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勇 李青梅/Li Yong Li Qing Mei
2019年夏天,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以下简称《哪吒降世》)引爆影坛,以高票房陆续登顶国产动画电影票房多个类目冠军,没过多久便成功跻身国产电影“30亿票房俱乐部”,上映后不足三个月,在2019年10月10日以49.7亿元的票房成绩位列总票房排行榜第二位,至今未被打破。除了票房成绩亮眼,《哪吒降世》的口碑也居高不下,豆瓣评分达到8.5,猫眼评分高达9.6,如此亮眼的成就令其被业界评为新的“国漫之光”。《哪吒降世》的彩蛋中呈现了电影《姜子牙》获罪的一个片段,由此拉开了这部电影的火热宣传。但遗憾的是,由于新冠肺炎疫情无情暴发,《姜子牙》由2020年春节档推后至国庆档,因而可以毫不夸张地讲,《姜子牙》是在万众期待中上映的,然而综合票房(截至2020年11月1日,电影上映32天,收获票房15.82亿元)和口碑(豆瓣评分6.9,猫眼评分8.3)表现而言,显然该电影是令部分观众“失望了”。综合而言,观众对《姜子牙》的评价“有爱有恨”,两极分化现象明显,这与《哪吒降世》不无关系。究其原因,两部电影都以我国明代小说家许仲琳所著的一部中国古代神魔小说《封神演义》为创作蓝本,不同的是,《哪吒降世》对原著做了部分承袭,改编后的电影故事老少咸宜,其诙谐的叙事风格和亮丽的视觉色彩非常适合合家观看,呈现一定的“低幼化”特点;《姜子牙》却着意于寻求剧本立意上的革新与突破,对原著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编,一方面对原有的人物形象、人物关系乃至世界观进行了解构重组,另一方面又别具匠心地把电影价值观定调为现代社会价值观,将电影打造为一部寓意深刻的“去低幼化”成人寓言,展现了一个相比于《哪吒降世》更为严肃、成熟、黑暗的故事。由此看来,喜爱《哪吒降世》这部电影的观众同样喜欢《姜子牙》的概率就比较低,而不少人正是受到《哪吒降世》的彩蛋的吸引才选择看《姜子牙》,这便解释了《姜子牙》口碑不佳的原因。这便说明,即便《姜子牙》这部电影当前的口碑与票房不甚理想,但仍旧不能改变其寻求创新的初衷,且细细剖析电影便可发现,其情节美学的呈现、美轮美奂的视觉设计、新颖的立意与主题、出其不意的叙事风格等展现的魅力都透露着深刻的美学价值,这为我国动画电影的全面崛起和永续发展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
情节源于叙述性文学作品,其应用于电影中表现为基于事件的因果关系生发的组织形式。德国影评家圣巴特克将情节美学视为“美学在影视作品中的最高端展现”。具体地,情节美学指的是采用精巧的情节安排打造令观众出乎意料而又情理之中的故事发展模式。因此,情节美学下,电影情节的设置既应奇巧且不失合理,还应体现文化之积淀、自然之美感乃至人性之光辉。
在古典文学名著《封神演义》中,“封神”是全书的结尾,然而在电影《姜子牙》中,“封神”却是故事的开始。电影伊始展现的是封神大战10年后,静虚宫因伐纣有功受到世间尊崇,姜子牙功勋卓著,世人敬仰,引领诸神本是众望所归,然而却在苦寒之地——北海古战场孤独垂钓,身形落寞,随后电影以一组回忆为观众一一解惑。原来,在封神大战结束后,姜子牙领师尊之命斩杀祸世狐妖九尾,不料在九尾体内看到一个无辜少女的元神,虽然师尊称之为狐妖幻象,但姜子牙却为了那位少女免于与狐妖一起神形俱灭而不惜违抗师命擅自揭开九尾封印,差点酿成大乱,姜子牙因此被师尊封印神力并贬至北海,并称待其不再执着于狐妖幻象自能重回静虚宫。然而10年之后,姜子牙仍不肯认错,直到一位自称要寻找阿父的少女小九出现在北海,被姜子牙认出她就是当年被狐妖藏在体内的无辜元神,一个由师尊一手策划的惊世“阴谋”才逐渐浮出水面——原来狐妖祸世不过是师尊的刻意为之,无论是狐妖还是姜子牙,都不过是师尊的一个棋子,而狐妖祸乱世间的主因竟是为了登天封神而与师尊达成的一场交易……由此可见,该电影描画的实质上是一场出人意料的“封神后生活”,是对传统角色“姜子牙”乃至原著中几组读者印象中根深蒂固的人物关系加以解构与重建的戏仿过程,既不至于使观众感到陌生和难以理解,又吊足了观众的胃口,甚至以详细阐释了师尊筹谋封神大战乃至狐妖九尾之恶的原因形成了逻辑自洽,以此促成的情节美学不言而喻。
