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循环战略下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分析与提升

2021-11-13 06:48:50吴晓原
关键词:双循环特高压竞争力

吴晓原

(1.上海大学 管理学院,上海 200444;2.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华东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上海 200001)

0 前言

2020年5月14日,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提出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充分发挥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和内需潜力,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同年8月24日,在经济社会领域专家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推动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当前构建基于“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已经成为党中央推动我国开放型经济向更高层次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

某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H公司)是国内一个具有行业高端引领能力的国际工程公司,主要承担国内外特高压、超高压输变电工程的咨询、设计以及总承包等业务。双循环战略将为公司带来更加广阔的市场机遇,本文以H公司为例,重点就H公司的核心竞争力进行研究分析,并对双循环战略下的核心竞争力再提升进行了论述。

1 H公司竞争环境SWOT分析

SWOT方法用来分析确认企业的外部机会、外部威胁和企业内部的竞争优势、竞争劣势,帮助企业认清当前的现实状况,为企业突破挑战创新、提升核心竞争力、把握发展机遇提供策略支持。

1.1 优势分析

1.1.1 管理制度完备

H公司创立于1953年,早已建立了一套全面的运营、管理制度,具备雄厚的综合技术实力和良好的资源整合能力以及健全的现代化项目管理体系。

1.1.2 工程技术先进

H公司坚持发展高新技术,在规划、环保、核电常规岛、大容量高参数燃煤发电、清洁燃煤发电、天然气发电、垃圾发电、生物质发电、光热发电、地下变电站和特高压交直流输变电等方面的设计技术水平在国内已处于领先地位,尤其是1 000 kV特高压交流及±1 100 kV特高压直流输变电工程、特高压输电GIL管廊、超高压同塔多回紧凑型架空输电线路、大跨越高塔等高新项目的设计技术水平处于国际领先地位。

1.1.3 人才储备充足

H公司视人力资源为企业第一资源,营造了良好的人才成长环境,培养和打造了一批技术力量雄厚、管理水平一流、能引领行业发展的人才队伍。

1.2 劣势分析

1.2.1 海外总承包业务能力需要加强

H公司海外总承包业绩与国内同行顶级公司相比不占优势,由于海外项目管理成本较高,不仅存在资金管控风险,还存在现场安全、项目工期管控风险,使H公司海外总承包业务量无论是在项目数量上还是项目规模上没有得到飞跃式突破,最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总承包项目综合管理能力的顶级管理人才培养不够,由于不断拓展海外总承包业务是必然趋势,所以要借助集团公司的平台,结合自身先进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加强顶级人才培养,充分发挥工程资源整合能力,才能把总承包业务的管理水平真正提升上去。

1.2.2 企业全球竞争力需要提升

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走出去”战略的实施,H公司的国际化程度逐步提高,但在海外市场占有率、海外营业创收、海外员工比例等关键指标方面,与世界先进国际化公司尚存一定差距。因此,不断拓展海外市场、提高企业在全球的竞争力仍然是H公司需要破解的难题。

1.3 机遇分析

1.3.1 电力市场需求长期增长

目前我国仍处于城镇化、工业化中期,经济发展迅速,国内中长期全社会用电仍保持较高增速,电力市场保持良好的增长态势不会改变,但对能源多样化的需求将会不断增加,这些都会给H公司增加市场占有率提供了机遇。

1.3.2 清洁能源加速转型

在电力发展“十四五”规划中,对能源转型进行了总体布局:以清洁能源主导转变能源生产方式;以电为中心转变能源消费方式;以大电网互联转变能源配置方式;加快能源转型技术创新和市场建设。以绿色低碳为方向的新一轮能源革命正在全球蓬勃兴起,清洁能源已成为未来能源主要发展方向。清洁能源的加速转型,必将给H公司拓展和开辟新市场提供了机遇。

1.3.3 “一带一路”加快实施

当前中国正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加快实施“一带一路”战略,积极推进电力企业等重点行业“走出国门”。特高压技术的自主创新,提升了电力行业全产业链发展,新的技术和设备的开发,将助力中国的电力企业迅速走向世界。通过特高压技术,可使我国与周边国家电网互联互通,发挥我国能源互联网平台和枢纽作用,有效利用国际资源和市场,扩大跨国电力交易规模,助力“一带一路“建设走深走实,为国际能源合作带来广阔前景。特高压技术是世界上最先进的输电技术,在此领域中国占据世界领先地位。这将给H公司拓展和开辟国际新市场提供了更好更多的新机遇。

