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图书馆特色阅读空间建设研究

2021-11-12 01:40张骏
河北科技图苑 2021年5期
关键词:公共图书馆重庆

摘要:公共图书馆特色阅读空间是區别于传统阅读空间的综合性阅读体验新形态。它带给读者复合型阅读功能、专业化文献服务、主题式文化体验,有效推进全民阅读和特色文献资源建设。近年来,全国各地公共图书馆大力探索特色阅读空间建设经验,出现了许多优秀案例。以重庆地区三个不同类型的特色空间为例,对其建设发展现状进行经验总结和问题梳理,并从统一管理中枢、灵活社会合作、引入智慧模式三个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公共图书馆;特色阅读空间;重庆

中图分类号:G258.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3897/j.cnki.hbkjty.2021.0074

公共图书馆是市民免费获取文献信息资源,享受公共文化服务的场所。公共图书馆的建立是现代公共阅读空间形成的一个重要标志[1]。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人口文化素质逐渐攀升,市民精神文化需求普遍提高,开展专业化个性化的特色阅读服务符合新时代的要求。

1公共图书馆特色阅读空间的概念

2014年,北京市西城区在推进“书香西城”的建设中把工作重点放在了阅读空间打造上,陆续发展了三十多家各具特色的城市公共阅读空间,并将其统称为“特色阅读空间”或“公共阅读空间”[2]。自概念提出之后,“特色阅读空间”逐渐成为学术界关注的重点,中国图书馆学会把“阅读空间建设”和“阅读空间和服务”等方面选题纳入年会征文和优秀案例征集,如2021年开展了“特色阅读空间系列风采展示活动”,专门面向全国各级公共图书馆、高校图书馆、科研系统图书馆、医院图书馆等各类型图书馆,征集由政府或与社会力量合作在图书馆内或馆外建设的特色阅读空间。

随着理论研究和工作探索的深入,这种适应小康社会生活水平、形态新颖的城市公共阅读空间呈现迅猛发展态势[3],相关的研究文章层出不穷。从这些文章的关键词分析来看,目前学术界对其研究主要集中在均等化、功能拓展、合作共建、空间再造四个方面。但迄今为止,行业内还没有对“特色阅读空间”有一个标准的定义,参考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杨松对城市公共阅读空间的定义,我们可以认为特色阅读空间是指社会组织在政府支持下,在一定的空间范围或区域内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向社会(区)公众提供公共阅读、流通借阅、艺术赏析等文献资源和数字资源公共文化服务以及开展阅读推广、艺术交流、教育培训等公共文化活动的新型场所。它是在政府的支持下,采取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由社会力量提供的公共文化服务方式;它既是一种公共文化服务设施,本身也是一种公共文化服务产品;它不同于传统的图书馆,它提供综合性的或者专题性的图书阅读服务;它既提供公共阅读,也举办各类公共文化推广活动[2]。

2公共图书馆特色阅读空间的内涵与主要形式

2.1内涵

2.1.1公共图书馆服务的特色化发展

特色阅读空间是读者需求与图书馆资源的精准投放,传统服务向延伸特色服务的创新发展,有别于传统意义上的公共图书馆。它以特殊阅读设施和图书馆管理系统为保障,以特色馆藏资源为依托[4],向读者提供专业文献参考咨询、主题式阅读体验、复合型阅读服务,是集教育培训、课题科研、文化交流、艺术赏析、阅读推广和文献资源建设等多功能于一体的新型阅读空间。

2.1.2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内部优化

公共图书馆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满足市民多种文化需求[5],而公共图书馆特色阅读空间则是其体系内的优化。它横向上拓展了图书馆阅读空间的服务宽度,可兼容更多的读者需求,实现阅读与运动休闲娱乐在空间和体验上的结合;纵向上能加强体系的专业化服务能力,提升对专业需求型读者的服务深度,实现体系功能不断向纵深发展。

