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修宇
(浙江省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 浙江 杭州 310007)
《浙江通志》是一部全面、客观、系统地记述浙江省行政区域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历史与现状的资料性文献,具有十分鲜明的时代特征和地方特色,也是继往开来,服务现代,垂鉴后世的省情史志。2011年9月,浙江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浙江通志〉编纂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以后,浙江省正式启动新一轮新修《浙江通志》的工作,历经近10年时间,至2020年底已完成总量达110多卷的终审并送交出版。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浙江第一次贯通数千年历史且横陈百科约1亿多字的地方志书,是新时代浙江文化强省建设的一项重要标志性文化工程,其取得的成果来之不易。这是省委、省政府和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对重修《浙江通志》的高度重视和坚强领导的结果,凝聚着省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浙江通志》总编、副总编与总纂、副总纂及责任编辑和全省数百家编纂责任单位与上万名修志人的心血、汗水与智慧。
盛世修志,贵在应用。如何使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编写出来的《浙江通志》更有效地发挥“存史、资政、育人”的功能,需要紧紧抓住今年党中央部署开展建党百年党史学习教育活动的有利契机,结合《浙江通志》陆续出版之时,在创新应用志书思路、拓宽应用志书载体、助推应用志书宣传等3个方面有所作为。
浙江是我国著名的“方志之乡”,其历史地位的形成与两汉以来悠久的修志历史、丰硕的方志成果以及卓著的学术研究建树造就了近现代著名史学家、方志学奠基人章学诚以及余绍宋、陈桥驿、魏桥、仓修良、韩章训等一代又一代浙江乃至全国地方志事业的领军人物和方志文化名人、名家、大师 。但是,实事求是地说,地方志宣传普及面至今还相当窄,读志用志及方志文化研究仍停留在内行“热”、外行“冷”的尴尬局面,有文化、有层次的人,对地方志书“一知半解”的人为数众多。“重修轻用”现象仍是当前存在的突出问题,与新时代、新任务的要求还有很大的距离。因此,必须以共享开放的视野、全新拓展的思路,凝聚全方位的力量,补短板、促创新,力求在宣传普及手段上贴近社会、贴近基层、贴近群众,为宣传好、应用好《浙江通志》夯实基础。
一要顺应信息化、网络化时代的新颖形式,利用信息载体多、传播快、覆盖面广的特点,在全省各级地方志官网数字方志馆增设电子版《浙江通志》。使人们可以通过网络准确快速地查询到自己所需的资料,了解浙江境内各个时代、各个地区、各个行业的历史沿革、经济发展、社会状况、民俗风情等各方面的资料,让志书更好地为社会公众服务。
二要围绕“数字强志、云上方志”的模式,依托浙江省大数据应用的优势,建立以网络为龙头的史志数据治理体系和一体化架构、分级管理的史志数据库。与政府门户网联通,通过学习强国“浙里有志”“方志浙江”微信公众号等信息平台,将《浙江通志》和史志信息传进千家万户,进行全天候服务,实现方志资源和信息共享,全力打造数字浙江方志“重要窗口”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窗口”。
三要创造条件建设具有浙江特色的以收藏志书、年鉴为重点,集“志、鉴、库、网、馆、刊、会、研、用、史”于一体的省一级方志馆。全面展示从古至今浙江编纂的《两浙古刊本考》《五代两宋监本考》《乾隆浙江通志考异》,雍正版《浙江通志》、民国《浙江续修通志稿》、新修《浙江通志》等省、市、县(市、区)各类志书、年鉴。为读志用志提供更为快捷方便的借阅、参考咨询、数据库检索、文献传递的资料宝库、文化宝库、知识宝库的精神食粮以及开展丰富多彩的方志沙龙、学术交流与培训、讲座等各类活动。
四要根据读志用志的不同层次需求,在服务人民群众需要和专家、学者进行学术研究所需重要史料的同时,更要为地方各级党政机关治国理政提供决策需要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建设等具有重要参考和借鉴价值的史料。习近平同志在担任浙江省委书记时,十分重视地方志的利用,经常利用晚上时间查阅各地市志、县志,了解地方历史沿革和发展情况。2006年赴温州市苍南县考察台风“桑美”灾后重建工作中就调阅了《苍南县志》,告诫地方干部要以史为戒,认清台风活动以及影响浙江的规律,科学决策 。习近平总书记善于利用地方志中所记载的历史经验和智慧,汲取治国理政的珍贵滋养,为各级领导干部提高治国理政的能力和科学执政水平以及读志用志树立了榜样,必将推动《浙江通志》成为全省各级领导干部决策服务和群众受教育的力作,以营造全社会读志用志的良好氛围。
