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佳鑫
(上海东海职业技术学院 上海 200241)
戏剧表演属于我国优秀的传统艺术文化形式,其主要是以舞台表演的形式来呈现。在戏剧舞台表演过程中,如果单靠简单的台词对白,很难生动地塑造舞台人物形象和充分地表达情感,同时也不容易吸引观众的眼球,达不到最佳的戏剧表演效果。而肢体语言的融入不仅使戏剧表演更加生动、鲜活,而且可以进一步加深观众对台词的理解,丰富观众对人物形象的感知,同时也有利于将观众带入到设定的情境中。因此,在戏剧导演创作中,加强对肢体语言运用的探究非常关键。
肢体语言主要是指借助于人体的四肢等部位所做出的各种动作来表达某一方面的内容或者情感的表达形式。对于戏剧表演来说,肢体语言主要是对表演的内容以及所要传递的情感和思想等进行具体呈现的表达形式,因此,肢体语言是戏剧表演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内容。肢体语言不仅在戏剧表演中存在,在人们的生活中也无处不在,人们无论是在生活中还是在工作中,都会使用各种肢体语言来传达自己的意思,表达自己的情感,从而实现更好的交流。肢体语言不同于文字语言,文字语言有语种的区别,不同国家的人用文字语言交流会存在障碍。而肢体语言是无国界的,它是一种通用语言,戏剧表演中肢体语言的有效运用能够实现跨国界交流。艺术源于生活,戏剧表演中的肢体语言与生活中的肢体语言也息息相关,不同的导演由于对于肢体语言的体验与感受不同,在进行戏剧导演创作时会采用不同的肢体语言来表现事物或表达情感,这也就造成了戏剧表演的多样性。
戏剧表演属于一种非常传统的艺术表演形式,在我国有着非常悠久的发展历史。随着艺术的不断发展,戏剧表演的形式也在不断丰富,越来越多优秀的演员热衷于戏剧表演。然而,想要将戏剧演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戏剧表演对演员自身的素养有着非常高的要求,不仅台词功底要好,在面部表情控制和肢体语言运用等方面也要有扎实的基础。其中,戏剧表演者的肢体语言是戏剧导演创作中需要非常重视的一部分内容,肢体语言在戏剧导演创作中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其一,戏剧导演创作中运用肢体语言可以帮助观众更加直观地理解戏剧表演的内涵,更加真实地领会戏剧表演中的人物形象。我国的戏剧表演是一种传统而且古老的艺术表现形式,但从传统的表演方法来看,戏剧表演不免有些枯燥,而且没有艺术底蕴的人很难欣赏,尤其是一些年轻的观众,很难直观地感受戏剧表演所传递的内容和精神。肢体语言的运用可以降低观众的理解难度,并使戏剧表演更加生动鲜活,更具趣味。其二,戏剧导演创作中运用肢体语言也有利于促进我国戏剧文化的发展,形成具有我国特色的传统戏剧表演精神。在我国传统的戏剧导演创作中,戏剧表演主要就是由台词和肢体语言两大部分组成,肢体语言本身就是我国戏剧表演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戏剧导演创作中加强对肢体语言运用的研究,不仅是在延续我国传统戏剧表演的形式,更是在其基础上进行传承和发扬,这有利于形成具有我国特色的传统戏剧表演精神。
在戏剧导演创作中,肢体语言的直接运用非常常见,这种表演中的肢体语言与人们生活中正常的肢体语言十分相似。对肢体语言的直接运用指的是对表演内容进行直观的肢体表达,这可以让观众相对直观而且清楚地掌握戏剧中人物的形象特点。如在戏剧表演中采用跑、跳、走和爬等直观的肢体语言动作来进行表演,可以让观众直接了解所表演的内容以及戏剧人物在做什么。如果戏剧中设定的人物是一个卖菜的老农,表演者就可以弓着背挑着一担菜,屈膝迈着稍有不稳的步伐,却蛮有节奏地缓慢前行,一只手扶着扁担,一只手跟着步伐来回摆动,时不时地抓起挂在脖子上的毛巾擦一擦额头和脸颊上的汗水。通过这一系列肢体语言的表演,不需要多说,观众就能从中直观地了解人物形象以及表演内容。这种肢体语言的直接运用形式是所有戏剧表演中都比较常用的,是最直观最有效的表演形式,同时也是最简单的一种肢体语言运用形式。
