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楠
习近平总书记曾在人民日报海外版创刊30周年的批示中指出:用海外读者乐于接受的方式、易于理解的语言,讲述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努力成为增信释疑、凝心聚力的桥梁纽带。如何通过国际传播的广播外宣节目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使其成为链接中外、沟通世界的桥梁和纽带?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工作实践,分析了用声音讲好中国故事的因素。
当代中国有很多精彩的事迹和宝贵经验,由于受到表达水平的制约,并没有转化为相应的国际传播力和影响力。在新时代,习总书记多次强调要讲好中国故事。面对国内外的新形势,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势在必行,这也是党和政府以及时代赋予新闻舆论工作者及主流媒体的重要职责使命。面向国外的报道,要以友好的姿态与世界进行对话,传播大国气象,消除西方媒体建构的负面刻板印象。
中国人身边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着各种各样的故事,新闻工作者关注什么故事,选择什么故事讲述给外国人听,考验着媒体人的是非判断能力和选题水平,也透露出媒体人是否具有深厚的外宣功底。传播正能量的中国故事是对外传播的责任,也是引导积极向善的一种力量,所以每次选题首先应当考虑的是这个故事是否具有正能量。
比如,由笔者采、编、播制作的广播专题录音报道《大爱无疆温暖“美丽”》讲述的是23岁津巴布韦女孩史美丽在大连留学期间得了白血病,大连各界为她捐款,挽救她生命的故事;《人鹳不了情》讲述了大连旅顺张家村村民自费保护国家珍稀鸟类东方白鹳,爱护青山绿水的事迹;《圆梦中国的俄罗斯女孩达妮娅》讲述了一个叫达妮娅的俄罗斯女孩从小向往中国,学习汉语并留学大连,在大连实习,交友,为中俄两国友好做出不懈努力的故事;《非洲姑娘中国媳妇》讲述的是一位来自肯尼亚的非洲姑娘琳达,嫁到中国大连庄河农村的居家生活故事;《在大连安居立业的一家美国人》讲述一个来自美国的五口之家,中美建交时年纪还小的父母,对有着悠久历史的东方古国——中国,非常神往,立志长大后一定要踏上这块神秘的土地……改革开放后,他们举家来到中国大连,一住就是十几年并在此开办学校教授英语的创业故事。
上述五个故事朴实无华、平淡无奇,甚至有的是家长里短,但都传递着满满的正能量。一个是关于生命的赞歌,面对生死话题,有着大爱的大连人不分国界,把津巴布韦女孩史美丽当成自家亲人,纷纷伸出援手;一个是环保、野生动物的话题,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永远是人类追求的美好图画;还有三个是关于国际交往以及中国带给世界的吸引力和影响力的话题。
这样的故事在人们身边时时刻刻都在发生着,媒体人要用一双智慧的眼睛去发现,用一颗善良的心去倾听,用一个个感人的故事讲述出来,把这些正能量传播到世界各地。
正能量选题确定后的采写是故事是否引人入胜的关键。针对有些采访对象不太善于表达或紧张的状况,提问时要让他感到是朋友之间的交谈、聊天,打消其戒备心理,敞开心扉,这样才能挖掘出深层的东西,说出采访者想要的甚至是令人意外惊喜的素材。这个过程应是先唠家常、渐入主题、收获意外。在制作《非洲姑娘中国媳妇》的采访过程中,来自肯尼亚的非洲姑娘琳达由于中文不是太流畅,开始有些拘谨,后来通过中、英文的交替交流和沟通越来越放松,采访中途她与中国丈夫的电话争吵也毫无保留地呈现出来,才有了整个故事的家长里短、跌宕起伏、引人入胜。
细节是故事的主要元素,是报道能否打动人的关键内容。一篇国际传播的广播专题录音报道时长一般是十分钟左右,能够讲述一个比较完整的故事,所以每篇报道一定要把事实介绍清楚,并尽力展现一些细节,靠细节来反映故事的真实性,靠细节来感染人。
