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基于校企双职的工程型“双师”素质师资培养模式研究

2021-11-12 16:01史家迎山东劳动职业技术学院
长江丛刊 2021年3期
关键词:双师师资职业院校

■史家迎/山东劳动职业技术学院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由制造大国转变为制造强国,绝大部分行业企业进行了转型、升级。新型企业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有了新的要求和标准。作为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职业院校,要培养出新型企业所需要的人才,必须建立一支满足时代要求的“双师”型素质师资队伍,特别是工程型“双师”素质师资队伍。工程型“双师”素质教师不同于传统的“双师”素质教师,工程型“双师”素质教师不但具有教师资格证和职业资格证,还具备产品研发、技术革新、企业管理能力等等。从工程型“双师”素质教师自身知识结构的角度看,工程型“双师”素质教师培养的人才是复合型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具有创新、管理能力,满足了新型企业对人才的要求。因此,职业院校全面推进工程型“双师”素质师资培养是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工程型“双师”素质师资培养的必要性

(一)推动职业教育改革发展,转变职业教育的育人理念

工程型“双师”素质师资培养充分结合企业一线生产岗位,理论联系实践。工程型“双师”素质教师不仅掌握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还有丰富的实践经验,能真正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能把新技术、新工艺和新规范融入到教学内容中,使教学内容与实际生产紧密结合。因此,无论从工程型“双师”素质师资的培养模式,还是工程型“双师”素质教师所掌握的知识,工程型“双师”素质教师都会有力地推动职业院校实施“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符合职业教育发展规律的办学模式。工程型“双师”素质师资的培养颠覆了职业院校的办学理念和育人模式,能够深入挖掘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实质,转变职业教育的发展模式。

(二)创新教学模式,促进专业建设和课程改革

企业是工程型“双师”素质师资培养的基地。工程型“双师”素质教师熟知职业岗位对人才的需求,了解行业企业的发展趋势。工程型“双师”素质教师在专业建设过程中,对完善专业结构与优化专业布局能够提出科学、合理的建议,能准确定位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正确制定人才培养规格,科学、合理地分析岗位职业能力。同时,工程型“双师”素质教师能依据岗位职业能力需求深度整合课程内容,将专业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充分融合为一体,构成理实一体化课程,为真正实施一体化教学模式打下基础。工程型“双师”素质教师还可以把岗位职业素养内容整合到专业课程中,将岗位职业素养知识与专业知识相互渗透融合,培养学生在“学、做”中的工匠精神、奉献精神及团队协作能力等。

(三)教学内容设计新颖,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传统“双师”型素质师资打破了职业院校以往的理论教师和实训教师分离的局面,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虽然传统“双师”型素质师资能理实一体化教学,并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效果和教学成绩,但所授课的内容仅限于课本中的知识,没有引入实际生产项目,造成学生应用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强。工程型“双师”素质教师在传统“双师”型素质教师的教学基础上,引入企业产品或企业项目作为教学载体,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学生除了学习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还能接触到企业产品或企业项目,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工程型“双师”素质教师的教学设计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提高学生的专业综合素养,锻炼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工程型“双师”素质师资培养的可行性

(一)国家重视程度高,政策支持性强

教育部等四部门印发了《深化新时代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实施方案》通知(教师〔2019〕6号),通知指出:“完善教师定期到企业实践制度,推进职业院校、应用型本科高校专业课教师每年至少累计1个月以多种形式参与企业实践或实训基地实训。”国家对职业院校的师资培养进行了顶层设计,制定了科学的指导方案,把职业院校的师资培养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可见国家对职业院校师资培养的重视程度。职业院校要读懂、弄通相关政策文件含义,充分利用政策,主动联系具备师资培养条件的企业,与企业多方位、多角度沟通,为工程型“双师”素质师资培养创造有利条件,把国家的师资培养政策真正落到实处,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夯实基础。

