.7亿元票房并位于国庆档首位,也获得了非常好的口碑。从社会治理角度,该片传播党和时代精神,传播内容、传播形式、传播对象及传播效果等方面都具有创新性,取得较好的社会效果。

一、影像传播党和时代精神

电影《我和我的家乡》用影像传播党的思想,传播时代精神,传播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要努力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当代中国价值观念,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观念,代表了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中国梦宣传和阐释,意味着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价值认同与价值追求,意味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意味着每一个人都能在为中国梦的奋斗中实现自己的梦想。”影像传播是思想文化传播的重要渠道,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激发社会的团结和奋进,为发展提供舆论支持和精神动力。

电影《我和我的家乡》是小康电影创作上的里程碑。“小康电影”是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重视聚焦当代中国城乡发展与现实生活的电影作品。影片用五个主题统一又相对独立的故事,表现了扶助家乡、热爱家乡的普通人情怀,体现了中国当代社会主义价值观,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影片选择了具有时代性的主题,对现实进行观照,表现了普通人在社会治理中振兴乡村、扶贫支教、植树抗沙、修路建设等,为当代中国农村扶贫攻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贡献力量。主旋律影片《我和我的家乡》在政治性方面进行了非常好的探索,切准时代脉搏,把握时代特征。用文艺形式反映党的理论方针,表达真实自然,生动有趣,真挚感人,使观众感受到国家的快速发展,感受到百姓生活的美好。

二、故事内容反映社会治理成果

电影《我和我的家乡》采用联合创作的模式,七位导演执导了五个故事,分别发生在东西南北中五个地区,从地理结构上代表了全中国各个家乡。每个故事反映乡村建设的不同侧面,农村医保、山区发展、乡村教育、环境治理、新农村建设等,引出普通人的感人故事,使人体会到个体、家庭与国家的同呼吸共命运。

故事《北京好人》反映了乡村医疗保险和就医难的民生问题。宁浩指导、葛优主演的这个故事将镜头对准在京漂泊的异乡人。故事反映了普通人看病贵和看病难、村民办医疗保险难等社会大众普遍关心的问题。角色的经历反映了城市高速发展带来的医疗等转型期的焦虑和问题,折射出普通人失去安全感、十分脆弱的心理特征。根据《2020年中国社会体制改革报告》,2019年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主要工作中的21项重点工作主要围绕解决看病贵、看病难和提升医疗服务能三个方面展开。在看病难方面,重点推进区域医疗中心建设、有序发展医联体、促进社会化办医和“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等;在看病贵方面,主要推进药品集中采购、推进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提升县级医院综合能力等;在提升医疗服务能力方面,主要围绕医疗服务的高质量发展。故事结尾反映出乡村医疗改革初见成效。

故事《天上掉下个UFO》反映了脱贫扶贫与科技相结合的主题。陈思诚导演,黄渤、王宝强、刘昊然主演的这个故事,通过生活在贵州黔南苗寨的农民发明家遭遇记者调查的欢乐故事,展现了贵州山区乡村建设的卓越成果。乡村社会治理是我国社会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施乡村振兴的关键环节。2019年我国乡村治理以脱贫攻坚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主要抓手,全面深化乡村治理改革,建立健全乡村治理体系,乡村治理成效显著。故事结尾反映了因地制宜加强乡村治理建设,创新乡村治理方式,取得一定成果。

故事《最后一课》反映了农村教育和乡村支教的主题。徐峥导演、范伟主演的故事,讲述了望溪村举全村之力还原破旧教室,帮助年迈的教师重拾记忆的故事。通过时空交错视角将真挚暖心的师生之情、乡村发展巨变展现出来,更体现了“扶贫先扶智”乡村教育、乡村支教的重要性。片中范伟扮演的支教教师原型是杭州乡村教师方平尔,一位扎根山区近40年的乡村教师。摄制组从淳安县有关部门了解到方平尔支教的事迹后,在银幕上呈现了这个真实感人的故事。2019年,我国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完善教育协调发展机制。特别重视农村、贫困和边远地区青少年的教育,切实保障平等接受各级各类教育的权益。从故事结尾可以看到目前山区小学新建了学校,教师人数增多,山区孩子上学普及度较高。

故事《回乡之路》反映了治沙造林的主题。由邓超、俞白眉导演,邓超、闫妮主演,讲述了陕北乡党用青春换青山,将400万亩毛乌素沙漠植树造林变成绿洲的故事,致敬治沙造林的英雄。故事塑造了大师姐和乔树林两个人物形象,一个外出打工获得成功但内心热爱家乡,一个坚守家乡造林治沙、心怀理想,最后他们共同治沙造林,建设家乡。2015年国家印发了《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提出多方参与的环境治理体系。2018年3月,组建了生态环境部、自然资源部,加强环境污染治理。政府、社会组织和公众积极参与,健全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市场体系。故事中的主人公代表了成千上万积极参与环境治理、生态保护的社会力量。

