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乐作品《春思曲》的艺术特征分析

2021-11-14 11:14庞海霞张茜语
戏剧之家 2021年23期
关键词:黄自乐段乐句

庞海霞,李 艺,张茜语

(中北大学 艺术学院,山西 太原 030003)

一、引言

黄自的艺术歌曲所追求的是民族化,蕴含着相当浓厚的中国哲学思想。黄自先生许多具有代表性的艺术歌曲都是西方作曲技巧与中国传统作曲技巧相结合的产物,如《花非花》《天伦歌》《南乡子》《思乡》等,其中,《春思曲》是黄自所创作的众多艺术歌曲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本文从《春思曲》的歌词语言、钢琴伴奏、曲式结构、演唱技巧等方面来进行具体的分析和研究,分析如何更准确地把握黄自艺术歌曲的情感韵味,从而使中国的艺术歌曲更好、更深地被挖掘和传播。

二、《春思曲》的创作背景

黄自,字今吾,江苏川沙人,如今属于上海市。他是我国20 世纪30 年代作曲家与音乐教育家的重要代表,是中国近代音乐新纪元的开拓者,是中国早期音乐教育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他的西方作曲技巧是在美国欧伯林学院及耶鲁大学音乐学校学习的。回国后,他将自己在西方学习到的近代专业作曲的理论系统地传授给中国的学子。黄自喜欢对音乐教材进行编创,与韦瀚章等同时代的人共同编创了《复兴初级中学音乐教科书》等一些与音乐教育专业有关的书籍。

韦翰章是与黄自同一时期的诗人,典雅精致、清新脱俗、富有韵律美和意境美都是他的创作风格。《思乡》《花非花》《春思曲》等作品的歌词都是韦翰章先生所作,《春思曲》这首歌的歌词还具有古典诗词七言律诗的韵味。曲作者黄自非常青睐韦翰章的诗词,《春思曲》是黄自先生根据韦翰章的这首诗词的韵律而创作的,他进行了十分大胆的构思和精心的设计,将西洋作曲技法与中国民族五声调式融会贯通,强调诗词意境和音乐曲调的完美结合,并且与钢琴伴奏相结合。《春思曲》在黄自的笔下旋律清丽婉转、细腻抒情,钢琴伴奏与诗歌完美契合,提升了这首歌曲的音乐美感,也达到了最佳的艺术效果。韦瀚章创作的诗词简约婉转,极具内涵,读起来也朗朗上口,情绪起伏较大,读来意趣盎然。

三、《春思曲》的艺术特征

(一)钢琴伴奏分析

钢琴伴奏声部是艺术歌曲的三要素之一,黄自的艺术歌曲的钢琴声部非常精彩。虚实结合是中国的传统艺术所关注的,而黄自在以诗词为主要创作的艺术歌曲中,钢琴声部也采用了虚与实相结合的手法,使得钢琴声部更好地衬托出了整首作品所要表达的意境美。

《春思曲》的写意性与写实性主要体现在钢琴伴奏与歌词的结合上,开始伴奏左手不弹,并且标记了“piano”弱起以及“sempre deli cato”始终保持很弱的记号。从第二小节开始,右手仍然像前面一样,保持平稳,但它的进行是在逐渐做二度级进的下行,左手主旋律的进入,使歌曲的情、景、人融为一体。右手以均匀的三连音模仿淅淅沥沥的夜雨声,并且一直保持到第一段结束,而第一段的歌词恰好也是在描写这种夜晚淅淅沥沥的下雨声。所以伴奏者在弹奏时指尖要适度绷紧,但是手腕保持放松、松弛的状态,才能弹出夜晚雨声的颗粒感与连绵不断的感觉。而在诗歌中“雨”这个元素本身就表达了忧愁焦虑的感情色彩,第一段的钢琴伴奏的右手部分不能弹得太强、太突出,需要重点突出的是左手的旋律。

歌曲的第二段与最后一段都是写意性的部分。第二段歌词表达出的是一种忧伤惆怅的心情,钢琴的右手部分是十六分音符回旋式的分解和弦琶音,音乐织体变得更加密集,与左手上下起伏的大线条配合在一起,表现出一种烦躁、迷失的情感,歌曲的情绪变得更加高涨。此时歌曲中描述的女子正好是在借景抒情,情绪无可奈何却又急切。此段右手的十六分音符的分解琶音不需要弹奏得非常清楚,但也要清晰地弹出和声的变化走向,左手的大线条起伏的旋律线要弹得连贯,以便表现出歌曲想要表达的情感。

最后一段则重点表达了《春思曲》的主题——忆郎,第19 小节的左手的重音其实就是为了表达歌曲中女子思念郎君时急切的心理反应,所以必须重点强调此段左手的重音。全曲的尾声又是夜晚中模仿雨滴声响起的三连音,与歌曲的开始形成呼应,也是作者在描写歌曲中女子回到了现实中的情感。

