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东明
正值防汛抗旱关键阶段,河南多地发生强降雨,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全省农业农村防灾减灾形势十分严峻。河南农业大学在困难面前没有丝毫退缩,在恢复农业生产中不断贡献农大智慧、农大力量,全力确保秋粮稳定生产、农民稳定增收,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菜地“开方”
挖沟、排水、整地……7月26日,暴雨过后的郑州市中牟县田间烈日当头,村民忙得热火朝天。韩寺镇古城村东头,地势低洼处的红薯、辣椒、黄瓜全蔫了,连日的暴雨让不少地块受灾严重。
“哎呀,李老師,您可来了,快来看看俺家的茄子吧!”看见园艺学院李胜利教授,正在地头劳作的村民邢玉萍赶忙把他拉到了自家的茄子地里。
“俺看看啥情况!”顾不得脚下的泥泞,李胜利一头钻进地里认真查看起来。“咱这茄子田积水排得很及时,摘了成熟的茄子及时销售,行间开沟排水晾地,打老叶侧枝,加强病虫害防治,现在赶紧做好这四项措施,这片地就能好起来。”
“早点把水排干,就能多挽回点损失!”43岁的邢玉萍家有7口人、7亩多地,地势低的2亩辣椒地的水排不出,7分的黄瓜地也无法抢救,她就把全部的精力放在玉米、茄子地块。听完专家开的“药方”,邢玉萍如同吃下一颗定心丸,立即行动。
顾不上喝口水,李胜利顶着烈日又来到了另一家……
桃园“赴约”
7月27日,新乡市祝楼乡王录村,周合中、祝应芬夫妇在自家桃园的路旁支起了小摊,顾不得歇息片刻,将灾后抢救出来品相较好的成熟桃子卖给过往的行人。
“俺这几天在网上看的都说赶紧打药,郑教授,你赶紧看看俺家的果树吧!”见到园艺学院郑先波教授,周合中就带着他跨过倒下的大树,一头扎进桃园里。
进入桃园,就看到不少桃树的叶子有些发黄。“看这掉落的桃子,很可惜。现在看这块地没水,但桃树地下墒大,土壤容易板结,不利于散墒。”郑先波提醒道,“现在首要任务是挖沟排涝,打通桃园与外界的排水沟渠,迅速排出桃园内积水。”
作为河南省果树产业科技特派员服务团团长的郑先波,一边比画着,一边跟周合中说:“要在桃树行间根据地形隔行或多行开挖排水沟,沟宽30厘米左右,深50厘米左右,在加快排水的同时,改善土壤的通气状况。根据地形,也可考虑开挖与行间垂直的排水沟。”
怕记不全的周合中赶紧喊来女儿录起视频,村里其他桃农闻讯也围了过来。
菇棚“救菇”
“这些出菇后的废弃菌袋得赶紧清理掉,时间长了会成为感染源,杂菌孢子会通过空气传播感染其他菌袋。”7月29日,国家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申进文教授来到荥阳市高村乡史坊村食用菌种植大户秦广阔的大棚。“昨天打的电话,今天申老师就过来了。”秦广阔说。
遭暴雨袭击,秦广阔的11个食用菌大棚淤泥遍地,大棚旁被冲出一条水沟。在申进文的建议下,他找人清理大棚里的淤泥,购买原辅料,抓紧时间制作新菌袋,争取早日恢复生产。
比起秦广阔,巩义市河洛镇寺湾村张奇明的香菇种植大棚的损失要大得多。4万个菌袋被洪水冲得遍地都是,大棚内淤泥70多厘米厚,冷库、消毒灭菌车间、装袋车间全部损毁。
“泡水较轻的,可以用清水冲洗干净表面污泥,将菌袋直立,用针尖扎几个孔,排出袋内多余水分,并用石灰水喷洒表面,将菌袋转移至阴凉、干燥、通风、避光处继续培养。泡水较重不能继续培养的,要尽快趁晴好天气将袋内原料倒出晾晒干后保存备用。”申进文握了握张奇明的手说,同情中更有鼓励。
一直到下午4点,申进文和团队成员才有时间吃饭,他们拿出车上备好的面包就着矿泉水狼吞虎咽。
“天还早,咱们再去几家食用菌种植大户那里看看吧。”申进文和他的团队又出发了。
农民农企有所呼,农大专家必有所应。7月23日以来,农大专家教授纷纷请缨,主动公布个人手机号码和技术专长,“助农天团”总人数超过300人。截至8月底,农大专家服务团线上线下同步服务50多个县,服务企业近500家,服务农户和新型经营主体3000余家,接听咨询来电上万人次,录制课程视频12期,视频点击量超10万人次。针对秋粮作物、农机设施等10余个领域发布防灾减灾科技指导方案20余套、生产指导建议数百条。他们风雨无阻,奔走在田间地头,访农户、查农情、问农需、解农忧,为全省农业农民减灾默默奉献着一片丹心、一腔赤诚。
作为农业大省唯一一所高等农业院校,河南农业大学建校120年来,无论是在战火纷飞的战争年代,还是在国泰民安的和平年代,农大人始终秉持“厚生丰民”的办学理念,面向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切实把论文写在中原大地上,为国家粮食安全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责编:沐 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