《姜子牙》在视觉设计的细节方面可谓“四年磨一剑,一朝露锋芒”。《姜子牙》的制作团队为了追求优质的画面质感和画风协调性,不惜花费重金创造性地以手绘的方式绘制了电影中出现的所有材质,累计设计场景概念图2317张,单个场景平均迭代70余次,力求使颜色、材质、光线等形成统一的视觉风格,从而以此成就了一个令人震撼的平静之下波涛暗涌的封神世界。在美术表现上,电影创作团队选择了二维与三维相结合的展现方式,其中的二维段落虽然在电影中呈现不多,却耗费10个月之久,设计出了极其复杂的造型、分镜和动作。据统计,电影中二维段落中的部分单一画面图层竟超过600个。如此匠心独运下生成的二维动画开篇值得称奇,令人眼前一亮:归墟场景洁白肃穆,惊艳夺目之余又不失高处不胜寒的冰冷气息,皑皑白雪覆盖中的北海之地破败荒凉,而翩跹飞舞的神鸟却又带来温暖和希望……如此刻画,不仅气势逼人,用色大胆,视觉张力也十分饱满,不禁令人拍案叫绝。电影在三维动画展现上更是夺目绚丽,其在大量借鉴中国传统绘画艺术风格的基础上,引入东方气、空、玄的概念打造了一个融合了中国上古传说和《山海经》中诡谲的异兽世界的中国神话图卷,画面美感强烈而独特。其中令人叹为观止的场景数不胜数,比如昏暗神秘、斑驳陆离的幽都山,霞光温暖却暗藏玄机的归墟,等等。电影着意刻画的封神世界不但波云诡谲,惊艳唯美,更为姜子牙凭一己之力对抗不公的电影立意提供了与之匹配的恢宏背景,从而很好地达到了艺术忠于电影内容的美学追求。
新中国成立以来,直至71年后的当下,囿于文化部提出的 “美术片以少年儿童为服务对象”的指导方针,14岁以下人群仍为国产动画电影的主要群体。虽然新世纪以来,伴随外国商业动画的大量引入加之市场培养,国产动画吸引了不少成年人观影,但囿于其电影题材,多数国产动画仍透露出强烈的低幼化特征,成年人始终难以成为国产动画电影的观影主力军。鉴于此,电影《姜子牙》的上映可谓打破了这一局面,虽然不少抱着观看合家欢电影心态的观众在观影后予以差评,但是这部电影刻意规避低幼路线转而向社会深度的立意探索不失为一次向传统电影边界线的挑战,勇气可嘉。
《姜子牙》的电影故事以角色间的互动展现了多重价值观的碰撞,最突出的是以一己之力与师尊公然对垒的姜子牙。电影伊始,他因狐妖九尾体内有一无辜元神遂没有果断斩杀狐妖被遣至荒凉的北海思过10年,在未探明真相前,他始终不肯承认自己有错,此时的他虽然不解为何师尊将九尾体内的无辜元神解释为狐妖幻象,但仍旧相信且尊敬师尊,他的质疑实质上针对自我的;之后,当与那个无辜元神相像的小九出现在北海,他不顾师尊禁令执意踏出北海追随小九找寻真相,二人在幽都山遭遇狐妖九尾,九尾言明它与小九相连的宿命锁为师尊所系,姜子牙因此对师尊产生怀疑,前去静虚宫质问师尊,师尊告诉姜子牙,“舍一人而救苍生”,便是神的宿命,姜子牙反问“不救一人何以救苍生”,并决定从此不入封神榜,重归凡人,救下每个眼前之人。听了姜子牙想法的师尊告诉他宿命锁唯有转世可解,姜子牙再一次相信了师尊,将小九带至可以转世的归墟,原本以为小九可以以此为起点告别痛苦开启新生活,不料归墟乃是师尊的又一个阴谋——归墟实质是关押被诛杀的狐妖后代的地方,小九踏入归墟不是走向新生,而是堕入另一个阴狱。尔后狐妖言明,当年的师尊为了取得大战的胜利,允诺狐妖如果能够助他一统三界便让它封神登天,可见,一切只是师尊的一场阴谋,而师尊却始终以拯救苍生为借口满足一己私欲,为了掩盖罪行不惜迫害无数的生命,俨然一个道貌岸然的伪君子形象。此刻姜子牙的信念彻底崩塌,愤然砍断天梯,断绝了天界与人类之间的联系之路……电影以此抛出了一个两难悖论——救一人还是救苍生?姜子牙做出的道德选择的背后,体现的是对体制、对公权力的反思和出逃,可以归结为一个绝对的理想主义者的自我怀疑。因此,电影借由姜子牙这个人物角色表达的正是公正理念争辩的哲学化展示转化而来的反乌托邦式的政治寓言,即“电车难题”(1967年菲利帕·福特发表的《堕胎问题和教条双重影响》中被首次提出)的具象化彰显。“电车难题”是一个广为人知的思想实验,源于伦理学领域。这个实验主要用于驳斥批判伦理哲学中的主要理论,其中以批评功利主义为最多。《姜子牙》这部电影的立意与主题与之不谋而合,电影的哲学思辨之美由此彰显。
毫不夸张地讲,《姜子牙》对传统人物角色的解构与重建是一次对传统二元善恶价值观的破局,不同于《哪吒降世》中热血直观的“我命由我不由天”的价值观,《姜子牙》发出的是“不救一人何以救苍生”的恢宏深问,达成的是对信念、自我价值、体制的全面审视。《姜子牙》在票房表现上虽然远不及同样为“封神系列”的《哪吒降世》,但引发的深刻讨论却更加发人深省。其勇敢的表达表明了创作团队做全民动画的坚定决心,不失为一种国产动画电影创作的大胆尝试甚至振兴我国动画产业的重要财富,具有深刻的美学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