故事《神笔马亮》反映乡村扶贫的主题。闫飞、彭大魔导演,沈腾、马丽主演的这个故事,讲述了一个青年艺术家放弃国外深造机会,瞒着妻子去贫困乡村扶贫,反映了小人物的大情怀。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的扶贫开发工作进入了脱贫攻坚的历史阶段。在县域全面实行精准扶贫三年多来,取得了显著成效和决定性进展,消除绝对贫困和区域性整体性贫困方面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补齐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奠定了基础。故事结尾通过马亮的老婆来到这个村庄,让观众看到了新农村建设的美好景象。

三、主旋律电影探索艺术创新

脱贫攻坚和全面实现小康是当前我国工作的重点,电影《我和我的家乡》的艺术创作者们热情赞颂了我国现阶段取得的伟大成就,表现了人们的幸福美好生活,体现了文艺精品意识,取得口碑、票房双赢,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成就了又一个现象级电影佳作。影片在艺术创作上进行了大胆创新。

第一,创作团队题材、机制和效果创新。首先,题材创新。创作团队响应中宣部国家电影局的倡议,创作农村扶贫题材的影片。创作团队深入研究创作题材和创作空间,抓住决战脱贫攻坚中国社会重要的历史时刻,捕捉社会情绪,以喜迎小康“破题”,突出小康社会带给人们的幸福感,以喜剧形式呈现。其次,机制创新。制片方以新颖的组织形式把主旋律题材和优秀创作者有效连接,集合全国优秀喜剧创作力量。导演们到全国各地采风,被取得的伟大成果深深触动,内心感动和产生共鸣,创作了喜剧佳作。再次,效果创新。影片创造出强烈的共情感和共鸣感。影片通过五个小人物的故事反映家乡建设的大主题,让观众对小人物感同身受,对国家强大感到自豪和幸福,实现了人、家、国的集体共鸣。

第二,人物塑造和故事叙事创新。人物塑造和故事叙事真实可信,亲切感人、风趣幽默。首先,故事内容来源真实生活,再经过艺术加工,使观众感到真实可信。通过讲述小人物的家长里短反映宏大叙事,反映国家民族的大梦想,让观众感到贴近生活。其次,故事叙事亲切感人。虽然影片反映脱贫攻坚、致富小康的主旋律题材,但是没有政治说教,而是注重故事情节和细节,表达人物个性,营造喜剧氛围,表达对家乡真挚情感,让观众产生共情和共鸣。再次,人物和故事风趣幽默。影片以喜剧形式,欢乐搞笑,笑中有泪,泪中有感,使观众对伟大祖国产生了崇高敬意和深厚情感。

第三,国庆档电影类型创新。《我和我的祖国》《我和我的家乡》等电影标志着国庆片类型的探索日趋成熟。首先,模式形成。由领导部门命题,电影导演和演员集体创作,以拼盘形式呈现,具有独特制作模式。其次,爱国情感表达。国庆片类型反映了对祖国、故土、家乡的深厚情怀,对家人、亲人、师长的感恩情感,对美好生活的强烈热爱。再次,集体仪式。国庆佳节观看国庆片,将个体与集体、个人与国家紧密联系在一起,唤起人们对家园的集体记忆,凝聚大众的情感,产生强烈共鸣,形成对祖国、家园、故乡的敬意。

四、小康大片唤起大众共鸣

电影《我和我的祖国》《我和我的家乡》取得市场和口碑双赢,反映了当代中国电影主流创作者的艺术观念的文化自觉,创作出既能满足观众娱乐需求、社交需求,又能满足观众心理需求和情感认同的电影佳作。电影《我和我的家乡》里的五个故事,反映了普通人的亲情、爱情、师生情、家乡情和家国情,引起观众强烈的情感共鸣。

第一,表现爱国主义情怀。国庆片的诞生和中国社会环境、世界发展局势密切相关。新中国成立70多年,随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大国崛起,爱国主义精神内化和深入到每个普通人心里,反映家国情怀和民族记忆的电影契合了观众的心理需求。电影《我和我的家乡》将个体与集体紧密联系在一起,实现了强刺激、强共鸣、强共情的喜剧艺术效果,具有较强的爱国主义宣传价值。

第二,反映对家乡的热爱。电影《我和我的家乡》用家乡的审美方式把人们内心的感性和对家乡的情感呼唤起来,这也是大众集体的心理需求。无论在中国传统文化还是现代社会中,家乡都具有特殊意义。影片中五个故事的主人公以不同的方式建设家乡,因为他们心中都有对家乡特有的乡土情结,饮水思源,落叶归根,为家乡建设贡献力量。影片给观众带来家乡的情感慰藉和心理补偿,是影片打动人心的一个重要原因。

猜你喜欢
家乡
我的家乡
未来的家乡
我的家乡
家乡
十年后的家乡
夏天的家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