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基层队为核心的“13331”安全工程构建

2021-11-12 23:12李传武赵荣峰司向丽
安全、健康和环境 2021年8期
关键词:岗位体系培训

李传武,赵荣峰,司向丽,杨 勇

(中石化中原石油工程有限公司,河南濮阳 457001)

对2017年8月—2018年底,某石油工程公司安全生产形势严峻,存在应对结构性缺员问题不力,干部员工安全意识淡薄,吸取事故教训不彻底,制度穿透力较弱,安全监管有效性不强等问题,该公司坚决落实稳中求进工作方针,强力压实安全生产责任,着力推行标准化管理,从根治安全隐患入手,积极研究部署安全生产方案,最终形成以基层队为核心的“13331”安全工程,即:开展好基层队HSE自我评估工作,落实“三定”标准,规范“三标”建设,强化“三基”工作,建立并运行HSE管理体系。

1 强化隐患治理,建立自评自查机制

a) 根据集团公司和石油工程公司安全管理提升的要求,从员工适应性、设备完整性、操作规范性、干部示范性、管理有效性、团队协作性7个方面入手,发动全员参与,开展基层队HSE自评估工作,基层队自己进行全面“自检”。

b) 公司所属单位结合实际情况,将自评估工作与安全诊断活动有机结合,通过开展自评、互评、专评等形式,深入查找短板、暴露问题、分析原因、找准症结,严格落实整改措施,进一步改善了安全施工环境。累计完成HSE自评估基层队数量393个,共查出设备设施风险识别和管控等各类问题5289个,通过自评估工作,充分掌握施工现场存在的系统性问题和重点、难点问题,坚持问题导向,对下步HSE工作作出针对性部署,最大程度消除现场施工安全风险隐患。

2 落实“三定”标准,降低员工劳动强度

a) 定编制。公司所属施工队伍严格依据集团公司专业队伍资质认证结果组建,做到资质、队伍、装备“三统一”。

b) 定岗位。结合石油工程专业实际,根据钻机型号、施工区域、服务甲方等因素,合理设置基层队的岗位编制,并按编制配齐配强岗位人员。

c) 定人员。①人员及岗位编制未满足的情况下不得施工,根据专业队伍用工变动情况,及时补充调整用工,开展开工前、施工中、接到举报“三必查”;②对司钻及以下岗位员工强制执行“三班两倒”制度,建立员工工作时间台账和超时劳动预警机制,及时调整人员,确保无超时劳动;③坚持以基层队为核心,突出职位调整、薪酬待遇向专业队伍关键岗位倾斜,对平台经理、技术主管、司钻等关键岗位进行分级管理,级别与薪酬待遇挂钩,进一步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新创造活力。

3 规范“三标”建设,提升现场标准化水平

3.1 标准化现场

a) 依据基层HSE“三标”管理要求开展日常检查,切实做到作业设施、工机具等合理布局、定置摆放、标识齐全有效、现场整洁有序,实现施工现场标准化。

b) 制定《安全示范基层队创建方案》,在每个工区,每个项目,每个服务甲方建立安全示范基层队,全面树立中原铁军品牌形象,不断提升现场安全管理水平。

c) 加快安全视频监控平台建设工作,实行视频观察周报制度,每周通报违章行为和典型问题,并对违章人员进行批评教育、警告,并落实安全记分。

3.2 标准化班组

a) 规范作业许可制度,抓实特殊作业、特殊季节、特殊天气的过程监管,对作业许可证开具、JSA分析、防范措施落实等环节进行检查,严格执行节假日、国家重大活动及重要会议期间提级安全管理,确保措施落实和责任落实到位,规避关键环节风险。

b) 坚持班前班后会:接班前,班组长按照本班生产工作任务进行班前安全讲话,详细讲解安全注意事项,明确安全操作规程;交班后,对本班工作进行讲评和小结,对问题举一反三,制定整改措施并落实,避免出现重复问题。

3.3 标准化岗位

a) 开展“学制度、讲执行、促提升”专项行动,提炼制度核心要点,解读重点条款,形成制度宣贯课件提纲,并逐项编写测试题,导入铁军E学堂供员工学习,培养干部员工遵章守纪、按制度办事习惯,推进各项管理制度落实落地、有效执行。

b) 制定一本一卡一表,编制“一本一卡一表”基层HSE工作记录,相关资料从72项精简为44项,切实减轻基层负担。

c) 梳理各岗位交接班检查巡回路线及检查项点,标注在相应设备设施,杜绝岗位巡回检查走马观花、一带而过的现象,在提升岗位技能的同时,消除了风险隐患。

4 强化“三基”工作,夯实安全管理基础

4.1 基层建设

a) 健全“管建、管战、主战”体制,公司安全环保部门管建,各工区指挥部管战,各生产单位主战。

b) 成立涪陵等6个现场指挥部,国内区域统一HSE监管,形成主辅两条线管理;在主要施工区域成立区域HSE领导小组,强化区域网格化安全管理,消灭监管盲区盲点,实现现场监管全覆盖。

