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维祥
(运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山西 运城 044000)
高校是学生学习与培养技能的专门性场所,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艺术系学生接触民族音乐的机会增多,但层次不一,互联网带来的“双刃剑”影响不容小觑。为了适应时代需求,促进民族器乐演奏的进一步发展,产生积极的社会影响,强化民族器乐艺术的符号性特征,教师需要通过多元化途径来了解民族器乐演奏,以便于提高新时代下的器乐演奏技巧,展现民族器乐的民族特点和区域优势,更好地提高器乐演奏的教学效果。
教育部门为了能够培养全面发展的新时代人才,颁布了很多政策文件,但高校教育中依旧存在很多不足,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学生的成长以及发展。由于教授民族音乐的教师受传统守旧思想的束缚较明显,教育方式略显老旧,致使其授课方式在新时代难以发挥优势。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如果在授课过程中依旧采用非常传统的授课方式,会让学生产生千篇一律的厌烦感,丧失学习的兴趣,从而影响教学效率。教师将传授理论知识作为教学目标,致使其对民族音乐的认知停留在表面,不利于感受深层内容,使其无法提升演奏能力,无法完成授课目标。同时,在传统教学方案中以教师为主,通过讲述的方式来开展教学,只是为了完成授课目标,忽略了学生的作用以及接受程度,使其无法发挥主体性,从而营造出不利的学习环境。这种情况的出现对学生获取知识、培养兴趣都会产生不利影响,会使学生无法真正掌握民族器乐演奏的技能,阻碍其综合能力的提高。
都知道就业问题是高校遇到的最严峻的问题,这对学生以后的成长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学校和教师都在努力改变教育理念,为提升学生的素养寻找多种途径。艺术系的学生学习器乐知识也是为了在就业时有更加丰富的实践技能,所以明确培养目标之后开展学校教学时,教师就应通过多种途径来了解专业发展信息,比如本科院校学生独奏会或者毕业专场演奏会的举办情况,以及省级国家级的剧院演出情况等等,这样能够帮助教师搜集社会上的专业发展信息,以便设计符合社会需求的教学方案,培养全方面发展的人才,使学生更快地融入社会。在开展民族器乐教学时,教师应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音乐基础以及兴趣爱好,在此基础上制定新型培养目标,这样能够帮助学生积累文化知识、培养兴趣,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成为满足社会需求的人才。同时,教师应多关注人才市场的情况,分析与总结民族器乐在市场中的影响,这样有助于进行资源整合,从而促进学生发展。由于地域文化不同,导致人才市场对于民族器乐演奏教学的需求不同,因而教师应了解地域差异,根据以往的数据推断如今市场的需求,以便整合资源,为学生就业做准备。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采用分层教学的模式开展民族器乐教学。对于优秀的同学来说,课堂教学已不能满足其需求,教师可借助网络技术搜索名家的民族器乐演奏会,要求学生观看并聆听,这样能够让其在欣赏的过程中,发现自身与名家之间的差距,便于激发其竞争意识,提高自身器乐水平;对于中等生来说,教材就能够满足其需求,教师应引导其了解教材深层内容,便于提高其演奏技能,同时,应关注此类同学,采用新颖的多媒体授课方式来进行授课,这样能够避免其对学习产生厌倦感;教师应耐心对待知识和技能基础薄弱的同学,教授乐器的用法,引导其感受民族音乐的魅力,促使其对民族器乐产生兴趣,从而树立自信心。通过这种分层教学的模式能够让同学统一起来,帮助其进步,促使其成为音乐专业型人才。
互联网时代蓬勃而来,传统的理论与实践教学已不能适应民族艺术教育走向综合化发展的趋势。因此,教师应创新授课方式,便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使其自主参与教学,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通过以下几种方式来开展教学,便于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1.多媒体情境法。在开展民族器乐教学时,教师可采用情境法进行授课,这种方式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感受民族器乐的魅力,有助于完成授课目标。在授课过程中,教师应熟悉教学内容,并对其有一定的见解,为接下来的教学做准备。