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宇 杨常伟
“感”最初是感官之感,即最为浅显表面的认识。直到先秦后初强调经验、体悟人与万物相交之感的最基本的方式,唐君毅是现代新儒家的代表之一,他立足于中国哲学的特质,珍视“感”之内涵,“感”已然不全是传统层面上的意义,是“感性和理性的结合体”,在客观、主观、超主客观境中,心灵通过“感”沟通万事万物,产生心灵活动,由此生成心灵境界。
《周易·咸卦》采用阴阳相感交合来感应世界万物。感应之道是天地宇宙间的规律,有感有应,所应是感,充斥于天地世间形成万物相感化生的动力。《乐记》旨在强调“感”是人们“修齐治平”的关键,认为:“夫乐者,乐也,人情之所不能免也。”由此,“感”对构建礼乐文明体系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首先,孔子强调“感化”的作用。《论语》开篇即学而篇,“学”字可看出孔子对人教化和感化,另“学”对于受教化者即是一种“感知力”。其次,孔子论“感”,还表现在对上层建筑礼制约束和社会风气的建立中。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在此其认为君王应有为仁由己、好善之德的德行,来感化子民。孟子有精英主义的倾向,他将人分为“大人”和 “小人”,他们的差别并非在于是否禀受良知,而是有的人善于保存其赤子之心,故而成为 “大人”,反之则为 “小人”。与生俱来的“赤子之心”,是促使人成为“大人”的动力,因此,成为“大人”是人与人之间的共同“感知”,当人人皆欲成为“大人”时,即构建一个共识社会。
佛教哲学中亦有对“感”范畴的论述,在佛教哲学中被称为“八识”,即“攀缘外境”。这“八识”包括“眼、耳、鼻、舌、身、意、末那、阿赖耶”,“八识”作为佛教哲学中的“感”,通过前六识对客观世界进行低阶段的感触和感觉,初步完成对一切事物的了别和认识。
《淮南鸿烈》继承了道家老子的主要学说,认为宇宙间充斥的气可以相感,所以万物有“共感”的物质基础。
唐君毅将“感”贯穿于心灵境界中,此时,“感”在其思想中已然不全是传统意义上的认知方式了,而是感性之“感”与理性之“感”的结合体。
他强调一切所能通感之境皆与心灵活动相关,心灵能产生活动,皆是由外界刺激产生的感应,是一种觉察之义,觉察即“知”。他将“知”分为“能知”“所知”“知识”。“能知”包括感觉、知觉等各种人心感知能力;“所知”即认识的对象;“知识”是最高级的,是“能知”和“所知”的总和。由此,“能感知”是人认识的基础,在形成一切人类知识之前极为重要。他还将其与心理学进行比较,认为感知并非根据心理学而产生的,相反,心理学是一种知识,却需要“感知”才可以促成这种知识的完成。
唐君毅指出感知既可先于知识又可后于知识,把感知分为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但二者之间具有通性。先于知识的感知是最原始的认识方式,即感觉经验,唐君毅称之为直接经验之知、亲知或独知,是基于情感意志的感性认识,此认识与“能知”与“所知”相互渗透,是基于共相谈共感,直接经验之知具有“能”“所”不二性质、超言说性和绝对的主观性。人的感觉千变万化,直接经验亦有种种,在感性认识的世界里,直接经验是不断消亡又不断发生的,人的感知随着直接经验的消亡而发生变化,所以感性认识是没有边界且不断发展的。他注重“感”的问题,是因人与人、人与世界、人与宇宙之间的相感问题始终处于其思想的中心。同时,他又具备清明的理智,由感性上升到理性,但是二者在其身上并不矛盾冲突,相反,“它们是互相帮助,感情供给理智观照的材料,而理智则规范感情,感情如水,理智如河道,人生最高的理性是情理合一”。
唐君毅根据心灵的内外、上下、前后对万事万物产生“感应”活动展开三向,九境的产生离不开对宇宙的感悟,是生命心灵与“感”次第超升的心灵境界,在思想上提升人之深度,在实践上引人行于圣贤之道。
