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鑫
(湖南师范大学 音乐学院,湖南 长沙 410000)
2017 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指出:“丰富拓展校园文化,推进戏曲、书法、高雅艺术、传统体育等进校园,实施中华经典诵读工程,开设中华文化公开课,抓好传统文化教育成果展示活动。”《意见》通过提出种种方案,来深化人们对于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引起了各行各业的关注,全国各地各级学校更是在如火如荼地举办经典诵读活动。
近年来,伴随着传统文化的复兴潮流,经典诵读肩负着将传统文化融入现代社会,让传统文化更好地传承下来的重大使命。经典诵读在教育领域更容易组织,学校也理所当然地成为了经典诵读的主要“栖息地”。作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国学经典蕴含着深刻的美学思想和教育理念,在当今社会仍然具有指导意义。
国学经典蕴含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在我们当今多元文化的社会仍具有开发价值,是实现立德树人教育目标的重要资源。“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林崇德教授指出:“立德树人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核心所在,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本质要求。”在音乐教学中融入经典文化诵读,能够发展学生的文化理解能力,使学生了解中华文化的精神内涵,坚定学生的文化自信。
学科综合不仅仅是基础教育发展前进的需要,也是教育变革的必然趋势。各个学科之间相互交流借鉴,可以做到课程资源的整合,学生也能从中得到更多的益处。《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 年版)》指出,不仅要探索音乐与其他艺术之间的联系,而且要探索音乐与艺术之外的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音乐教学中融入经典诵读是对学科综合的一个新探索,突破了艺术领域之间综合的限制,对于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深远的意义。
在音乐课堂中加入相关的经典文化诵读,可以使学生在接受音乐教育的过程中,既得到知识与技能的培养,又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在音乐实践活动中,将经典诵读有机融合进来,可以有效利用经典诵读之势,营造浓郁的音乐活动氛围。这种活动通过音乐的形式,不仅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音乐,而且能够使学生感受到隐藏在音乐符号中的文化内涵,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与教育。
本部分将以洛阳市部分学校的经典诵读教学活动为例,对小学音乐教学融入经典诵读的现状与问题作出分析。
1.主题思想——传承河洛文化,共筑中华文明
在调查中发现,无论是在学校日常教学活动中,还是在各种比赛和展演活动中,洛阳地区的经典诵读都重点突出洛阳元素,展现河洛文化。例如,2016 年洛阳市教育局举办的展演活动主题为“诵读经典 传承文明 净化心灵 滋养人生”。洛阳市第十四中学的作品《诗意帝都》融入了古风流行歌曲《礼仪之邦》、《诗经》中的《关雎》篇章、曹植《洛神赋》片段和鲍照的《代陈思王京洛篇》,作品各段落衔接处分别加入了齐唱、礼仪表演和舞蹈表演。洛阳市第十四中学校长徐冠平强调:“诵读这些经典篇章,意在引导学生关注内在美,提升综合素质。”
2.表现形式——歌舞相伴,琴瑟和鸣
各种各样的表现形式,展现了各个学校的创新思维。在教学中,融朗诵、歌唱、舞蹈、器乐于一体的表现形式,体现了对综合素质的关注和培养。例如,洛龙区龙城双语初级中学的《将进酒》,完美地融入了古筝伴奏和舞蹈;洛阳市第五十六中学的《洛阳颂》,创造性地加入了洛阳独有的河洛大鼓表演和舞蹈;宜阳县艺术学校的《曹操诗三首》——《观沧海》《龟虽寿》《短歌行》,不仅加入了独唱与合唱的表演方式,而且在服装道具与伴奏方面颇有用心,做到了真正意义上的融合。宜阳县艺术学校校长方灵杰谈道:“经典诗词是中华文化宝库的瑰宝,经典诵读可以净化人的心灵,提高人的品质,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
3.教学效果——寓教于乐,潜移默化
在课堂中,教师能够变换音乐形式,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帮助学生理解作品的含义,做到寓教于“乐”(指音乐)。例如,洛龙区龙城双语初级中学白玉静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会通过陶笛、古筝、中国鼓等乐器为作品伴奏,烘托出浓郁的艺术氛围。白老师说:“学生在课堂中能够在音乐的引领下,主动体会文学作品的意境,而不需要过多的言语解释和被动灌输。”这种课堂,由于有了音乐的加入,更容易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避免了单调枯燥的学习方式,促进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1.学生文化理解程度不深
