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诗词选评

2021-11-12 12:54郎晓梅
心潮诗词评论 2021年4期

郎晓梅

鹧鸪天·5月4日的W大学图书馆

曾峥

尝记樱花树底逢,雨苔秘录旧游踪。欲知蝴蝶双栖处,须到蜻蜓复眼中。 人寂寞,鸟朦胧。石楼深曲偶鸣钟。百年时尚浑如在,门掩裙纱一角红。

点评:

诡谲、唯美。作者的主观现代性追求的实现手段在这里主要表现为对新语词如“秘录”“时尚”等的运用以及两处现代电影表现手法的化用。其上片第三句镜头由远及近聚焦于蝴蝶双栖,第四句从蝴蝶双栖画面起拉开镜头,由近而远,终至于见其画面是出于蜻蜓复眼。下片以第三句“百年”为枢纽衔联前后,映现今昔,读来似觉一二句人、鸟、石楼、鸣钟皆在褪色的旧影像里,与“百年”契合,第四句“门掩裙纱一角红”依然契合“百年”出于褪色旧影,而后色调渐转新鲜,表现为当下。其手法不拘,诡谲变化,加之无一句不是幽谧静美的画面袭来,终竟妥妥一部微型文艺片。“五四”不必言语,唯美画面已然道尽言语所不能到处。另外,上下片似乎并非一事,上片朦胧表现一个爱情故事,你以为下片会从此延宕,然而非也,下片另起一事,剪辑四个画面,终结于“裙纱一角红”上,与上片的爱情叙述全无关联,上下片是散的,作者似乎只是信步而来,遇见什么代入什么,全然不管写作中心这码事,如此关系结构与传统经典作品不同,表达着它的作者后现代思维。虽然读感未必习惯,但事实上作品是有中心的,中心可见于标题,正文是在标题框架下进行的自由收纵。其有节制的现代表现手法移用试验在这首词中或许可以打90分,另10分或应差在读者关于上下片关系的适应度上。

早行约部分行政人员看望离退休教师路过梅园有寄

段维

踏雪寻梅俗不堪,只因俗眼作旁观。

趋身几粒红如炭,应是天公怜士寒。

点评:“

安得广厦”,今诗人有如古士般忧患情怀不难,难在出之真切真实。此诗能以古道衷肠动人,盖在其间氤氲着的只怕寒了人心将一己为火的殷殷情味。此诗闪耀之处,更于辞格之用。一是奇喻,古来梅可似雪,可如丸,可作萍,言之如炭者,斯为第一,然而合其色,合其情,天寒士寒,其欲暖人,炭最相宜。所谓反常合道谓之奇趣已得之。再是诗用双关之法,“寒”谓其时空亦谓其人物,“士”似指早行之人亦指被探之人,而“红如炭”的几粒梅似指梅也似指作者在内的前往看望离退休教师的人,如是多处、多重双关,令其句颇耐咀嚼玩味,有劲道,可萦回。但觉过于四平八稳,略少出奇之处。文似看山不喜平,倘非赛事之作,诗何妨于偏锋奇险之间每每峰回路转令错愕瞠然心虚胆战或捧腹或噙泪以动人。

村级小学所见

何鹤

河北大学作家班感怀

高昌

逝川到底逝青春,当日风云寄笑颦。

面具掀翻呈素面,尘心洒扫弭红尘。

敢曾纵酒嘲名士,信是传灯照古人。

我有清明一帘雨,开山洗出两眸新。

点评:

或师或生之身份,或古或新之课程,诸若此类,标题并未详尽,眸之有“传灯照古人”“开山”等,推测作者是为河北大学作家班教授旧体文学类课。以此看,诗前五句摅写曾经以示性情并铺垫后续,后三句承之写开课当下,弘扬传统文学创新发展传统文学的情怀。诗以尾联最为出彩,其情怀并不循例以干枯口号出,而能借绛帐春风化典生发,予人清新拂面的形象感来,颇为可喜。但首句之岁月叹息恐与诗整体未尽和谐,且子在川上典熟。

疫中网课纪事

辜学超

疫起江城万校空,芸窗未许负春风。

隔屏新授文章法,自笑深居作网红。

点评:

端稳,流转自然。诗以疫情最重之武汉为背景写其居家上网课的教学生活,写出了典型的环境、人物以及事件,同时以“网红”自我调侃,彰显的积极乐观态度于其时也具有普遍意义,可谓是疫情下中国教师基本的教学和精神状态的写照。