2.1.3公共图书馆社会化合作的纽带

公共图书馆是专业服务型单位,服务能力和业务内容都具有一定程度的专业化水平要求。因此,传统公共图书馆的社会化合作程度不高,以前最多是系统内馆际合作而已。近年来,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社会分工日趋精细,新媒体技术广泛应用,数字阅读工具层出不穷,人们的阅读方式逐渐被影响,图书馆的传统服务遭遇冲击。同时,有限的资源和社会影响力使得图书馆这张千年名片在快速的社会发展中难以轻松闪转腾挪。当前社会上单一业态在市场竞争中被迫陷入内耗难以脱颖而出,那些勇于进行系统内资源整合、系统外跨界合作的企业展现出的特殊竞争优势让在摸索中的图书馆人眼前一亮。加强社会化合作实现优势互补,跨行业共建提升服务能力的呼声使得“图书馆+”的建设近年来逐渐占据了“行业热搜”。而特色阅读空间就是公共图书馆开展社会化合作的纽带,它可以促进图书馆与政府机关、企业、高校、民间组织的社会化合作,实现合作多方的互利互惠,增强图书馆服务对市民生活的覆盖面和嵌入度。

2.2主要形式

本文所述的特色阅读空间主要是指由公共图书馆主导建设的馆内专题文献馆中馆和特色服务空间,以及同社会力量合建的主题分馆。这三种形式从服务内容、馆藏特点、服务对象、功能定位都各有差别,但共同组成了特色阅读空间的框架体系。

2.2.1专题文献馆中馆

专题文献馆中馆体现在“专业”层面,是公共图书馆服务的专业化升级。它是馆内某一专业类文献集中存储的场所,主要面向专业需求型用户提供文献信息服务。通过对专业文献的梳理和二次开发,开展专业参考咨询和科研课题信息服务,实现公共图书馆读者服务向专业化发展,有机会将其打造为地区的专业文献服务中心、专题科创中心和专业人才培养中心[6]。

2.2.2馆内特色空间

馆内特色空间体现在“拓展”方面,是对传统图书馆阅读功能进行的扩容。它选取馆内某一独立区域,甚至可不设馆藏,只要配足实现拓展功能的设施,其对阅读功能的拓展主要体现在与运动娱乐休闲功能的整合。拓展可以是阅读方式的创新,如有声图书馆和VR阅读体验区,也可以是阅读功能的配套,如运动阅读空间、剧本杀文化体验室等。

2.2.3主题分馆

主題分馆体现在“灵活”上,是图书馆特色服务半径的延伸。作为分馆,其建设特色既可以选专一主题型,又可以选择功能复合型。它开设在馆外,主要依靠图书馆和社会力量合作共建,适应性强,可以根据馆藏文献特点、合作方资源优势、地理位置、读者特性等因素灵活定位功能特点,为读者带来不同主题的阅读服务和多元化文化体验,助力地区文化品牌推广、文旅融合和乡村振兴。

3公共图书馆特色阅读空间建设的重要性

3.1符合新时代公共图书馆发展的要求

吴建中通过对全球图书馆建筑现状和发展趋势研究,结合从古至今图书馆发展历程,对图书馆发展作了一个阶段性描述。第一代图书馆以藏书为主;第二代图书馆藏用结合,注重开放服务理念;第三代图书馆以人为本,注重人的需求、可接近性、开放型、生态环境和资源融合,并致力于促进知识流通、创新交流环境、注重多元素养和激发社群活力[7]。他认为图书馆工作重心应从“解决藏用矛盾表1特色阅读空间的主要形式及特点

类别服务内容馆藏特点服务对象功能定位专题文献馆中馆文献资源建设与服务、专业馆员及读者培养某一专业文献资源集中储存专业需求型用户专业文献服务中心、专题科创中心、专业人才培养中心馆内特色空间运动、休闲、娱乐、静思自习、VR学习、剧本杀体验可不设馆藏、运动休闲娱乐类馆藏、多媒体文献资源阅读配套功能需求型用户阅读功能拓展空间、主题服务空间主题分馆文旅融合、地方文化推广、企业文化包装主题相关类型配套馆藏馆外读者服务半径延伸、主题文化推广为主”向“以人为本”理念转化,进一步推动图书馆事业从重数量向重质量、从重投入向重效益的方向发展,发展理念从“书的图书馆”转向“人的图书馆”[8]。刘炜也认为新时代图书馆是人们的“信息共享空间”和“学习共享空间”,这种“共享空间”的理念是:综合图书馆的各种资源、设施和能力,以人为本,向读者提供所有可能的服务[9]。两位专家都把图书馆发展的核心定位在了“以人为本”,而以人为本就是要以人的发展为本,以人的需求为本。于是,我们可以得出第一个论断:人的因素对图书馆发展至关重要,全面升级读者服务、创造复合型、个性化的阅读体验是新时代图书馆建设的重要任务。

