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延芳
新乡市友谊小学
习作能力是小学生的基础能力,是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进行交流的方式,体现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但是目前,在我国小学语文习作的课堂教学中,由于小学生习作基础薄弱,容易紧张,在习作时普遍存在着理不清头绪,抓不住文章中心,看见题目无从下笔,文章结构零散等问题,需要教师加以指导。网络环境给小学生习作能力的提高提供帮助,网络环境能够开拓学生的视野,让学生积累更多的习作知识,还能够提供一个交流平台,让学生没有压力的畅所欲言,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因此,要注重在网络环境下对学生习作能力的培养,提高小学生的习作能力。
全国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要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注重跨学科的学习,让学生在不同的学科内容中开拓视野,提高学习效率。由此可见,在教学过程中使用网络资源是有章可循的,对学生是有积极的促进作用的。在网络环境下,利用好网络资源能够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加强学生的知识积累,提高学生的知识储备,让学生在明确习作题目时,有话可说,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网络资源具有及时性、共享性、便捷性的特点,学生可以借助电脑、手机等设备就可以获取写作所需的海量资源,加深对题目的理解。且网络资源非常庞大,汇集了世界各地、各个学科的知识和资源,能够提供学生习作所需要的素材,丰富学生的习作内容。其次,网络资源具有共享性,能够为教师的教学活动提供帮助。
比如,小学六年级要求同学们写一篇《鲁宾逊漂流记》的读后感,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学校的资金有限,不能人手一本,那么几个同学轮着看就会大大降低教师的讲课进度,但是网络资源可以提供学生书籍的电子版,学生可以自行下载,进行观看,还可以用网络资源搜索这本书的写作背景等,丰富学生的习作素材,从而提高学生习作的质量,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1]
思维能力是学生进行习作的基础,要想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就要重视对小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小学生只有在脑海中理解习作题目,发散思维,在脑海中形成习作框架后,才能够进行习作。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利用网络资源,设计网络概念图,培养小学生的思维能力。目前,在我国部分城市,教师为了培养小学生的思维能力,借助多媒体等先进设备,链接互联网,采用电视作文、图画作文、动画作文的形式,将习作题目形象化,不仅能够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使学生的思路更清晰,提高小学生习作的质量。其次,教师要设计网络概念图,要提供给小学生习作框架,发散学生思维,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比如,教师可以布置题目为《我和我的朋友》的习作,让小学生进行习作练习。在开始写作之前,教师引导学生画出网络概念图,比如我和我的朋友在哪里认识的、通过什么事认识的、我们有什么相同点、我们有什么不同点等,利用网络概念图让小学生明确了习作的内容、细节、重点,提高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批判性思维,有利于小学生习作能力的提升。[2]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的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并逐渐渗透到各个领域。在语文的教学过程中,建立网络交流共享平台是符合社会发展和时代的要求的。随着语文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网络交流平台对我国习作的教学提供了越来越多的帮助。首先,共享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师可以在网络平台上分享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与其他老师进行沟通交流,搜集其他优秀老师的教学视频,并对自己的教学过程进行针对性地修改,从而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提升教师习作课程的质量,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其次,设计习作评价修改环节。在网络交流平台,小学生在舒适自由的网络环境中不再直接面对众人,有更少的压力,减少小学生的紧张感,充分发挥小学生的主体地位,小学生可以畅所欲言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根据习作题目进行创作,然后将自己的习作内容提交到网络平台,采取学生自评和学生互评以及教师评价的方式,修改学生的习作,并将结果反馈给学生,让学生明确问题的出处,并及时加以改正。同时,在网络平台中学生还可以通过评论、留言板的方式进行沟通交流,探讨习作的内容,让学生协作学习,共同进步,提高学生的团队意识,提高小学生的习作能力。
小学生习作能力的培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它体现着小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体现着小学语文教学的质量和水平。在网络环境下,开展小学习作的教学活动,能够激发小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拓宽小学生的知识面,增加小学生的素材积累,利用概念图,理清小学生的习作思维,从而进一步提升小学生的习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