1.客观境
万物散殊境。人存在于世界中,由于“感应”自身与外部世界内外有别,人与物相感,因相感而产发原始经验。唐君毅指出,心灵具有居于内而通于外的性质,与外物相感通、相感应,以此来兼知内外事物,认知个体的类别、次序和层位,才会建立周全、完整的万物散殊境。
依类成化境。人通过看、闻、嗅、味、触等表象感觉对个体事物进行感知,然后产生基本的感觉经验,唐君毅强调“感觉经验”来源于“生活感应”,是最基本的认识方式。依类成化的本质是知类通达、通感万物,人人皆有知类通达之心灵,由感知一类的通感思想,便可以通感民族、人类和万物,是而触类旁通万物相感,与其和谐共存。
功能序运境。此境重点讨论因果关系。唐君毅采用“阴阳相感之道”来解释因果的关系,“因”与“果”则是相互感应而成,“因”消极地排除阻碍“果”形成的其他因素,以促成“果”的发展,“因”虽不是积极地直接促成“果”的发展,但其“消极地排除阻碍因素”,即为积极主动地帮助“果”,“凡感者皆阳,应者皆阴。施者皆阳,受者皆阴。主动自动者皆阳,静而被动随动者皆阴”,因此,“因”“果”二者,“因”者居于阳位,“果”者居于阴位,感而通,感而应,相互继承。
2.主观境
感觉互摄境。通过视、听、嗅、味、触等感觉机能,感知一切事物的性相,人的心灵能自觉地感知外物。人除了能直接通过心灵活动感觉外物,亦间接通过涵摄他人生命心灵活动感觉世界万物,唐君毅强调人人都有感知能力,且互相感应,从而人与人之间存有共感。
观照凌虚境。一方面在主观感觉外,脱离其感觉心灵;另一方面游离脱开实体,对外物进行观照,形成以纯相而观之境。此境重在观意义,一切意义的总和不依附客观存在,以凌虚的状态呈现在哲学的感应心灵,哲学心灵通过一次次地超越自己,便会由观照的哲学心灵升至实践的哲学心灵。
道德实践境。人的一切生活相续持久,皆缘于道德实践之事,而成就道德生活的困难是因心灵的陷溺。“陷于此境之人,往往不能自知,唯有超越此境,或居于境外者方始知之”,与他人产生互相感应,寻找同情共感是破除陷溺的有效途径,所以人需经历艰难,当遇到他人,发现另一心灵的存在,与他人心灵交通、感应。唐君毅认为与他人心灵感应,同情共感中可开拓超拔自我道德心灵,考虑他人感受,推己及人,可见与他人同情共感能使心灵一念反省,促进道德人格的完成。
3.超主客观境
归向一神境是由在下的主客观境上升到在上的主客神境。由“我”仰视“神”的感应,主要是自己破除内心封闭,生命心灵无限上升,与神灵相遇感应。生命心灵从道德实践境上升至归向一神境中,即对绝对真实存在的论证,皆是人安身立命所依赖之精神实在。唐君毅认为,这一精神实在缘于人的道德心灵,始于人内心的情感,即出自人对天的感应和信仰,此类似汉代的“天人感应”,心中有神,“我心”必和“天神”相感,由此,与万物相感,即是与“神”相感,“我”善待万物就是善待“神”。
我法二空境,佛教是自上而下的横观。如实感知客观世界中的种种执障,通过智慧知所执而破执,是生命心灵日益扩大开通,对所执长生的苦恼,生起慈心悲情,引起同情共感来完成对有情生命的救度。一切苦恼源于贪欲,人为达到各自志愿,不愿相互配合,以佛家之意,建立同情共感之心,存“公共之心”,便与他人相互感应,同情别人感受,当我遇到此类情况别人亦可同样待之,是因佛家信奉的何因必得何果。
天德流行境也叫尽性立命境,是儒家兴大教,立人极见太极之教。此境是对人的生命与客观的世界从前往后次第展开感知的,为的就是对当下的生命生活有一正面的感悟,以立教成德。唐君毅强调一切生命存在的创生皆有一形上根据,在儒家称之为天,人与天之间的联结得益于对“命”之观念的感应,其人天彼此之间的关系相依相即亦相隔相离,即天人相感。
唐君毅对“感”论思想的阐释不乏中国特质,运用“感”这一基本的认知方式,来了解心灵对宇宙万物的内心活动,可以说以“感”论思想贯穿心灵境界,最终目标也是基于“感”建立新的“人类理解论”,以此唤醒人类“共识”的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