风卷红旗映彩霞,窗前麻雀叫喳喳。

回眸板凳余多少?三个老师教俩娃。

点评:

现实题材及客观写法皆堪一赞。诗写于2005年,彼时因生育率降低并且随着农民城市迁移热潮的涌起,各地村小学生锐减,即如梅所就读村小其时早已撤销废弃,各村小学学生被集中到乡中学寄宿上学。此诗所写村小或不便合并。或谓此诗意在写贫困偏远地区的教学情况,此诗写贫困偏远地区教学状况,其意在“变化”,“余多少”三字可证。此诗题材有其特定时期的典型性。诗虽形制小,记事不大,但以小见大,作者的社会关怀可见,社会现实现状可见。以小见大,是此诗嘉法,而从写法上看,题为“所见”,诗中所录无不是其目所能及之者,并无一字议论,并无一字渲染,读来画面鲜活如在目前。它是形象的诗,客观的诗。又,起承用平常话语描写平常环境以铺垫,而后目光陡转至教室之内,刹那惊心。其结构组织堪称绝句典范。从语言运用上看,“风卷红旗”“叫喳喳”略熟,但其言语平白通俗的风格,可与所写环境、所写对象和谐,教村小儿童读之无碍。所谓“其辞质而径,欲见之者易谕也;其言直而切,欲闻之者深诫也;其事核而实,使采之者传信也;其体顺而肆,可以播于乐章歌曲也。总而言之,为君、为臣、为民、为物、为事而作,不为文而作也”(白居易《新乐府序》)。如是精神。

新乡

韦树定

我年十八殊落拓,家贫新乡惟俭学。身卑读书不敢高,每饭画粥食堂角。堂外风劲旋秋梧,同学兼职相招呼。遂与课下勤工始,牧野传单发沿途。途上同行彼谁子?有美一人赧未已。撒单里巷顾盼多,往往犬吠惊彼此。我前执竹壮胆行,卿亦惶惶随我尾。乍行乍笑双影忽,薄暮返校惊方止。后来单车载我游,卫水淇水穿秋眸。馈我图书慰我曲,我岂蚩蚩氓之谋?感卿嘉义报益重,我益自卑不敢共。其身独善亦已艰,忍以贫害卿卿梦。况乃身逢大海萍,旦夕孰料造化弄。呜呼我命真转蓬,十载今复新乡东。卿应朱门为人妇,嗟我忽泣往事空,只闻牧野鸣悲鸿。

后注:岁丙戌尝赴河南新乡市,于河南师范大学预科班学习周年。岁丁酉重过新乡,感怀旧事耳。

点评:

树定古风不油不滞,不落新俗,不泥古奥,用古律写新时,新旧致中和之创作水准,我以为今人一流。此诗写因重回故地怀想起一段青涩爱情而引起的身世之慨。行文不讳用新语词入新事物,譬如“勤工”“俭学”“食堂”“发传单”“单车”即如标签标识着作品的“此”时代“我”时代,表征着其时大学生的真实样貌,不可谓不新。然入之妥帖安稳,并不刺眼跳脱于其整体诗风的高古之气。不独因为类乎“有美一人”的文言语序,类乎“蚩蚩氓”的典化语用,乃至古雅的文言字眼儿,所谓“畸人乘真,手把芙蓉”,此诗更在语言运用以及情绪表达上近乎古风十九首的自然之朴、率性之真,譬若“我前执竹壮胆行,卿亦惶惶随我尾”,信手而来,逼真状写,趣也横生,知其乐者;譬若“卿应朱门为人妇”,映衬我如海萍之孤独飘转,其痛其憾,直如悲鸿不绝其声闻于牧野。其辞也不华,其情也不隐,偏是古风真味。爱而不能得之古恨新音,今未见能胜之者。

渤大早起测试粉笔字有感

于勇

笔挟晨风字满楼,悬针垂露梦枝头。

坐听蚕食沙沙响,疑是春深雨未收。

点评:“

挟”字突兀。诗写作者于渤海大学做专业考评专家期间测试粉笔字时所见所闻,笔触细腻,静谧温和。第一句写眼光所及的测试场景,第二句借喻形象言字法,三四句用博喻,先用借喻再用暗喻写其耳中所闻,笔板相触的摩擦声,有时像蚕食柞叶,有时像春雨,用这两种喻体,诗便有温情了。为什么?蚕声、春雨都是极富生命孕育生长之力的意象,它们预示着生命的即将爆发,也同样默默表达着这位坐听考场的考官心底里安详而绵绵不绝的爱。于这种可爱的声音,于这些学生,于他的专业,诗人这里不动声色地比了个“心”。周振甫在谈及贺铸《青玉案》时说,“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这个博喻的好处在于它既是比喻也是写景。于勇诗也是如此,所不同在贺铸所写为实景,于勇所写为虚景,想象之景,但犹有余音,留予人无限的审美想象空间。

