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环境下新闻写作语言“视觉化”探析

2021-11-13 07:54柳娜
记者观察 2021年30期
关键词:直观受众内容

文 柳娜

新媒体的出现,推动了新闻写作语言上的创新和变革。在新媒体环境下,新闻写作语言可以不是单纯的文字,图表、图片、图标等都可以被应用于新闻写作之中,这大大提高了新闻语言的“视觉化”效果,人们在阅读新闻时,也更具真实感、亲切感。在这样的背景下,新闻行业对从业人员的各项要求也有所提高,新闻媒体工作者以及相关写作人员,应该加深对新媒体以及语言“视觉化”的研究,从而更好地满足当前人们求新、求变的需求。

视觉化概述

为了满足受众的需要,让受众拥有更好的体验,新闻视觉化传播应运而生。该种方式更多的是将新闻内容进行视觉层面的传输,将传播效果最优化,提高新闻价值。

强调信息视觉化为了吸引受众的眼球,方便受众进行理解,可以将信息进行视觉化;强调新闻内容的形式美可以在传统模式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和改革,带给受众新的观感;强调新闻信息价值的突破:当读者在对新闻报道进行阅读时,可以带给读者更为多样的体验,满足读者在不同层面的需求,让媒体拥有更大的影响力。

新闻写作语言“视觉化”表达的意义

媒体自身发展的需要

随着信息化传播时代的来临,涌现了大量的多媒体新型技术投入到实际工作中。21世纪到来以后尤为明显,为了大幅度提高受众的视觉体验,大量的网络媒体在互联网发展迅速、广泛普及的推动下,采用科学技术等手段,加强了文字与声音的结合,创建出视觉化新闻这一版块,大大提高了受众的视觉体验。为了使纸质媒体不会在新媒体的环境下受到过大的冲击,纸质媒体也应顺应时代的形势,把自身的优势在新时代的环境下融入进入,再结合刺激视觉的各种元素,带领广大读者置身情景于其中,使纸质媒体在新时代的浪潮下稳步前行。

受众的需求

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之一就是信息在受众群里广泛传播,也显示了传播媒介角色的多元化这一情况。在早期传播时代的媒介是广播与报纸,广播给受众听觉传播,报纸则是给受众视觉效果。而如今随着时间的推移,新型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互联网与电视变成了如今时代的主流信息流通渠道,它拥有远超其他传播信息渠道的效率,所拥有的视觉与听觉带给受众无法拒绝的感官体验,并对各种各样的受众类型,呈现不同的内容。

新媒体环境下新闻写作语言视觉化的不足

首先,新闻写作格式过于单一。结合当前新闻写作语言的实际应用进行分析,受传统写作思想影响,新闻编辑在写作过程中大都会受到自身固有思维影响,使得新闻的表现虽然具有一定的自身特色,但却缺乏与时俱进的表达效果,更缺少新闻写作的语言视觉化表达意识,缺乏新意的表达,导致新闻内容过于扁平化,难以满足受众的观看需求。

其次,缺乏视觉化语言应用意识。传统媒体新闻编辑大都擅长于单纯利用文字说明新闻内容,这种方式虽然能将新闻内容呈现给受众,但由于缺乏对视觉化语言的应用意识,导致文字内容相对枯燥,受众无法对新闻内容形成视觉化概念,这难以让受众通过阅读新闻,以形象化、直观化的方式理解新闻内容,降低了受众对新闻的观看欲望。

最后,新闻写作的细节处理不够个性化。新闻的表达最重要的是细节,细节方面的深度刻画能使受众感受到一个更加立体、直观的新闻内容。但部分新闻编辑在撰写新闻稿件的过程中,缺乏对其进行深度解读的意识,只是泛泛地描述事件发生过程,缺乏时间、空间的立体性描述,这难以引发受众共鸣,新闻内容便会显得枯燥、乏味,缺乏视觉化感受。

新媒体环境下新闻写作语言视觉化策略

变动为静,宜静宜动

在新媒体环境下,若想有效提高新闻质量,不仅要求新闻编辑具有较强的新闻编写能力,更重要的是要求编辑能够灵活运用语句、词语,以此使新闻内容更具可视性,让读者通过阅读文字产生较强的画面感,使受众获得较强的收视满足,也能更好地传递新闻价值。为了将受众群体的好奇心与关注度灵活调动起来,我偏向于运用动态事物进行传播,因为静态事物的吸引力远远不及动态事物。因此,在新闻写作过程中,为了提高受众群体的传播度,应以动静结合为基础,运用语言把事物极为细致地进行阐述,与此同时,记者要尽可能地还原现实场景,给予人们现场感和真实感,把受众群体的好奇心与关注度调动起来。新闻记者写好一篇灵活文章的主要前提,就是独特的形象树立,记者应重视事件当中的人或事物的一言一行,进行语言描绘时进行细致刻画。

