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音乐史 第一章 公元4世纪前黑龙江地区音乐(上)

2021-12-27 10:41
黑龙江史志 2021年6期
关键词:先民黑龙江音乐

龚 强

第一节 音乐的起源

我们的祖先与世界上许多民族一样,经历了几十万年的原始氏族公社生活。氏族公社产生于旧石器时代晚期,新石器时代达到鼎盛,在青铜时代趋于瓦解。这种以血缘为纽带、族外婚、生产资料公有制、共同劳动、产品平均分配、以选举出的氏族首领管理公共事务,重大事务由氏族大会决定的氏族公社,历经了母系氏族社会和父系氏族社会,后来为国家所代替。氏族公社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经阶段。我国幅员广大,地域辽阔,很多地区都发现了远古人类活动的遗迹,但其历史发展是很不平衡的。

在漫长而久远的原始社会中,古代先民们在没有私有财产和阶级剥削的共同劳动中,创造了能表现情感的肢体,包括能演奏乐器的双手,创造了能歌唱的嗓音器官和能欣赏辨析音乐的耳音器官,以及用以歌唱的语言,用以艺术构思的大脑,于是,出现了音乐。虽然那时的思维是简单而单纯的,艺术思维尚未独立形成,音乐艺术也非常幼稚,但这是音乐史上的重要起点。人类以及人类社会的所有财富,无论是精神的还是物质的,都是劳动创造的。因此,许多学者认为,音乐也是源于劳动的。例如恩格斯认为:劳动促进了人的双手、语言和脑髓的发展,从而为音乐准备了条件。劳动的律动赋予音乐以旋律。

图1-1 音乐的起源:华夏乐舞始祖葛天氏

然而,一些学者对音乐的起源也提出了其他一些看法。英国生物学家,进化论的奠基人达尔文认为:鸟和动物往往以鸣叫追求异性,而且越优美越吸引异性,故提出音乐产生于“异性求爱说”,对于这一观点,我国教育家蔡元培大加赞扬(见《蔡元培全集》);英国出版家克威斯特认为:昆虫、鸟的鸣唱,动物的吼叫,刮风、流水声等都是构成音乐的基本素材,人类从这些自然的声响中得到灵感,因而创造了音乐,即“模仿自然说”;法国思想家、哲学家卢梭和英国哲学家史宾塞认为:人类在感情兴奋、激动时所产生的昂扬语调会衍生成歌曲,即“语言抑扬说”;德国音乐心理学者修顿普佛在其著作《音乐的起源》中提出的观点认为:原始时期人们与远方联络,发出的声音若保持一定的时间,能演变成音乐。男女老幼若干人同时呼喊则会发出八度等音程。同一时间更多人叫喊,即产生和谐音程以及和声,于是产生了音高的概念,即“声音信号说”;法国音乐家孔百流则认为:音乐的起源是从原始氏族巫术中产生出来的,即“巫术起源说”。我国近代著名学者王国维也认为“歌舞之兴,其始于巫术”(王国维《宋元戏曲考》)。吴钊、刘东升在《中国音乐史略》中作了这样的概括总结:从现存的远古传说可以看出,音乐起源于劳动,并与巫术、原始舞蹈、诗歌融为一体,为劳动实践和氏族集体的利益服务。我国古书所载的“百兽率舞”“遂草木”“奋五谷”“载民”“玄鸟”“大夏”等传说都说明,它们与先民的祭祀、狩猎、耕种、畜牧、求偶、爱情、战争、与自然灾害斗争,以及图腾等生活有关。

图1-2 达尔文认为:鸟和动物以鸣叫求偶,且越优美越吸引异性,音乐产生于“异性求爱说”

俄罗斯早期马克思主义者普列汉诺夫指出:对于一切原始氏族,节奏具有真正的意义。节奏、旋律、和声,作为音乐的“三大要素”三位一体,缺一不可。但节奏在原始音乐中的意义是最为重要的。许多历史学家和研究人员都有这样的共识:如果说音乐有一个起源,那么,应该起源于节奏地敲击。社会性的集体劳动,对于锻炼人类的节奏感,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它为原始音乐简单节奏的产生提供了客观基础。或者毋宁说是在最初的阶段,劳动的节奏和音乐的节奏是合二为一的。劳动先于艺术,功利观点早于审美观点。(陈四海:《中国古代音乐史》)

