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永宏 赵楠
流行语作为一种词汇现象,往往具有通俗易懂、广为流传的特点,流行语的广泛兴起可以反映一个国家、一个时代的变化以及文化导向。近年来,众多网民通过互联网发表内心真实情感多被归纳为“吐槽”一词,可见该词已经成为时代热门流行语。其高频率地出现在大众视野之中,定有其独到的语用之处,值得人们一词多“议”。
“吐槽”一词并非本土词汇,最早源于日本漫才(一种日本喜剧,类似中国的相声),剧中有两位角色,一位负责搞怪,一位负责对其表述内容和话语进行反驳和揶揄,这是“吐槽”的最初雏形。在2004年日本漫画《银魂》中出现很多日式金句,起初台湾地区翻译为“黜臭”,引申为揭短的意思。随着两岸间的文化交流增多,而后传入中国内地,最终音译为吐槽。“吐槽”在时下的意思可以理解为“吐”就是呕吐的意思,“槽”就是装食物的容器,合起来就是向碗里吐出呕吐物,意为对某某事物不满而抱怨,用言语进行攻击、诋毁、揶揄的意思。“吐槽”一词于2011年被评为《咬文嚼字》十大流行语之一。该词借助于动漫、贴吧、微博、B站、论坛、弹幕等互联网交流平台的发展流行开来,于2014年达到网络使用量的高峰,由此进入大众视野。越来越多的网民习惯在虚拟空间内抒发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沉迷于网络空间给予自己的言论权限。除了这些,观看吐槽类娱乐节目也成为近几年居高不下的一种潮流趋势,在节目中很多人更是一言不合就“吐槽”,带动了观众的强烈参与感。在短时间内,“吐槽”一词使用频率的激增,已经逐渐演化为一种大众行为。该词涉及人们衣食住行的各个方面,或是纯粹娱乐或是抱怨或是调侃、讽刺,“吐槽”成为真实情绪的一种表达方式。
近年来,“吐槽”的语义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从最开始的表达不满、揭短到现在娱乐节目中的调侃,该词在使用过程中因为不断受到新的刺激,使其使用范围扩大化,从负面影响导向为中性甚至是正面导向。观察发现,人们仍然能够在其变化发展中辨别生活中的“吐槽”现象,可见“吐槽”也是有其基本特征,在此笔者主要分析以下几个特征:
指向性。“吐槽”作为网络亚文化现象的一种,具有指向性特点。“吐槽”本质上来说就是评论或者说话,即对某件事或某句话做出的反应。因此,对于一个人或一类群体有目标、有对象所发出的言论才能称之为“吐槽”。比如,在《女儿们的恋爱》中徐璐爸爸对待徐璐的呵护疼爱,网民发弹幕表示“柠檬树下你和我”“我酸了”吐槽表示自己对于其父爱的嫉妒和羡慕。网络红人Papi酱的微博简短小视频中都带有指向,她早期作品都指向很多非常“绿茶”的人或事,这种“吐槽”表演不禁让人想起自己周围的人或事。真正的男女平等,是允许女性比男性更优秀——《吐槽大会》中程璐“吐槽”社会工作岗位中有重男轻女思想的一类人。
互动性。在很多节目和网络社交媒体中,是因为有了互动才营造了“吐槽”的语言环境。典型的有微信、微博、抖音评论、观影视频的弹幕功能都为“吐槽”提供了良好的滋生土壤,进而加快了“吐槽者”之间的相爱相杀的互动频率。在爱奇艺、芒果TV、腾讯视频中网民经常借“弹幕”功能,对自己所关注的人物形象和剧情进行深刻探讨。
娱乐性。“吐槽”的目的在于指出被“吐槽者”的不符合常理之处,“吐槽者”大多是抱着一种揶揄或感叹的态度。尽管带有一丝讽刺和挖苦的意味,但这并等同于人身攻击。例如,以一档网络脱口秀节目《吐槽大会》为例,其中的庞博就具有深厚的反讽功力,对热点事件每每都能展开别出心裁、恰到好处的“吐槽”。在最新一期的《吐槽大会》中,庞博就对李佳琦和薇娅的关系进行了反讽,庞博说道:李佳琦不是因为敬业而佩服成龙大哥,而是因为成龙大哥从来不用威亚(薇娅)。庞博幽默风趣,简短两句话就让人明白了李佳琦与薇娅的竞争关系,让人觉得话中有话,耐人寻味。