(二)职业院校教师专业知识扎实,理论知识水平高

近年来,职业院校引进的新教师大多具有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他们的理论知识功底深厚,专业知识基础牢固,科研能力和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强,工作角色转变快,很快融入企业的工作环境和适应企业的工作节奏,为培养工程型“双师”素质师资具备了良好的人力资源条件。同时,职业院校现拥有一定数量的传统型“双师”素质教师,他们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和丰富的教学经验,并具备一定的实践操作技能,对企业的技术革新或产品研发等工作更加得心应手。只要企业提供工作条件,传统型“双师”素质教师很快独立承担企业技术项目,并给企业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和技术创新。因此,把传统型“双师”素质师资培养成工程型“双师”素质师资只差一步之遥,传统型“双师”素质师资具备良好的知识体系优势。

三、工程型“双师”素质师资培养模式及途径

(一)校企团队协作式,团队成员相互学习共同提高

校企团队协作式就是职业院校的骨干教师与企业的技术人员组成的技术攻关小组,进行产品研发、产品设计、技术革新、企业管理等等。职业院校骨干教师根据专业和能力特长、企业锻炼时间参加企业的1~2岗位,承担企业的工作任务,接受企业的监督、管理和考核。企业要把职业院校的骨干教师看作企业的员工,严格管理,督促教师脚踏实地的参与到企业工作、扎根到技术项目。校企团队协作式的技术交流实质是专业知识学习课堂,教师会潜移默化地学到专业知识,提升自身的工程技术水平。通过技术方案的比较,教师能发现自身的短板,会督促自己主动学习,虚心请教企业技术人员。企业锻炼教师在技术攻关小组中向不同人员学习,汲取多方的知识营养,不断拓宽自身的知识面。

(二)从师指导式,专人指导专岗培养

从师指导模式是指企业安排专门的技术人员指导企业锻炼教师从事企业技术或管理工作的培养方式。企业根据生产任务和职业岗位容纳度,可以安排一名技术人员指导多名企业锻炼教师,也可以多名技术人员指导一名企业锻炼教师。企业技术人员与企业锻炼教师组成师徒工作团队,企业技术人员指导企业锻炼教师从事技术革新或一线生产工作,引导企业锻炼教师逐渐独立完成相关的生产任务或技术研发工作,随时发现和解决企业锻炼教师在工作中的问题,促进企业锻炼教师快速成长。企业技术人员还要设立日、周几月工作目标,适当增加企业锻炼教师的学习压力,增强企业锻炼教师的学习动力,提高企业锻炼教师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同样,企业锻炼教师在工作中遇到的难题和困难,随时请教企业技术人员,请求其帮助和指导,在解决问题中培养和提升自己。从师指导式是一种高效的培养工程型“双师”素质师资的模式,校企双方必须共同设计培养方案。

(三)工程项目负责式,全面提高师资专业综合能力

工程项目负责式是指企业锻炼教师独立承担或多名教师共同承担企业技术开发项目或生产任务。对于从事技术开发工程项目的企业锻炼教师,企业可以和企业锻炼教师签订技术委托协议和技术保密协议,增强企业锻炼教师的责任意识和法律意识,保证工程项目的顺利实施和如期验收。对于从事一线生产的企业锻炼教师,企业必须对企业锻炼教师规定月生产任务和废品率,以提高企业锻炼教师的责任意识和产品质量意识。企业还要规定企业锻炼教师除了完成生产任务外,还要对产品的工艺、废品产生的原因及产品工艺改进措施形成完整的报告,提高企业锻炼教师的理论知识水平和实践能力。

综上所述,工程型“双师”素质师资的培养对提高职业院校的师资水平、保持教师专业能力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为职业院校探索新型“双师”素质师资的培养提供了新的途径和模式。职业院校要落实好国家有关师资培养政策,与企业密切沟通,以行业企业的发展趋势和师资专业特点设计师资培养方案,切实做好工程型“双师”素质师资培养工作,为职业院校的可持续发展和行业企业无缝对接服务夯实基础。

猜你喜欢
双师师资职业院校
职业院校财务会计网络化建设
高职院校“双师型”职业教育教师培育机制研究
美国加强数据共享促进师资培育
地方本科院校“双师型”教师职业发展初探
美国加强数据共享促进师资培育
新时期职业院校档案管理的思考
试论地方本科高校“双师型”教师培养的政策保障
浅谈地方本科高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现状、问题及有效途径
《职教师资本科专业培养标准、培养方案、核心课程和特色教材开发项目管理办法》
关于印发公务员培训兼职教师暨公共管理硕士(MPA)校外导师人员名单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