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荔鑫 喻国伟
梵高和莫扎特,久远得像是一个谜,后人不停地在历史中寻找有关于他们的痕迹,想要拨开厚重的灰尘,把他们带到这个未来的时代。电影是一种视觉艺术,它源于生活却高于生活,影片中不少的情节都经过了再创作,只能努力无限接近真实的梵高与莫扎特。但无论怎样,电影通过演员的演绎和场景的还原使这两位艺术家鲜活了起来,像是在和人们对话。
极致的深蓝、明艳的橙黄,还有一张残耳的自画像,这大概是梵高留给后人最清晰的印记了。亨利·托马斯说过:“梵高相信绘画的使命不应该是构图而是色彩,色彩不该是静止的,应该活动且有生命”,在梵高绚丽的画作下其实是无尽的孤独和对生命热烈的向往。
梵高的故事就用梵高的画来讲。导演多洛塔·科别拉采用将梵高的画作运动起来的形式,把故事带到人们面前,也把梵高带到人们面前。作品的形式是很吸引人的,虽然是一部油画动画电影,流畅度却很高。影片从一封送不出的信讲起,梵高在去世前给弟弟写了最后一封信,而此时弟弟也已经去世,邮差让儿子把这封信送到梵高弟弟的遗孀手上,于是阿尔麦踏上了寻找梵高生活轨迹的道路。
整部电影的代入感非常强,观众仿佛就是那个信差的儿子,在和电影中的每个角色交谈,听那些梵高的故事。听他曾经因为受几个孩子欺负,被逼进了疯人院;听他温柔地抱起小女孩,耐心地教她画画并一再的强调“她没有打扰到我”;听他会开心望着跑来偷吃他午餐的乌鸦出了神,听他与医生的女儿朦胧的爱情。然后慢慢地走进梵高的世界,被感染、被感动。
昙花一现,美丽而短暂,梵高的一生是窘迫而孤寂的,尽管后世对他的称赞如同推上了神坛,可他终究听不到这些声音。他被贴上了太多的标签,疯子、天才、先驱,这些标签像是给梵高套上了一个又一个的枷锁,杜撰了一场又一场的传奇。然而梵高的魅力在于他的不反驳,又或许在那个时代根本没有人愿意去听他的声音。他从不抱怨自己在画画上所受到的非议,“一件事情越难就越能说明他存在的意义”“只有时间能证明我的成绩”对所爱之事绝对的热忱忠诚,使梵高在画画这条艰难的道路上坚持着。
他真的疯了吗?《至爱梵高·星空之谜》这部电影并没有告诉人们答案,人们只看到了一个极致热爱,热爱艺术热爱生活的画家。
《莫扎特传》是1984年出品的传记类电影,由米罗斯·福尔曼导演。影片从宫廷作曲家萨利埃里的讲述开始,叙述了音乐家莫扎特的一生。用对手的视角讲述莫扎特的故事,不仅将萨利埃里的无能妒忌和莫扎特的才情不羁形成了明显的对比,更突出了莫扎特在后人心中的分量。该影片在1985年斩获了奥斯卡八项大奖,是传记类电影的一部力作。这部电影经过导演的再加工,将萨利埃里塑造成反面形象,虽然与真实的历史有所不符,却增加了影片的对立性,更加突出了人性。
影片初始时的莫扎特是一个明媚风流的少年形象,随心所欲地炫耀着自己的天赋,殊不知这些肆意的举动早已被有心之人记下,日日积攒。萨利埃里的梦想是成为优秀的音乐家,可就在他享受梦想实现的成果时,天才音乐家莫扎特的出现打乱他原本荣耀的生活,自尊心受到打击的萨利埃里在未来的日子里处处给莫扎特使绊子。莫扎特悲剧的一生,除去时代的黑暗和小人的布局,还有莫扎特自己和家人的亲手葬送。
能将莫扎特的那么多作品融入一部电影里,《莫扎特传》已经是一部视觉和听觉上的盛宴了。电影的配乐是没有瑕疵的,毕竟所有的音乐都出自天才音乐家莫扎特。
用绘画讲述美术家,用音乐讲述音乐家,影片中的音乐不仅与剧情相呼应,而且串联起了莫扎特的一生,从一个开朗自由的神童开始一步步被逼向死亡。
叙事分析。传记类的电影主要讲述历史人物本身真实的事迹,不能凭空虚构,所以此类电影与其他类别的电影相比,剧情相对就显得相对平淡了些。《至爱梵高·星空之谜》和《莫扎特传》都是以回忆的方式讲述,用第三人称的视角来叙述,而两者又有些许不同。
