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以人为本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构建

2021-11-12 11:18孙琮罡江海职业技术学院
长江丛刊 2021年7期
关键词:思政体系政治

■孙琮罡 常 虹/江海职业技术学院

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于其本人而言具有重要意义。做好了思政教育工作,不仅仅有利于大学生未来的个人发展与生活规划,同时可以培养出当代高校大学生健康成熟的思想价值观念。在二十一世纪的新教育改革下,以人为本已经成了教育的核心理念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如何将以人为本注入到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之中,如何有效落实这个教育体系的构建与推行,这是广大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所面临的重要问题。

一、构建以人为本的思政教育体系的必要性

(一)建设现代化教育强国的必然要求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我国在提高经济、科技、文化软实力等方面均取得了卓越成效。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能够积极引导大学生对于正确价值观产生充分深刻的认知,符合当代教育目标的基本要求。为加快建设教育强国,提高我国的文化软实力,必须切实推进以人为本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构建,以培养具有正确价值导向与思维观念的青年一代国家建设者。

(二)推进新时期教育体制改革的重要举措

构建以人为本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是现代教育改革的需要,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教育的本质是育人,需要充分理解和尊重教育主体,其包括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然而在当今很多高校里,德育在完整的教育中被割裂出来,成为了一个脱离智育、体育等学科的单独领域。这使得对人的全面教养、对人的灵魂原本起着整体作用的教育变成了某一门课的任务,某一本教材的任务,某一个或一些教师的任务,某一个机构的任务,变成了在一个集中时段里进行的事情。

(三)培养全方面发展人才的有效手段

大学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高级阶段,为了满足社会发展与进步的需求,在此阶段中教育工作者通过传递与创新高深文化与专业知识来培养富有创新精神的全面发展的素质人才。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强调大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探索真理和自由成长的最佳处所里,应该做到充分理解尊重人的价值与人生的意义。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培养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重要途径,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充分体现对人的生命价值和存在意义的关怀。

二、构建以人为本的思政教育体系的有效途径

(一)提高思政教育中大学生的参与性与自主性

现阶段我国高校的思政教育工作成效较差,一方面在于教育模式过于死板,教育工作者只是通过枯燥无趣的说教来把思政知识灌输给学生,为了完成指定任务而展开教学工作。教师又处于绝对权威的地位,要求学生绝对“服从”,过于强调教学秩序,忽视学生的积极性与主观能动性。同时学生存在的主体性差异被此种教育模式所忽略,千篇一律的教学方法不能对每个人都产生较好的教育效果。这样的教育模式无疑是有效开展思政教育工作中的重大阻碍之一。另一方面则是学生的参与度与自主性较低,对于大部分学生而言,思政教育只是为了契合社会主流思想与统治者的意愿而学习,只是一个为工作与人生发展的跳板,并不会发自内心的愿意主动吸收更多的思想政治知识。这种错误的心态与出发点必然会导致思政教育工作效率低下。因而我们必须加快构建以人为本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改变目前工作难以展开、难以得到有效成果的现状。

以人为本,在日常思想政治知识学习中强调以学生为主体,有效地发挥其在学习中的主导作用。要把以人为本的思想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结合起来,就必须提高学生的主体性和参与性。主体性是人的一种特征,体现在人的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确立人的主导地位,是构建以人为本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前提和条件,是构建现代教育强国的客观要求,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就是尊重学生在思政教育过程中的主动性的发挥,让学生有机会能平等自由地参与到日常的思政知识学习中去,让学生能充分地认识自我、认识社会、认识国家,通过不断的自我激励与自我完善,来管理自身的发展方向与人生规划、在社会中扮演的角色与发挥的价值、对国家建设做出贡献,从而学会对自我负责、对社会负责、对国家负责,以达到思想道德教育的目的。

确立学生主体地位,就是通过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活动。理论知识需要高校提高思政课的教学质量与教师的教学水平,可以进一步丰富课堂教学的多样性,如引导学生在课上展开对社会实事与热点话题的讨论、举办辩论、演讲竞赛等;可以以各种形式推出实践活动,如在寒暑假组织学生进行社会实践活动,日常生活中鼓励学生参加志愿者活动,也可以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积极指导学生在部门或班级组织的主题活动中发挥创造力。理论知识和实践活动的双重应用可以促进大学生在理解、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地自我完善进步从而具有更强的能力;还可以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和谐发展,培养他们成熟健康的价值观,从而有效地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

