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轨道交通乘务运营安全管理探索

2021-11-12 13:44郝井山韩友波
安防科技 2021年1期
关键词:乘务轨道交通应急

郝井山 韩友波

摘要: 随着城市的发展壮大,轨道交通在城市未来的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城市轨道交通给市民带来了更多的舒适,能够有效地解决城市拥堵问题。为了充分保障城市轨道运行安全和乘客的生命财产安全,首先就要从制度上重新定义加强规范,与此同时还有司乘人员的相关安全管理也是一个迫切需要妥善处理的问题。本文根据无锡地铁乘务运营管理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探讨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管理,并给出一些建议,希望对大家有益。

关键词:城市交通;轨道交通;地铁乘务;运营安全管理

前言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是乘务管理长久以来的重要主题,是乘务工作的生命线,我们当然有信心、有能力,在网络化运营条件下,要加大投入,从实际出发,认真研究网络化运营条件下的安全措施,捕捉人和设备因素,不断提高司乘人员安全意识,及时排查安全风险点,推动管控措施执行,深入开展安全风险管控及隐患排查治理,杜绝一切运营安全事故的发生。

一、城市轨道交通乘务运营常见问题

1、缺少全面安全管理

虽然轨道交通运营管理已经得到了一定的成效,但许多机制尚不完善,需要进一步完善。比如,安全管理不规范、不全面,没有健全的体系,没有规划、规划和科学的安全管理模式和策略。同时,缺乏有效的监督管理远远不够,许多问题没有及时纠正和改进,无疑就增加了运营风险。

2、司乘人员的综合素质问题

许多驾驶员的技术水平和能力都不符合标准,例如,一些驾驶员在培训合格后不久就开始单独值乘,且系统的学习途径很少,他们的技术水平和应急处置能力需要重新评估;员工的身体、情感等其他问题也必须不断跟进;此外,司机的工作环境噪音大、作业区域狭小,行车压力大,人员容易出现压抑、自闭的心理健康问题;最后,驾驶员的安全意识相对薄弱,驾驶经验不足,在处置突发事件中应变能力不足。

3、缺少健全的人员培训机制

培训工作能有效提高司乘人员和场段行车组织人员的技能水平,是不断提升城市轨道列车安全运营和服务质量的根本保障。目前的针对司乘人员的培训工作机制比较单一,缺乏深入性的理论及高贴近现场的故障实操课程,对车辆、信号等设备构造原理不明确,部分培训内容实用性不强,在现场故障处理及应急突发事件处置中,无法有效地将培训内容与之有效联系结合起来。

二、轨道交通乘务运营安全管理的建议

1、提升新司机应急处理能力

大多数新司机没有参与铁路,或城市轨道交通列车驾驶经验,地铁车辆与信号等技术的不断改进也逐年降低了设备故障及应急事件发生率。实际上,列车发生设备故障及突发事件的概率很低,加之应急演练覆盖率不足,导致新司机实操训练机会严重缺乏,新驾驶员对此的应急处置能力只有理论认识,加强对新员工故障处理及应急事件处置的培训,并加强实践与理论的结合,充分利用正线的非运营时段或车辆段或停车场进行实操训练,加深新员工对故障及应急处理的理解,组织新司机进行观察、判断、处置、总结,同时通过反复的培训、发现问题、整改再培训,有效提高员工的故障处置及应急实战能力,为城市轨道交通安全运营打下坚实基础。

2、快速掌握新线设备

新线不同系统和设备的系统培训时间相对较短,一般参训人数有限,员工对新技术应用、新设备操作,及相应工作经验积累也需要一段时间适应。这严重限制了对新线路上各种装置和设备性能的控制和应用。因此,乘务中心应组织以技术攻关小组,或新技术/设备问题大讨论等形式,通过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时向新员工提供新线车辆的业务知识,以便人员快速掌握新技术、熟悉新设备。

3、探索网络化管理模式

城市轨道线路的网络化运营带来了大量客流,此外,列车晚点、设备故障、车辆冲突等问题容易导致乘客受伤和对服务质量的投诉比以往的单线运营时更多。这种特殊情况的不断存在对我们的管理要求越来越高,我们的地铁网络运营管理实践理念必然需要进一步深化发展。针对上述这些问题,我们目前只能通过更多地借鉴学习国内兄弟城市地铁和国外知名地铁的优秀网络管理实践经验,边总结、边积累经验,互补差距,推动研究和工作,加强驾驶员安全培训,从源头上避免事件的发生,成立不同的应急小组应对不同的突发事件,明确责任人,加强对员工的培训,提高要求。通过推进人才培养,建设精干的铁军队伍,建设强大的领导团队。另外,还要在此基础上,团结协作,为地铁网络运营谱写新篇章,为今后地铁新线路的开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4、确定指导方针

城市轨道交通乘务安全管理体系的建立,可以有效把控乘务安全管理,促进乘务运作管理在统一理念下有序、系统地发展,将乘务管理引入安全管理体系模式,明确相关安全管理体系,有效建立关键作业、关键人员、关键时段的安全方针和规范,促进安全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和创新;根据实际运营的需要进行管理,能高效开展地铁乘务安全管理工作。

5、完善安全规章制度

所有安全管理必须在系统中有序进行,系统能有效促进全面管理的自动化、规范化实施,避免“人管人”的延误,确保全体员工自觉完成任务,落实工作细节,规章制度也是建立安全生产整体体系的基础和保障,明确城市轨道交通乘务安全管理中人员安全、作业安全,增强人员安全意识,提升应急保障能力,有效地消除潜在的安全风险,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6、构建安全文化

对乘务人员开展安全行车文化宣讲,用生动的案例,以图文、短视频等喜闻乐见的形式,使人们意识到安全的价值,以及对个人和他人的影响,从而使乘务人员能够立足本岗位做好乘务安全运营工作,促进安全制度的有效实施。

结束语

综上所述,城市轨道运输交通综合运营安全管理模式必须根据每个城市的实际具体情况正确选择新的运营安全模式,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做好运营人员安全管理文化教育培訓指导工作,优化安全运营管理体系,制定安全管理实施指南,以才能确保所有城市轨道交通的正常运行更加安全,避免发生安全事故。

参考文献

[1]张学华.地铁乘务司机安全管理研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9,(11).181-182.

[2] 赵飞.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管理探讨[J].消费导刊,2019,(6):47.

[3]荆智莉.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管理探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9,(15):3680.

[4]常航坤.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管理探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9,(29):2032.

[5]王昕敏.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管理模式思考[J].城市地理,2016 (04):68-81.

猜你喜欢
乘务轨道交通应急
多维深入复盘 促进应急抢险
轨道交通产品CE认证论述
高速轨道交通发展趋势
高速动车组司机乘务交路优化编制方法
完善应急指挥机制融嵌应急准备、响应、处置全周期
高职院校空中乘务英语教学实践研究
带立即折返的高速动车组乘务交路回路优化编制方法
应急管理部6个“怎么看”
国际新应急标准《核或辐射应急的准备与响应》的释疑
高校空中乘务专业制服设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