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洁
摘 要: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要发挥引导作用,以丰富的教学手段,引发探究兴趣,促进互动交流,帮助学生形成深度理解,从而能促进高效物理课堂的构建。本文主要从设置疑问、科学探究、迁移拓展等角度阐述以引促思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初中物理;思维发展;高效课堂
传统教学中,教师过于关注学生的成绩,采用“注入式”教学,忽略了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难以引发学生的深层思考。教师要融入“让学引思”的主张,通过多种方法引思激思,让学生去探寻问题的本质,提升他们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设置疑问,拓展思维宽度
“授鱼”不如“授渔”,教师要通过引导,让学生去探寻适合的方法,能学会多角度思考问题,形成解决问题的有效策略。教师要依据学生的疑惑点、易错点引导学生探寻,能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拓展学生的思维深度,让他们学会思考、学会剖析,解决自己的疑惑,从而能从中获得成就感,体会到学习成功所带来的快乐。初中生的物理知识储备不足,一些生活的负迁移阻碍了他们对物理知识的探求。教师要有意识地设置问题,以问题引导学生深思,促进他们对问题的感悟。如,一些学生认为吸热温度会升高,教者提出问题:人的皮肤上擦上酒精,人为什么会觉得凉快了?液体蒸发,温度到底是如何变化的?教者以问题引发学生的思维活动,帮助他们纠正错误的观点,从而形成正确的观点。
学生有疑,才会深思,教师要唤醒学生的问题意识,鼓励学生大胆提出问题。在物理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适当留有空间,给他们留有足够的时间展开思考,才能使他们的学习由被动走向主动,才能解决积压的问题与疑惑。如在学习苏科版八上《速度》一课内容时,教者将两个大小不同的纸锥从相同高度由静止释放,学生会提出问题:如何比较它们的快慢?有哪些方法进行比较?经过讨论交流,他们发现在相同的时间内比路程,或在相同的路程内比时间,从而能准确地理解速度的概念。
二、科学探究,提升动手能力
教师要引导学生围绕问题开展实验探究,通过动手操作、动脑思考,探寻问题解决的方法,形成正确的理解。如在学习苏科版八上《声音是什么》一课内容时,教者引导学生探究声音是如何传播的,为他们提供玻璃大钟罩、抽气机、手机,让学生将手机置于玻璃大钟罩内,在抽气前让学生听一听手机的铃声。在抽气过程中,听手机铃声有没有变化?是如何变化的?这个实验说明了什么问题?教师为学生留有探索求知的空间,让他们将“做”与“思”结合起来,能寻找到探寻问题的方法,让物理学习能真正发生。
對于重点处、疑难点,学生难以独立解决的,教师要引导学生参与合作探究,在生生协同作用下,发挥集体的智慧,通过互助互学,大大提升课堂学习效率。如在学习苏科版八上“光的直线传播”一课内容时,教者为学生提供蜡烛、光屏,让他们通过组内协作,通过改变小孔与蜡烛、光屏的位置,让他们通过观察、讨论,分析这些像的特点。学生只有亲历实验的过程,参与小组讨论过程,从而能把握光的直线传播的内涵。
三、迁移拓展,培养解决能力
练习能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巩固与内化,同时也能检测目标的达成度。教师要尊重生间差异,设计出有层次、针对性、开放性的习题,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需求。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要遵循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策略,能循序渐进,让不同层次学生都能获得应有的发展。教师设计的习题要具有拓展性,能拓宽学生的认知视野,让他们能从中受到启发。习题要具有开放性,能引发学生的积极思考,帮助他们从多角度探寻问题的解决方法。
教师不满足于问题的简单解决,要深入挖掘,拓展延伸,让他们从多角度、多方位展开思考,寻求多样的解决方法,从而能实现“举一反三”的效果,促进学生迁移能力的形成。如在学习苏科版八上《光的直线传播》一课内容时,教者让学生去探究树荫下的光斑,引导他们运用控制变量法等方法去探究,同时学会关注身边的生活细节,学会运用物理思维去发现生活,能提升学习物理知识的兴趣。
四、归纳总结,完善认知结构
教师要引导学生针对某章节的内容进行概括、整理,能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脉络。学生在梳理、建构中能了解概念间的关联,能促进他们对物理规律的把握。学生在归纳过程中,能准确地把握认知结构,理解学习重点,强化他们对新知的理解记忆。教师要将总结知识的权利下放,让他们去概括、总结,而教师去补充、完善、纠偏。学生通过小组合作交流,能相互启发、相互补充,使自己的理解变得更加完善。教师要对学生的交流进行点评,肯定亮点的价值,对不足之处提出自己的思考,这样能促进他们对章节内容的理解。教师可以借助于思维导图等方式设计小结框架,让他们通过互助共同完成学习任务,教师对遗漏之处加以指正,能促进他们的理解更加准确、更加全面。
综上所述,教师要为学生的思维发展提供成长的空间,为他们的思考进行必要的指引,让他们借助思维支架不断攀升,能激发他们的潜能,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促进物理知识体系的完善。
参考文献:
[1]顾俊琪.让学引思:区域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的新探索[J].江苏教育研究,2018(Z1):14-18.
[2]李芳.让学引思开拓教学新视角[J].基础教育研究,2016(23):51-52.
[3]王亚惠.让学引思理念 培养自主学习能力[J].江西教育,2018(27):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