(二)改善教学方法,善用互联网与大数据

通过前所未有的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快速传播,人们的思维方式和生活习惯正在产生前所未有的巨变。与此同时,思想政治工作也有一系列现代化教学辅助工具可以应用,思想政治教学工作的空间和渠道大大加宽。与传统教育方法相比,互联网和大数据的优势非常突出,如大量的数据信息,更灵活的学习时间地点,可以更好地实现资源共享等。与课堂上死板灌输的教学模式相比,网络教育于细微处影响学生的思想观念,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起到了教育作用。利用网络进行思政教育的工作,关键是依靠网络优势,整合教育资源,合理地利用丰富灵活的网络数据,利用正确的、积极的教育内容来指导学生积极学习、讨论、思考所学到的思政知识,从而建立互动式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

可以将网络教室与线上教学作为思想理论教育的主要渠道。例如,通过“在线学校”“在线团课”“在线思想道德讲堂”等网上学习平台的建设构建一个领域众多、内容丰富的网络思政教育的学习场所,来满足学生的需要。

可以采取以开展网上文化活动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形式。如网上征文、网上辩论、网上主题设计大赛等活动,丰富了网上文化活动的发展。同时要建立网络意见反馈栏目,及时了解学生的需求与对学校教育工作等的建议,以保障思政教育工作的有效性与稳定性。如在网上设立“校长信箱”和“反馈信箱”,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倾听学生的声音,及时解决学生关心的实际困难和问题。

可以开展网上专项服务。如今,大学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压力和问题。教育工作者应重视对学生的人文关怀。的基础上,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我们应该建立和完善课堂教学的教学模式为主要部分和课外教育指导辅助部分尽快,并形成一个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密切结合在课堂和课外教育和指导,咨询和自助。例如,通过建立“毕业生就业指导网站”、“心理咨询网站”、“考试指导”等栏目,有针对性地做好专项服务工作,以保障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三)营造良好的思政知识学习氛围

构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更重要的是要创造良性的教育氛围、学习氛围、文化氛围。现如今多数高校在思想政治知识学习方面的氛围并不理想,教师一味地灌输、学生被动的接受,此种消极低沉的学习氛围会导致教学质量十分低下,对于教学工作的展开与学生个人素质的提升也形成了很大程度上的阻碍。有道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环境对于人的发展与进步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良好的教育氛围不仅可以影响大学生的潜意识,从思想和习惯上激发大学生对思想政治工作的兴趣和主观能动性,而且能有效地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创新能力。

在一个良好积极的思政知识学习氛围中,师长以身作则,同学主动学习,多方的努力可以共同帮助建立起学生主动学习积极参与的心态,让学生在潜意识里愿意主动吸取、获得、思考更多的思想政治知识,同时在周围的人的影响下可以培养出良好的学习习惯,有效率地完成日常生活中的思政学习任务,做到在学习思政知识的愉悦中事半功倍。这样一来可以极大效率的提高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的成效,有助于以人为本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构建。

我们可以采取多样的形式来帮助营造出良好的思政学习氛围,比如将校园文化活动与以人为本的思政教育相结合,可以在学校内举办党史文化宣传活动、组织思政知识竞赛,还可以组建学校主题读书节、举办著作朗读比赛等。教育工作者对思政知识教学的积极创新与改良,将思政教育工作与学生的日常生活融为一体,将会使教学效果更加富有成效。

三、结语

总之,大学在培养综合发展质量人才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各个大学应该充分关注思政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积极对当前教学工作僵硬的局面进行改进与解决。实施“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将其应用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建设,有效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效率。鼓励大学生在思政学习中的主动性与自主性,通过在理论知识的学习与实践活动的参与中提升大学生思想道德水平,从而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优化以人为本的校园文化。

猜你喜欢
思政体系政治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织牢社保网底要不惜“细针密线”——论全球最大社保体系的建立、构成与延展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三个体系”助力交通安全百日攻坚战
思政课“需求侧”
“政治攀附”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