图书馆的功能和服务依托其空间,传统图书馆大部分业务是图书借阅,空间设计上要求安静,主要满足阅读和学习需求。而现代图书馆不断深挖以人为本的内涵,对图书馆单一阅读功能进行了拓展,主要精力用在提升读者多元素养,强调个性化综合性读者服务,使图书馆从藏书学习教育基地,拓展成为包含人际交往、知识创造、休闲娱乐的新型多功能复合空间。芬兰赫尔辛基中央图书馆就是一个在空间设计理念上颇具特色的新型图书馆,它在空间上划分出家庭阅读区、公民学堂、创意工作室、娱乐空间、社交空间以及安静的阅读空间[10]。馆内第一层被打造成开放、自由的“城市会客厅”,第二层则打造成创新实践的“创意梦工厂”,第三层则是“书的天堂”。这种模块化、个性化的空间形态设计,不仅有效提升了用户的系统性需求体验,而且还通过个性化的场所定位,增强人与空间的亲密度[11],通过空间再造实现了图书馆多种特色功能的拓展。结合上一个论断,我们可以进一步推导得出:图书馆发展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要满足读者的个性化需求,实现个性化需求需要打造特色阅读空间,因此建设特色阅读空间是新时代图书馆发展的重要途径。

3.2适应文化服务市场的特点和发展趋势

近年来,数字资源和移动电子阅读工具改变着我们的阅读习惯。以传统实体书店为例,其与图书馆相比它们同时还受到网络电商平台的冲击,市场竞争力不断下降,生存空间日益萎缩。市场发展的方向迫使它们从单一图书卖场向多功能书店迈进,完成了从实体书店到综合文化空间的转型。越来越多的实体书店开始转型升级,这同样也启发了公共图书馆开始打造特色发展之路。

根据2018年《中国统计年鉴》数据,2017年中国文化零售(批发)企业实现营业利润581亿,从业人员人均净利润10.6万元。作为对比,2017年中国规模以上文化服务企业实现营业利润4 448亿,从业人员人均净利润13.2万元,人均利润率是文化零售(批发)的1.26倍[12]。文化服务市场体量远大于文化零售批发市场,由此我们可以类推,文化服务需求型用户数量大于文化产品购买型用户,图书馆潜在用户大于书店、复合功能需求型读者大于传统读者。因此,公共图书馆有必要加强特色阅读空间建设力度。

3.3满足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新模式的需要

特色阅读空间的兴起与发展是新时代全民阅读需求增长的产物,也是政府一系列政策出台的必然结果[13]。2015 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要求构建体现时代发展趋势,适应小康社会,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2015 年国务院陆续出台了《关于做好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文化服务工作的意见》《关于在公共服务领域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指导意见的通知》等重要文件,进一步强调了引进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性。2017年3月《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实施,从立法上确保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发展。2021年4月,全国公共文化领域重点改革工作总结部署会议在苏州召开,会议明确着力构筑公共文化新型空间是公共文化领域未来工作重点,指明要在建设标准、设施布局、建设主体功能设置上进行创新改革[14]。国家近几年连续出台的一系列顶层政策设计,推动各地政府和公共图书馆探索和创新城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新模式,因此专业化个性化的特色阅读空间开始在全国遍地开花。