五要强化地方志专业队伍建设,创造条件组建浙江省史志专家库。培养、选拔一批在实践中能干事、会干事、干成事、有成果的中青年方志人才和学科带头人队伍。为党史教育和党政干部培训提供《浙江通志》记载的浙江红色基因史、经济建设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为科学研究提供浙江元素的历史资料;为中小学生思想教育提供“红船精神”“浙江故事”教材;为文艺创作提供“浙江精神”线索素材;为对外友好交流提供文化载体。同时,要重视发挥地方志学会的作用和在方志界、高校、科研院所从事地方志工作现已退休老同志、老专家的作用,取人之长,共同为浙江的地方志事业发展和宣传普及提供强有力的人才资源和智力支持。
《浙江通志》作为高密度、大容量的信息载体,载有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多方面的资料文献,具有权威性、真实性和可靠性,既是“官”书,也是民书,能为社会各界所用。因此,要对《浙江通志》的表现形式进行改革创新,改变“一部志书”包打天下的思维模式,不断探索史志成果转化利用的新途径和新方式,努力使《浙江通志》成果进入各级党委、政府的决策视野,进入社会的各个层面,以勇于创新、主动创新的钉钉子精神和举措,为读志用志提供新的载体和手段。
近年来,全国各地加强了地方志成果的数字化建设,利用网络、广播电视、报刊、微信公众号等大众信息传媒,服务社会读志用志,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诸如中国社会科学院最近推出的《中国通史》百集大型历史纪录片所呈现的方式,就是以旁白、场景复现和专家学者解释3个部分组成,以历代治乱兴衰的历史经验教训,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以及中华文明的灿烂辉煌为主线,全面描摹了中国境内从远古人类起源到清朝灭亡的宏大历史场景,弥补了《中国通史》纸质书籍不具备的优点,让人吸引眼球,耳目一新。结合浙江的实际,能否在《浙江日报》、浙江电视台、浙江人民广播电台等新闻媒体不定期开辟《浙江通志》专版、专题片或纪录片、大讲堂等,以生动的浙江史料和浙江故事宣传从古至今浙江自然、人文、社会、经济等历史发展的变迁,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浙江人民所创造的辉煌业绩。力求做到报纸有文、电视有形、电台有声,扩大宣传载体和读志用志新途径,以新颖的形式服务社会公众。
能否将《浙江通志》及方志理论进入课堂,作为各级党校、团校、工会干校、妇女干校培训干部的必修课。将《浙江通志》记载的红色基因、重要的地情、大事要事特事、社会变革、经济发展等篇目传授给学员。通过读志,不但可以加深对浙江社会历史发展的了解,更能增加建设美好家乡的信心。同时,教育应从娃娃抓起,能否将《浙江通志》记述的革命先烈、著名爱国人士和文化名人、风俗人情、方言、民俗及地方志基础理论知识编入教材,进入中小学课堂,以提升中小学生对地方志基础知识的认识,了解家乡的传统习俗,提高师生的文明素质,激发爱党、爱祖国、爱人民的热情。
开展赠书活动,除《浙江通志》进浙江图书馆外,还需拓展地域和领域,将志书进国家图书馆、档案馆、方志馆和市、县(市、区)图书馆、方志馆;进省内各类高校、党校、干校和科研院所;进省内国有大型企业和事业单位等;利用五一、七一、国庆等节假日,在各类活动场馆举办具有思想性、知识性、普及性的方志成果展;利用新闻媒体举办方志理论知识竞赛、读志用志征文竞赛等。通过丰富多彩、寓教于乐各具特色的活动,让《浙江通志》成果成为家喻户晓、人人皆知的百科全书。
同时,要转变“官志”为“民志”的思想观念,在条件成熟时在新华书店公开发行《浙江通志》,面向社会、面向读者,扩大读志用志载体和领域,不断拓宽地方志工作内涵,推动全省编修乡镇志、村志、校志、企事业单位志等向规范化、科学化方向发展,履行好地方志承载各行各业历史、传承历史文脉的重要使命。
地方志、文旅等部门可以深度融合,信息共享,共同推动方志文化发展。深度挖掘方志文化,利用文化、旅游等部门的信息平台、资源,使文旅融合,写好文旅融合的文章,打造文旅融合的品牌,使在打造新时代文化高地时突显方志特色。
《浙江通志》即将年内全部出版,这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下一步如何宣传好、应用好《浙江通志》,还需要每一位修志人一如既往甘当宣传者、推动者、建言者、践行者、服务者。