第二节 黑龙江神话传说音乐

神话传说,包括民间传说是一个民族、国家,乃至人类文化的宝贵精神财富。神话传说丰富多彩、内容广泛,其热情奔放、瑰丽奇妙的想象和对自然事物形象化的幻想是日后成为现实,创造未来的基础。神话传说与后代作家的艺术虚构及浪漫主义创作方法的形成有着直接的渊源关系。不仅如此,更重要的是神话还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与远古的生活和历史有密切关系,它是研究人类早期社会的婚姻家庭、氏族制度、原始宗教、风俗习惯等非常重要的文献资料。神话传说还有丰富的美学价值。因此,神话传说是人类文化的宝贵遗产。在人类尚处于原始时期,神话传说便成为先民们的精神向往与精神寄托。从那些可见却不可及的带有真实人物化身的神灵中,从那些具有朴素唯物主义思想的离奇情节中,从那些时隐时现却无法解释的神与半神中,都可以寻找到其历史渊源,窥探到其历史的踪迹。

大约40000—30000年前,黑龙江地区就出现了早期的人类活动。神话传说中有关东北音乐的记载,始见于《吕氏春秋·音初篇》:有戎氏有二佚女,为之九成之台,饮食必以鼓。帝令燕往视之,鸣若嗌嗌。二女爱而争搏之,复以玉筐。少选,发而视之,燕遗二卵,北飞,遂不反。二女作歌一终,曰:“燕燕往飞”。实始作为北音。

根据上述记载,“二女作歌……实始作为北音”应该是北国最早的一首乐歌。关于“有戎之女”,《史记·殷本纪》有如下记载: 殷契,母曰简狄,有狨氏之女,为帝喾次妃。三人行浴,见玄鸟坠其卵,简狄取吞之,音孕生契。契长而左禹治水有功,帝舜乃命契为司徒,封于商,赐姓子氏。由此可见,“北音”大约形成于尧舜时期或之前。

长久以来一直流传的满族民间故事《手鼓的传说》,记述了手鼓的来历,传说两只熟透的大梨变成了一条柳枝,一面手鼓。这便是以后萨满行事时用的神鼓和神鞭。在嫩江、黑龙江两岸满族村屯流传甚广的神话故事《尼珊萨满传》,记载了尼珊萨满,以及他的“神歌”和“手鼓”。故事描写了尼珊萨满求助神灵帮助他渡河时,他唱起“埃库勒叶库勒”神歌,唱完之后将手鼓投入河中,他站在鼓上过了河。

从以上神话传说的记载可以推测,我国东北地区早期就有了名为《北音》的歌曲和打击乐器手鼓。根据手鼓由大梨变成的传说,以及手鼓的形状类似于梨联想,这可能与后来萨满行事时用的神鼓、单鼓等有渊源关系。

图1-3 远古传说中名为“北音”的歌曲和打击乐器手鼓

第三节 肃慎、挹娄、勿吉音乐

肃慎是我国东北方及黑龙江地区著名的古老民族。《竹书纪年·五帝纪》载:“肃慎者虞夏以来东北方大国也,一名息慎”;《史记·五帝本纪》载:虞舜“方五千里,至于荒服……北山戎、发、息慎”,时又称“息慎”“稷慎”。(肃慎、息慎、稷慎都是“女真”的同音异译,在通古斯语中为“人”之意,当系族自称。薛虹:《肃慎的地理位置及同挹娄的关系》,《吉林师大学报》,1980年第2期)根据《山海经》“大荒北经”载:“大荒之中有山,名曰不咸,有肃慎之国。”《史记正义》引《括地志》载:“靺鞨,古肃慎也,其国有白山。”东北不咸山(今长白山)之北有肃慎古国。在我国东北地区三江流域,白山黑水之间的广大地区,肃慎先民一直居住在那里,这是最早见于典籍记载的。《晋书》“四夷传·肃慎”载:“再不咸山北,去夫余可六十日行,东滨大海,西接寇漫汗国,北极弱水,其土界广袤数千里。”