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按照排练内容安排具体演出场景,这样能够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演出内容,让其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有助于获取知识,增加知识积累,提高音乐素养。2.新媒体体验法。民族音乐是中华文化中的一种,需要继承与发扬。由于学生的演奏能力不足,致使其难以迅速掌握正确运用乐器的技能。这时,教师应先向学生讲述有关民族器乐的理论知识,让其对器乐有初步的了解。同时,应运用多媒体播放演奏民族器乐的视频,要求同学们认真聆听以及观看,促使其感受乐曲的情感,让其在体验的过程中增长见识,以便奠定基础。这样能够活跃学生思维,帮助其加深印象,促使其产生新的认知,有助于完成授课目标。3.融媒体信息技术法。现如今是互联网时代,信息技术是互联网的衍生品,能够起到辅助教学的作用,有助于丰富教材内容,拓展学生视野,以增加学生知识储备。在授课过程中,教师应借助信息技术查询资料以及视频,将其制作成课件,这样能够在学生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使其了解乐器的使用方法,以便增强音乐演奏技能。所以教师应创新授课方式,从不同的角度开展教学,便于挖掘民族器乐的深层内涵,促使传统民族器乐演奏在新时代焕发新的生机。
由于民族器乐作品多数来源于少数民族,特色鲜明,致使学生接触的作品形式较为特殊,而大多以民族音乐学习为主的学生演奏表现能力不足,致使其无法全面表现音乐作品的内涵,阻碍其专业发展。在授课时,教师应详细讲述音乐作品的背景、文化以及风格,让学生对其产生新的认识,以便提高演奏能力。同时,教师应将民族音乐的类型整理出来,并运用表格的方式将其特征、风格、作用等因素标记出来,将其作为教学素材。再运用多媒体将素材展示出来,这样能将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民族音乐的类型,引导其掌握区分音乐类型的技巧,培养其理解能力,促使其掌握作品的风格,进行系统性学习。民族器乐具有深厚的民族特色以及文化底蕴,因此,在开展教学时,教师应将此种特色保留下来,以便设计独特的授课方案,从而充分发挥民族器乐的优势,展现出更好的演奏效果,为新时代的民族音乐增添生命力,提高学生的整体音乐素养。
由于教育部门要求教师重视民族文化的传播,所以教师很大程度上承担着促进民族文化发展的时代使命,这就要求教师具有全面的音乐发展观,帮助学生将当代文化与传统音乐进行融合,多方面拓展民族器乐的教学形式。为了适应新时代发展,教师应熟悉教材中的谱例内容,并将教材中的重要知识点进行全方位整合,以开展系统性教学,这样有利于熟练掌握演奏技巧,深入挖掘音乐底蕴。同时,教师应要求同学们与乐器形影不离,让其对乐器产生情感,以便演奏出富有情感的乐曲。在授课时,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其制定目标,促使其为了完成目标而奋斗,激发其求知欲以及探索欲,使其掌握作品风格,真正地发挥自身才能。
评价是课程教学的最后一步,能够让教师直观地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便于改进授课方式。同时,能够让学生发现自身不足,并加以改正,以便激发反思意识。在民族器乐演奏课堂中,教师可根据课堂教学内容,要求同学们根据自身对乐曲的印象来进行演奏练习,这种方式能够活跃学生的思维,提升其演奏技法,帮助其巩固知识。教学评价也方便教师全面了解学生对演奏技能的掌握情况,有助于检测授课方案,便于发现其不足之处,更好地进行改正。同时,教师应根据学生的排练成绩、课堂表现以及进步程度来进行评价,这种方式能够让学生产生正确的认知,有助于吸收他人优点,弥补自身不足,提高自身演奏水平。
民族器乐演奏占据音乐教育的重要地位,为此,教师应注重相关人才的培养,并将综合能力的提升作为重点教学内容,这样能够让学生了解教师对民族音乐的重视程度,让其不再忽视民族音乐的重要性,便于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同时,应从教师评价、同学评价以及自我评价三方面完善评价制度,这种评价方式较为全面,便于提高学生素养,有助于拉近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距离,以便提高课堂质量,提升教学水平。在评价过后,教师应给予建议,引导学生了解自身不足,帮助其改正姿势、动作上的问题。通过这种系统化的教学方式,能够让学生掌握民族器乐演奏的规律,便于加深其对民族器乐的理解,提高综合素养。
总而言之,各大高校已经认识到创新民族器乐演奏的重要性,但改革措施尚未健全,致使在教授过程中容易发现问题,但难以系统地进行解决。为了改善这一现状,在开展民族器乐演奏教学时,教师应通过改革教育理念、创新授课方式、掌握作品风格以及完善教学评价等措施来进行授课。这样一来,能够充分发挥民族器乐的优势,有助于继承、发展和创新民族文化,丰富民族音乐文化底蕴,从而满足国家在新时代对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