4重庆地区特色阅读空间部分案例介绍与分析

4.1杨武能著译文献馆

“杨武能著译文献馆”是重庆图书馆精心打造的专题文献馆中馆,2015年10月12日面向读者开放,兼具文献借阅和学术研究功能。文献馆面积约300平方米,收藏、整理、陈列杨武能教授著作和译作的新老版本百余种近千册,包括其稀有和富有代表性的手稿和墨迹,以及钱钟书、冯至、季羡林、朱光潜、戈宝权、杨绛、王蒙等与杨武能来往的珍贵信函,还有他多年来收藏的海内外珍贵文献资料[15]。杨武能是我国享誉海内外的学者、德语翻译家和作家,《格林童话》在中国第一个全译本译者,他和他的团队就是文献馆的专家型馆员,他们的研究方向和专业能力深刻影响文献馆的特色发展和服务水平。2017年,重庆图书馆依托该文献馆馆藏资源和杨武能教授的智力支持,创立了“格林童话之夜”活动品牌,实现了重庆图书馆特色馆藏与阵地服务的融合。活动通过表演、阅读分享、电影、展览、游园等多场景、多形式立体生动地使读者感受文献魅力,提高阅读兴趣,培养阅读习惯,有效助推重庆图书馆馆藏建设和全民阅读落地生根。除了实现馆藏与阅读活动相融合,2019年10月9日,重庆图书馆依托“杨武能著译文献馆”成立了重庆国际交流研究中心,推进了文献馆的专业深化和功能拓展。中心加强同重庆市文化旅游委、市文联、市作家协会、四川外国语大学及各大院团合作,通过专题研究、文献翻译和助推优秀剧目走向海外,提升重庆文化软实力,打造重庆对外文化交流窗口,实现了图书馆服务特色化创新发展。未来,重庆图书馆将在杨武能著译文献馆的基础上,建设“中国翻译文学图书馆”,吸引更多后来者关注并投入中国翻译事业。

4.2“儿童之家”阅读服务空间

重庆市大渡口区图书馆周边有多所中小学校,馆内青少年读者占比近55%,但区内没有一处专为少年儿童设计的公共阅读空间,于是借2019年全馆功能升级改造之机,专门打造了“儿童之家”阅读服务空间。此次改造增加了少年儿童服务空间面积,由400平米增至2 000平米,同时还对阅读空间按年龄和功能进行分区,设置了3岁以下低幼亲子绘本阅读区、6—12岁少儿借阅区、12岁以上初高中学生借阅区、少儿数字阅读体验区、少儿阅读活动区、展览展示区和自习室等多个特色区域。空间内藏数万册少儿书刊及千余种低幼绘本,专配了符合儿童审美和身体构造的阅读桌椅等设备,建有儿童小剧场,可同时容纳100人开展多媒体阅读体验活动。有了强大的硬件保障之后,大渡口区图书馆的工作人员将重心放在了搭建儿童阅读服务平台,创建了“阅读悦成长”系列家庭亲子主题阅读、“开学第一课趣味分享会”“读写成书——小读者原创作文编辑成书收藏展示”“书香伴你成长”小小志愿者社会实践等一系列青少年阅读推广品牌活动。同时,大渡口区图书馆立足于“儿童之家”阅读服务空间,积极与正好心理咨询机构、上海点击书机构、华威英文教育机构、涂山美术教育机构等社会力量加强合作,大力开展讲座培训、科普展览、诵读比赛进校园、进社区、进广场,至今已开展各类阅读推广品牌活动70多场,其中线上电子书编辑及创作分享会就举办了近40场,参加读者近千人。

4.3北碚图书馆饮食文化主题分馆

2020年,北碚图书馆选取区内一间饺子馆,合作共建了饮食文化主题分馆。其中,分馆建设和文献服务以北碚图书馆为主,日常管理则主要依靠合作方。馆内常备2 000多册与饮食文化相关主题图书,并通过空间再造划分了餐饮区、阅读区和休闲区,基本达到了总分馆体系五统一标准,安装有Dlibs图书借还系统,可实现与总馆图书通借通还。虽然建馆时间不长,但分馆已然确立了自己的立馆风格,实现了食客和读者的相互身份转化,食客来了可以感受到美食背后的文化,读者在此也将获得综合的阅读体验。建馆以来,分馆通过饮食文化挖掘对馆藏主题文献进行了细分类别展示与推荐,并在此基础上开展了一系列与主题匹配的阅读推广活动,如组织了“兼善读书会”、文化交流沙龙、美食制作party、真人图书馆等。人们分享美食、交流文化、以文会友,图书馆与饺子馆在这里实现了完美的跨界融合。通过打造主题式的文化服务分馆,图书馆特色阅读空间的属性得以大范围的延伸,这种延伸不仅体现在物理距离,更表现在功能属性,这类特色阅读空间将不仅是阅读学习的场所,也是文化休闲娱乐的乐园,更有可能发展为志趣相投者的社交平台。