《至爱梵高·星空之谜》是以插叙的方式来回忆梵高死前6周所发生的事情,通过碎片化的故事一点点地探索着梵高突然死亡的原因。影片在讲述梵高生前的事情的时候,将画面处理成黑白色,与现实的时间线区分开来,向观众说明这是曾经的事情。黑白色的画面更显压抑,侧面反映了梵高生前时光并不是色彩明媚的,而是黑暗与挣扎以及对未来的恐惧。
而《莫扎特传》采用了倒叙的叙事手法,从莫扎特亦敌亦友的宫廷乐师萨利埃里的讲述,展开故事。由莫扎特还不及钢琴高的儿童时期开始,按照时间顺序向人们娓娓道来。影片的开始,在萨利埃里向他的父亲说明自己想如莫扎特一般的时候,他的父亲说“为什么?你想当马戏团的猴子。”天才神童在这些达官贵人的眼中就是一个猴子,他们的掌声不是赞赏而是戏谑,就像是看了一场精彩的马戏而已。莫扎特和那个时代彼此互不原谅,一步步地走向了悲剧。
两部影片在角色设定方面有着相似之处,那就是对立人物的安排。在影片中,人们总能感受到有一条无形的线将两个相隔百年的人联系在一起。就像奥特曼和小怪兽、海绵宝宝和章鱼哥、熊大熊二和光头强,每个主角身边都有一个与他相爱或相杀的存在。梵高和莫扎特身边就有这样的一个人,在支持他们的同时也葬送了他们。在邮差儿子与加歇医生展开对话时,突然发现加歇之于梵高与萨利埃里和莫扎特是如此的相像。一个唯一能懂自己欣赏自己的知己,却也是身旁最危险的存在。
加歇与萨利埃里一样,都在某个领域有着痴迷的喜爱——绘画和音乐。然而,在那个时代下的英雄不是他们。他们一边支持着英雄以此来满足自己对某种天赋的渴望,一边恨,恨那天赐的才华不曾属于自己。
梵高和莫扎特是寂寞的,所以当他们找到一个可以理解他们疯狂的人后,就像抓住了一个依靠,然而,这份依靠并不真心。加歇和萨利埃里也是可悲的,因为他们有多嫉妒就有多爱,人性的着迷点在于它的真实,在于它的挣扎和扭曲的可能性。加歇和萨利埃里破坏了梵高和莫扎特,也间接带走了自己的梦想。
情感分析。影片在讲述低沉的悲剧性的同时也表达了高调的热爱。在《至爱梵高·星空之谜》中电影的开场是长达3分钟的音乐,交代制作团队和影片的背景。渐渐地,背景音乐变成了吟唱,伴随着吟唱故事开始了,以沉闷悠扬的音乐开场似乎注定了影片的悲剧。梵高的人生是一段传奇,在人们的眼中,他是一个绘画天才,是一个怪人,是一个会割掉自己耳朵的疯子。可是在这些表面下是热爱,他热爱一切的生物,生命对它来说没有什么微不足道、高低贵贱。不过再坚强的人也会被生活击倒,世人的冷漠与生活的压力让他最终倒在了枪口下。“我要是像别人一样就好了”《至爱梵高·星空之谜》中梵高在临死前缓缓地说出这句话。或许在他的人生中,曾不止一次地尝试着融入这个世界,然而他好不容易鼓起的勇气在现实的无数次打击下渐渐消失在了时光里。
而莫扎特,他是那样一个自由的少年,虽然呈现给观众的是嘻嘻哈哈的样子,但对待音乐却是百分百的专注,即使游走在权贵之间也仍然随心地作曲,不允许对音乐的一丝丝亵渎。《莫扎特传》结束在了《安魂曲》上,沉重的乐章也为莫扎特的故事画上了不算完美的句号。
《至爱梵高·星空之谜》和《莫扎特传》在尊重真实性的同时,重点突出了两位艺术家的人生态度与悲剧命运。他们被誉为天才,一个性格孤僻一个活泼不羁,一个用色彩说心情,一个用乐符讲故事。天才爱这个世界可是这世界是否也能回馈给天才同样的爱?生时不被热爱,死后却被惋惜。如果声音可以持久回响,如果画卷会永不褪色,那么,希望这个时代的心情可以超越时空,传递给你——孤独的天才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