转变表述,实现表现

在新型技术之前的新闻写作中,新闻作品严重缺失创新性,都以表明事态和描述事实的形式向人们转述结果,作品形式固定、单一。因此,在媒介如此多的今天,工作人员进行新闻写作时,应采用语言描绘的多种表达手法来触动读者内心,还应给读者留下一定的想象空间。对于价值比较高的新闻,为了提高可读性增加其吸引力,在外界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直接展现给受众人群,让受众人群对具体实情拥有一定的想象空间。其次,还应用文字细致描述,使受众人群有置身其中的感觉。所以说,工作人员在书写过程中,应依托文字的描述来加强对图像的呈现,留给读者足够的印象与想象空间,使读者在阅读时内心有所触动,提高读者的阅读兴趣。

以事写人,以人绘事

受众喜欢的是具有“人情味”的文章,而不是平平无奇地将整个事件过程呈现出来的内容,应让受众在阅读过程中产生共鸣,产生强烈的代入感。而一篇完整、优质的新闻内容,让受众在阅读的过程中,犹如在读一篇小说,不仅要突出鲜明的人物形象,更应注意在冲突中表现不同人物的性格特征,以此将小说的内涵进行深度表达,使得新闻内容处于一个不断制造矛盾和解决矛盾的过程,这不仅会使受众产生较强的视觉化感受,也可以更好地吸引受众关注。因此,要想写出一篇优秀的新闻报道,让读者在进行阅读时有小说的阅读体验,创作时可以让故事情节更有起伏,对人物形象进行描写和刻画时更加生动,同时可以设置一些冲突,让人物形象更加立体饱满。为了更加符合读者的喜好,可以使用讲故事的方法进行整篇报道的创作。在新媒体不断发展的当下,新闻写作语言视觉化是目前的主流形式。同时,还要对新媒体的新闻写作进行创新和发展,通过特有的新闻语言,逐渐走向视觉化传播。

细节描写,突出真实

社会在不断进步发展的今天,新媒体环境的发展变化也是日新月异,为了不被淘汰,在新闻报道方面就不能一味地因循守旧,而是需要不断进行拓展和创新,在写作方面多下功夫。想要完成一篇优秀的新闻报道,在保证新闻真实性的同时,要想吸引读者的眼球,还要具有与众不同之处。可以在人物描写和故事情节上进行处理,让故事更加饱满,同时将二者进行结合,为新闻写作视觉化做铺垫。与此同时,在使用视觉化效果时,需要注意在保证故事真实性的基础上进行细节描写。在细节刻画方面,最富有感情的表达模式应是没有在文章中直接用主题语言表达主题含义,但这种主题思想却无处不在,形成一种无迹可寻却又无处不在的描写风格,这种描写方式会使人眼前油然而生地产生画面感,虽只字不提主题,但主题却尽显无疑。比如,在《雪山上的一棵树》这篇文章中,它的主旨内涵是突出军人的意志品格,但全文却没有一句直接称赞军人的话语,而是用朴实无华的语言,展示了军人们在野外训练、生活的真实场景与细节,比如,“夜晚风很大,即使天寒地冻,年轻的战士们经过了一天超量的运动,即使很冷,也都躺在被窝里睡着了。班长不放心,查寝的时候在战士们盖的厚棉被外再盖一层大衣,一摸他们的手,还是冻得冰凉。”通过这样的细节描写,虽然没有直接表达战士训练的劳累,更没有直接说明班长对战士的关爱,但在细节描写中,受众却会产生较强的画面感及代入感,而这也真正凸显出视觉化新闻描写的价值。