减字木兰花·散步

刘能英

校园空旷,此际真宜诗句想。啼鸟寒喧,游子离家又一年。 孤松潦倒,斜曲两枝如索抱。落日慈悲,不吝余光照雁飞。

点评:

诚孤寂人语。上片二四句直。词作于腊月二十作者准备返乡前,其时作者所寓居中国地质大学学生已放假离校。近年情切,而环境空冷,两相对立,反衬之下,孤寂自出。孤寂既出,则旅思乡情郁积之状出矣。词下片但呈一潦倒孤松、一残余落日两幅摄影大片。“索抱”神来之笔,松之孤独寂寞清冷自不待言;落日本也苍凉,犹慈悲照旅雁之飞,别是凄怅幽独之至。“如郭忠恕画天外数峰,略有笔墨,然而使人见而心服者,在笔墨之外”(《带经堂诗话》),于下片,落落寡欢之心境不着一字而尽得风流,所谓得神韵者。

疫灾期间为滞留国内的留学生增开视频课堂

李晓明

倚屏绛帐设黉门,风雨同天例出新。

及幕凝眸横万里,掬曦溉蕾煦三春。

时危疫逼忧中智,思苦心牵境外人。

课罢生餐图一组:梅西煖色接云津。

点评:

诗写新西兰疫情期间诗人于梅西大学视频授课之事,其独一无二的现实价值在于它写出了疫情全球化背景之下的不得已而为之的教学形式转变的全球化面貌。从创作艺术角度看,其尾联颇堪拊掌。其一,以景结为全诗增色,其画面描摹令诗有余味余想。其二,用“梅西”二字增其独特性、个性化,此“煖色接云津”为“我”之“煖色接云津”,如加领属水印。其三,其景来乎自然,是上完课发出来给学生看的,是课的尾声,是课的有机组成部分。其四,遣词好,“煖色”非必拘于目所能观之颜色,且能达成体肤乃至心灵所能知觉的温暖。此种温暖洋溢在诗行之间,它正是老师想给予学生的,想必在课堂已然达成。但“绛帐”“黉门”嫌冗赘,另外熟语挪来的“风雨同天”以及拗口生涩的“掬曦溉蕾煦三春”几处,或尚须锤炼。

周六晚,班上几个古灵精怪的小丫头在万达逛吃逛吃,从微信中发语音、照片、视频给我,真令人陶醉,此亦小学老师之满足也

刘泽宇

几个小丫头,周末共一欢。忽隔屏唤我,银铃声转丸。说刚蹦完迪,现在要聚餐。让我也过去,闹腾没个完。又发视频来,看看那餐盘。逗我流口水,来说葡萄酸。我才不上当,猴山怕围观。虽也是猴王,人前总要端。若被游客笑,师道被评弹。故意严肃点,笑意屏外瞒。还怕天太晚,嘱彼各平安。儿童渐长大,我步渐蹒跚。叮咛复叮咛,让我心放宽。我醉儿童乐,以此爱杏坛。

点评:

结语可琢。嘉之有三。一则,诗用歌谣体,全然依时间线索用赋法叙事而作。诗人如善烹者,不借调料,而充分发挥食材原味,言语活泼跳动,凭情绪而来,素朴天成,全无造作雕琢,令作品因事情本身之趣而自然生趣,一派天真烂漫,颇为生动可喜。再则,诗因手机微信起,其间亦不乏“蹦迪”“视频”等新语词,“古灵精怪”的小学生和“步渐蹒跚”的老师可以如是“闹腾”,所用语词,所写事,所写关系,皆为不能再新之新,因之作品鲜活,有腾腾生气。但它又并非为新而新,只是生活之新使然的必然。另外,此诗记录学生于周末闲玩之间与老师的视频交流,其欢快融洽的氛围与当下频频现于网络的紧张不良的师生关系事件形成迥然对照,因之鲜明醒目,也更增其现实的社会批判价值。我即现实,我即历史。倘能写我所真乐我所真悲则诗已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