4.2 基础工作

a) 强化风险管控,全面开展风险识别,组织开展自下而上的安全风险评估工作,梳理风险点,每季度更新发布重大安全风险清单。

b) 注重本质安全管理,将井架拆装高空作业风险治理作为安全隐患治理项目进行管理,把水平生命线作为高处作业安全专项治理的有效手段,在全公司进行推广。

c) 抓实承(分)包商管理,严格履行分包、招标项目审批程序,杜绝违法转包、违规分包、先干活后办手续等行为;实行优胜劣汰,培养战略承(分)包商;严格承(分)包商现场管控,建立承包商人员管理台账,强化施工安全管理工作。

d) 坚持正向激励,对月度HSE工作排名前70%的基层队进行奖励,对排名后30%的基层队进行帮扶,提升HSE工作积极性;实行个人提出建议、基层汇总上报、单位评选推荐、公司评优重奖的安全诊断建议管理模式,提升员工的参与性。

e) 严格安全记分管理,对达到一定记分值的人员,取消评先资格,并实行安全教育、离岗培训、降级或免职、撤职等处理。

4.3 基本功训练

a) 严格倒班培训工作:组织倒班人员返岗前集中培训,每人每年培训不少于20天,至少三分之一的基层队年度脱产培训不少于1个月;加强“三新”队伍人员配置和整建制培训工作,坚持“先培训,再取证”“先持证,后上岗”,所有员工必须经过培训并取得本岗位所需证件后方可上岗。

b) 建立安全仿真培训基地,配备高空坠落等仿真体验、井控模拟装置、VR体验等多个仿真、模拟培训设施;结合员工倒休实际,制定安全仿真和实操年度培训计划,提高利用率,切实提升员工安全意识和操作水平。

c) 抓实岗位练兵:以基层队和班组为单元,利用周一安全活动、班前班后会和视频监控回放等形式,扎实开展标准化操作、5分钟经验分享,提高安全责任意识;结合岗位职责和属地管理,运用“铁军e学堂”,开展在线培训自测和现场应急演练,提高安全综合能力。

5 深化体系运行,突出专业安全管理

5.1 体系建立

a) 结合生产施工特点,将QHSE要求有效融入各要素,形成QHSE体系手册,确立各级管理者和全体员工开展安全、环保、健康和质量活动的行为准则。

b) 将岗位管理和操作属性融入岗位安全责任制,明确管理内容和考核标准,从严开展责任考核,切实做到“有岗必有责、上岗必守责、失职必追责”。

c) 组织专业制度修订工作,将HSE要求融入专业制度,实现安全专业与专业安全的有机融合。

d) 立足风险识别管控,将新装备、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纳入操作规程的修订范围,确保操作规程业务领域的全覆盖。

5.2 体系宣贯

a) 组织举办体系讲座。

b) 制作体系管理知识课件和体系培训课件,同步在公司网站进行发布,充分利用大讲堂、倒班培训等方式,宣贯体系的新理念、新思想、新举措、新要求。

c) 组织体系内审员培训。

5.3 体系运行

a) 各级领导干部结合岗位安全职责和管理体系要求,制定并实施个人HSE行动计划。深入基层现场,检查制度落地情况,解决实际问题,切实推进体系有效运行。

b) 坚持“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原则,建立健全岗位HSE责任制,并组织员工深入学习。

c) 开展专项检查、“四不两直”督查和体系运行专项检查,监督HSE体系有效运行。

5.4 体系审核

a) 制定《QHSE体系推进工作实施方案》,明确各项工作时间节点和责任部门,保障体系内审工作的顺利实施。

b) 针对体系审核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及时整改。

c) 组织专业部门开展QHSE管理体系评审工作,明确改进措施和改进计划,推进QHSE管理体系持续有效运行。

6 结语

实施“13331”安全工程以来,石油工程公司以QHSE管理体系为核心,聚焦基层,不断深化组织引领、强化风险管控、严格过程监督,安全管理水平不断提升,员工安全意识及规避风险能力显著提高,未发生上报事故和备案事故,有效扭转了安全生产的不利局面,促进了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提升。

猜你喜欢
岗位体系培训
2022年将农村公路管护领域就业岗位稳定在80万左右
教师培训
青春,在为国奋斗的岗位上闪光
织牢社保网底要不惜“细针密线”——论全球最大社保体系的建立、构成与延展
会议·培训
广东省校外培训风险防范提示
会议·培训
走进“90后”岗位能手
“曲线运动”知识体系和方法指导
“三位一体”建体系 长治久安防哮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