网络用语,流行融入

流行语、网络用语由于言简意赅,充满趣味性,广泛受到受众的喜爱与认可,在新媒体环境下,将网络用语融入到新闻内容中,是一种新闻内容与时俱进的体现。传统新闻编辑人员应转变自身意识,在新闻中融入网络用语,会颠覆传统层面新闻内容刻板的风格,使得新闻内容具有较强的别致性,通俗易懂、形象直观,这是一种受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不仅不会影响到新闻内容的正常表述,反而会使新闻内容更加逼真、形象,充满视觉化色彩,这反而会受到受众的喜欢与认可。比如,“点赞”“萌萌哒”等,这些生动的词语本身就具有较强的生动性,画面感十足,受众会在形象直观的层面进行了解,因此将其合理融入到新闻内容中,会瞬间增加新闻的视觉化表达效果。再者,一篇好的新闻报道,需要让读者对报道内容有着清晰了解和认知,仅有文字的描述是不够的,更多时候需要在报道中穿插相应的图片来辅助读者进行理解。作为新闻报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图片的类型也有很多,可以是模拟图像,也可以是摄影照片,编辑也可以将一些网络用语利用图片进行表达,这会使图片内容更加清晰完善,让受众能够一目了然地了解到新闻内容的表达含义。因此,为了使新闻写作语言视觉化,除了在日常写作中多注意语言文字的描写和刻画,为了增强新闻的真实性和读者的观感,在文字描写的空隙可以穿插相应的图片。

突出标题,吸引关注

标题在文章阅读过程中,会被首先注意到,要想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标题的设置一定要有吸引力。在新闻稿件中,好的标题首先要能够对事件主体进行体现,并在此基础上添加具有吸引力和趣味性的部分。视觉化语言不仅对于稿件的书写过程有着重要意义,对于标题来说也同样重要。为了抓住读者的眼球,新闻标题的设计可以选用一些巧妙的手法,并通过制造悬念让新闻报道变得神秘,更能够引起人的阅读兴趣,从而实现新闻报道的存在价值。同时,还应注意在新闻标题中使用不同的字体进行表达,比如,可以重点突出标题中的最重要的一个字,这会让受众在看到标题的情况下,就会根据字体产生较强的画面感,突出画面的视觉化,而受众也会大概了解到新闻要表达的主题。

利用图表,直观反应

时政类新闻数据不仅包含文字内容同时还对思想进行直观的展现。自2012年起,大量的媒体进行了新闻视觉化传播的尝试,同时通过图表的方式对新闻视觉化的发展进行了统计。以某报制作的《买房好还是租房好》这则新闻为例。为了让人们可以有更清晰的了解和更直观的感受,该报选择用图表的形式对此进行表达,读者根据自身情况选择数据,系统提供答案,以此来让读者对于该买房还是租房有一个清晰的认知。这则新闻凭借着强烈的交互性和直观的现场感,成为业界的范例。此外,也可以制作一些彩色的柱形图、折线图将不同城市的住房条件、物业管理、城市绿化、智能化管理、人文情怀、配套设施等的效果进行直观呈现,表示哪个城市更加适合宜居,这会让受众在观看到新闻内容及图表后,产生较强的直观反应,辅助文字进行新闻表达,这种方式会起到事半功倍的表达效果,会使视觉化的效果进行直观呈现,而受众通过直观形象的图案,能够更加高效地理解新闻主题。

优化版式,视觉冲击

在平面媒体的报纸版面中,版式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好的版式可以带给读者巨大的视觉冲击与欲罢不能的新鲜感,它会吸引读者的视线,还能刺激读者的阅读兴趣。在2012年党的十八大会议中,对新闻这一版块做了全新的部署,策划了《关于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切实改进文风的意见》来指导新闻工作今后的走向。2013年元旦,《人民日报》进行了全新改版,在《人民日报》的多个版块中加强了对新闻视觉化的改进。《人民日报》在国内各式各样的党报中是最具有权威和影响力的,它的这一举动,引导全国掀起了一股改版热潮。这次改版,使新媒体时期主流媒体版式面貌更具有灵活性,告别了党报版面单一刻板的形式,此次编排头版时,采用了柱状、饼状等形状来构筑数据及表格,使广大读者理解新闻内容时,更为容易,收集信息更为直观。

新闻写作语言的“视觉化”,是未来新闻写作的主要方向,对新媒体环境下新闻写作语言的“视觉化”研究,是当前提高新闻写作水平、满足读者阅读需求的关键。本文对新闻写作语言“视觉化”的相关内容进行了讨论,旨在助力于我国新闻事业的进步与发展。

猜你喜欢
直观受众内容
核心素养下“几何直观”在教学中的实践与思考
浅析新媒体时代下受众观的演变
以数解形精入微以形助数达直观
简单直观≠正确
论网络传播中受众的逆反心理
曲艺受众分析
浅谈几何直观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注意力 约会力 亲和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