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宇明/嘉应学院医学院
随着社会国际化的发展,国内外诸多领域对于高等教育中外语教学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学英语作为重要的外语课程,其教学目标应满足国家当下的发展需求,更应该与社会发展的现状、国家改革发展的形态相适应。在过去传统英语教学中,很多学生和老师难以适应“互联网+”的时代冲击,在较短时间内,师生的角色也难以做到随之改变和及时调整,这造成英语教学模式与时代发展相互脱节。而大学英语教师作为重要的教学引导者,应探索“互联网+”背景下的精准教学措施,积极进行角色转换,在适应英语教学改革的基础上,寻找教学效益最大化的途径。
互联网作为一种新型的媒介已经渗透生活的方方面面,尤其在教育领域的功能更是显得尤为重要;而广大师生已经适应了传统单一的授课模式,学生在大学英语课堂上实际参与教学新模式和新活动的形式也过于单调。因此,为适应“互联网+”的时代背景,大学英语教育工作者应该顺应互联网的发展潮流,在教育工作中不断的磨合、探索、实践、检验,转变自身的单一性角色。其次,大学英语教学的设计要立足于学生的实际需求,力求为学生寻求更有意义的学习途径,在运用传统教学方法的基础上,还应灵活应用现代网络技术衍生出的各类教学工具来提升教学质量。教师有效的角色转变,可以让学生最直接的感知教师与时俱进、不断革新的个人魅力,教师的积极转变还可以间接影响学生的思考方式、学习习惯,是针对性开发学生潜能、提升学习效果的有效途径。反之,如果教师还保留着固执的态度和认知,会导致学生产生逆反、消极等反面态度,影响教学效果。
传统教学模式下的大学英语课堂,往往以面对面的单一教学模式为主。这种单纯靠积累学时来丰富知识的途径不利于英语应用能力的掌握。尽管许多高校利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了自主学习的空间,但英语作为重要的语言学科,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和掌握不是一朝一夕的,单纯的自主学习模式虽然为学生营造了充足的自由时间,但学生又会因为过度放纵或者对学习的时间和进程把握不当而迷失全面发展的方向。而“互联网+”的背景,则为教师提供了混合式教学的综合途径;在微课等现代网络教学途径的产生和成熟下,教师不断摸索英语课程碎片化的规律,为课堂和课下教学的有机统一和完善契合提供了机会。混合式的教学模式,可以综合传统实体课堂教师的引导作用,又为学生之间的讨论、创新提供了机会,让学生在综合性英语学习中完成所学知识的“输入”与“输出”。大学英语教师所要做的便是调整自己的角色,在突出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同时顾及“以学生为本”的教学原则,使得“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的大学英语课堂更加高效。
在大学英语课堂上,教与学是两个有机的统一。而传统的英语教学中,仅仅注意了教师和学生作为两个独立的元素,除此之外还忽视了“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的媒体元素和教学内容,以及教师和学生两者之间产生的教学情境。根据“产出导向法”,教学情境是语言学科“输入”促成和驱动“输出”的关键。在“互联网+”时代,大学英语教学也改变了过去对课本和书面材料过度依赖的弊端,教师的传道授业更不再单一地受教材牵制,而是将多样化的信息化碎片资源进行灵活地重组,构成有效的大学英语教学情境,其中涵盖了社会大环境、时事热点、互联网信息等多方面的内容,在有效的情境支持下,学生才会实现自主学习、协作学习、深入网络学习精髓等探究式学习。课堂上下良好的教学氛围还有利于整体教学模式的改进和完善,促进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吸收,适应“互联网+”时代教学模式。
