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爽
【摘 要】课程游戏化是指将游戏的理念融入到课程之中,打造趣味性的学习环境,从而让幼儿通过游戏的方式,发展智力,提升能力,健全思想道德品质。在现阶段的幼儿集体活动中,教师通过打造安全环境、创建合作平台等,都能有效彰显课程游戏化的优势,逐步让幼儿在“乐”中成长。
【关键词】课程游戏化;幼儿;安全环境
游戏贯穿整个幼儿教育活动,对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发展幼儿的综合素养有着积极的作用。随着幼儿课程改革进程的不断加快,教师越发重视课程游戏化的创建,主动地利用各种游戏优化传统的课程形式,促使幼儿在玩乐中实现全面发展。但是,在将游戏与课程进行整合的过程中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如教师过度关注游戏,而忽视了游戏的教育意义;游戏活动与教育内容不相符等,致使课程游戏化的优势“荡然无存”。对此,教师应当对游戏化的课程进行改良,以便幼儿在参与游戏中健康、全面地成长。
一、打造安全环境,助力游戏实施
一个安全的学习环境,是幼儿参与游戏活动的前提和基本保障。试想,当幼儿参与游戏活动时受到了意外伤害,那么在幼儿的心底会留下阴影,这些阴影不仅会影响幼儿之后参与活动的兴趣,也会影响幼儿的身心健康。所以,为了让幼儿在参与游戏活动时没有“后顾之忧”,教师可以在幼儿参与集体活动前,检验活动场地的安全性,以及活动中需要用到材料的安全性,为幼儿打造安全的游戏环境。此外,教师也要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避免幼儿在游戏中作出危险行为。
以“快乐城堡”的沙水游戏活动为例,在幼儿走进游戏场地前,教师先对沙地的安全性进行检验,查看沙地中是否有尖锐物品,避免幼儿在玩沙时受到伤害。之后,教师对玩沙工具和辅助材料进行安全检验,查看花片、房子积塑、可乐瓶等物品上是否有缺口等,从而为幼儿提供一个安全的玩沙环境。同时,教师可以组织幼儿形成讨论小组,引导幼儿谈论自己的玩沙经验和遇到的问题,如有的幼儿讲述自己玩沙时不小心将沙子揉进眼里,有的幼儿讲述自己与其他小朋友碰撞后倒在沙地里。之后,结合幼儿的玩沙经过,教师引导幼儿总结注意事项,如不用带有沙子的手揉眼睛;不在沙地里激烈地运动等,促使幼儿可以在玩沙中保障自己的安全。当幼儿建立了安全意识后,教师再引导幼儿正式进入沙地,以便幼儿在相对安全的环境下,快乐地玩沙、玩水。
显而易见,教师重视安全环境的创建,能够保障游戏活动的顺利实施。当教师在游戏活动开始前检验游戏场地的安全性,以及活动材料的安全性,并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后,能够为幼儿提供一个良好的活动环境,使幼儿在游戏中能够尽情地玩耍。
二、结合教育内容,彰显游戏价值
在以往的幼儿游戏化课程中,存在教育内容与游戏活动相分离的情况,幼儿在反复参与游戏活动中耗费了精力,却没有得到相应能力的发展。因此,在幼儿教育中,教师应当树立“游戏活动是为知识渗透所服务”的意识,认识到倘若游戏没有教育的價值,那么游戏的意义也就“荡然无存”了。所以,教师不能割裂游戏活动与教育内容之间的关系,而是要主动地挖掘游戏活动与教育内容之间的结合点,积极地围绕教育的内容、幼儿的学习思维和学习能力等,为幼儿设定趣味性的游戏活动,使幼儿透过游戏增强对知识的印象,提高学习的效果。
例如,“娃娃家”就是符合幼儿学习思维和学习能力的游戏活动,能够模拟幼儿的生活环境,让幼儿在扮演角色中,发展语言能力、动手操作能力等,从而丰富生活的经验。在活动中,教师可以在幼儿入园前,为幼儿设定多个功能区,并在不同的功能区中放置不同的活动材料,如在厨房放置香菇、香菜等各种蔬菜,在书房放置沙发、图书等材料等。当进入游戏的场所后,幼儿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角色的扮演,从而在不同的功能区,实现相应能力的发展,如对于走进厨房的幼儿来说,他们拥有展示自己厨艺的机会,因此能够有效锻炼自身的动手操作能力;而对于选择书房的幼儿来说,他们会拥有更多的阅读机会和交流机会,从而实现阅读能力和口语交流能力的发展。这样,当幼儿真正走入生活时,也可以基于游戏中的经验,提高生活的质量。
不难看出,教师对教育内容的特点进行分析,并结合幼儿的学习思维和兴趣爱好等,为幼儿设定有效的游戏活动,能够让幼儿在主动参与游戏的过程中,逐步增强对知识的记忆,以便在彰显游戏活动的价值中,真正地提高活动的实施质量。
三、创建合作平台,加快游戏进度
多元智能理论告诉我们孩子智力的发展方向不同,所以,在开展幼儿集体活动时,教师可以看到,不同幼儿的学习效果存在较大的差异,有些幼儿能够快速、高效地完成知识的建构,而有些幼儿则需要耗费更长的时间,才有可能达到同样的状态。同时,幼儿自身的能力有限,很难完全地依靠个人的力量完成游戏活动。对此,教师可以帮助幼儿搭建合作学习的小组,引导幼儿以集体为单位参与游戏活动,促使幼儿在集合集体智慧的同时,加快游戏的进度,发展合作能力。
比如,在带领幼儿参与“大家一起来造桥”的游戏时,教师能够意识到,幼儿自身的操作能力有限,很难完全依靠个人的力量,完成桥梁的搭建,因此,教师就可以结合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以及幼儿的性格等,为幼儿进行组员的安排。具体来说,教师先基于以往的教育经验,对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以及幼儿的性格特点等进行分析,指出幼儿与幼儿之间的差异。随后,教师按照互补的原则,安排各个小组的幼儿,使得每个小组的孩子具有鲜明的差异。之后,幼儿在小组内商讨桥梁的搭建方法,并进行材料的准备,以便在集合集体的智慧中搭建一个稳固的桥梁。当幼儿完成了桥梁的搭建活动后,教师再为幼儿搭建成果展示的平台,以便幼儿在获得他人的赞赏中肯定小组的努力成果,收获幸福感和成就感,从而在发展合作能力的同时,意识到小组合作的重要性。
教师结合幼儿的实际操作能力和性格等,为幼儿搭建合作学习的小组,能够让幼儿在集中集体智慧的过程中,加快玩游戏的进度,使幼儿逐步认识到合作的重要性,并提高合作的能力,以便幼儿在之后参与游戏活动时,能够主动地寻求同伴的帮助,形成合作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