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风冷冽,酷炫。我们行进在洛阳与汝州之间的两点一线上,慢慢地向瓷都靠近。天空灰霾弥漫,车辆犹如甲壳虫在一片黏稠里艰难行驶。洛阳被群山环抱,冬天如果不是大风吹,天空差不多总是灰蒙。也难怪人们私下里戏谑地说环保基本靠风。
道路两旁的杨树一丝不挂,枝杈像舞者伸出的手臂向天空伸展着,诠释一种空的意象。一只只鸟巢夹在树杈间,使偶尔飞出的鸟仿佛弹弓射飞的子弹。接纳子弹的天空让你想到,汝瓷的天青釉色应该比这明亮、清透。
按说这样的天气里不适合疯张,可若你说是与汝瓷进行零距离接触,没几个还能矜持得住。女性天生与花草玉瓷有缘,无论是身边养的,身上挂的,桌上摆的,不可或缺。最早与汝瓷的灵魂碰撞在大学时期,那时读考古,与书本上印刷出来近乎裸色的汝瓷一见倾心。时隔20多年,再提起汝瓷时,便有重逢初恋之感。
洛阳与汝州仅70多公里,本来属于洛阳管辖的,后来行政区划时又分给了平顶山。每每汝州人讲起洛阳来就像孩子说亲娘,“眼泪汪汪”的,有一根脐带系溜着,横竖都顺眼。那不是演给谁看的,是骨子里的血脉相连。这就给汝州之行蒙上了一层温馨的色彩。
本来已说定了一切从简,但出了高速口,汝州的朋友己驱车到路口等候。他们说,来自洛阳的朋友相见,就是娘家人,一定要有仪式感。呵呵,现在讲仪式感是很奢侈的事情。平日里人们陀螺似的忙碌,螺丝钉一样被生活按住。这个仪式感,多少让我们有些受宠若惊。
在晚间的“接风宴”上,我们就目睹了汝瓷的风采,酒瓶就是地地道道的汝瓷,不得不说汝州与洛阳一脉相承,连喝酒的豪气都一模一样。北方人开阔、爽直,喝起酒来不管不顾。汝州男人喝酒不用杯子,直接用分酒器一口闷,让一众女子看傻了眼。酒从汝瓷宽肩细腰小口中汩汩地倒进分酒器,连闷三个,才开始分头敬酒。虽说一家亲,但喝起酒来洛阳人和汝州人的阵营就开始分明了。男人们在吵吵嚷嚷劝酒饮酒的当儿,女人们就用眼睛的余光打量着装酒的瓶子,窃窃私语:真是关公舞大刀——有啥耍啥啊!这酒不管什么身份,用了汝瓷去装,指定身价倍增。汝州的男士听到后骄傲地说:用汝瓷装的酒,喝出来都是茅台的味儿。这喝过的空酒瓶儿还没下桌就被人预定了。女人们心里盘算着,咦!用它来插梅花,或月季,应该蛮不错的。
来到瓷都是一定要拜访瓷的主人的。否则,就是虚妄。清晨,从微醺中醒来,就驱车直奔汝州最老牌的瓷器厂——玉松瓷器厂。玉松女士招呼大家在休息室边饮茶边聊汝瓷,捧杯在手汝瓷细腻光滑的手感,令人爱不释手。大家把玩着瓷器,喝茶倒在其次了。喝茶的间隙我从袅袅的雾气里偷偷地打量玉松女士。作为汝瓷的掌门人,陶瓷艺术大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终身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工程技术专家,有什么与众不同之处?她面庞白晳,帽子边上露出几丝白发,灰色棉服上佩戴着黑色的胸花。咦!仅这胸花就拉开了玉松女士与一般老太太的差距,人与人的差别往往需要从细节上去品咂。87岁高龄,这样的打扮,而且言谈举止隐隐透着这个年龄少有的精气神儿、干练劲儿。看得出来,老人家和年轻人在一起聊天兴致还蛮高的。