1.3.4 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签署

2020年11月15日,RCEP在东亚合作领导人系列会议期间正式签署,世界上人口数量最多、经贸规模最大、最具发展潜力的自贸区就此诞生。RCEP的签订给各国之间带来了诸多机遇,将有利于中国国内国际双循环战略的进一步推动,也给H公司在东亚区域的电力市场发展提供了更有利的平台。

1.4 挑战分析

1.4.1 国内外市场竞争激烈

国内电力设计同质企业众多,不可避免地存在同质公司为了取得项目中标而非正常压低咨询设计费用现象,还存在甲方为了控制工程造价在设计费用不变的情况下而增加设计范围和要求的现象,另外还有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等甲方公司开始建设自身的设计平台公司的情况,这些因素都让H公司在国内市场面临更加严峻的竞争环境和形势。国际项目上,H公司要面临其他老牌工业强国的激烈竞争,在运营过程中,还会面临市场需求的不确定性,导致项目是否营利的不确定性。

1.4.2 国际政策风险

面对全球疫情大流行、欧美经济衰退、中美贸易摩擦、部分国家时局动荡等重大挑战,H公司的海外项目很有可能会产生变数。国际业务中,因某些地域具有特殊的政治、军事战略地位,在这些地域的投资往往会受到某些霸权国家的强烈干预和阻挠。

通过SWOT分析,尽管存在风险,面临挑战,但H公司还是具有突出的行业资源优势和竞争力优势。这些突出的优势还体现在“按照客户需求,通过自主创新和技术服务,诚信守法,不断进步,成就客户价值愿景,推动能源领域科技进步,为构筑稳定、经济、清洁、安全、和谐发展的能源供应体系做贡献”的核心价值观上,也体现在“技术领先、实力雄厚、诚实守信,打造具有行业高端引领能力的国际工程公司”的战略愿景上,还体现在“以精深的专业技能,务实的工作态度,高度的责任感,真抓实干,锐意进取,立足设计,努力开拓,为客户打造精品,为社会创造价值”的企业精神上。

2 H公司核心竞争力的提升

企业核心竞争力是由企业的各种能力组合而来,其中包括有企业、市场与技术的相互作用的积累集合。H公司具有突出的行业资源优势和竞争力优势,符合公司的发展和竞争战略,与公司的目标和长远规划相一致,构成了H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在双循环战略下,下面就H公司如何提升核心竞争力分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2.1 在适应能源转型上再提升

双循环战略下的核心竞争力,只有适应能源转型,才能做到与国家发展战略无缝对接,实现企业创新发展。“十四五”是推动我国能源转型的关键时期,将进一步加快国内特高压直流外送通道和直流同步电网的建设,同时推动跨国电力互联互通工程的建设。

对于H公司,一是要对接国家能源转型的统筹规划,在建设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智慧电力系统、以绿色低碳为方向优化产业布局中,制定出符合国家发展战略的公司中长期规划。二是要迅速适应能源转型,在特高压电网、电力系统规划等高端领域发挥自己的技术品牌优势,瞄准国内、海外两大市场,打造出国际一流的工程咨询公司,体现真正的核心竞争力。

2.2 在融入新发展格局上再提升

双循环战略下的核心竞争力,只有融入新发展格局,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目前中国正逐步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坚定推行对外改革开放,形成国内国际互补促进的双循环新格局。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就是借助国内市场的巨大潜力,运用国际分工和协作,促进国内国际经济互通发展,把国内国际这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充分利用起来,实现后劲十足的可持续发展。如H公司现在全面培养工程建设EPC或DB项目优秀项目经理的举措,就是提升企业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的具体行动。

在能源领域,随着供给侧市场化改革不断深入,国内能源服务市场主体竞争已呈现多元市场主体竞争新局面,面对不断发展变化的新环境、新模式、新产业的需求,现有的传统能源服务已很难适应,与之相配套的新型综合能源服务已成能源服务企业的发展和服务的重点。对于H公司,必须构建区别于传统能源服务的市场运营模式,明确市场各主体的价值来源,围绕用户实际需求展开业务,融入新发展格局,对接“一带一路”战略,参与国际竞争,实现具有行业高端引领的能力。