大约原始社会至公元前2世纪(汉代以前),肃慎人的活动地域大致在黑龙江东北部,牡丹江中游至黑龙江下游广大地区。约公元前2世纪(汉代以后)汉至两晋时期,“肃慎后裔诸部被称为挹娄,分布在今张广才岭及小兴安岭以东到海之地,社会生产有了较大的发展,但因诸部分立,未能统一,臣服于夫余政权”(《黑龙江历史编年》)。其活动范围“北起今松花江、黑龙江流域,南到今朝鲜东海岸,东到日本海沿岸(包括库页岛),西达张广才岭东麓”(《黑龙江历史编年》)。以后到了公元318—494年,“这一时期挹娄族名逐渐为勿吉取代”(《黑龙江历史编年》),勿吉的活动范围:北至难河(今嫩江东流段,第一松花江和黑龙江下游),西至速末水(今第二松花江),南至徒太山(今长白山),东极海(日本海),其中心区域在速末水中部。

肃慎是黑龙江地区最早的古代先民。其后裔挹娄,“根据今绥滨县新城镇附近的蜿蜒河遗址和今双鸭山与集贤县之间的滚兔岭遗址考古发现,其物质文化已经进入早期铁器时代”(《黑龙江历史编年》)。勿吉的文化遗存“在今三江平原中、南部一带,特别是友谊、宝清、集贤、勃利县境内,发现了94处古城遗址,类似于滚兔岭遗址的早期铁器时代遗址或遗物点,古城内外有近千个穴居坑及栅寨之类的防御设施,根据出土的石磨盘、陶猪、陶器、铁器,证明此处居民已经开始定居生活,农业已发展到一定水平”(《黑龙江历史编年》)。

严寒的黑龙江地区千里冰封,万里雪飘,“三尺木皮断文理”“北风卷地百草折”。生活在如此艰苦环境下的黑龙江古代先民肃慎人,于森林狩猎,于江河捕鱼,席地宿天,奔走山林,栉风沐雨,风餐露宿,他们根据劳动中产生的节奏,感情所致引发的手舞足蹈,模仿鸟虫鸣叫的歌声,听林涛汹涌山风呼啸声所产生的联想,可能形成其最早的乐舞。

夏代把居住在东方的各部族统称之为“夷”,根据地理位置称东北各少数民族部落(国)为“东夷”“北夷”“东北夷”。例如,将东北肃慎诸国曰“东夷”。《黑龙江省志·大事记》载:公元前2015—1999年间,夏王少康复国后,东北诸“夷”,“世服王化,遂宾于王门,献其乐舞”。时至周朝时期,“四夷”所献乐舞逐渐增多,遂有专人掌教四夷乐舞用以祭祀,其东夷乐舞称“韔(chang)乐”,掌教此乐舞者亦称“韔师”。由“韔”字似可推测,东夷人身着皮革为衣,手持矛而歌舞。据《礼记·卷9》载:东夷之乐,有曰“昧”和“朝离”。究竟“昧”和“朝离”是怎样的音乐,今已无法得知,但从中可以推测,如:“朝离”,似有日从东方而生,万物离地而生之意。从诸多史料记载和出土文物我们可以了解到,远在公元前21世纪,东北的乐舞已初具规模,不仅具有称谓,而且发展到一定水平,可作敬献之举(马玲《东北古代音乐文化研究》)。

公元4世纪以前,在地老天荒的漫长岁月中,黑龙江地区的古代先民肃慎,其后裔挹娄,同时期的夫余,再后来的勿吉,以及豆末娄、乌洛侯等,在劳动、生产、生活中创造了乐舞,既有“战斗之姿或模仿野兽”的舞蹈,又有“反映东北少数民族风土人情和精神风貌”的歌舞,不仅满足了本民族的感情需求,社会生活需要,还作为礼仪或朝献乐舞,同楛矢石砮(即弓之矢。楛矢是以楛木(桦木)制成的箭杆;石砮,是用石材制成的箭镞。中原谓之“稀世珍宝”)、方物一起被带到了中原,为黑龙江地区少数民族与中原的交往增添了色彩。例如,在《国语·鲁语》中记载了发生在春秋时陈国的一件事:“仲尼在陈,有隼集于陈侯之庭而死。楛矢贯之,石砮,其长尺有咫。陈惠公使人以隼如仲尼之馆问之。仲尼曰:‘隼之来也远矣,此肃慎氏矢也。昔武王克周,道通于九夷百蛮,使各以其方贿来贡,使无忘职业,于是肃慎氏贡楛矢石砮,其长尺有咫’。先王欲昭其令德之致远也,以示后人,使永监焉,故铭其栝曰‘肃慎氏之贡矢’以分大姬,配虞胡公,而封诸陈。古者分同姓以珍玉,展亲也;分异姓以远方职贡,使无忘服也,故分陈以肃慎之贡。君若使有司求诸故府,其可得也。使求得之金椟,如之。”这是我国古代史料中关于肃慎氏之矢,即枯矢石砮的最早和最为详细的记载。

