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君霞 孙芳芳 王红梅
(1.榆林市第二医院妇产科,陕西 榆林 719000;2.澄城县妇幼保健院门诊办,陕西 渭南 715200)
临床治疗中,盆底功能障碍是妇科常见的产后并发症,对女性的身体健康产生着较大的影响,所以需要在产后及时的进行康复治疗[1]。盆底功能障碍疾病是盆底支持结构缺陷、损伤及功能障碍造成的疾患,主要是尿失禁、盆腔器官脱垂、性功能障碍和慢性疼痛等[2]。在盆底康复中对产妇实施护理干预,可以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降低产后不良反应的发生[3]。本文研究盆底康复延续性护理模式对初产妇产后盆底康复效果及性功能的影响。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初产妇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年龄20~39岁,平均年龄(27.86±2.35)岁;观察组年龄21~38岁,平均年龄(27.81±2.32)岁。纳入标准:初产妇,产后6~8周;单胎新生儿正常产妇;无盆底功能障碍疾病史;患者知情同意。排除标准:难产、助产产妇;有精神、认知、语言等功能障碍的产妇;高危妊娠、产后抑郁及其他阴道疾病产妇;不自愿或者中途放弃者。
1.2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盆底康复延续性护理干预,内容有:(1)第一阶段干预:在产妇出院后1周内对产妇进行出院康复健康教育,指导产妇进行产后盆底功能康复运动,可以进行一对一的指导,也可以进行小组集体培训。(2)第二阶段干预:在产妇出院7~42 d对产妇进行随访,医生现场指导产妇进行盆底功能锻炼,根据产妇的家庭环境以及生活习惯,为产妇制定符合自身情况的盆底功能锻炼方法。(3)第三阶段干预:在产后42~180 d内,对产妇进行康复情况调查,使用手测盆底肌力或使用仪器进行检查。对产妇进行每周一次随访,直到患者的康复结束,根据产妇的实际盆底康复需求以及期望调整随访的内容,将产妇的不良情况以及康复运动依从情况告知康复医生。(4)人性化康复干预:在随访的过程中,检查产妇是否出现盆底肌力下降、子宫脱垂等,然后指导产妇进行康复运动,在家庭康复训练时,指导产妇的家人为其提供家庭运动场地,并叮嘱产妇的家人监督产地康复运动。对产妇的生活习惯、饮食习惯等进行指导,并叮嘱产妇的家人监督其康复锻炼,保证长期康复效果。
1.3观察指标 采用会阴肌力测试法(GRRUG)进行测定[4]盆底肌张力;采用CQOLI-74量表[5]进行生活质量测量;采用女性性功能量表(CVFSFI)进行性功能评价;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2.1两组患者锻炼依从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 观察组产妇的康复锻炼依从率为96.67%显著优于对照组的73.33%(χ2=6.405,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3.33%明显优于对照组的2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405,P<0.05)。
2.2两组患者性功能对比分析 观察组产妇的产后性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总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产妇产后性功能对比分析分,n=30]
2.3两组患者盆底肌张力对比 护理后,观察组产妇的盆底1类肌力、盆底2类肌力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6.095,t2=6.124,P<0.001)。
2.4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对比 观察组产妇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产妇的生活质量比较分,n=30]
产妇分娩的过程中,盆底肌过度的进行扩张,造成产妇的阴道弹性下降,甚至出现肌纤维部分断裂,产后坚持康复训练的话,可以恢复盆底肌力[6]。在对产妇进行盆底功能康复训练的过程中,实施延续性护理干预,可以将产妇的康复依从性提高,同时也可以将产妇的生活质量、产后性功能等提高,整体护理效果较好[7],所以在产妇产后盆底康复中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本文结果显示,观察组产妇的康复锻炼依从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妇的产后性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并且观察组总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妇的盆底肌张力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妇的生活质量等指标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延续性护理干预在盆底康复训练中,具有专业性、指导性,而且产妇的接受程度较好,是当前产妇产后盆底康复训练中产生的一种新的护理模式,护理效果较好[8]。
综上,盆底康复延续性护理干预,可以提高产妇的锻炼依从性,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产妇的产后性功能、生活质量以及盆底肌张力,整体护理效果较好,可以将其推广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