由于低年级学生识字较少、知识储备有限,而经典诵读的内容以文言文为主,会出现大量的生僻字词、通假字以及一些典故,学生难免对其中的一些字词感到陌生,更别说知道它们的意思,即使读音准确,学生也不能够理解诵读内容的内在意义。例如《龟虽寿》“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中的“骥”和“枥”,学生在没有教师讲解的情况下,就不知道是“千里马”和“马槽”的意思;“盈缩之期,不但在天”中的“盈缩”和“但”,学生也不知道“盈缩”是指“人的寿命长短”,“但”是“仅仅”的意思。
2.教师文化传承意识不强
在调查中发现,大多数教师不能够将作品深层的内涵讲授给学生,而是过多地强调读音、韵味和旋律的重要性。学生也只是掌握表面的含义,不能够根据语句的内涵联系生活实际,不能做到知行合一。仍然以《龟虽寿》为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朗读、背诵、默写都没有问题,但是如果问学生这首诗讲述了什么样的故事,告诉了我们什么样的道理,学生就一脸茫然了。这种现象在中小学课堂中非常普遍,学生表面上学得不亦乐乎,教师看着也不亦乐乎,实际上却失去了教育的意义。
1.课堂音乐教学
课堂音乐教学是中小学音乐教学最常见的形式,也是最基本的形式。那么,如何在课堂中融入经典诵读呢?最直接的媒介就是课本,在全国范围内普遍使用的人民音乐出版社和人民教育出版社两个版本的中小学音乐课本都是开展经典诵读活动的优质资源。例如,作曲家将古诗词如《咏鹅》《游子吟》《江雪》《春晓》等,与明朗向上、易于学生演唱的旋律相结合,适应了各个年龄阶段的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更易于学生接受。
2.课外音乐活动
小学生处在音乐素养发展的初级阶段,课外音乐活动可以给学生提供更多体验与感受音乐的机会,激起学生的音乐学习欲望。朱咏北、王北海主编的《新编音乐教育学》强调:“课外音乐活动是学校的音乐教师在音乐课堂外,对学生实施的各种有计划、有组织的活动,是中小学生课余时间在学校内进行的音乐活动。”相对于课堂音乐教学来说,课外音乐活动更加灵活、开放,没有教材、时间、地点的限制,教师可以根据时代潮流,选择学生喜欢的形式对学生进行教育,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丰富音乐教育形式,发展学生创新思维。
3.校园文化建设
校园文化体现在学校的校风、学生的学风上,好的校园文化能够在无形中引导学生朝着积极的方向发展,培养学生向真、向善、向美的素养。校园文化建设对于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合作能力有着独特的作用,使学生在没有教师的指导下,独立思考问题,发现新事物,激发学习兴趣,更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例如,在物质文化方面,学校可以在校内增加一些古文书籍、古人肖像和古风雕塑等;在精神文化方面,学校可以创办经典诵读的社团,举办一些比赛等,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1.教育性、审美性原则
既然是在学校对学生的教育,那么教育性必不可少,在选择教学内容时,一定要具有教育意义。对于中华传统文化中蕴含的哲理性内容,教师要将其转化为学生能够理解的形式传达给学生,只有这样,才能达到以美育人的目的。音乐教育最主要的功能就是审美功能,美国音乐教育家雷默在《音乐教育的哲学》中指出:“在一切与艺术交互作用的教学中,都应当谋求审美意义。”在音乐教学中融入经典诵读,审美性仍然处于首要地位。音乐教学应当以音乐为主线,贯穿教学的全过程,音乐艺术具有怎样的价值与特点,音乐教育就具有怎样的价值与特点。
2.艺术性、综合性原则
音乐是一门艺术,教育也是一门艺术,这就要求教师思考要以怎样的教学手段来达到音乐教育的目的。音乐教育没有固定的模式,教师要充分发挥职业创造性,善于反思,在教学中达到“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的境界。在音乐教学中融入语文学科的经典诵读,体现了不同学科之间的综合。上好这样一节课,实际上对教师的挑战非常大,这要求教师不能只具备基本的音乐教学技术,还要具备相关的文学理解能力。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在课堂中,通过音乐促进学生理解经典文化中的内涵。
3.灵活性、开放性原则
随着时代的变化、科技的迅猛发展,多媒体、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高科技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无疑给音乐教学带来了巨大的影响。教师要跟进时代发展的步伐,努力学习这些新科技,选择更加灵活简便的方式来促进学生对音乐的体验与理解。过去受到各种条件限制,教学资源极其缺乏,如今拥有丰富的课外教学资源,我们的教学自然不应仅仅局限于课堂和学校之内,比如,可以组织学生去博物馆、图书馆查阅观看相关文物和古籍文献,了解相关历史背景,或者去剧院观看一些根据古代经典故事改编而成的歌剧、话剧等,从而拓宽学生的文化天地。
在音乐教学中融入经典诵读,为学生传授国学经典中的智慧,易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理解传统文化。至于具体的融合方法还有待教育者不停地研究与探索。二者结合的方法不能生搬硬套,其相融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发展。音乐教学融入经典诵读,将顺应新时代课程改革的要求,对于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