4.4经验及存在的问题分析

4.4.1虽依靠馆藏建立了特色空间,但特色程度有限

三个案例都做到了依靠馆藏来打造空间特色,但特色都停留在浅层。首先是特色馆藏建设力度不足,杨武能著译文献馆的愿景是建设“中国翻译文学图书馆”,但目前尚未加强与各翻译家协会合作,吸纳其他语系翻译家和著译文献,馆藏建设特色度还有待加强。其次是馆藏文献挖掘不够,虽打造出了格林童话之夜品牌活动,但只停留在表面套用IP,未对童话文献进行二次加工创作,如可以每期根据不同故事主题结合本馆特色进行整体VI设计,打造全新活动内容和格林文创产品,形成让其他馆难以简单复制的独特优势,增强品牌读者粘合度及专属竞争力。第三是专业化服务内容不多,文献馆目前以研究为主,开展的专业文献服务太少,且专业程度不高,惠及的专业需求型读者数量小。最后是资源条件和特色服务契合度不高,如饮食文化主题分馆虽围绕馆藏开展主题类活动,但对活动的理解还不够开阔,活动类型依然未跳出传统的阅读推广框架,未能结合其馆舍靠近大学,围绕年轻化、个性化、社交类需求多的大学生来打造其特色服务。

4.4.2虽配有专人负责管理,但管理人员专业水平有待提升

特色的功能、特殊的服务需要通过特别的人才来管理和实现,三种特色空间虽均实行专人专管,但管理者的“专”有三点局限。第一,专题文献馆对馆员的相关学科专业性要求较高,杨武能教授的工作重点在著译作品和专业研究,而重庆图书馆专配的文献馆馆员专业水平和服务能力尚有欠缺;第二,特色空間因阅读功能的拓展,也对馆员有图情专业之外的能力要求,普通馆员在文化休闲娱乐此类专业上的能力普遍不足以胜任;第三,主题分馆多为合作共建,基本是社会合作方负责日常管理,分馆实行总分馆体系五统一标准,配有专门的图书馆管理系统,算是一个小型的公共图书馆,社会合作方没有图书馆学专业知识,不具备图书管理和文献服务能力,缺乏公共图书馆的专业思维指导分馆发展。

5公共图书馆特色阅读空间建设的建议和对策

5.1建立统一的管理中枢

特色阅读空间区别于传统空间,走特色化发展之路,坚持以人为本,以最大满足读者个性化需求为工作中心。这样的理念能最大限度的吸引读者、产生独特竞争优势、形成区域排他性,但发展过程中也容易出现盲目性、被动性、随意性。如在设计筹建时只关注当前热点和读者需求,而不立足于行业未来发展方向、自身软硬条件和地区公共服务资源整体布局,则会出现一味被动迎合读者、跟风建设、重数量轻质量、重短期轻长期发展的现象。

为避免随意建设、盲目跟风建设造成公共文化资源浪费,应在省级馆建立地区特色阅读空间管理中枢,对地区特色阅读空间建设制定标准、规范管理、人才培养、规划布局、统一考核,保障整个地区读者公平且合理享有阅读资源的权利。中枢主要职能包含四部分:第一,制定建设标准,包括场地条件、功能设计、馆藏和硬件设备、管理人员等;第二,制定管理规范,编订《特色阅读空间服务标准》《特色阅读空间考核标准》《特色阅读空间管理条例》《特色阅读空间合作共建协议》等规范性文件,并依照文件进行管理与考核;第三,针对性进行特色人才培养,传统图书馆员缺乏阅读拓展功能和主题分馆所需的知识结构,难以有效开展特色化服务,并且专题文献馆中馆需要馆员具备相当程度的专业化水平,因此省级馆中枢应当邀请社会不同行业专家对馆员开展定期分阶段培训。同时,共建空间社会管理者来自社会各行各业,不具备文献信息、阅读推广和图书馆服务的专业素质,中枢不仅要给他们定期安排公共图书馆业务和读者服务相关的专业培训,帮助其分析经营管理中的问题并提出对策,同时还应组织全省各特色分馆管理者进行经验总结、特色发展思想交流。为两类人群制定针对性强的培养规划是空间特色化发展的必要保障。第四,中枢搜集本省地情和馆情数据,对区内特色阅读空间建设制定整体规划和助力科学布局。省级馆的职能是以促进区域事业发展和帮助基层馆提高服务水平为主,阵地服务为辅。因此省级馆应凭借其馆藏资源丰富、人才素质较高和馆舍面积较大的优势,助力建设专题文献馆中馆和馆内特色空间,少量建设特色分馆,将建设经验和框架模式推广给各基层馆,并对各基层馆特色空间建设给予资金、人才和其他资源的帮助。而各地基层馆以区域阵地服务为主,应根据其地理位置、地方产业条件和文旅资源大力发展主题分馆。如重庆市江津区有历史悠久的酒文化,江津老白干和江小白都是国内知名品牌,酒文化分馆将有相当的建设潜力。通过中枢的规划协调,各地的特色阅读空间建设将更加合理而科学,公共图书馆资源的地区投放将更加高效化、精准化。