说到汝瓷,老人的话匣子哗地一下子就打开了。她说1947年临汝(汝州前身)解放后,汝瓷恢复生产。1952年,私人经营的严和店瓷厂经过改造成为集体经营,后又转为地方国营县办汝瓷厂(即汝州市汝瓷一厂),她本身就是厂子里的一名化验员,专门研究化验汝瓷的成份,以及烧制过程中色彩的变化。所以,想探究汝瓷的奥秘,追根溯源,找她算是找到源头了。她讲起汝瓷来潺潺涓涓,如数家珍。从中唐讲到北宋,她骄傲地说,北宋后期妆瓷被官府选为宫廷烧御用瓷器。汝瓷区别于其他的特点是釉滋润,天青色,薄胎,底有细小支钉痕。明清两代品评宋代五大名窑时,汝窑列为第一。金灭北宋后,汝窑也随之消亡。由于开窑时间前后只有20年,传世的并不多,在南宋时,汝瓷已经非常稀有。现今存世的汝瓷确认的只有65件……玉松老人耳不聋,眼不花,唠起汝瓷,条理清晰。有人担心她的身体,插嘴问:您这么大年龄是怎么记住这么多内容的?讲了这么久,累不?玉松老人坦然地说,来一拨人讲一次,来一拨人讲一次,讲得多了就记住了呗。讲汝瓷,讲多长时间都不累。老人会心一笑。如果不是她的儿媳妇李晓涓女士进来,打断她的话题,我们还沉浸在汝瓷颠沛流离与峰回路转中,回不过神来呢!
玉松汝瓷的新掌门人李晓涓女士,不久前也成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汝瓷专家。婆媳二人均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这在全国都寥寥无几。李晓涓女士娇小精致,短头发,精明干练,很有新当家人的派头。大家稍作休整,李晓涓女士带我们走进了汝瓷厂的车间,参观了作坊,和出窑的过程。在汝瓷的制坯坊里,我们亲眼目睹了拉坯的手工艺。拉坯工坐了一溜儿,身着统一的蓝色工装,清一色的年轻人。这个是力气活,非年轻人莫属。每个人都低着头专注着眼前转动的泥胎。眼见泥坯在小哥的手下一点点拔高,他胳膊上的青筋也随之暴起,汝瓷的雏形便呈现于眼前。
出了制坯坊,在出窑的车间,我们亲眼目睹了泥胎变瓷器的神奇。一个个形神兼备的瓷,或高挑,或圆融,或调皮,或古朴,皆如新生儿般浑身透着洁净的光泽。稍等片刻,突然听到一声乳燕娇嫩的啼叫。我们面面相觑吃了一惊,瓷竟然会叫?接着这叫声连成了一片,此起彼伏很是热闹。李晓涓女士看我们这群外行目瞪口呆的样子,她笑着解释说,这是瓷在开片,瓷叫了多少声身上就有多少条裂缝。哦,瓷开片的声音多像一个人来到人世的第一声啼哭啊!瓷每叫一声身上就会出现一道裂纹,难道是因为疼痛?我的心竟莫名被触动。
作为汝瓷技艺传承人,儿媳从婆婆手中拿起接力棒是一件多么完美和顺理成章的事情。李晓涓耳濡目染跟着婆婆学了30年,不仅继承更有大胆的创新,她完成了之前没有的湿修坯工艺,解决了烧制过程中变形率偏高的问题。并且创造了满釉无支钉烧制技术,使汝瓷更加完美无瑕。更重要的是,她还进军了首饰、灯饰行业,打开了汝瓷的新局面。可以说她是玉松汝瓷的大功臣,难怪玉松老人谈起儿媳妇,满脸掩藏不住的自豪和爱怜。李晓涓谈起展柜上的每一样展品就像谈论自己的子女,情意满满。