2.3 在引领技术创新上再提升

双循环战略下的核心竞争力,只有引领技术创新,才能实现企业的高质量发展。如在电力发展“十四五”规划中,国家大力支持特高压骨干网架的发展、各级电网同步协调发展、跨国电网的互联发展作为电网的发展重点。可见,能源转型对电网的建设发展提出了更高更新要求,需要引领新技术的创新。

对于H公司,一是掌握和利用新型技术提升效率,解决在技术领域中的“卡脖子”现象,如柔性交直流输电技术和储能技术两大技术。二是做好5G技术的应用,加强自主可控,当前新基建是构建双循环格局的重要核心,需要将5G技术融入新型能源工业互联网基础设施的建设之中,加快促进能源转型。三是要加强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先进技术与电力系统的深度融合,推动加快国产化替代和信息技术发展,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目前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都考虑在“十四五”时期将人工智能等技术全面应用于核心业务。四是要加大推进科技创新,努力成为世界一流能源服务企业。

3 H公司对双循环战略的推动

H公司突出的行业资源优势和竞争力优势,在适应能源转型、融入新发展格局、引领技术创新上获得再提升后,在拉动国内大循环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上将发挥更大的作用。

3.1 在拉动国内大循环方面

H公司在国内承接的项目所在地域覆盖国内华东、华北、华中、西北以及华南地区,在中国电力建设史上创下了诸多第一,设计了当时世界上高度最高的500 kV长江大跨越工程(目前世界第二)、国内首座全地下的500 kV变电站、国内首批超高压和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国内首个自主研发、设计和建设的1 000 kV特高压交流输变电工程、世界上首条电压等级最高的±1 100 kV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以及世界上首个特高压输电GIL管廊工程等。

同时,还积极探索新业务发展和新商业模式,充分发挥在新能源、火电、输变电、智能微网等领域的勘察设计优势,通过投资拉动主营业务、拓展国内外潜在市场、增强价值创造能力。H公司积极探索通过参股、功能性并购、项目投资开发后转让等多种形式参与到国内外电力及非电项目的开发、建设、运营等全生命周期中,努力提高自身资本运作和资产运营能力,寻求专业咨询公司商业模式的多元化。同时,对于大型投资类项目或需要控股投资的项目,充分利用各类投融资业务平台进行开发和项目运作,做到了国内市场和业务不断拓展壮大。

3.2 在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方面

H公司积极参与国际业务的开拓,足迹遍布委内瑞拉、智利、哥伦比亚、白俄罗斯、乌克兰、肯尼亚、津巴布韦、乌干达、印尼、菲律宾、缅甸、巴基斯坦、阿联酋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推动了国际业务发展,已形成了“火电、核电、电网、新能源”等各业务板块“共同走出去”的良好局面,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能源电力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贡献了智慧和力量,促进了国内国际双循环。

4 结语

面对竞争越来越激烈的电力市场环境,电力企业如何发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是各公司面临的一个巨大的难题。作为国内顶级电力咨询的公司,H公司必须能适应能源转型、融入新发展格局、引领行业新技术创新,做好国家发展战略对接、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响应RCEP发展平台,利用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才能不断提升双循环战略下的公司核心竞争力,实现公司创新发展、高质量发展、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双循环特高压竞争力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深化中俄经贸合作的新内涵
打造内外“双循环”安全生态系统
玩具产业如何实现国内国际双循环?
玩具世界(2020年5期)2021-01-14 01:40:48
李奇霖:“双循环”下的宏观调控政策取向
房地产导刊(2020年9期)2020-10-28 08:37:14
论外卖品牌的竞争力
消费导刊(2018年10期)2018-08-20 02:56:32
日本竞争力
1000kV特高压输电线路失效绝缘子判断的仿真计算
“北上广深”pk城市竞争力
南风窗(2015年11期)2015-09-10 07:22:44
我国最长距离特高压输电工程开工
现代企业(2015年6期)2015-02-28 18:51:53
特高压输电塔双重非线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