通过召开一定层次和规模的《浙江通志》发行会及应用成果推进会,进一步扩大宣传面和影响力。据初步了解《浙江通志·海关志》《浙江通志·天目山专志》《浙江通志·蚕桑丝绸专志》《浙江通志·国土资源志》《浙江通志·地质勘查志》《浙江通志·自然环境志》《浙江通志·广播电视电影志》《浙江通志·茶叶志》等编纂责任单位都以不同的形式召开了志书发行会或总结及志书应用座谈会。以《天目山专志》为例,2020年11月12日在临安隆重举行的建设浙江大花园、十大名山公园走进天目山暨“《浙江通志·天目山专志》”首发式和“文化新融合天目山文化论坛”上,省委省政府原副秘书长、《浙江通志》副总编王良仟应邀参加并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王良仟既当宣传员,又当建言者,充分肯定临安区委、区政府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发挥当地优势,在名山公园建设中高度重视《浙江通志》编纂成果的应用,把《天目山专志》作为规划设计的主要参考和夯实建设内容的重要来源,为全省各地应用好《浙江通志》的编纂成果,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同时,对如何充分应用好在《天目山专志》中记述的天目山独有的自然资源优势、历史传统优势、社会人文优势等方面,王良仟还提出了做好四篇文章的建言,引起与会者的共识。
曾经担任《浙江通志·地质勘查志》《浙江通志·自然灾异志》评审专家,现为浙江省矿业联合会会长、高级工程师王州平对《浙江通志》有着特殊的感情。他对笔者说,《浙江通志》陆续出版后,关键在于志书的应用,因为志书是一个巨大的宝库,里面有很多值得挖掘的宝贵资料,可以很好地从志书中系统地回顾总结前期的工作,又能起到拾遗补漏的作用。如在编制十四五发展规划中,涉及地质环境和地质灾害防治等方面的内容,志书已系统、全面记载了浙江省在这方面工作开展的历史进程与取得的成果。又如,近年来在地质调查以及地质文化村建设过程中,有些地勘单位对所在地区是否进行过地质遗迹的调查和评价不清楚,对以前的资料不了解。我就告诉他们,可以从志书中去查询,帮助他们提高收集资料的针对性。
在建党百年党史学习教育活动中,一些编纂责任单位已重视《浙江通志》历史资料的应用。据了解,省林业局党组明确提出开展党史教育活动要将《浙江通志·林业志》记载的历史资源优势相结合,充分挖掘浙江林业事业发展的历史和业绩,推动党史学习教育活动深入林业干部和职工,这是创新学习内容的一项重要举措。《浙江通志·天目山专志》,是天目山“名山公园”建设实施方案“规划设计的主要参考、夯实内容的重要来源”,杭州市临安区依托其记载的自然与人文特色,举办主题明确、富有影响的学术活动,并利用其记载的资料开设讲堂,普及历史。省地质勘查局为了应用好《浙江通志·地质勘查志》,加印志书2000余册。特别是该志书受到国务院原总理温家宝同志的充分肯定并亲笔回信,更激发了全省广大地质工作者读志用志的激情。该局一级调研员、高级工程师王国武为了全面摸清新中国成立以来浙江省矿产资源开发与利用等情况,为编制十四五发展规划调研课题准备更科学、全面、客观的第一手资料,他在阅读、收集《浙江通志·地质勘查志》《浙江通志·国土资源志》记载相关史料的同时,就查阅《浙江通志·冶金工业志》中涉及黑色金属、有色金属矿产资源和辅助原料矿产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等历史文献,专门与省地方志办公室省志工作部(总编室)主任、《浙江通志》副总纂颜越虎研究员取得联系并得到帮助。王国武感激地说,《浙江通志》提供的历史地质资料和数据可信、可靠、可用,更具有权威性、真实性、史料性,是其他文献与资料等不可替代的。该局地质一大队地下水研究院院长、高级工程师章晓东通过阅读《浙江通志·地质勘查志》后,认为志书记载的一些很有延续研究价值的历史文献极其珍贵,也是第一次看到。章晓东专赴省地质勘查局档案室,查阅编纂志书存档文献中的有关杭州市水文地质历史资料,为其在新的历史时期深入研究杭州地区的地下水及地热资源开发和利用提供了新的线索和资料,使其真正感悟到应用《浙江通志》文献的特殊价值,既节省了时间,避免重复工作;又可以从历史地质工作资料中汲取精华,拓展研究思路和领域。
综上所述,如何应用好《浙江通志》,需要凝聚全社会的力量,各级领导干部和省、市、县(市、区)地方志主管部门要率先垂范,广泛总结和宣传《浙江通志》编纂成果应用的好经验、好做法、好事例,才能充分发挥志书的效益和功能,更好地为服务浙江忠实践行“八八战略”、奋力打造“重要窗口”,实现“十四五”发展规划和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作出新的贡献。
注释:
①颜越虎.学思录——浙江的方志理论研究[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3:102—111.
②潘捷军.(民国)浙江续通志稿与传统文化发展[EB/OL].2021-3- 2.。
③王伟光.盛世修志助力中国梦[EB/OL].2015-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