评价是教学领域的收尾环节,同时在整个教学中还起到管理学生和监控督促的作用。大学英语教学要适应“互联网+”混合教学的特点,首先应注意改变过去单一化的教学评价方式,从学生参与“互联网+”的领悟程度、学习灵活性、英语学习全过程等方面入手,完善多元化评价体制,教师的评价可以提高教师与学生灵活地交流合作。多年的大学英语教学实践发现,高效的师生对话合作,也是推动教学评价有效性的基础。教师在扮演教学引导者的角色之余,还应注重自身教学监控功能的体现。教师可以借助学生互评、师生共评、教师共评等多种评价模式,定性地测量学生的进步水平,这对于大学英语教学节奏的优化调整、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提升具有显著效果。“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大学英语教学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应该与时俱进、理性定位,丰富自己的监控和管理功能,灵活完成角色互换。
“互联网+”背景为学生的探索营造了更多开放性的途径。而多数学生在英语学习中,普遍会产生对真实问题和生活元素感兴趣的潜意识,此时,老师则应针对性地创设教学情境,为学生构建起和谐、宽松的学习氛围。首先,在情境创设中,应立足学生的兴趣点,帮助学生构建起意义深刻的文化背景,加深“互联网+”与英语教材的联系;其次,与时俱进是“互联网+”教育的基础要求,活跃、欢快的和谐氛围更有利于激发学生探究知识的热情,帮助学生实现传统教学模式到“互联网+”新型综合性学习途径的过渡和转化。最后,让教师成为情境创设者、氛围营造者,更是顺应“互联网+”教育的体现;“互联网+”背景下,虚拟课堂占据了较大的比重,在微信、QQ平台以及各种教学网站、教学APP.的应用下,无形之中疏远了教师与学生的距离,此时教师在网络设备终端有情感地投入,可以为教学技巧的运用做好铺垫,同时还能够实现课堂内容与网络资源的有效拓展和衔接。
“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的知识具有信息碎片化和资源超载的特点,在大学英语课堂上,当代学生接受知识和掌握知识的速度远不及信息的流通速度和知识更新速度,所以“互联网+”背景下经常存在学生所学知识过时或者被淘汰的情况。面对零碎的网络资源和多样化的信息知识,大学英语老教师同样应当做好资源的整合工作,充当教学资源的整合角色;其次,互联网终端知识虽有丰富性的特点,但许多英语学习资源却存在碎片和零碎的特征。尽管借助各种网络媒介和英语学习APP.学生可以实现学习资源的唾手可得,但是许多学习资源并不成熟,甚至其准确率和正确度都有待印证。此时,大学英语教师在学生学习中的选择和辩证认知辅助作用就尤为关键。当学生在碎片化的英语资源中找不到方向时,教师应当在当前的教学情境下引导创新,尤其要培养学生的判断和选择能力,学会利用恰当的手段和方法对碎片性知识进行整合,完善教学资源的重构和丰富。久而久之,在浩瀚的网络资源中,学生才能实现自身知识储备和创新能力的双丰收。
“互联网+”背景下的大学英语课堂与传统教学模式下“以学生为中心”的基础性要求似乎有所偏离。因为前者要求为学生提供更多感悟和感知的空间,如果过度强调学生的中心作用,则在无意之中产生网络教学的边缘化。为了有效把握和控制“互联网+”背景下的英语教学方向,教师更应该充当起混合学习的传授者角色,灵活应用“以教师为中心”和“以学生为核心”的混合式教学方式,改变两者的单一弊端。此时传授者的身份不仅仅是知识传递,还包括对学生网络学习习惯的养成、面对多元化学习资源进行分类整理的创造性重组等,“互联网+”的教学模式对于学生在错综复杂的网络学习中实现辩证认知、知识体系完善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大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应该积极参与到“互联网+”英语教学的全过程,在虚拟教学和真实课堂上,充当贯穿英语课堂的对话者身份。只有积极参与到英语教学全过程当中,才能全面把握,进而理性地判断各种矛盾和冲突。尤其是面对丰富而繁多的网络资源,学生的理解能力有限,大学英语教师更应该对各种教学资源进行有效辨别,完成弹性的英语教学设计。大学英语教师以教学评价者的角色应该从学生学习过程、学习效果、教师参与教学效果、“互联网+”网络资源的综合应用等方面入手,归纳出一套与实际教学相互契合的评价系统,提升教学效果。
面对“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的各种挑战,大学英语教师应及时转换角色、调整教学思维,借助线上线下等多种途径,完善自身角色,在提升学生适应程度的基础上,促进“互联网+”大学英语教学的持续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