(二)曲式分析

《春思曲》是变化再现的单三部曲式结构,该歌曲层次清晰,结构工整,旋律流畅、简洁,三个乐段既独立存在又相互联系。

第一乐段(1-10 小节)是复拍子,此段落的调式是以d 自然小调与d 和声小调为主。d 小调的运用巧妙地与歌曲第一乐段所描述的主人公对郎君相思的悲伤而又浪漫的情感色彩相呼应。第一乐段分为两个乐句,1-5小节是第一乐句,歌曲一开始就标有“缓慢地、舒缓地(Adagietto)”的表情记号以及p(弱)的力度记号,在歌曲的前奏处就以均匀细腻的柱式和弦的三连音的节拍和小三度音程做弱的力度处理,与歌曲中细雨滴答地落在石头上的情景相结合;6-11 小节为第二乐句,此乐句是歌曲第一乐句的变化再现,与歌曲开头旋律相似,进行到歌曲的“浅”字时调性发生了明显的变化,f 小调的和声色彩在第8-10 小节开始出现,加入“rit”的音乐记号,做渐慢处理。

第二乐段(11-17 小节),这是一个调式调性丰富的乐段,11、12 小节是色彩明亮的F 大调,13、14 小节为色彩悲愁、哀伤的f 小调,15 小节为宫廷般辉煌的E大调,16、17 小节为#c 小调。大小调频繁转换,第二乐段歌曲的情感色彩是变化鲜明、欢欣明快、黯然忧郁的。第11-12 小节开始进入明亮的F 大调,歌曲所表达的情绪也变得比较明朗,推动了歌曲的发展。第二乐段同样由两个乐句组成,第二乐段的第一乐句是11-14 小节,同主音大小调转化,第二乐段的第一乐句的变化再现是14-17 小节,此句与前面不同,运用的是关系大小调的转化。开头表情记号为“piumosso”,直至第16 小节都应该做加快的情绪处理,“过画栏前”这句歌词的表情记号为“rit”,此句做渐慢处理。

第三乐段(18-25 小节),此乐段共三个乐句。从歌词的“忆个郎”开始,节奏和旋律变得更加急促,情绪变得比之前更加激动,节拍由之前平稳的12/8 拍变为9/8 和12/8 反复交替。18-19 小节为第三乐段的第一乐句,表情记号为“atempo”,意思为回原速。旋律线呈拱形“⌒”进行,与歌曲的前一个乐句相比,在节奏上由原来的“rit”变得急促紧张起来。20-21 小节为歌曲第三乐段的第二乐句,此句的进行方式与第一乐句相类似。21-23 小节为歌曲第三乐段的最后一个乐句,歌曲往下进行的旋律线渐渐恢复了平静,意味着情绪激动的女子即将回到现实生活当中;24-25 小节为全曲的最后一句,即结束句,钢琴伴奏是全曲第一乐段第一乐句的变化再现,运用了柱式音型的小三和弦照应歌曲的开头。

(三)演唱技巧

这首作品的部分歌词是七言律诗的格调,是4+3 的结构,如前两句:“潇潇夜雨——滴阶前,寒衾孤枕——未成眠”,中间断句就是错误的,不合理的,会消解音乐和诗词本身的美感,黄自作曲时所营造出来的孤独惆怅又怀有希望的意境也会被破坏。黄自先生在作曲时将七言律诗的结构韵律巧妙地运用其中,所以演唱这首歌曲时,一定要充分理解七言律诗的顿挫规律,将歌曲所阐述的意境准确地表现出来,做到真正的“入味”。

歌曲的意境是由演唱者的演唱直接表达出来的,演唱者要对歌词进行反复的大量的诵读,感受诗词中字与字之间的连接,体会怎样能咬好每一个字,找准重要的字来突出字头,在诵读当中就容易表达出这首诗的情感,从而进一步了解歌曲所表达的意境。

在歌唱《春思曲》这首歌曲时,要注意歌词语言的一般吐字规律:以韵母为主、声母为辅,突出韵母的作用,同时还要注意歌词的每个字都要由字头、字腹和字尾三个部分组成,发音时要遵循字头准、字腹长、字尾清的规律,并且按照具体的音符时值来安排字的各部分的发音比例。在歌唱或者平时练习中应找寻并保持正确的发声方法,注意身体的放松以及气息的稳定,演唱时要保持住发声通道的稳定与畅通,这样出来的声音才会有质感、更细腻,才会更能准确地表达出歌曲的意境。

四、结论

通过对《春思曲》的艺术特征的分析,能够深入理解此作品的歌词创作特点。钢琴伴奏对演唱者情感的表达起到十分重要的帮助作用,作曲家力求把旋律歌词及钢琴伴奏紧密而有机地结合起来,让音乐的节奏和句法结构与歌词的意思相吻合,表达出主人公的思念之情。歌曲的情感表达要求演唱者研究和理解这首歌曲,歌唱技巧、丰富的经验、情感投入和知识结构都是学习声乐过程中不可或缺的条件。通过对作品的分析及演唱处理,可以夯实自身专业水平,为今后的学习提供参考和新思路。

猜你喜欢
黄自乐段乐句
一生为客恨情多
美学视角之乐段辨析
该丘斯曲式学之乐句式研究
江南丝竹器乐合奏曲《三六》
钢琴演奏中划分乐句的方法及表现乐句的策略
论曲式学中复乐段的辨析问题
对音乐欣赏课的认识与思考
浅谈黄自艺术歌曲的民族性
千古文章未尽才——黄自对音乐创作与音乐教育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