近年来,“吐槽”渐渐成为人们热衷的语言表达方式的同时,其受众群体也在逐渐改变,一些青年群体常备贴上“吐槽”标签。除此之外,“吐槽”的内容也随着社会动态的改变发生微弱变化。
低龄化。无论是“吐槽”还是“被吐槽”,其受众群体大部分依旧是80后、90后,究其原因有三:一是“吐槽”以网络环境为主,高龄人群接触较少,相对而言网上冲浪的时间较少,再则高龄群体对于新型网络平台接受力弱,不具备复杂的操作技能。二是“吐槽”语言的范围广、新词多、语义泛化快、灵活性强,诸如“谐音梗”之类的词汇受传统文化影响,高龄人群一时难以接受。相比于现实空间,全球互联网为青年群体提供了更为宽泛的发言空间,众多大学生更迷恋于在网络中寻找认同感和同理感,分享相似的生活际遇。
常态化。当前的社会正处于转型期,互联网逐渐成为全球网民发布诉求与观点的重要平台。众多关键信息能够通过人们的“吐槽”在短时间内迅速成为人们的谈资,进而加速了信息的传播。这就意味着在一定时间内“吐槽”会以常态化的形式存在于社会群体之中,或许会成为社会网络主流交流方式的分支。随着社会的交替更迭,人们对于眼前事物的主观评判,将以全新的“吐槽”形式亮相。
犀利化。当代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科技手段不断进步,网络逐渐成为人们交流和沟通的主阵地,这也为“吐槽”行为提供了生长的温床。“吐槽”诞生之初,其实就是犀利的观点及犀利的表达的结合体,是对短时间内所接收事件不符合常规逻辑和个人认知之处指出自己的看法,而这种看法往往用犀利的语言表达出来。网络的自由化、匿名化也为“吐槽”提供了便利,人们无所顾忌地抨击,扭曲了“吐槽”最初的娱乐含义。
“吐槽”行为好比一把锋利的双刃剑。在网络上积极发声,成为热点话题的参与者,引导舆论走向,推动话题向阳光地带发展,这才是网络语言的价值所在,这其中需要广大社会人员的正确引领。
善良的“吐槽”。随着互联网的兴起,“吐槽”已经成为符合青少年的沟通和表达方式,而这些青年“吐槽”的对象应是时代和社会应该关注的焦点。例如,“996”式的工作、“巨婴”的存在,这些问题都体现了网民对待现实的关注,以及大社会背景下值得人们深思的问题。从这点来看,“吐槽”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的。
邪恶的“吐槽”。娱乐性的“吐槽”无可厚非,但当今网络环境中也不乏低俗“吐槽”。适当的“吐槽”可以理解为感叹和关注,但过于“吐槽”甚至是变相的人身攻击就会给自己和他人带来巨大伤害。随着网络群体的构成日益复杂化,现代社会的生活压力也变得巨大,很多人在现实中找不到情绪的宣泄渠道,网络便成为了他们的情绪垃圾桶。他们误以为无节制、无下限、重口味的嘲讽就是“吐槽”,实则不然,这些过于犀利的“吐槽”已经偏离了“吐槽”原本的意涵,随着网络的发达偏离得越来越远,变成了网民思想中的毒草难以拔除。
中庸的“吐槽”。“吐槽”的实质是对一些具有争议的话题进行价值分类的过程,是以某个问题为切入点,从而有序或者无序地进行论述,从而挖掘到有价值的点。不乏有一类人喜欢在话题中制造中立氛围,想要对此话题进行终结或停止纠纷。这其实也是“吐槽”的一种。这类群体在大众视野中往往容易被忽视,其实这类适当“吐槽”观点并无大碍。
总之,在网络媒体快速发展的时代,青年人的网络“吐槽”弥散在各种新媒体平台中。人们既要看到网络“吐槽”的建设性作用,也不应忽视它的消极性效应。同时,人们应该注重和加强正面引导,更多利用网络“吐槽”的建设性作用来消解它的消极性影响,让“吐槽”者能本着科学、理性、包容、阳光的心态把情绪化的“吐槽”方式转化为合理合法化的建设性意见,使网络“吐槽”成为净化网络环境的新途径。网络“吐槽”具有思辨功能和娱乐功能,能使网络公共空间更加健康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