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伟
河北省承德市丰宁满族自治县第二小学
在漫长的历史变迁中,满族人民也同其他兄弟民族一样,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其中,满族独特的民俗文化,就是满族整体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满族民俗文化涵盖饮食、服饰、住所、图腾崇拜等诸多内容。满族舞蹈艺术,绝大部分与满族民俗文化息息相关。因为,它大多是从从满族民俗文化衍生出来的,也可以说,满族舞蹈艺术是满族民俗文化的跨界转化传承形式,而满族民俗文化就是满族舞蹈艺术的本源。离开满族民俗文化,满族舞蹈艺术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笔者多年在满族民族自治地方从事小学音乐舞蹈教学工作,在实践中颇有心得。今试论满族民俗文化与满族舞蹈艺术二者之间的关联,恳请大家指正。
在历史上,满族崇拜以火为首的自然神,认为火来源于天界,最神圣、洁净、也最亲切,能洗涤一切污秽、驱赶魔鬼、卜问休咎等,任何宗教仪礼都离不了火,各种祭品都要先献一点给火神。满族人所信奉的萨满教,在举办祭祀仪式、萨满与神灵沟通之际,必先燃起熊熊大火,谓之“神火祭天地”,根据这个民俗文化的内容,笔者编创了满族舞蹈《吉祥》,这个原生态萨满舞就是根据满族独有的萨满祈福仪式而编创。满族人民崇尚大自然,爱护大自然,并以神火为主要图腾之一。十六位不满十周岁满族稚龄少女手持萨满鼓,在熊熊神火背景的衬托下,用火爆热烈的情绪和舞蹈动作,感恩大自然的赐予,祈福大自然和人类和睦相处,祈福孩子们在大自然的温馨沐浴中,吉祥幸福,茁壮成长。整个舞蹈的构思与编创,均源于满族传统萨满《神火祭天地》仪式。在此基础上,又根据小演员特点,加入了许多现代舞蹈元素,使之更具有舞蹈技巧难度和观赏性,每次演出都收到很好效果。 2018 年,这个舞蹈代表丰宁满族自治县教育体育局参加北京市少儿卫视“我要上春晚”电视直通汇演,荣获一等奖和最佳表演奖。同年,该舞蹈又代表丰宁满族自治县教育体育局,参加河北省“校外教育杯”舞蹈比赛,又获得一等奖。两次参赛两次获得最高奖项,并且专家评委对以满族民俗文化为源泉、积极开创满族舞蹈艺术研究先河的做法,给予了充分肯定。由此,笔者也深刻领悟到了满族舞蹈艺术的“本源”是满族民俗文化的真谛。
满族民众崇尚大自然,崇尚绿色环境,崇尚生命繁衍旺盛。而柳插之易活,易枝繁叶茂,遵循大自然物竞天择的生存法则,满族先民便因此有了视柳为神的图腾崇拜,也由此在萨满教祭祀仪式中,诞生了“佛多妈妈”,即“柳枝妈妈”的神位。“柳枝妈妈”的神职作用,即乞求子孙繁荣、平安、枝大叶多,根荣繁茂,口袋大子孙繁多等等,以及“由根所生,由叶所长”,这其中就已含有柳枝生育人类的意思了。在满族历史上,萨满教祭祀中不仅仅是柳枝被祭祀,还有柳树。而且柳树祭祀是原始形态,插柳枝或柳杆于庭院或房屋中而祭,在满族民众的一些神歌或民谣中,所提到的“口袋大子孙多”,是因为每逢祭祀时,不仅需要制作许多新锁绳系在子孙绳上,而且还有前一次子孙们带过的旧锁,也要重新系在子孙绳上。满族民众的“崇柳”习俗,其实在很大意义上是崇尚绿色、崇尚良好的自然生态文明,用朴实且真诚的图腾崇拜,向往、保护、创造更能适合自身生息繁衍的生存环境。因此,无论过去还是现在,这种满族优秀民俗文化传承的必要性,是毋庸置疑的。出于今天“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笔者以舞蹈艺术为载体,编创了满族吉祥鼓舞《绿色·生命》旨在更好地把“柳枝妈妈”这个优秀的满族民俗文化传承下去。2019 年,这个舞蹈代表丰宁满族自治县教育体育局,再次参加河北省“校外教育杯”舞蹈大赛,又一次获得表演第一名、比赛一等奖的优异成绩。
满族的先民们,常年出没深山老林,同飞禽走兽打交道,因居无定所,饮食无定,便在腰间挂一个用兽皮做成的囊袋,里面装着食物,上口用细细的皮带子抽紧。随着女真社会的发展,满族的先人走出了山林,开始了农耕生活,皮囊也演变成布囊,演变成用绫、罗、绸、缎等织物缝就的精致而小巧的佩饰,上面绣了花鸟虫鱼,成为后来的荷包。用精美的图案、精巧的女工,精心绣出精致的烟荷包,小小烟荷包有着深邃的民俗文化内涵。为了拓展这一文化内涵,笔者于2017 年编创了满族舞蹈《绣荷包》,同年参加河北省“课外教育杯”舞蹈比赛,荣获一等奖。挖掘满族民俗文化的内涵,并用舞蹈艺术形式加以表现,不失为一条弘扬民族文化、拓展民俗文化内涵的有效途径。
丰宁是满族自治县,有着丰富的民俗文化资源,这对于我们音乐舞蹈教育者来说,无疑是一个得天独厚的条件。因此,深入研究满族舞蹈艺术和满族民俗文化之关系,从而编创出更多的满族舞蹈精品,也是对传承发展民族文化做出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