第四节 黑龙江地区古代少数民族与中原的联系

4000多年前,居住在黑龙江东部的先民肃慎人就和中原地区有了联系。据《竹书纪年》《大戴礼记》《史记》等古籍记载,黑龙江地区历史上的少数民族肃慎人为了修好中原,向虞舜进贡,于公元前2249年开辟了以贡赏贸易为主的黑龙江冰雪丝绸之路,至今已有4260多年的历史。《黑龙江省志·大事记》也有如下记载:公元前2249年(帝舜二十五年),分布在黑龙江东部地区的肃慎先民派使者前往中原地区,向华夏部落大联盟的首领帝舜贡献弓矢;黑龙江西部地区的发人及山戎的先民们也与帝舜有一定的联系。公元前1975年(夏帝芒三年),夏王朝的帝芒在位年间,东北的“九夷”派使者到中原,向帝芒朝拜并贡献土特产品。公元前1711年至公元前1698年(商王汤时),肃慎先民使者向汤贡献弓矢,确立了对商王朝的从属关系。黑龙江地区的另一个少数民族东胡先民与商王朝也有了贡属的关系。公元前1066年(周武王十一年),周武王姬发率领诸侯灭商后不久,曾通道于九夷百蛮。肃慎的使者再次前往中原地区,向武王姬发贡献楛矢石砮,周武王谓之“乃稀世珍宝”,遂将楛矢石砮分赠给诸侯珍藏。公元前1026年至公元前1001年,周康王姬钊在位时,肃慎人又贡献楛矢石砮。公元前533年(周景王五十年),周大夫詹桓伯对晋人申明:“肃慎、燕、亳,吾北土也”,明确地把肃慎人所在地区(包括今黑龙江省的东部地区在内)列入周王朝的领土版图。公元前495年(周敬王二十五年),有隼落于陈侯之廷,身中楛矢石砮而死。众人不知石砮为何物。前文已提及,时孔子在陈,指出:“隼之来也远矣,此肃慎氏之矢也!”因讲述武王克商、肃慎朝贡及武王分赐异姓诸侯以肃慎氏之贡的故事,进一步为肃慎人之从属于周王朝提供了佐证。早在3000多年前,以今黑龙江、吉林东部,牡丹江为中心居住地的黑龙江古代先民肃慎人,已逐渐向南,迁徙至长白山地区。肃慎先民通过遥远的水路或旱路与中原商、周王朝已有了交往。先秦典籍中关于“肃慎氏之贡矢”——“北土”贡品楛矢石砮足以佐证。“楛矢石砮”即远古和古代居住在黑龙江流域的肃慎族及其后裔——挹娄、勿吉、靺鞨等少数民族在漫长的原始社会时期所用的,主要以桦木为杆,以石为镞的箭。作为氏族部落的贡品献给中原王朝的应该是同类中选材加工均为精美的制品。石材大多选用矽化石、黑曜石、变质岩等。(干志耿、孙秀仁:《黑龙江古代民族史纲》)考古发现,楛矢石砮在今黑龙江、牡丹江流域并不鲜见。在莺歌岭等多处肃慎人活动遗址中,曾发现多个种类、不同样式、制作精致的楛矢石砮。其中,有柳叶型两面打磨成平面的楛矢石砮,有长型带有血糟状的楛矢石砮,也有三角型平底或凹底的楛矢石砮。考古专家们还在东康遗址发现一件桦树皮制成的箭囊,里面装有数十支楛矢石砮。(龚强:《黑龙江冰雪丝绸之路》)

与此同时,古代黑龙江少数民族的音乐文化也随着朝贡被带到了中原,在与中原地区频繁的交流中,在进献盛会上,来自黑龙江地区的少数民族使者们载歌载舞,或是“踏锤”,或是跳起表现战斗情景的矫健舞蹈,为朝献仪式增加了气氛。(未完待续)

猜你喜欢
先民黑龙江音乐
汉晋先民的丧葬观:以“魂瓶”为中心的考察
镜头下的良渚: 还原先民的日常生活
奇妙的博物馆
羡慕等
音乐
铅笔长高了
黑龙江出版集团
音乐
秋夜的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