5.2灵活进行社会合作

优势互补合作共赢是当前社会发展的共识,公共图书馆受限于其资源水平和服务规模,近年来也提出了“图书馆+”的发展战略。“图书馆+”本质上是一种互利性跨界合作,公共图书馆可以利用社会资源扩大服务半径、创新服务模式、提升服务水平,社会力量也可以靠公共图书馆引流增收、树立公众形象、形成企业文化。目前,大多数特色阅读空间采取了与社会力量合作共建的模式,通过与社会力量优势互补,共同打造了互利互惠的差异化服务。但公共图书馆属于公益性服务单位,而部分社会力量则有其盈利性目的,公益性和盈利性在运营管理上势必存在差异和分歧。特色阅读空间提供的个性化、专业化服务是传统图书馆不具备的差异化、定制化服务,这种服务是合作双方超额成本创造的价值,要保證特色阅读空间的存活和可持续发展,惠及更多有需求的人群,空间可以对这种超额成本服务适当收费,但收取费用的分配结果应当定期向社会公示,让读者清楚哪部分是社会方的运营成本和利润,哪部分是公共图书馆的公益性收益,以及公益性收益如何反哺于读者。同时,图书馆应和社会力量共同制定空间运行管理和考核办法,充分考虑到合作方本身的运行管理规则,使空间的运行管理更加灵活。

5.3引入智慧模式

智慧图书馆就是传统图书馆与智慧时代结合的产物,其优势是基于全面情景感知将智慧技术运用于图书馆各环节,使读者能够更便捷地获取知识,图书馆能智慧地运营管理[16]。它可以利用智慧系统的数据搜集,分析读者的阅读偏好,聚集有相似阅读习惯和共同阅读兴趣的人们彼此交流互动[17]。因此,它将促进物理空间、数字空间和人类社会三维空间的立体结合[18]。

智慧时代的脚步临近,前述三种特色阅读空间的发展也必将被渗透。一方面,主动对已有三种特色阅读空间引入智慧阅读工具和智慧图书管理系统,有助于阅读空间的特色发展与时代接轨,适应社会新的阅读潮流。另一方面,公共图书馆可以专门在馆内某局部建立第四种特色阅读空间——智慧阅读空间。通过特别设计将空间打造成一个微型图书馆,并将智慧化软硬件覆盖空间运营的各个环节,专门为读者提供智慧阅读相关服务,并在获得读者授权后,对其个人信息和阅读数据进行采样分析,反哺空间的图书馆业务发展和服务提升,并以此促进传统图书馆整体向智慧图书馆的加速发展。

6结语

时代的浪潮滚滚向前,公共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必将迎风踏浪。在机遇与挑战面前,阅读空间特色再造就是公共图书馆作出的时代答卷。它既满足了新时代新读者新的文化需求,又推进了图书馆服务模式的创新,实现了公共文化服务与社会力量的灵活联动,加强了阅读推广活动的开展。文中列举的重庆三种特色空间就是当前图书馆人为此探索的缩影。笔者相信,随着特色阅读空间建设的深入,第四种、第五种等更多新类型将随之涌现,加速公共图书馆以人为本、创新驱动、特色发展三大建设理念更好更快地落地,对促进全民阅读、构建书香社会起到更加积极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许欢.我国公共阅读空间的建立与现代图书馆发展研究[J].图书馆建设,2010(1):109-112.

