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金虹艳
(作者单位系江苏省昆山市第一中心小学)
我国社会快速发展,社会对优秀人才的身体素质也有了更高要求。处于小学学习阶段的学生,正处于形成正确的世界观、积累知识以及长身体的关键阶段。因此,在开展小学体育教学时,教师应合理开展体质训练活动,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积极性,不断提升学生身体素质。
为了提升学生身体素质,教师需要不断优化整合小学体育课堂体质训练方案,根据学生具体情况,制订完善的体质训练计划。由于学生体质训练活动不只包含耐力训练,也包含了柔韧性训练、平衡能力训练和身体协调性训练等。因此,教师应以学生体质训练作为核心进行展开,调动学生参与体质训练的主动性和热情,并引导学生自主选择自己比较擅长和喜欢的体育锻炼方式。只有培养学生自觉进行体质训练、爱上运动,才能逐渐提升学生身体素质,推动学生更好地发展。教师作为学生的引导者,需要将课堂和兴趣的主体交还给学生,引导学生自主参与体育课堂体质训练活动。教师在组织学生参与体质训练前,应对学生感兴趣的体育活动进行大概了解,并给学生提供一些感兴趣的体质训练项目。例如在课堂上,教师应根据学生不同的兴趣爱好,合理组织不同的体育活动小组。每个小组组员需要相互配合、相互监督,共同完成教师制定的本节课的体质训练目标。教师应采用具有针对性和目的性的方式,提升学生身体素质。由于体育活动具备很强的竞技性,在课堂上教师可组织学生开展小组比赛,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完成体质训练活动。教师需要合理设置奖励机制,对比赛中获得不错成绩的学生给予一定赞扬和肯定。良性的竞争有利于逐渐提升学生身体素质,在满足学生娱乐需求的基础上,实现小学体育课堂体质训练的目标。
个别学生对体育锻炼不感兴趣,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体育教师开展体质训练的难度,同时影响了体育课堂教学效果。为了有序开展小学体育课堂体质训练活动,教师需要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全面了解,并制订完善的体质训练方法和措施,通过有目标、有计划地开展体质训练活动,有效提升学生身体素质。教师在课堂上应多鼓励学生,提高学生体质训练信心。在开展体质训练活动时,教师需要尊重学生在个体上的差异,有层次地开展体质训练。教师采用循序渐进、因材施教的方式,可以帮助学生逐渐爱上体育运动,并帮助学生养成终身体育意识。例如,采用长跑的方式,可以达到体质训练的目的,然而个别学生会对长跑产生抵触情绪。教师应采用鼓励和引导的方式,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制定不同的小目标,并要求长跑成绩不错的学生带领小伙伴开展长跑练习活动。教师在组织学生开展长跑活动时,应给学生构建良好的长跑环境,例如,跑道上合理安装扬声器,学生在跑步时可以播放一些有活力、有节奏的音乐,让学生伴随着美妙的音乐完成长跑训练活动。教师在组织学生长跑时,应多关注体能素质有待加强的学生,多给学生加油打气,提高学生跑步信心,使其在教师和同学的鼓励下完成长跑训练任务。采用这种方式,可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
在制订小学体育课堂体质训练计划时,教师需要考虑学生自身年龄以及心理特征,设计适合学生的体育游戏活动,有效提升体育课堂教学质量。为了确保体质训练效果,教师需要合理融入游戏活动,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调动学生参与体质训练的兴趣,并提高体育课堂训练效果。例如,在开展反应能力专项训练时,教师合理应用游戏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灵敏度。教师可采用沙包作为体育器材,组织学生开展“丢沙包”体育游戏活动,在课堂上学生可以自由分组,通过小组形式开展躲沙包和丢沙包等活动。为了加强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教师需要积极参与游戏活动,这可以拉近学生和教师之间的距离,并为之后的体质训练活动打下良好基础。但是在开展游戏活动时,教师需要注意确保学生参与游戏时的安全,并让学生全面了解游戏基本流程和游戏时的相关注意事项,在保障学生人身安全的基础上,有效提升学生身体素质。
综上所述,在开展小学体育课堂体质训练时,为了确保课堂教学效果,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自身实际情况,不断优化体质训练方案,丰富体质训练内容,为学生营造良好的体质训练课堂氛围,调动学生参与体质训练的兴趣。教师只有充分意识到体质训练对学生的重要性,才能展现出体质训练的自身价值,全面提升学生身体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