比如《人鹳不了情》里的张义伦,他每次喂食白鹳都要在冰面上刨个窟窿,问其原因,他说白鹳吃鱼吃多了会渴,刨开一个洞,它可以饮水。这个细节充分说明老人对于鸟类的感情,他不但为鸟儿买喜欢吃的鱼,还考虑到冬天鸟渴了没地方喝水,要凿开冰面喂水。这个细节得到鸟类爱好者的赞同,也是其他节目里不曾出现的。
再如《大爱无疆温暖“美丽”》中为津巴布韦留学女孩史美丽义卖捐款的80岁老人马世富,他的一番话就具有很强的人情味。他说:“史美丽才23岁,她还有那么长的人生未来,我的孙女也23岁,今年大四。要是我自己的孩子到国外留学得了这种病,如果能得到当地人的爱心治疗,那我是什么心情?所以拿这个史美丽就当我自己的孩子一样,我能尽多大力量我都愿意,就希望小美丽早日恢复健康。”
每一个正能量故事的采写,应根据采访所获得的素材,用一条线将其串起来。这条线就是写作的手法:可以平铺直叙娓娓道来,也可以夹叙夹议深入浅出,还可以悬念迭出引人入胜……这必须根据具体的事件具体采用。
通过播音员、主持人用声音讲述身边故事、传播中国正能量是国际传播广播节目的重要形式。中国正能量故事从选题、采写成稿到传递至听众耳中,最终的实施者是播音员、主持人。对于广播节目而言,文字稿件形成后,从书面语到有声语言的呈现是一个二度创作的过程。国际传播广播节目的最后实施者是播音员、主持人,他们应积极参与采、编、播制作的全过程,只有这样对于中国故事的播音、主持才会是有感而发,感人至深,以情带声,声情并茂。就国际传播广播节目的播音、主持风格而言,每期节目无论采用传统的播报方式,还是说、讲、侃的方式,都要根据稿件中特定的故事事件来确定具体的有声语言基调——或播、或说、或讲、或侃,通常采用较多的是播、讲的方式。总之,用感同身受的声音表达方式在国际传播广播专题录音报道中传递中国正能量故事较适宜。
一个节目的好听、吸引人,除了故事的内容及播音员、主持人感同身受的表达,采访对象的身份及讲述也是故事好听的因素。随着中国对外开放之门进一步打开和国力不断强大,中国与世界在各个方面的交往也更加热络和频繁,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在中国工作、生活、学习、旅游,让他们参与到节目中,讲述他们在中国的经历和所见所闻,更具有引导力、影响力和公信力,对于外国听众来说更有亲和力和可信性。
善于表达,能够传播积极的生活态度、传递正能量,讲述有人情味和趣味故事的外国人是受邀参与节目的首选。比如,在《在大连安居立业的一家美国人》中的美国人白奇书和他的妻子白茉莉、女儿白雪,当被问到为何在中国大连创业而且一住就是十几年时,白奇书的回答是:“我们全家最喜欢大连,因为海边很近,空气非常好,环境好……”白茉莉的回答是:“我的孩子感觉他们有两个家,中国是他们的家,美国也是他们的家,所以我很高兴……”白雪的回答是:“最喜欢干扁芸豆和火锅……”《圆梦中国的俄罗斯女孩达妮娅》中的达妮娅说:“我特别喜欢中国文化、中国名胜古迹,我从很早就开始对中国感兴趣,中国文化、美食特别吸引我,因为中国的菜和我们的菜完全不一样,有一些菜特别好吃……我还有一个比我大几岁的俄罗斯朋友,他高中毕业上了俄罗斯国立大学,读中文、学汉语,他也说,中国特别好,特别喜欢中国……”这些外国人都属于善于表达,而且所讲述的都属于好听的、有人情味和趣味内容的正能量故事。
另外,国际传播的广播节目以录音报道的形式讲述中国故事更好听、更吸引人。广播与电视以及网络媒体比较起来区别在于:电视及网络媒体是画面和声音的集合,而广播只有声音。录音报道充分发挥了广播的优势,利用丰富的现场音响、众多采访对象的声音和与记者对话的音响,或压混,或再现,或渐入渐出……突出了音响丰富、先声夺人的广播特点,以期达到引人入胜的收听效果。这种讲述的形式更符合国外受众的收听习惯,有利于中国正能量故事的传播。
注释:①来源于人民网2015年05月21日19:50消息:《习近平就人民日报海外版创刊30周年作出重要批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