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强
10月26日,国务院下发《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明确指出“十五五”期间的主要目标之一是,“到2030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25%左右,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65%以上,顺利实现2030年前碳达峰目标”。
“重点任务”一节亦提出若干要求,例如为实施“能源绿色低碳转型行动”,要“大力发展新能源”,“全面推进风电、太阳能发电大规模开发和高质量发展,坚持集中式与分布式并举……坚持陆海并重,推动风电协调快速发展”,“到2030年,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12亿千瓦以上”。
这是国务院关于贯彻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的最新政策。正是在这个背景下,10月29日,包括南方、广发、汇添富在内的9家基金公司同时向证监会申报了一只跟踪中证风电产业指数(931672.CSI)的ETF基金。截至11月8日,证监会尚未批复。
毫无疑问,这批风电ETF基金处于政策的风口。不过,与机会并存的是风险。
这些产品成立之后会对风电板块的估值产生何种影响?有没有成为接盘侠的可能?
根据证监会官网信息,第一批共9只风电ETF的申报时间是10月29日,距离中证公司发布风电产业指数正好过去半年。在此期间(4月29日至10月29日),风电产业指数涨幅达到74.40%,即便是年内风头一时无二的光伏产业(931151.CSI)也略有不及(同期涨幅72.41%)。
从这个角度看,风电ETF显然错过一波行情。
在此之前,无论是科创50指数、科创创业50指数还是MSCI中国A50互联互通指数,在其发布后不久,基金公司皆迅速反应,在极短的时间内申报并成立了相应的ETF基金。
例如,中证指数公司发布科创50指数的时间是2020年7月23日,但两个月后的9月22日,首批四只科创50ETF基金既已同时发行,并于9月28日同时成立,发行规模合计209.71亿元。中证指数公司发布科创创业50指数的时间是2021年6月1日,仅仅20天之后,即6月21日,9只“双创50ETF基金”即已同时发行,并皆在6月29日之前成立,发行规模合计186.75亿元。至于MSCI中国A50互联互通指数,其发布时间是2021年8月,但9月24日4只MSCI中國A50ETF即已同时申报,10月22日即已同时发行,并皆于11月1日前成立,发行规模合计266.66亿元。
与上述三类ETF的相同之处是,第一批风电ETF的申报工作亦是同时进行,不同之处则是申报动作相对有些迟缓。至于这批风电ETF的发行及成立是否仍循前例,则尚待观察。
发行规模方面,业界人士大多持乐观态度。4只MSCI中国A50ETF合计逾260亿元的发行规模已说明流动性不成问题。风电板块的成交量亦说明市场对此极有兴趣。根据中证指数官网发布的数据,截至11月8日,风电指数成份股11月以来的成交金额合计2457.54亿元。另据Wind资讯,同期A股成交额合计67486.55亿元。也就是说,风电指数成份股的成交额占到A股成交额的3.64%。截至11月8日,风电指数成份股的流通股市值合计1.04万亿元,仅占A股流通市值(70.63万亿元)的1.47%。两组数据的对比充分说明了风电板块的活跃程度。
堪虞的是市场情绪。截至11月8日,上证指数、深证成指的年内涨幅分别为0.74%和0.26%,熊冠全球主要经济体,其表现与投资者一直以来被各种渠道灌输的期待形成巨大落差。
另一个问题是,未来这批风电ETF基金的入市会对风电板块的估值产生何种影响?有没有成为接盘侠的可能?
Wind资讯显示,截至11月8日,中证风电产业指数PE(TTM)为35.51倍,较发布之日(21.14倍)大幅抬升,自发布以来的中位数是27.44倍。同期中证光伏产业指数及储能产业指数的PE(TTM)分别为58.13倍和124.86倍。
中证指数公司官网信息显示,风电产业指数(931672.CSI)含有33只成份股,皆选自中证全指指数的样本空间(共计3759只股票)。选样原则及步骤有三:其一是,剔除过去一年的日均成交金额排名在后10%的证券;其二是,从剩余证券中选取“业务涉及风电产业上游材料和零部件、中游风机及其他相关配套设备,以及下游建设和运营的上市公司”作为待选样本;其三是,对待选样本按照过去一年日均总市值排名,取排名前50的证券作为指数样本。
根据《指数编制方案》,成份股所占权重主要取决于其风电产业相关业务的占比,“风电产业相关业务占比不低于30%的单个样本权重不超过10%,风电产业相关业务占比低于30%的单个样本权重不超过3%”。
不过,根据Wind资讯,33只成份股中,第一大主营业务(据2020年年报)与风电产业相关的只有18只;在其余15只股票中,其第二大主营业务与风电相关的只有2只。也就是说,有13只成份股的风电业务占比极小。
至于成份股在风电设备产业链上的分布情况,中证指数公司目前未有统计数据。而据Wind资讯,可归属于“风电产业上游材料和零部件”的大概有9家,例如中材科技、光威复材、广大特材、时代新材、新强联等,其权重合计约占22.46%。截至11月8日,PE(TTM)区间在18.51倍至126.26倍,均值52.18倍。
可归属于“中游风机及其他相关配套设备”的成份股大概有17家,例如明阳智能、金风科技、天顺风能、东方电气、禾望电气等,其权重合计60.80%。截至11月8日,PE(TTM)区间在20.92倍至103.66倍,均值40.05倍。
可归属于“下游建设和运营”的成分大概有7家,例如节能风电、福能股份、嘉泽新能、江苏新能、中闽能源等,其权重合计16.74%。截至11月8日,PE(TTM)区间在17.05倍至87.92倍,均值38.30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