从釉色的用料配比,到用途和文化寓意,洋洋洒洒,准确而生动。她耳朵上戴着自家的天青色瓷珠耳坠,每走一步,瓷珠都在随之晃动,仿佛是对她的话进行频频的确认。在汝瓷展厅里流连,每个人的心里都漾起了小小的波澜,想拥有一两件心仪的瓷器。那么典雅高贵,摄人魂魄。对于美的事物,人们心底生发的想占有它的欲望不容置疑……双层荷叶景观瓷、手执荷叶的福娃娃、大葫芦上雕附小葫芦的福瓷、雄鹰展翅、莲花盏、生肖猴,这林林种种,琳琅满目的瓷,泛着润泽而清透的天青色,干净、清雅、脱俗。没有别的器物的俗艳和哗众取宠,仿佛瓷器界的一股清流。目光在瓷器间流转,瓷器有意无意地梳理着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抑止的浮躁,抚慰着人们的阴郁和焦灼。
女人们在展厅里迟迟不肯出来。她们的眼神好不容易从器物上摘下来,却又被精致的茶盏、挂件、耳坠这些小物什给粘得牢牢的。似乎不带走一两件就辜负了这美好的邂逅和大好时光。平时精打细算的女人,此时,被瓷施了魔法,扯了衣角,钱多钱少已不再重要。
试想,每天佩戴一两件天青色的汝瓷饰品,再世俗的心,再粗粝的人,低头凝视着它,用手抚摸着它,乱糟糟的心绪都会渐渐平静下来,人也自觉不自觉地被它浸润得风雅起来,这应该是一个缓慢的无声的过程。
瓷虽冰清玉洁,却并非与尘世无染,相反却有着牵丝挂藤般的粘连。它与“五行”亲密相联,与金木水火土息息相关。土质、火候、水源、釉色、天时、地利,缺一不可,从而使瓷达到色泽青翠华滋,釉质肥润莹亮,如堆脂,如碧玉,扣声如馨。除此之外,人们的目光还被汝瓷妖娆多姿的器型所吸引。宽肩细腰是汝瓷的标配,宽肩展示的是男人的端庄大方,细腰又显示了女性的优雅妩媚。把两性元素融入器物之中,是汝瓷文化的精髓。相依相偎,相得益彰,多么的美妙!这世间,无非雄与雌,男与女;天时,地利,人和,天人合一。漫步于汝瓷展厅,就好像沐浴了一场神清气爽的精神洗礼。
汝瓷无大器,无小件。也可说汝瓷是低调的奢华的典范。古典汝瓷:“青如天、面如玉、蝉翼纹、晨星稀,芝麻支钉釉满足。”且多小巧玲珑,几公分的器物拍卖价可叫几个亿。汝瓷的高贵在于她给人如玉似绢的心理感受,釉色灵动,纹理变化若隐若现。你会不由自主被迷了心,缠了魂。汝瓷的釉色会随着时间的推移一点点加深,自成气韵,自成风骨,内敛而不外化,温润如水轻缈似烟。从古至今,国人皆偏爱瓷,而汝瓷作为瓷中上品,更是成为人们追棒和收藏的重器。素日饮茶、餐食也以用它为荣。
汝瓷,不仅在日常生活中充当着主要的角色,在礼尚往来中也担当着重任。玉松汝瓷“虎枕”被英国珍宝博物馆收藏。《疏影钵》《福寿吉祥》《喜上眉梢》《龙耳炉》《乾坤尊》先后被我国外交部、联合国华人友好协会确定为国礼和高端礼品。汝瓷宋时作为贡品,现在又被当作国礼。这是汝州的骄傲,也是河南的骄傲。
至此,瓷就不单单是能盛酒、能插花、能观赏的器物。200多个汝瓷品种,神韵兼备,涵盖了仿古、观赏、雅趣等功能,众多的瓷仿佛一条潺潺涓涓的河流,载着人类的福祉,蕴涵着尘世所不能给予的精神慰藉,给人们希冀、愿望和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