[2]杨松.城市公共阅读空间概念、发展定位和运行机制研究[J].全国商情,2016(32):72-74.

[3]李国新.城市公共阅读空间发展的新趋势[J].公共图书馆,2016(3):卷首语.

[4]付婷,周旖.公共文化空间品牌建设研究——以广东省“粤书吧”为例[J/OL].图书馆论坛.https://kns.cnki.net/kcms/detail/44.1306.G2.20210617.1432.004.html.

[5]许建业.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构中的图书馆发展路向——兼论新公共服务理论对图书馆事业改 革的启示[J].国家图书馆学刊,2006(3):44-48.

[6]刘红梅.论公共图书馆专题文献服务——以深圳图书馆法律馆为例[J].图书馆学刊,2012,34(5):79-81.

[7]吴建中.走向第三代图书馆[J].图书馆杂志,2016,35(6):4-9.

[8]吴建中.从“书的图书馆”到“人的图书馆”——赫尔辛基中央图书馆给予我们的启示[J].国家图书馆学刊,2019,28(5):93-97.

[9]刘炜.未来的图书馆[J].数字图书馆论坛,2009(9):39-44.

[10]杨静,马骥,杨峥.第三代图书馆空间建设实践研究及启示——以赫尔辛基中央图书馆为例[J].图书馆研究,2021,51(1):81-85.

[11]吴建中,程焕文,科恩·戴安娜,等.开放、包容、共享:新时代图书馆空间再造的榜样——芬兰赫尔辛基中央图书馆开馆专家访谈[J].图书馆杂志,2019(1):4-12.

[12]邓辉.试论公共图书馆文创产业误区及未来发展方向[J].图书馆研究,2020,50(5):52-57.

[13]孟璐.公共阅读空间建设可持续性发展策略探究[J]. 黑河学刊,2021(2):106-108.

[14]苏州市人民政府.全国公共文化领域重点改革工作总结部署会议召开[EB/OL].[2021-07-20].http://www.suzhou.gov.cn/szsrmzf/tpxw/202104/c092f910b53949cb87f896d58809d8c2.shtml.

[15]重庆图书馆.“杨武能著译文献馆”开馆仪式暨杨武能教授学术成果与学术思想研讨会在重庆图书馆举行[EB/OL].[2021-07-10].http://www.cqlib.cn/?q=node/16119.

[16]任宝旗,江澜. 智慧化公共阅读空间构建路径探究[J]. 编辑之友,2019(8):34-37,43.

[17]項姝珍. 空间再造与深度阅读:图书馆阅读推广空间研究[J].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21(4):108-112.

[18]涂颖哲. 智慧图书馆中主题阅读空间智慧服务实践研究[J]. 兰台内外,2019(22):45-46.

作者简介:张骏(1983),男,重庆图书馆馆员。研究方向:公共文化服务、阅读推广。

(收稿日期:20210801责任编辑:孙炜)

Research on the Construction of Characteristic Reading Space in Public Library

—Taking Chongqing as an Example

Zhang Jun

Abstract:The characteristic reading space of public library is a new form of comprehensive reading experience different from the traditional reading space. It goes beyond the traditional library service category, brings readers compound reading function, professional literature service and thematic cultural experience, and effectively promotes the construction of national reading and characteristic literature resources. In recent years, public libraries all over the country have made great efforts to explore the construction experience of characteristic reading space, and there have been many excellent cases.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ree different types of characteristic spaces in Chongqing, summarizes the experience and combs the problems of their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status, and puts forward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from three aspects: unified management center, flexible social cooperation and introducing intelligent mode.

Keywords:Public libraries; Characteristic Reading Space; Chongqing

猜你喜欢
公共图书馆重庆
2020年重庆成绩单
重庆之旅
数说:重庆70年“账本”展示
视觉重庆
视觉重庆
视觉重庆
纽约州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政策研究
基于图书奖评选的公共图书馆采访创新研究
MOOC时代公共图书馆服务探索研究
公共图书馆延伸服务的实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