在戏剧导演创作中除了直接对肢体语言进行运用以外,还存在一种间接的运用方式。直接进行肢体语言运用主要是为了通过肢体语言的表达直接地体现表演内容,而间接地运用肢体语言主要是为了通过肢体语言的运用来表达主人公的情感变化、思想变化等内在活动,是为了将一些观众不容易观察到的内容通过肢体语言的运用来进行夸大和突出,使观众更容易体认和接受。不仅如此,这种间接的肢体语言运用还能更好地将观众导入到设定的情境中,引发观众在情感上的共鸣,达到更好的戏剧表演效果。比如,在戏剧表演中表现主人公的“愤怒”时,如果主人公直接用语言说出自己很愤怒,反而不容易让人感受到主人公的愤怒情绪,但是如果让表演者采用肢体语言的形式,如用手指直指对方,或者双手紧紧握拳等,同时再说出相对应的台词,就会让观众更好地感受到主人公愤怒的情绪。这是因为在人们生活中,真正愤怒时往往很难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愤怒,而是采用一些肢体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情绪。在戏剧导演创作中,对肢体语言的间接运用,可以更好地诠释戏中人物的情感、思想等内在活动。另外,在很多艺术领域都存在“留白”这一艺术表现形式,其实在戏剧表演中也存在肢体语言的“留白”,也就是戏剧表演中的“停顿”。停顿虽然表面上看没有任何的表演以及肢体语言,但是,正是这种停顿实现了“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表演效果,尤其是在一些较为复杂的心理活动表演中,往往都需要用这种停顿来突出情感和思想。
在戏剧导演创作中,舞台的调度也是一个非常关键的环节。因戏剧表演多数都是采用舞台表演的形式,台下有观众在观看,表演者在表演的过程中就可以合理地利用舞台的环境来表现人物特征以及所要表演的内容。舞台调度需要结合表演者的肢体动作进行,因此也可以算作一种肢体语言的运用。在戏剧创作中,导演需要对戏剧表演内容有更加深入的理解,熟悉戏剧中各个人物之间的关系、每一位人物的身份以及性格特征等,然后通过合理的舞台调度将这些内容更好地诠释出来,呈现给观众。此外,舞台调度这种肢体语言的运用还能够将戏剧表演中各种人物之间的复杂矛盾的关系展现得淋漓尽致,使戏剧表演所呈现出的氛围更加紧张,从而能带动观众的情绪。比如,在我国著名的京剧《徐九经升官记》中,徐九经在出场的时候就是运用了舞台调度这种肢体语言的表演形式。徐九经在出场时一只手掀起了袍子,另一只手拿着折扇,伴随着急速而且紧迫的鼓点快速碎步前行,以一个弧度的路径走向舞台的中间。这种肢体语言加上舞台的调度,配合上舞台背景和灯光等,将徐九经肩负重任且心情急切的人物特征和情感都表达得生动而形象。可见,在戏剧导演创作中,运用戏剧表演者的肢体语言来完成舞台调度可以更好地突出人物的特征,增强表演效果。
一名优秀的戏剧表演者,应该不断提升自身的肢体语言修养,使自身的肢体语言表演能力不断增强,从而能够演出更多优秀而经典的戏剧作品。借鉴和模仿以往优秀的戏剧作品是戏剧表演者快速提升自身肢体语言修养的途径,因此,戏剧表演者要在表演过程中根据表演需求不断地去研究以往优秀戏剧表演艺术家的作品,借鉴他们运用肢体语言的方式,并结合自身的理解将其进行升华,最终运用到自身的戏剧表演中。戏剧导演也要加强对戏剧演员的指导和培养,在深入研究肢体语言的基础上,给表演者以细致而有效的指导,以向观众呈现出更加完美的作品。
艺术源于生活,戏剧表演也是一样,戏剧表演就是将生活中的真实情境进行浓缩后搬到舞台上。肢体语言的运用更贴近生活才能更打动观众,更能激发观众的情感,将观众带入到戏剧的情境中。但是每一位戏剧表演者的生活阅历都是有限的,由于很多事情并没有亲身体验过,有些表演者在肢体语言表演上会存在一些与客观事实不符的现象,另外在表达一些情感时也无法恰当使用肢体语言。因此,为了提升自身的肢体语言素养,戏剧表演者应该丰富自己的现实生活体验,比如可以到相似的生活环境中真实地体验一下,这不仅有利于培养戏剧表演者的情感,同时也有利于戏剧表演者在观察、体验的过程中将生活中的一些肢体动作进行艺术化,并运用到戏剧表演中,从而提升自身的肢体语言表演能力和素养。
综上所述,肢体语言作为戏剧表演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戏剧表演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戏剧导演在戏剧创作过程中,应该加强对肢体语言的运用,通过合理巧妙地运用肢体语言使戏剧人物更加生动鲜活,使戏剧表演更具内涵,也使戏剧表演的情感更加丰富。同时,戏剧表演者也要不断提升自身的肢体语言修养,提高自身肢体语言的表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